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设计

    

    摘 要:用教学实践中的实例阐述了问题情境创设,引起学生共鸣,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参加活动,促进核心素养提升,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设计

    高中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改革和教法不断涌现,但是不管如何变都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不断思考、追求中获得成功感,必能让课堂充满活力。

    在教学活动中问题生成尤其重要,甚至超过了解决问题,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要尽量避免一节课全由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问题的局面,这些现象仍然是教师为主体的教法。问题情境的合理设计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激发思维。

    一、从社会生活设计问题情境

    化学与社会、生活、科技联系紧密,要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理论联系实际不死读书,学以致用,同时要纠正社会观点——化学就是产生有毒物质,是产生污染的学科。

    例如:在高一“钠的化合物”一节教学时,播放在我国海军建军70周年大阅兵上首先受检阅的潜艇录像,请回答:潜艇长期在海洋深处活动,在有限的空间要产生大量的CO2气体和废气,如你是潜艇战士如何处理这些气体?战士呼吸的O2如何解决?

    这样学生情绪会高涨,会主动思考积极寻找答案,从而在不断的讨论中掌握了知识。

    二、理论知识学习情境设计

    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学习常感到头疼,对知识理解肤浅,不理解内涵更难准确和灵活运用,如教师不了解学情,只是按自己的思路讲,学生会感到自己就是知识的容器,是旁观者,只能记笔记,更难迁移。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由浅到深的问题,层层递进并需及时指导点拨,打开思维,准确理解内涵,及时练习评价。

    三、探究式实验问题情境设计

    在新课学习或在实验复习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使其学科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例如在高中选修4“电化学基础”一节中,原电池内容已经在必修二中有初步讨论,知道原电池的基本原理,这节是在知识上的加深和完善,核心是引入双液电池和盐桥,如直接抛出教材中装置进行演示,学生认为就是复习原电池,难以理解为什么要从“单液”变“双液”,如果只是教师个人讲授,那么就是教师是主体,使创生的“活的”课堂毫无生命力。

    可采取以下教学程序:实验探究→分析原理→设计实验→验证→理论模型→应用。

    实验探索1:将Zn、Cu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且Zn、Cu直接接触插入CuSO4溶液中,学生记录现象并交流产生现象的原因。汇报:Cu上有红色Cu单质析出但电流计指针不偏转,烧杯中溶液温度上升,此反应明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有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但外电路上无电子转移,从物理学角度是“短路”,该实验中能量的转化是两方面,即: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电能,所以原电池工作效率极低。

    (反思)高效的原电池如何构成,根据上述装置特点并评价,改装置。实验2:把Zn、Cu分开插入CuSO4溶液中,观察记录:电流表指针偏转但慢慢偏的角度减小,Zn、Cu上均有红色Cu析出,汇报原因,能形成原电池,电子通过外电路,但Cu2+仍有少量直接与Zn发生电子转移并使部分化学能转为热能,电子慢慢不走外电路了,即电流减弱不能长时间供电。分析出不能持久提供电流的原因后设计新装置:

    实验3:把CuSO4溶液分开在两个独立的烧杯中再插入Zn、Cu(仍连导线和电流表),观察记录,Zn上有Cu析出但无电流产生,汇报:只有Zn与Cu2+的氧化还原反应,没形成通路构不成原电池。

    实验4:把Zn、Cu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没分开的水果柑子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汇报原理:形成原电池,水果汁(含电解质)实际上被膜分开,如何向两极移动?学生讨论后推测应该是柑子中的膜能让电解质中的离子穿过,从而启发能否把分开的两烧杯中电解质找一个“桥”连起来?让“桥”具有柑子中膜的功能?展开讨论并设计可能的装置(阅读教材),这样水到渠成设计出带盐桥的双液电池,并动手实验(学生可能用一张用NaCl溶液浸湿的试纸连接两烧杯),记录实验现象:产生的电流长时间稳定。

    拓展:什么是盐桥?里边装什么?改进的原电池如何工作?两烧杯中电解质ZnSO4和CuSO4交换又如何?换成稀H2SO4或NaCl溶液呢?

    四、培养发散思维创设情境

    学生的各种思维培养需要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要下功夫动脑不断收集各种课程资源,针对学生实际创设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发散思维尤其重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如主动融入教师预设的情境,离成功就不远了,要允许学生对教材对教师对权威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和见解。发散思维的核心就是求异,可从不同的角度层面甚至不同的学科去辨析。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从什么样的典型问题出发,要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标,在实验课或新课或复习课中常用问题组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在具体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只是改变题目的表面东西如修改数据,实质没变。

    (2)课前不认真备好临时随意提问,表面看在进行变式训练,实际并没有达到培养思维的目标,这种现象尤其在习题课或试卷讲评课中普遍存在。

    (3)变式问题不合学生认知水平,不在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没有梯度,有的可能需跨学科知识,如学习原电池原理就需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在实验基本操作如测气体体积时怎样才能准确测量,就必须理解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如问题难度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办,就会打击学习积极性。

    (4)问题不具典型示范性,浪费时间获得的知识或方法不具普遍性,只是增加了学生死记的内容。

    例如:在高中选修4涉及电解质溶液有关曲线问题,学生普遍感到难度大,办法不多,不知道对不同内容的曲线怎么分析,利用哪些原理,近几年高考又加大数学知识在曲线题中的考查(主要是横纵坐標出现对数、pH、比值等)。在处理时必须用归类的方法整理,学生才能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解决。

    例1属于pH—体积变化曲线题,是两个独立的酸与碱中和滴定曲线组合而成,解题思路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然后汇报题目考查知识点: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一元弱酸的强弱判断,盐类水解规律及三大守恒的灵活运用。解题的思路:分清曲线起点,反应一半的点,完全反应点,pH=7的点,过量一半的点及溶液组成(指溶质和量),并据选项准确用“两弱三守恒”观点解答。答案:C

    例2属于微粒分布分数—pH(POH)曲线题,三曲线反映了体系中三种粒子含量受酸碱中和影响,学生深度学习理解题目考查:二元弱酸的电离特点Ka的表达式和计算,同时考查学生接受新信息并应用的能力,解题思路,关键是清楚理解H2A与碱反应的先后顺序,进而确定每一条曲线对应的反应及溶液组成,同样“两弱三守恒”思想的合理运用,教师还可拓展:计算Ka和Kh有哪些方法?答案:D

    通过题组的变式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多题一解”“一题多解”思维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能力。

    合理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建构知识,问题情境创设是核心,教师只有懂教育规律并富有激情和责任感,才能付出辛劳,让课堂“活起来”,才能真正落实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鹏程.培养核心素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

    [2]李国臣,王淑芳.教你做好课堂教学设计[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王为(1962.07—),男,汉族,四川江安,中学高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化学课改及实践。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张华摘要:梳理已学的知识,让学生形成富有结构性的知识体系,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终极目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从而

  • 直塘老街故事引路,开启快乐作

    尤晓秋【摘 要】直塘老街,始于宋代,兴于明代,有着一种截然不同的歷史文化氛围,临河老宅重重叠叠、宁静古远,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它具有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