黄条鰤养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罗耀明+李多慧+高志鹰+王秀艳+姜大为

    

    

    

    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又名黄尾鰤、拉氏鰤、蓝背鰤、马设德蓝鰤、长背鰤[1],渔民俗称黄犍牛、黄犍子,在《台湾鱼类检索》中称之为金边鲹[2],属于中上层暖温性远洋洄游鱼类。现如今在世界经济鱼类中黄条鰤的价值排在前15名,其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肉味鲜美,肉质充实且少骨,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中的牛肉”[3],是日本人在做生鱼食品中的上等鱼,也是我国出口日本的重要水产品之一[4-5]。目前,日本对鰤属鱼类养殖技术的研究比较成熟,养殖种类也较多[6],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关于鰤属鱼类的研究也较少,黄条鰤在我国北方已开始生产性养殖,但人工繁育技术尚未成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黄条鰤已被成功人工繁育养殖。

    1 黄条鰤的生物学特性

    1.1 分类与分布

    黄条鰤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鲹科(Carangidae)、鰤属(Seriola),全球分布范围很广,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在东亚朝鲜半岛、日本、非洲南部、印度、南非海域、印度洋、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均有分布[7]。根据地域性差异,黄条鰤分为3个地理种群或亚种[8],分别为加利福尼亚种群,亚洲种群和南部(南非—澳洲)种群[1]。

    1.2 形态特征

    黄条鰤体呈近纺锤形,稍侧扁,前粗后细,尾叉大。头部略钝。第一背鳍棘6根(幼鱼7根),胸鳍比腹鳍短。体侧从吻部至尾柄有一条较明显的黄色纵带。尾柄短小,侧有隆起嵴。尾鳍基部上下各有一缺刻。体被小圆鳞。背部青蓝色或蓝绿色,腹部银白色,腹鳍黄色,其余各鳍棕色,鳍边缘黄色[9]。

    1.3 生活习性

    黄条鰤属于中上层暖温性远洋群游鱼类,游动迅速,有洄游习性;分布于高盐度水域(海洋),最适温度为18~24 ℃;主要摄食鲐鱼、鳀鱼、玉筋鱼等鱼类,也摄食头足类和甲壳类;成鱼常见,通常栖息于3~50 m水深,一般在黎明和黄昏时间摄食,稚鱼和幼鱼在自然界中很少见到,主要是由于它们往往远离陆地,藏匿于海洋的漂浮物或水草下面,在我国,黄条鰤幼鱼每年6月下旬进入黄海北部,在海洋岛渔场索饵,10月离开,南游越冬。黄条鰤在水温15 ℃,盐度下降至25‰~26‰时,摄食降低,10 ℃以下基本停止摄食,盐度降至8‰以下时,会引起死亡,水温降至7~8 ℃时死亡量增加,降至6 ℃时,则全部死亡[1],因此,黄条鰤越冬的最低极限温度最好控制在10 ℃以上。澳大利亚的一些研究成果表明,野生的黄条鰤性成熟较慢,一般需要3~4年,体长达到0.8~1.0 m[10-11]。产卵期在春夏季5-6月份,产球形浮性卵。

    2 黄条鰤国内外养殖现状

    2.1 黄条鰤在国外养殖现状

    黄条鰤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适合网箱养殖,在日本,深水网箱被普遍用于鰤鱼养殖上。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澳大利亚的黄条鰤养殖技术逐渐发展起来,早期主要借鉴了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先进技术。在澳大利亚黄条鰤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日本主要养殖的鰤鱼有3种,即黄条鰤(S. lalandi)、五条鰤(S. quinqueradiata)和高体鰤(S. dumerili)。早在1928年日本就开始捕捞天然的高体鰤幼鱼进行人工养殖。在1979-1998年,日本五条鰤每年的产量维持在15万t左右[12]。1990年,日本鰤鱼总产量为21.3万t,其中养殖产量占75.6%[13]。2000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开始发展黄条鰤养殖业,但产量远远低于日本[14]。2001年起,南澳大利亚州黄条鰤养殖已广泛开展,2002年,产量达1 500 t。从2009年开始,在智力北部的沙漠地带沿岸建立黄条鰤养殖场,9月生产黄条鰤稚鱼200万尾[15]。2011年,日本养殖五条鰤约为1 653.5万尾,高体鰤约为838.1万尾,黄条鰤约为73.9万尾与上一年比减少27%。在日本,黄条鰤幼鱼几乎全部依靠野生采捕,据统计每年从自然海域捕捞的野生黄条鰤幼鱼约100万尾左右。目前,日本已经可以进行黄条鰤的人工繁育,但幼鱼的供给仍主要来自野生采捕。

    2.2 黄条鰤在国内养殖现状

    我国南方在80年代就开始高体鰤的網箱养殖[16],90年代,陈昌生[17]等报道了高体鰤胚胎及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2001年,王雅英[18]报告了高体鰤胚胎发育过程。北方地区每年7-8月在黄海北部捕捞天然黄条鰤鱼苗,1998年,姜大为初步探讨了开发黄海北部黄条鰤资源[19],并且在2001年开展了黄条鰤室内越冬技术的研究[20]。2005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1]报道了黄条鰤的生物学特性与养殖技术。2010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21]首次开展了黄条鰤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的试验,培育出少量苗种。201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中的“深远海养殖平台-黄条鰤亲鱼培育及养殖关键技术”课题,通过采捕黄海海域野生黄条鰤鱼苗进行驯化和陆海接力培育[22]。据资料统计,从1996年至今,黄海北部野生黄条鰤的捕捞量见图1,捕捞的黄条鰤主要出口日本,1998年,出口销售1 687尾,产值1 687美元,1999年,出口销售48万尾,产值48万美元(1美元/尾),2000年,出口销售107万尾,产值258万美元(2.4美元/尾)。

    3 黄条鰤人工养殖

    3.1 黄条鰤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是鰤鱼养殖的主要模式,全世界95%以上的鰤鱼养殖产量来自海上网箱养殖。我国在1990年开始对高体鰤和五条鰤开展网箱养殖,目前,广东省、福建省和辽宁省已经开展黄条鰤网箱养殖,但相关研究和报道很少,北方地区罕见相关研究和报道。鰤鱼网箱养殖主要分为上浮式网箱和下沉式网箱,采用前者居多。

    3.1.1 网箱的种类和特点 在2000年左右,世界上大型网箱的种类有挪威的高密度聚乙烯圆形网箱和张力框架网箱、美国的碟形网箱、瑞典的FarmOcean网箱、美国海洋平台式网箱、日本的船形网箱和浮绳式网箱等近10种[3]。在80年代,日本养殖鰤鱼的网箱分为浮式和升降式2种。普通浮式网箱即为传统网箱,网箱悬挂在浮式框架上,框架通常由毛竹或直径10~15 cm的雪松,或直径3~5 cm的钢管制成。相比普通浮式网箱,升降式网箱的优点是抗风浪性强,适用于开阔海域。在80年代之后,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技术迅猛发展,这种网箱具有高效率、大容量、环保等优点,当时成为海水鱼类养殖的重要模式之一。

    我国北方采用传统网箱养殖黄条鰤,框架由铁管和木质制成,网衣由聚乙烯制成,规格10 m×10 m×5.5 m,海域水深在20 m以上,网箱养殖时间一般在每年6月初至10月末。

    3.1.2 鱼苗捕捞和暂养 北方地区在每年7月末8月初期间捕捞黄条鰤鱼苗,宜选择在天气阴凉的早晚进行,养殖大规格的鱼苗成活率高,通常体长5~10 cm,体重0.005~0.01 kg的鱼苗较为适宜,放在网箱中暂养,暂养密度1 000~3 000尾/m3。

    3.1.3 鱼苗筛选和放养密度 由于从天然海域捕捞的苗种规格大小不一,为防止互残,在育苗培育前,根据幼鱼规格对其进行筛选。筛选的器具所用材料可以为竹制或铁质鱼筛,也可以为聚乙烯网片制成的筛网,或者进行手工筛选。随着黄条鰤体重的增加,放养密度随之变化,网箱中黄条鰤的放养密度[23]见表1。

    3.1.4 人工投喂 配合饲料有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加拿大TEWOS的膨化颗粒饲料以及日本新开发的新型软干颗粒饲料和生物湿合成饲料[24]等。传统网箱养殖投喂的饲料为冰鲜的杂鱼等,主要是使用冰鲜的玉筋鱼、沙丁鱼、鲐鱼和秋刀鱼作为饲料,将冰鲜杂鱼粉碎成鱼糜,混合维生素C、维生素E、阿莫西林、土霉素和高效粘合剂进行投喂。每天投喂2次,清晨和傍晚时投喂,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海况、水温及鱼体自身情况等而定,网箱养殖黄条鰤投饲率[25]见表2。

    3.1.5 日常管理 网箱养殖模式下,不定期由潜水员潜入水下检查养殖网箱的网衣是否破损,水色和鱼群是否正常,并清理网衣上的杂物;定期由工作人员清洗网衣,以免网衣上着生的附着物影响水流畅通;铁质网箱容易生锈,工作人员要及时打磨刷漆,防止腐坏;为了能更有效地抵抗风浪,最好把多个网箱链接在一起,各个网箱要间隔一段距离;每天测定水温、盐度、pH、透明度等水质指标,做好养殖记录;定期抽取养殖鱼样,测定鱼体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同时检查是否患有寄生虫病或其他疾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采用淡水浴、过氧化氢浴去除鱼体表寄生虫效果较好,可定期进行预防,记录好天气情况并安排好饵料供应,保障饵料新鲜,适时适量供应。

    3.2 黄条鰤室内养殖

    现如今,全世界黄条鰤室内工厂化养殖和循环水系统养殖开展较少。室内工厂化养殖是指在毗邻海边或有地下海水的陆地,以室内水泥池作为养殖车间,进行高密度、集约化、严格技术管理的养殖生产。工厂化养殖不仅可以用于苗种培育,还可以进行海陆接力养殖以及越冬养殖。循环水系统具有节水、节能、高效,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水温、投饵、排污可控管理等特点,使养殖生产摆脱季节和地域限制,稳定质量、提高产量,实现异地养殖模式、反季节养殖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未来水产养殖模式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投资大、生产费用高、管理要严格、技术性要求高。

    3.2.1 活鱼运输 因北方地区冬季海水温度低于黄条鰤越冬的最低极限温度,因此,在每年10月中下旬,海水温度下降至16 ℃左右时,开始将黄条鰤陆续从海上网箱养殖转运至室内工厂化养殖进入越冬期。据资料[26]表明,水温在15~18 ℃是鰤鱼运输的最佳温度,运输成活率最高,一般采取水运和陆运两种运输方式,水运采用活水船运输,选择在潮汐期间进行为好;陆运一般使用汽车等工具运输。运输前要注意水的温度差,在温度差缩小后再将鱼装入活水船和汽车中,陆运时敞口容器应配备充气设备,要特别注意水中的溶解氧。运输密度一般为50 kg/m3,详见表3。

    3.2.2 放养 将黄条鰤放入养殖池前,要特别注意运输水温和养殖池内水温的温差,在温差缩小后,才能放入池内养殖。养殖池多为混凝土结构,也有砖混和玻璃钢,形状多为圆形、抹角正方形,池底面积30~100 m2,池深一般为1.2~2.0 m,采用抹角正方形混凝土养殖池,池底面积100 m2,池深1.8 m,放养密度[27]见表4。養殖的水质条件为水温16~18 ℃,溶解氧6~8 mg/L,pH值7~8,盐度25‰~35‰,氨氮≤0.2 mg/L,亚硝酸盐<0.1 mg/L。

    3.2.3 药浴 因为黄条鰤鱼苗在海上养殖时体表和鳃部易寄生纤毛虫、吸虫、黏孢子虫、车轮虫等寄生虫以及细菌,这些病原可以诱发鱼苗产生疾病,若诱发鱼苗形成传染病,会导致全池鱼苗大量死亡,所以在鱼苗从海上网箱养殖转运至室内工厂化养殖时,需要对其进行杀虫、灭菌和消毒,一般采用淡水浴、过氧化氢浴等预防方法。若采用450 mg/L的甲醛溶液对黄条鰤鱼苗进行杀虫、灭菌,消毒25 min左右,然后全池100%换水2~3次。

    3.2.4 投喂和换水 资料表明黄条鰤在越冬期间仍有缓慢增长,需适量投饵[21]。一般投喂以冰鲜杂鱼为主,兼投喂颗粒饲料。若用配合颗粒饲料投喂当年、一龄和二龄黄条鰤鱼苗,隔两天全换水一次,每周清底一次;三龄以上黄条鰤投喂鲐、鲅鱼,每天清底换水,温度控制在20 ℃左右。黄条鰤投饲标准见表5。

    3.2.5 日常管理 每日监测水温、溶解氧、盐度、pH、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做好记录,若出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每天做好生产记录,包括投饲量、换水量、鱼的摄食、鱼的活动规律及病害等情况,若发现病害及时隔离病鱼,并倒池、消毒和大量换水。做好人员、车间、生产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发现死鱼及时捞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4 黄条鰤人工繁育的前景和展望

    黄条鰤是一种远洋性的红肌海水鱼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不仅含有丰富的EPA、DHA、蛋白质和脂肪,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在澳大利亚的海水鱼类养殖中为首选的养殖品种,在国际商品鱼类消费市场中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黄条鰤的需求量也逐步上升,由于黄条鰤特有的肉质和独特的口感,在亚洲被人们主要制成生鱼片,口感香甜细滑,在日本黄条鰤比其他鰤属鱼类更受消费者的喜爱。截止至今,黄条鰤在日本国内市场的消费量已经远远超过本国的产量,因此市场的差额量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

    黄条鰤生长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在相對适宜的温度下,黄条鰤生长速度非常快,当年鱼苗体重0.15~0.25 kg,一龄后体重可达到2.5~3 kg,二龄后可达到5 kg以上,三龄后达到8 kg以上,黄条鰤每年可增重2~2.5 kg。黄条鰤全生产周期需要12~18个月,这主要取决于黄条鰤的商品规格,大规格的商品黄条鰤则需要1~2年的时间养殖。目前,澳大利亚有多家企业开始从事黄条鰤的养殖,但还未见养殖企业大规模出售市场规格的商品黄条鰤。在日本,虽然已经可以对黄条鰤进行人工育苗,但产量有限,幼鱼的供给仍主要依靠野生采捕。我国广东省、福建省和辽宁省已经开展黄条鰤网箱养殖,但产量少,主要供给出口,国内消费市场比较少见,因此,黄条鰤还未被列入主推的养殖经济品种。我国黄条鰤的人工繁育技术尚未成熟,幼鱼供给全部来自野生采捕,产量受到自然资源的影响很大,由于沿海工业的快速发展、废水废物的乱排乱放、船载石油化工品的泄漏、溢油事故和人为无限制的捕捞等多种因素,黄条鰤的天然索饵场和产卵场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幼鱼的自然资源量急剧下降,从2000年以后,黄海北部黄条鰤幼鱼的捕捞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为了保护黄条鰤的自然资源,并且还要提高黄条鰤的养殖产量来迎合市场需求,黄条鰤的人工繁育势在必行。笔者已开展了黄条鰤亲鱼的培育研究,黄条鰤性成熟较慢,一般需要3~4年,选取养殖3年以上的黄条鰤作为亲鱼,在繁育期前2~3个月开始进行人工促熟,投喂高质量的饵料,主要包括碎杂鱼、鱿鱼、牡蛎肉、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升高温度从20 ℃升至24 ℃,每周升温0.4~0.6 ℃,增加光照时间,每周增加光照1 h,一直增加至16 h,光强380 lx,在黄条鰤的繁殖期间,经解剖黄条鰤检查发现性腺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还不能开展黄条鰤的人工繁育研究。如果黄条鰤能够进行人工繁殖和推广,不仅可以保护野生的黄条鰤资源,而且可以提高黄条鰤的养殖产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可以大量出口国外,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黄条鰤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既增加了我国渔业开发新品种,减轻近海渔业资源压力,又开辟了新的渔业生产途径,新添渔业产业项目,变“渔闲”为“渔忙”,既增加了渔民收入,又可出口创汇,一举数得,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波,孙丕喜,董振芳.黄尾鰤的生物学特性与养殖[M].现代渔业化,2005(3):18-20.

    [2] 沈世杰.台湾鱼类检索[M].台北:台北南天书局,1984.

    [3] 马振华,张殿昌,等.黄尾鰤繁育理论与养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4] 刘蝉馨,秦克静.辽宁动物志(鱼类)[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5] 冯昭信.鱼类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6] 陈思行.日本鱼养殖技术[J].海洋渔业,1993(3):134 -137.

    [7] 成庆泰,郑葆珊.中国鱼类系统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8] Smith A K.Genetic variation and dispersal of the yellowtail kingfish,Seriola lalandi from New South Wales waters[J].Australia: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1987:1-46.

    [9] 姜大为.中国北方海水鱼及海兽彩色图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10] Gillanders B M,Ferrell D J,Andrew N L.Aging methods for yellowtail kingfish,Seriola lalandi,and results from age and size-based growth models[J].Fishery Bulletin,1999,97:812-827.

    [11] Gillanders B M,Ferrell D J,Andrew N L.Size at maturity and seasonal changes in gonad activity of yellowtail kingfish (Seriola lalandi,Carangidae) in New South Wales,Australia[J].New Zealand Journal of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1999,33:457-468.

    [12] Nakada M.Yellowtail and related species culture//Stickney R R.Encyclopedia of Aquaculture[J].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2000:1007-1036.

    [13] Honma A.Aquaculture in Japan[J].Tokyo:Japan FAO Association,1993:98.

    [14] Kolkovski S,Sakakura Y.Yellowtail kingfish,from larvae to mature fish-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Cruz Suarez L E,Ricque Marine D,Nieto Lopez M G.Avances en Nutricíon Acuícola VII[J].Hermosillo,Sonora,Mexico:Simposium Internacional de Nutricíon Acuícola,2004:109-125.

    [15] 缪圣赐.智力正在开始实施黄条鰤的养殖事业[J].现代渔业信息,2010,25(9):31.

    [16] 吴后波,潘金培.海水网箱养殖高体鰤弧菌病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J].热带海洋,2000,19(1):85-89.

    [17] 陈昌生,黄佳鸣,何华武,等.高体鰤胚胎及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J].中国水产科学,1998,5(1):25-29.

    [18] 王雅英.高体鰤鱼胚胎发育过程初步报告[J].中国水产,2001(3):59-60.

    [19] 姜大为.关于开发黄海北部黄条鰤资源的初步探讨[J].中国水产,1998(4):46-47.

    [20] 姜大为,林乐玲,陈勇,等.黄条鰤室内越冬及生长观察[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1,16(3):223-227.

    [21] 钟建兴,蔡良候,郑惠东,等.黄条鰤胚胎发育观察[J].福建水产,2010(2):22-25.

    [22] “黄条鰤亲鱼陆海接力培育技术”通过现场验收[J].中国水产,2015(12):46.

    [23] DB 2102/T0198-2017,黄条鰤深水网箱养殖技术规程[S].

    [24] 王金朝,张亚娟,王维娜,等.鰤鱼饵料的研究[J].饲料研究,2003(5):41-42.

    [25] 陆忠康.日本鰤鱼和真鲷沿海养殖方法与技术[J].现代渔业信息,1990,5(7):20-23.

    [26] 夏连军,黄宁宇,施兆鸿,等.影响黄条鰤苗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J].水产科技情报,2005,32(2):57-58,62.

    [27] DB 2102/T 0187-2015,黄条鰤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规程[S].

相关文章!
  • 学生技能生成方法探索

    尹雄 汪秋菊 涂翠芬 涂腊梅 何静【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的生成方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我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师生经过多年

  • 现代母猪的营养管理

    和成良++杨和生摘要:对现代母猪的特点、母猪的生长、妊娠和泌乳等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进行了介绍。关键词:母猪;营养;管理中图

  • 旧村址梨树丰产栽培技术实验

    马保瑞+曹永强摘要:齐河县晏城镇芦庄村于2012年6月整体搬迁,随后对旧村址进行了复垦改良,并种植了梨树。2014年,对旧村址梨树进行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