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装史的角度浅谈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摘 要:艺术和经济虽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但它们密切相关。艺术这一门类属于上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经济是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换句话说,经济决定艺术,艺术对于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并且艺术和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本文从服装设计史的角度分析了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发展;服装艺术;流行趋势
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下,当代人的价值观也将经历一系列的变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对艺术产生各种影响,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也已经渗透到艺术的走向中来。作为艺术变化的前提条件,经济基础决定着艺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服装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门类,一个时期的经济基础会影响当时服装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就是决定当时衣服的面料和款式,同样,什么样式的面料和服装也会显示出当时的经济水平是好是坏。
1 经济决定艺术
经济的发展贯穿整个服装艺术,它是服装艺术变化的前提。在原始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穿衣只是为了遮羞、保暖。古代的服饰文化是由最高统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以及政权需要而制定的审美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贵族人们的服饰是中心,用他们的服饰体现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最具代表性。唐朝时期,经济发展迅猛,对外交流频繁,经济的空前繁荣与对外开放的政策使得服装样式开放,一度沉迷于雍容华丽的风格,当时女性服装的装饰饰品繁多,具有奢华、崇洋的特点。唐代,统治者对于商贸活动的重视刺激了丝路商贸活动的繁荣,陆地及海上丝绸之路相当繁荣,首先给人们带来的是物质生活上的富足,尤其是在服装方面,直接刺激了唐人的消费欲望,足以顯示出当时的经济基础的雄厚。因此,服装的发展在面料和款式上呈现出辉煌的一面。改革开放以来,世界最新潮流的服装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最便捷的信息渠道即时传到中国,如列宁装的流行,在中国演变成女装,中山装越来越普及,中国服装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在服装方面不再只是单纯地追求样式的华美,相反,它更注重服装新型材料的应用,这表明经济发展将对服装艺术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然,经济处于不景气时期时也会对服装艺术产生影响。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肆虐,人们更喜欢宽松的衣服,对紧身胸衣的需求逐渐减少,衣服开始变得简洁、轻便,宽腰身的直筒型女装逐渐流行起来,消除了服装中表现出的阶级和性别差异,人们不再去高端时装店定制礼服和西装,导致巴黎高端时装店在此期间倒闭。再如,2008年美国住房贷款危机引发了大萧条,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在欧洲,经济危机给高端服装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入不敷出,许多公司为了减少开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香奈儿的巴黎办事处共减少了200人,法国的摩根已经关闭。这都是经济衰败给服装行业带来的影响。
2 艺术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艺术发展的动力在于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东西也在变化,艺术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品质的向往,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一,艺术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与生俱来的,“人靠衣装”,人们穿上心仪的服装不仅能拥有美丽的外观,而且能使心情保持愉悦和舒畅。这种状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购买力和消费欲望越来越强,对时尚的追求越来越重视,对服装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推动服装的创新设计,科技的使用和新颖的面料层出不穷。
第三,艺术本身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定期在巴黎举办的巴黎时装周,通过最专业的时尚服装秀场给人以强大的美学享受与视觉冲击,艺术作品进入市场,提高了大众的审美水平,加深了大众对服装艺术的了解,唤起人们购买的强烈欲望,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生产水平和科技水平都得到了提升。服装的加工厂通过制作成衣成为传播服装艺术文化的重要渠道,设计师们对新型服装材料的开发与使用大大增强了服装设计的表现活力。
3 艺术和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服装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款式和面料与时俱进,有些则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在历史的舞台。旧石器时代人们用针缝合兽皮,现阶段人们会做貂皮大衣,在材料的加工上得到了改进,可见服装文化的内部随着经济的变化也受到影响。在人类数千年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服饰的发展水平始终受到社会物质财富生产能力的限制。但是唐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服饰的发展也十分繁荣,尤其是样式的开放性和服装材料上各种丝织品的应用。宋朝结束了当时长期战争的局面,经济得到发展;但在南宋时期,由于统治者的腐朽以及程朱理学的兴盛,经济发展缓慢,设计风格变得拘谨。民国时期,鸦片战争改变了民国的服饰形制,大袍褂已经过时,女式旗袍也改变了以前那种宽衣大袖的风格,吸取外来审美文化,变得修身,重点表现女性的曲线美,引进西式礼服,废除了清代冠袍,并消除了妇女缠足、男子编发等不良习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我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也标志着一些生活方式的结束和与之相关的一些文化现象的消失,许多元素都要注意在服装上的使用。新中国刚刚成立,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广大人民群众投入经济建设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为了利于劳动、方便出行,这时候穿长袍马褂的人越来越少,鼓励代表工人、农民和士兵形象的服装,“工农兵”形象的服饰受到鼓舞。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男士服装大部分是中山装,女士服装则以列宁装、大花裙为主。
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艺术的繁荣。但是,两者并不是同步发展的绝对平衡关系。例如,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古希腊发展水平,但艺术发展水平却不如古希腊,当时的服饰文明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不少灵感。艺术发展甚至有时会与经济往相反的方向发展,如19世纪的俄国,虽然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其艺术成就非常突出,在文学、美术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这就是艺术与经济的不平衡关系。有时,在同一经济基础上,某些艺术类型已经发展,而某些艺术类型根本得不到发展。经济繁荣与衰败不能成为制约艺术发展进步的直接原因,在当今社会成为流行的朋克艺术,是一种特立独行的风格。朋克起源于二战后,在英国经济发展不景气的背景下,是由一群失业青年和辍学学生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不受束缚,旨在消除社会等级。朋克风格服饰用反常规的设计和鲜艳的色彩给人以视觉冲击,在21世纪,这种非主流风格已经被设计师们改良,继承朋克元素,与街头元素相结合,少了些许夸张的装饰,打破了传统设计观,迎合了现代年轻人的心理,成为另类时尚,对现代服装产生了很大影响。朋克艺术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逆袭。
4 结语
无论是像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还是像美国那种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必定会影响很多领域的发展,包括政治、文化、艺术领域,同样还有艺术领域的服饰文化。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的流行风潮往往能更直接地反映出当前社会的经济形势。艺术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反映,是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成分的缩影和体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社会形态与审美意识。艺术与经济日益融合,二者不可分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
[2] 骆佳.浅谈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8).
[3]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曾文琳.浅谈文艺与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J].才智,2013(11).
[5] 冯玉雪.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J].美与时代,2003(09).
作者简介:许琪晨(1996—),女,山东泰安人,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