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北京地铁2号线导向设计分析

    张钰婉 丁密金

    

    摘要:北京地铁二号线承载着北京11%的公交客流量,且途径诸多重要的站点,研究它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由于二号线的建设日期较早,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地铁导向设计师需要在有限的面积内通过设计手法来创造一个利于信息最大、最有效传播的空间环境。因此设计师可以使用“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手法处理空间层次以达到空间延伸的作用,更有效地传达信息。所以,北京地铁2号线的布点研究与道家学说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相互融通。本文研究北京地铁的导向标识系统的布点分析,其中包括了导向设计与空间构成的交叉部分,地铁内空间的关键布点,地铁导向类型归纳,以及对北京地铁2号线现有的不足,以及可以发挥的尚未被重视的可能及优势的分析。

    关键词: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导向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1-0130-02

    一、“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意义

    “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主要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有-者是看得见摸得着,有形有状的物质存在。通过“无”使得“有”成为发挥效益的客观根据。如果没有这个“有”可资以为利,“无”的作用便也不存在了。所以,有无是相根、相生、相资、相用的关系,两者并行并重,相需为用,需要同时考虑。第二个含义:有之以为利,是说一切固定的可认识的已知的,都是我们可以凭借也是必然凭借的基础和条件;无之以为用,是说无限的未知可能性,是我们发挥作用的空间和方向。第三个含义:“有”在这里不是根本,“无”是指“物性”,即隐藏在事物中的核心规律。

    要进行北京地铁2号线的导向布点研究,首先需要从这三个含义入手。两者含义在角度上相同,北京地铁2号线的导向布点研究所涉及范围内包括这三个角度,且这三个角度是最关键的。所以要进行导向布点的具体分析,要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角度出发(图1)。

    二、“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与2号线的关系

    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深刻影响到了现代艺术设计。设计是一个哲学辩证的过程,如何化解主要矛盾,消除次要矛盾,是各类设计的中心。导向设计是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有效传达信息的设计过程。怎么样更契合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怎样更有效地传达设计的目的,是本次研究的目标。

    “无”和“有”即空间。这里着重指的是公共空间中的可用于改造的空间。本次研究注重在北京地铁2号线中可以改造的空间内进行导向设计的完善。

    “利”和“用”这里指可以凭借的基础和条件,也就是可以发挥的方向和空间之外,能够作为基础的原有设计。北京地铁2号线是中国第一条环形地铁线路,沿原北京城池内城而建。全线线路东段、北段、西段的走向与北京二环路重叠,线路南段沿长椿街一前门一建国门行驶。它在北京交通网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歷时多年建设,内部有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所有的历史痕迹和科技沿袭。它不仅存在问题,更多存在本身的个性和优势。

    “无”即事物的核心规律,这里指应用导向标识系统的统一规律。设计领域讲求“UCD”,也就是“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这个标准同样适用于导向设计。就是以用户的体验来决定设计,从一个设计的开发、设计、维护都是站在用户的需求和感受角度上,设计时刻高度注意用户的视觉感受、使用习惯和交互方式,绝不是让用户区适应设计。北京地铁2号线的设计部分忽略了乘客感受和接受能力,简单地将设计关注点放在了指示牌的概念上。地铁作为交通网络中的中流砥柱,理应在有效地传输信息,便捷人们生活的同时,传递一种人文关怀,注重各类乘客的情感诉求,包括对残障人士、儿童、老年人、外籍人员等针对性的标识设计。

    三、2号线地铁导向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地铁内导向标识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引导乘客迅速、安全、直达地完成整个行程,防止滞留,在车站内引起阻塞。能够在紧急时刻,快速地辨识到标识上的安全路径进行疏散及撤离。但北京地铁2号线的导向系却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北京地铁2号线内导向布点缺乏空间系统化

    谈到布点问题,从入站到出站进行排查,发现以下问题:

    其一,指示标识设置密度亟待改进。换乘站通常是线性的,是封闭、单一、定向的通道,需要在通道中适时添加“换乘方向指示标识”,—方面能够让乘客缓解密闭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定位自己的方位,给乘客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在2号线的20%的换乘通道中,没有放置导向标识,只在通道两端放置。例如西直门换乘大厅仅两端设换乘指示牌,间距为105m,换乘楼梯距换乘2号线标识的直线距离为37.8m,这么长的距离不设置标识,确有其不合理之处,实际调查发现人流确会在此处出现阻塞。因此,在北京地铁二号线的换乘站通道中,应适当放置换乘标识。

    其二,站台内标识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布置不合理,杂乱无章。2号线复兴门站站台的间距是54m,在站台两侧各有两对电子显示牌,而其他的指示牌多设置在柱子的内外侧,外侧的指示牌是三个柱子设置一个,每个柱子内侧都有内容各异的指示牌,内容包括出站口、安全宣传和换乘宣传等,设置比较混乱。地铁2号线的标识不仅在水平距离上远近不一,而且同类标识设置的高度都不尽相同。例如,安全疏散标识的高度设计本应有统一规定,可调查发现,西直门站和复兴门站2号线站台的疏散标识距地面高度均为45cm,而北土城站及惠新西街南口10号线站台的疏散标识距地面高度是50cm,东单线5号线站台则距地面60cm,从中可以看出,2号线内的标识设置之混乱,容易视觉疲劳,削弱标识的可识别性。因此,北京地铁二号线应该注意站台内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标识配置,在有统一规律的同时,保证随地铁内环境变化而适当进行变通。

    其三,标识应该设置在最有效的位置。2号线内,站台两侧设置的“北京地铁线路图”能有效帮助乘客定位及确定换乘方式,但是这样的标识图只在地铁入口和乘客候车区域分别设置一个,对于外地乘客来说,十分不便。应该在每一个人流节点都放置。

    其四,标识内容缺乏有效信息,没有考虑到各类乘客的需求。北京地铁契合本地城市格局,当地人习惯了东南西北,以方位来识别出口,为了适应外地人,出口标识以四个方向辅以A、B、C、D编号,设计者认为这样做就可以既适应本地人也契合外地人的习惯,其实不尽然。当地铁出口不止四个,也就是还有换乘站口的时候,对于外地人初来乍到首都,很容易找不到合适出口。而北京地铁2号线在指引出口标识的设置上存在漏洞,在布点的位置上需要考量,标识应该设置在通往各个出口,即将人流分散的醒目位置。这样有利于人流的迅速分散,防止出现阻塞。

    (二)北京地铁2号线导向系统的信息缺乏直观性

    要想解决北京地铁2号线导向系统的信息缺乏直观性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有限的空间里完成实体视直觉到空间方位知觉的转换。

    其一,没有实际意义的标识应改进和更换。由于北京地铁2号线的建设年代较早,很多设施比较落后。例如候车站台处没有屏蔽门,候车区地面上有油漆黄线和“请站在黄线后”的油漆字迹,以此引导乘客不要越过黄线,注意安全,这样的标识在人群拥挤,遮挡住字迹的时候就失去了效力。在候车区应该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牌,示意乘客站在黄色安全线之外更为有效。

    其二,出口指引标识,应该在乘客下车处放置,且应该放置目的地平面地图,方便乘客明确出口和目的地。实际调查发现,92.1%的外地游客乘坐2号线,在站内想要寻找出口时,并不能确定去哪个出口,因为出口的标识没有切实地标记到附近的标志物,对北京不了解的乘客,并不能从出口标志牌上获得有效信息,反而要询问地铁工作人员。

    其三,地铁内标识系统和地面交通标识系统没有衔接。地铁入站口没有明显的整体线路网的提示牌,不方便乘客了解讯息。地铁出口外,应设置简略地图标识牌。在地铁的每个出口处,有一个附近位置的简略地图标识牌,但是其中并没有标记出乘客具体所在方位,甚至是附近的标志物和附近的公交车站具体的站点,没有切实地帮助到出地铁站口想要换乘其他交通方式或是寻找目的地方位的旅客,标识没有实际价值。

    (三)北京地铁2号线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地铁是上班族常用到的交通方式,但是对于有障碍人士,地铁仍存在有很多不适用。

    其一,导向系统中的图形符号、文字、色彩等所有传达讯息的元素都应该是具备通用性的。据视觉障碍者的视觉特性,用来提示环境的图示图表应具有简洁明确的造型,容易记识,色彩要鲜艳明显,自己要清晰,笔画粗细要适当。

    其二,导向系统的布点设置上也应作考虑。听觉障碍和视觉障碍乘客,对于信息需要反复确认,所以在导向设置上要连续,密度上也要適当增加。

    其三,导向标识应有效运用多种方式对乘客们进行引导。对于身体存在障碍的乘客,导向标识不能够仅仅通过视觉讯息来传达,应考虑多种方式,做到通用。标识系统应借助现代科技传达手段,提高地体标识和乘客间的沟通。比如,为视觉障碍者设置语音提示标识,为听觉障碍者设置可触地图标识,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感知到自己在地铁内的位置和地面上的方位。

    其四,地铁二号线的导向标识内容上应该注意人文关怀。地铁2号线的站点标识,主要是拼音和汉字来表示。图形是世界通用的语言,站点的标识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图形来传达信息,这样有利于文盲、异国、儿童乘客识别信息。另一方面,管理标识或是宣传牌的内容上,可以适当运用温馨幽默的话语,使得乘客在候车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度,也能够获得有用的讯息。

    总结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北京地铁的面临着乘客量大、线路老、地理位置重要等诸多压力,所以它的问题既重要又迫切需要解决。地铁2号线的问题中我们看到了,设计的标准化和各站环境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导向设计统一化和乘客多元化的矛盾,标识类别多样化和识别直观化的矛盾,同时要考虑设计美学和规范化,北京地铁2号线的导向设计任重道远。设计应该是灵活的,我们有责任展现更好的社会风貌,也有责任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交通公共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设计的品质,更多的是“以人为本”这个主要矛盾。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