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法语言文化的交往与融合
朱静怡 谭蓉蓉
语言是一门科学,但是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承载文化,是文化的核心之一。新洪堡特主义的代表人物魏斯格贝尔(J.L Weisgerber)认为文化首先呈现在语言上,语言是最真实的文化现实,是语言将人类导入文化之中。人、世界和文化由语言连接成一个整体。“语言不仅开启了世界,也建构了世界”。人们所持语言不同,对外部的认知也会不同,进而导致各民族文化出现差异。每一种具体语言都带有某种文化印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独特气质。19世纪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就曾经说过:“语言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在他看来,语言是民族精神所在。一种民族语言必然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某种特定的语言现象必然反映民族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现实。马克思也曾经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语言形成于社会群体的内部交往过程之中。作为交际工具,语言必然反映出一个群体的生产关系、文化、宗教、政治乃至风俗习惯,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即民族性的根源。研究不同民族的语言交往过程,努力还原和重现这个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英语凝缩着英吉利民族发展的漫长历史”这一说法并未夸大其词。自英语产生直至形成,英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宗教上,都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变革。变革势必对英语产生重大影响。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re)曾这样描述他的民族语言:“我的母语是罗马语、撒克逊语、丹麦语和诺曼语混合而成的英语。”这句话真实展现了英语语言历史演变的内在要素与复杂过程。英语从来都不是形单影只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它和其他欧洲语言一直保持密切接触,其中之一就是法语。英法这两种同属印欧语系但属不同语族的语言并因英国历史上的两次重大事件而产生密切交流。11世纪初的诺曼征服开启了“古英语”向“中古英语”的进化之路征服成就了英语,英语得以流传至今。当诺曼征服者和其后代最终扬弃法语,对英语倒戈相向时,英语开始迈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逐步确立了自己作为英国民族语言不可撼动的地位。17世纪下半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再次迎来了英语向法语“借词”的高峰。
一、诺曼征服时期英法语言的互动
英语和法语的互动之中,最值得关注的历史事件是公元1066年的诺曼征服。诺曼征服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法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而英语则沦于次要地位,这种情况持续达三百年之久,直至14世纪中叶以后才有所改善。等到英国官方再次使用英语记录文件档案,上流社会贵族们再次开口讲英语时,此时的英语已非彼时的英语,它已经是深受法语影响而发生变化的英语。英语已经进入发展的中古阶段(约公元12世纪中叶至公元15世纪中叶)。
诺曼人,公元9到10世纪侵略法国北部和西部沿岸后,法国人称之为“诺曼人”,即北方人(Northmen)。诺曼人劫掠过法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巴黎曾两次被溯塞纳河而上的诺曼军队围攻。911年,法兰西国王查理三世(Charies Ⅲ le Simple)被迫与北欧海盗首领罗洛(Rollo)签署《埃普特河畔圣克莱尔条约》(Treaty of St.Clair-stir.Epte),将塞纳河口一带地方划归诺曼人,他们自此定居在法国,建立了“诺曼底公国”。公国建立后,诺曼人放弃了自己的语言文化,逐渐法国化,他们实行法国的封建政治制度、接受法国的宗教、文化和语言,诺曼底俨然成为法兰西文化的一部分。不过,诺曼人所讲法语属于法国北部的一种方言,和标准法语即法国宫廷盛行的“中央法语”还是有区别的。1066年9月,诺曼公爵威廉(Duke William of Normandy)率领诺曼军队在英国南部登陆,与英王哈罗德交战。英军溃败、投降。威廉加冕登上英国王位。诺曼征服不仅加速了英国封建制度的发展,对英语语言的多元融合与发展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诺曼征服后,威廉为英国引进了法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以及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之相应,法语在英国的地位也逐步上升,日益受到重视,因为不仅英国国王讲法语,整个贵族阶层都在说法语。诺曼贵族把持着政界、法律界和军队等重要领域,他们所说的语言变成宫廷和政府的语言,成为上流社会的语言。会说法语,在当时的英国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与此同时,英语则降为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英国普通百姓的语言,是“粗鄙的”“不登大雅之堂的”语言。在中世纪早期,诺曼统治者还选择拉丁语书写需要留存后世的重要文件,而辅助拉丁语做文字记录的则首选法语,但是从13世纪中叶开始,法庭记录的重任就从拉丁语转移到了法语;一个世纪后,英语慢慢取而代之。
社会变化对于语言交往造成的影响往往大于任何个人。从诺曼征服开始往后的300多年间,没有一个英格兰统治者的母语为英语。对于自己的国王操着一口外语,英格兰的老百姓们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因为在英格兰历史上已有先例。来自丹麦的克努特大帝(Canute)说丹麦语有一半英格兰血统、一半诺曼底血统的“虔信者爱德华”(Edwardthe Confessor)自幼接受法国文化教育,也习惯于说法语。百姓们对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他们既然不指望统治者能和他们过一样的日子,当然也不指望国王能和他们说同样的语言。直到1399年,亨利四世(Henry Ⅳ)登基后,英格兰才出现了一位母语是英语的国王。在这几百年间,诺曼贵族为适应不列颠生活学习了一些英语,但囿于水平限制在交流时仍不时要求助于法语;同时英格兰本地人因要与统治者对话的需要也开始学习法语,长久以往,大量的法语元素在英语中积淀下来。两种语言融合使得英语同时具备了日耳曼语和罗曼语的特点。即使到14世纪,英国上流社会在使用英语时,仍然保留了许多法语的语言习惯。法语在英国本土的使用给英语带来了深刻变化,其在词汇上的影响体现的尤为明显。
英国语言学家J.昂莱斯曾经说过:“每一种语言的词汇特征可以反映出应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文化面貌、制度、习俗活动等。”词汇既具有书面含义,又具有隐蔽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习惯,甚至是民族气质和民族心理。中古英语中法语成份代表更高层次的物质文明和文化成就,涵盖了法律、教会、政府、典章制度、文学艺术、体育运动、礼仪、狩猎等各个领域。早期的借词主要反映法语统治者与英语被统治者之间的联系。诺曼贵族进入英格兰后全面取代了英格兰贵族,整个贵族体系是诺曼式的,贵族头衔的词汇表达也基本来自法语。例如,公爵duke G去语duc)、侯爵marquis(法语marquis)、子爵viscount(法语vi-comte)、男爵baron(法语baron)。而表达身份贵贱的词语也是法语借词:贵妇人dame法语dame)、贵族noble(法语noble)、主人master(法语maitre)、仆人servant(法语servante)。这些法语借词都反映出当时存在于英国社会的等级现象——讲法语的特权贵族和说英语的贩夫走卒。
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的教学及其反思,择要说明。
1.有核心问题地叙事。让“你”和“他”的对话有方向。
“叙事”不是就事论事,也不是漫谈琐事,而要围绕“他”的核心问题叙事。借鉴史家的解释,阅读“他”的历史,提炼核心问题。
18世纪80年代,美国联邦宪法从制定到实施,“他”进行了三次重要“辩论”:邦联体制危机下的“辩论”、制宪会议上的“辩论”、宪法公布后的全国性“辩论”。由此观之,这部宪法和联邦制是“辩”出来的。
邦联体制危机不断,美国社会各利益集团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要求改变现状。一些富裕阶层和多数权力阶层呼吁成立更具实力的国家政权,城镇工匠和商贩们希望统一国税,但也有人公开讨论解散邦联,分割成几个国家。谢斯起义让独立战争时期的领导人感到危机严重。华盛顿认为所有危机“在极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他们需要改革邦联体制。
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美国制宪会议。先后前来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5人,来自12个州(除罗得岛州)。55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约44岁,其中30~50岁之间的有38人。55人中有一半的人拥有美国本土大学或欧洲大学学位,有的还拥有高级学位。55人中律师31人、种植园主12人(其中4人兼律师)、商人8人、实业家3人。55人中有33人曾经是邦联国会成员、6人曾在《独立宣言》上签字、5人曾参与并签署《邦联条例》。55人中代表工商业利益的至少有11人,代表奴隶主利益的至少有15人。这是一群有政治经验、经济利益、进步思想、生命活力的人。他们各有打算。很多人一开始都坚持邦的利益高于一切,认为会议只是修补邦联条例,但会议不断发展,最后竟制定了联邦宪法,建立新的国家体制。有代表曾形容过自己的心境:“我走到了门口,不觉大吃一惊,我本以为来的是一个由独立主权州组成的联邦式组合,没想到却见到了一个国家级的中央政府。”制宪会议的中坚人物詹姆斯·麦迪逊则一开始就抱定建立一个有力量的联邦政府的信念,他认为“所有文明的社会都被划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和派别”,因此政府必须“在不同的利益群体和派别之间处于完全中立的位置,以控制防范社会的一部分侵犯另一部分的权利”。
制宪者们辩论了很多问题。首要的是关于联邦政府性质和联邦主权归属的辩论。几经辩论和妥协,6月20日,各方达成一致,将原先方案中的全国性政府(Nationalist Government)改為合众国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这是一个“合”了“众国”的国家,这是一个包含邦联制和中央制的联邦制国家,这是一个主权建立在公民个体而不是各州基础上的国家。后面的辩论都是在这个框架下展开。各州在联邦政府中的参与权分配问题,辩论时间颇长且争论激烈。每一个议席都牵涉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
9月17日,制宪会议结束。麦迪逊在《辩论》一书中这样记录会议的最后时刻:“代表们都在宪法上签了名,只有伦道夫先生、梅森先生、格里先生拒绝赐予他们的姓名,制宪会议就此结束。”制宪者们殚精竭虑制定了一部充满各种利益妥协的宪法,这是一部墨迹未干就被反对的宪法。华盛顿当时估计这部宪法能维持20年就算不错了。
制宪者们忧心忡忡地把这部宪法公布于众,由各州召开的专门的宪法批准代表大会来批准。从1787年9月到1788年7月,全国掀起了一场围绕宪法的政治辩论。期间形成了“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两个政治派别。反联邦党人反对新宪法,倾向于小型共和国,主张州权优先,联邦应建立在州主权基础上。同时还认为国家的目的是实现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不是国家的光荣与伟大。反联邦党人最后虽然输掉了辩论,但由于他们不懈努力,1791年,“权利法案”10条修正案通过,明确保护公民的权利。有学者指出:“如果说美国政体的基础是由联邦党人奠定的,那么,反联邦党人的保留则回荡在整个美国历史的上空;而且是在这种对话中,而不是在联邦党人的胜利中,我们得以发现这个国家的原则。”拥护新宪法固然可敬,反对者亦可贵,因为他们是忠诚的反对者。经过10个月左右的辩论和批准过程,1788年六七月间,宪法获准通过并开始实施。
有学者指出,新体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既有足够权威来保护和发展各州的共同利益、但又不损害各州主权和人民权利的全国性政府。”核心问题的提炼需要我们解读史料,理解史家的历史解释。这个提炼过程不仅耗时,而且还有风险。风险主要来自我们自身对史料的理解力不够,我们对解释的选择、判断不够合理。减小风险的唯一办法似乎就是我们加强专业阅读,提高解读和解释能力。
核心问题是“他”的,反映的是“他”在当时当地面对的主要问题。围绕“他”的核心问题叙事,主要目的有二:一是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现象优先、现象主导”,“解释多一点,定论少一点”。二是让“你”在理解“他”的时候有方向,不至于迷失在“他”的复杂史事中。
2.有时序、有选择地叙事,让“你”和“他”的对话有内容。
围绕核心问题的叙事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要体现前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做到有序。历史发展中不是每一件事都重要,课堂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叙事过多,所以要选择。
笔者选择三个叙事点用表格的方式作简要说明(见下表)。
需要说明的有:1.叙事点2的事例是制宪会议上一次非常艰难的妥协,也是推动制宪进程发展的妥协。如果课堂时间允许,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辩论片段作为叙事点加以认识,如关于总统、最高法院的辩论等。2.教材对宪法历史意义的阐述比较抽象,选择生活在制度中的“他”的具体事例有助于学生的认识。3.每一个叙事点是“你”“我”“他”对话的内容。从这个叙事点到下一个叙事点,需要“我”来过渡,以保证叙事的连贯性。4.为了提高对话效益,每个叙事点都有围绕核心问题的问题设计。
3.有细节、有体验地叙事,让“你”和“他”对话有深度。
历史细节能把“你”带进“他”的现场,体验式问答有助于“你”与“他”深度对话。
以“五分之三”妥协为例,用课堂实录的方式作简要说明。
师:一个席位就是一票权力。参众两院,尤其是众议院议员席位的分配,让会议一次又一次陷入僵局。从6月27日到7月16日,辩论了20天。
材料1:(6月27日,星期三)讨论“全国议会第一院的席位分配……应按某种平等的比例代议制分配;具体说来,比例按每邦全体白人和其他自由公民和居民的人数分配,不论年龄、性别、条件,包括那些按契约服劳役若干年的人,和五分之三前文没有提到的其他人,不计不纳税的印第安人”和“全国议会第二院的议席分配,应遵循上述为第一院制定的规则”两句话(注:“第一院”是后来的众议院,“第二院”是后来的参议院)。
师:谁会反对?简要说明理由。
生:小州。小州人口少,席位分配数就少。
师:有什么办法让小州赞同呢?
生:给小州多点权力。
材料2-1:(7月5日,星期四)大会任命的11人委员会提出方案:“在议会的第一院内。……每40,000居民产生一名议员;居民人数不足40,000的邦,得产生一名议员……”
师:和6月27日的提案相比,7月5日的方案有哪些变化?
生:提出明确的比例:40000:1。看上去差不了多少,小州仍旧吃亏。
师:有道理。我们再看这个方案后面的内容。
材料2-2:(7月5日,星期四)大会任命的11人委员会提出方案:“……所有筹款和拨款提案、固定联邦政府官员年薪的提案,均由议会第一院发起,第二院不得更改或修正;除由第一院发起拨款提案外,任何人不得从国库中支取钱财;二、第二院内,每邦席位平等。”
师:这个方案,小州至少没有马上否定。为什么?
生:小州有了财权(财政预算的控制权),参议院席位大小州平等。
师:这个方案要通过也并非易事。这4万居民由哪些人组成,成为又一次激烈争论的问题,其中黑人奴隶的人口怎么算是焦点问题。
材料3:(7月11日,星期三)有代表提议:把“五分之三”的措辞删掉。……对捍卫和建设国家来说,黑人和白人具有同等价值……应该允许黑人在这个政府的议会中享有平等的席位。
师:推测这位代表应该是南方还是北方代表?简要说明理由。
生:北方。南方蓄奴,北方进步。
师:我们先看下面一份数据表。这是1790年美国13州人口统计表,估计制宪会议那年的人口数与此差距不会大。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
精神与实施》
师:解读表格数据,结合他们辩论的话题,再推测一次:这位代表应该是南方还是北方代表?简要说明理由。
生:有可能是南方的。可以增加議会席位。
师:有道理。事实上,这位代表是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的种植园主。
师:北方州反对黑人享有和白人平等的席位分配资格,甚至有主张不给黑人奴隶这样的资格,除了议员人数分配的利益考虑之外,还有其他考虑。如:(7月11日,星期三)宾夕法尼亚州代表古文诺·莫里斯:“我绝不愿意让南部各邦为奴隶取得席位分配的资格,以此鼓励奴隶贸易。”
师:就在这一天,“五分之三”在表决中被否定了,双方矛盾一时无法调和,南部蓄奴州大有一走了之的架势。华盛顿、汉密尔顿等人也连夜讨论,谋划提出怎样的方案能缓解这个矛盾呢?请你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调和矛盾?
(学生讨论。学生七嘴八舌提出一些想法。其中有一位女生提出用税收的方法,她的想法是通过调节经济利益来调和矛盾。具体怎么征税她还没想好。)
材料5:(7月12日,星期四)古文诺·莫里斯提议:征税应与各邦席位成比例。
师:恰如这位女生所想,把联邦对各州的征税金额和席位数挂钩。又经过一番辩论后,投票结果是:6邦赞成,2邦反对,2邦代表赞成反对各半。大会通过第一院议员的人数分配提案。在后来定稿的联邦宪法中是这样写的:“众议员席位和直接税金额,在加入联盟的各邦之间按人口比例分配;各邦人口总数,为自由人人数之和,包括按契约服劳役一定年限的人,不算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所有其他人的五分之三。”
师:“五分之三”妥协为参议院席位分配问题铺平道路。7月16日,对国会席位分配的提案进行最后表决,5邦赞成,4邦反对,1邦代表赞成反对各半。很险,但通过了。
师:从国会席位分配上,你看到了哪些制衡关系?
生:“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的制衡关系。
师:这两对制衡关系本质上反映了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
要有“深度”,首先要能“深入”。“你”能否深入到“他”们中间,需要“我”来做向导。如何做一个好向导?第一,借助史家的历史解释,运用历史原典资料铺陈“他”的历史细节;第二,设计问题引导“你”想“他”所想;第三,通过“我”和“你”对话拉近“你”和“他”的距离。“你”介入历史现场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思考历史的深度与品质。
小结“‘他的叙事”的重要特点,大致如下:第一,以“他”为中心的叙事。在叙事中通过理解“他”认识“事”。关注“他”的言行和内心;关注的“他”的个性;关注“他”与社会的内在关联。第二,特定时空范围内有序的叙事。这种叙事既体现历史发展的时间连贯性又内含史事之间的因果关联。第三,借鉴史家历史解释,融入“我”的解释的叙事。“我”的解释有可能让叙事有特色、有意义,也可能让叙事片面甚至有误。因此,“我”能否有对历史和历史解释足够的思考力和包容度,非常重要。第四,对话嵌在叙事之中。“我”选用材料、设计问题把叙事点做成课堂对话。这样的叙事与对话既是“你”和“他”对话的“入口”,也是“你”理解历史和生活的“出口”。
在阅读史事中的“他”与解释中的“他”时,“你”能否发现一个尽量靠近历史事实的“他”?“你”能否对“他”有生动、真切的了解?“你”能否包容地理解“他”?这些问题都有待“我”在建立“‘他的叙事”时继续讨论与研究。
五、把“他”请进课堂是我们的目的吗?
把“他”请进课堂是我们的目的。“史学关心的是人,研究的是人,探讨的是过去时空中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及其意义。”理解“他”是历史教学之所以成为历史教学的首要原因,理解“他”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
把“他”请进课堂又不是我们的目的。历史学习终究是“你”与“他”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通过理解“他”,“你”学会理解,学会解释,做一个有幸福能力的人。
“我”只是一个引路人,一个向导。
——“他来了吗?”
——“他在路上了。”
——“让我们一起等他吧!”
[责任编辑:李婷轩]
语言是一门科学,但是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承载文化,是文化的核心之一。新洪堡特主义的代表人物魏斯格贝尔(J.L Weisgerber)认为文化首先呈现在语言上,语言是最真实的文化现实,是语言将人类导入文化之中。人、世界和文化由语言连接成一个整体。“语言不仅开启了世界,也建构了世界”。人们所持语言不同,对外部的认知也会不同,进而导致各民族文化出现差异。每一种具体语言都带有某种文化印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独特气质。19世纪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就曾经说过:“语言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在他看来,语言是民族精神所在。一种民族语言必然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某种特定的语言现象必然反映民族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现实。马克思也曾经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语言形成于社会群体的内部交往过程之中。作为交际工具,语言必然反映出一个群体的生产关系、文化、宗教、政治乃至风俗习惯,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即民族性的根源。研究不同民族的语言交往过程,努力还原和重现这个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英语凝缩着英吉利民族发展的漫长历史”这一说法并未夸大其词。自英语产生直至形成,英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宗教上,都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变革。变革势必对英语产生重大影响。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re)曾这样描述他的民族语言:“我的母语是罗马语、撒克逊语、丹麦语和诺曼语混合而成的英语。”这句话真实展现了英语语言历史演变的内在要素与复杂过程。英语从来都不是形单影只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它和其他欧洲语言一直保持密切接触,其中之一就是法语。英法这两种同属印欧语系但属不同语族的语言并因英国历史上的两次重大事件而产生密切交流。11世纪初的诺曼征服开启了“古英语”向“中古英语”的进化之路征服成就了英语,英语得以流传至今。当诺曼征服者和其后代最终扬弃法语,对英语倒戈相向时,英语开始迈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逐步确立了自己作为英国民族语言不可撼动的地位。17世纪下半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再次迎来了英语向法语“借词”的高峰。
一、诺曼征服时期英法语言的互动
英语和法语的互动之中,最值得关注的历史事件是公元1066年的诺曼征服。诺曼征服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法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而英语则沦于次要地位,这种情况持续达三百年之久,直至14世纪中叶以后才有所改善。等到英国官方再次使用英语记录文件档案,上流社会贵族们再次开口讲英语时,此时的英语已非彼时的英语,它已经是深受法语影响而发生变化的英语。英语已经进入发展的中古阶段(约公元12世纪中叶至公元15世纪中叶)。
诺曼人,公元9到10世纪侵略法国北部和西部沿岸后,法国人称之为“诺曼人”,即北方人(Northmen)。诺曼人劫掠过法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巴黎曾两次被溯塞纳河而上的诺曼军队围攻。911年,法兰西国王查理三世(Charies Ⅲ le Simple)被迫与北欧海盗首领罗洛(Rollo)签署《埃普特河畔圣克莱尔条约》(Treaty of St.Clair-stir.Epte),将塞纳河口一带地方划归诺曼人,他们自此定居在法国,建立了“诺曼底公国”。公国建立后,诺曼人放弃了自己的语言文化,逐渐法国化,他们实行法国的封建政治制度、接受法国的宗教、文化和语言,诺曼底俨然成为法兰西文化的一部分。不过,诺曼人所讲法语属于法国北部的一种方言,和标准法语即法国宫廷盛行的“中央法语”还是有区别的。1066年9月,诺曼公爵威廉(Duke William of Normandy)率领诺曼军队在英国南部登陆,与英王哈罗德交战。英军溃败、投降。威廉加冕登上英国王位。诺曼征服不仅加速了英国封建制度的发展,对英语语言的多元融合与发展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诺曼征服后,威廉为英国引进了法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以及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之相应,法语在英国的地位也逐步上升,日益受到重视,因为不仅英国国王讲法语,整个贵族阶层都在说法语。诺曼贵族把持着政界、法律界和军队等重要领域,他们所说的语言变成宫廷和政府的语言,成为上流社会的语言。会说法语,在当时的英国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与此同时,英语则降为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英国普通百姓的语言,是“粗鄙的”“不登大雅之堂的”语言。在中世纪早期,诺曼统治者还选择拉丁语书写需要留存后世的重要文件,而辅助拉丁语做文字记录的则首选法语,但是从13世纪中叶开始,法庭记录的重任就从拉丁语转移到了法语;一个世纪后,英语慢慢取而代之。
社会变化对于语言交往造成的影响往往大于任何个人。从诺曼征服开始往后的300多年间,没有一个英格兰统治者的母语为英语。对于自己的国王操着一口外语,英格兰的老百姓们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因为在英格兰历史上已有先例。来自丹麦的克努特大帝(Canute)说丹麦语有一半英格兰血统、一半诺曼底血统的“虔信者爱德华”(Edwardthe Confessor)自幼接受法国文化教育,也习惯于说法语。百姓们对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他们既然不指望统治者能和他们过一样的日子,当然也不指望国王能和他们说同样的语言。直到1399年,亨利四世(Henry Ⅳ)登基后,英格兰才出现了一位母语是英语的国王。在这几百年间,诺曼贵族为适应不列颠生活学习了一些英语,但囿于水平限制在交流时仍不时要求助于法语;同时英格兰本地人因要与统治者对话的需要也开始学习法语,长久以往,大量的法语元素在英语中积淀下来。两种语言融合使得英语同时具备了日耳曼语和罗曼语的特点。即使到14世纪,英国上流社会在使用英语时,仍然保留了许多法语的语言习惯。法语在英国本土的使用给英语带来了深刻变化,其在词汇上的影响体现的尤为明显。
英国语言学家J.昂莱斯曾经说过:“每一种语言的词汇特征可以反映出应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文化面貌、制度、习俗活动等。”词汇既具有书面含义,又具有隐蔽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习惯,甚至是民族气质和民族心理。中古英语中法语成份代表更高层次的物质文明和文化成就,涵盖了法律、教会、政府、典章制度、文学艺术、体育运动、礼仪、狩猎等各个领域。早期的借词主要反映法语统治者与英语被统治者之间的联系。诺曼贵族进入英格兰后全面取代了英格兰贵族,整个贵族体系是诺曼式的,贵族头衔的词汇表达也基本来自法语。例如,公爵duke G去语duc)、侯爵marquis(法语marquis)、子爵viscount(法语vi-comte)、男爵baron(法语baron)。而表达身份贵贱的词语也是法语借词:贵妇人dame法语dame)、贵族noble(法语noble)、主人master(法语maitre)、仆人servant(法语servante)。这些法语借词都反映出当时存在于英国社会的等级现象——讲法语的特权贵族和说英语的贩夫走卒。
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的教学及其反思,择要说明。
1.有核心问题地叙事。让“你”和“他”的对话有方向。
“叙事”不是就事论事,也不是漫谈琐事,而要围绕“他”的核心问题叙事。借鉴史家的解释,阅读“他”的历史,提炼核心问题。
18世纪80年代,美国联邦宪法从制定到实施,“他”进行了三次重要“辩论”:邦联体制危机下的“辩论”、制宪会议上的“辩论”、宪法公布后的全国性“辩论”。由此观之,这部宪法和联邦制是“辩”出来的。
邦联体制危机不断,美国社会各利益集团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要求改变现状。一些富裕阶层和多数权力阶层呼吁成立更具实力的国家政权,城镇工匠和商贩们希望统一国税,但也有人公开讨论解散邦联,分割成几个国家。谢斯起义让独立战争时期的领导人感到危机严重。华盛顿认为所有危机“在极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他们需要改革邦联体制。
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美国制宪会议。先后前来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5人,来自12个州(除罗得岛州)。55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约44岁,其中30~50岁之间的有38人。55人中有一半的人拥有美国本土大学或欧洲大学学位,有的还拥有高级学位。55人中律师31人、种植园主12人(其中4人兼律师)、商人8人、实业家3人。55人中有33人曾经是邦联国会成员、6人曾在《独立宣言》上签字、5人曾参与并签署《邦联条例》。55人中代表工商业利益的至少有11人,代表奴隶主利益的至少有15人。这是一群有政治经验、经济利益、进步思想、生命活力的人。他们各有打算。很多人一开始都坚持邦的利益高于一切,认为会议只是修补邦联条例,但会议不断发展,最后竟制定了联邦宪法,建立新的国家体制。有代表曾形容过自己的心境:“我走到了门口,不觉大吃一惊,我本以为来的是一个由独立主权州组成的联邦式组合,没想到却见到了一个国家级的中央政府。”制宪会议的中坚人物詹姆斯·麦迪逊则一开始就抱定建立一个有力量的联邦政府的信念,他认为“所有文明的社会都被划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和派别”,因此政府必须“在不同的利益群体和派别之间处于完全中立的位置,以控制防范社会的一部分侵犯另一部分的权利”。
制宪者们辩论了很多问题。首要的是关于联邦政府性质和联邦主权归属的辩论。几经辩论和妥协,6月20日,各方达成一致,将原先方案中的全国性政府(Nationalist Government)改為合众国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这是一个“合”了“众国”的国家,这是一个包含邦联制和中央制的联邦制国家,这是一个主权建立在公民个体而不是各州基础上的国家。后面的辩论都是在这个框架下展开。各州在联邦政府中的参与权分配问题,辩论时间颇长且争论激烈。每一个议席都牵涉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
9月17日,制宪会议结束。麦迪逊在《辩论》一书中这样记录会议的最后时刻:“代表们都在宪法上签了名,只有伦道夫先生、梅森先生、格里先生拒绝赐予他们的姓名,制宪会议就此结束。”制宪者们殚精竭虑制定了一部充满各种利益妥协的宪法,这是一部墨迹未干就被反对的宪法。华盛顿当时估计这部宪法能维持20年就算不错了。
制宪者们忧心忡忡地把这部宪法公布于众,由各州召开的专门的宪法批准代表大会来批准。从1787年9月到1788年7月,全国掀起了一场围绕宪法的政治辩论。期间形成了“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两个政治派别。反联邦党人反对新宪法,倾向于小型共和国,主张州权优先,联邦应建立在州主权基础上。同时还认为国家的目的是实现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不是国家的光荣与伟大。反联邦党人最后虽然输掉了辩论,但由于他们不懈努力,1791年,“权利法案”10条修正案通过,明确保护公民的权利。有学者指出:“如果说美国政体的基础是由联邦党人奠定的,那么,反联邦党人的保留则回荡在整个美国历史的上空;而且是在这种对话中,而不是在联邦党人的胜利中,我们得以发现这个国家的原则。”拥护新宪法固然可敬,反对者亦可贵,因为他们是忠诚的反对者。经过10个月左右的辩论和批准过程,1788年六七月间,宪法获准通过并开始实施。
有学者指出,新体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既有足够权威来保护和发展各州的共同利益、但又不损害各州主权和人民权利的全国性政府。”核心问题的提炼需要我们解读史料,理解史家的历史解释。这个提炼过程不仅耗时,而且还有风险。风险主要来自我们自身对史料的理解力不够,我们对解释的选择、判断不够合理。减小风险的唯一办法似乎就是我们加强专业阅读,提高解读和解释能力。
核心问题是“他”的,反映的是“他”在当时当地面对的主要问题。围绕“他”的核心问题叙事,主要目的有二:一是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现象优先、现象主导”,“解释多一点,定论少一点”。二是让“你”在理解“他”的时候有方向,不至于迷失在“他”的复杂史事中。
2.有时序、有选择地叙事,让“你”和“他”的对话有内容。
围绕核心问题的叙事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要体现前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做到有序。历史发展中不是每一件事都重要,课堂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叙事过多,所以要选择。
笔者选择三个叙事点用表格的方式作简要说明(见下表)。
需要说明的有:1.叙事点2的事例是制宪会议上一次非常艰难的妥协,也是推动制宪进程发展的妥协。如果课堂时间允许,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辩论片段作为叙事点加以认识,如关于总统、最高法院的辩论等。2.教材对宪法历史意义的阐述比较抽象,选择生活在制度中的“他”的具体事例有助于学生的认识。3.每一个叙事点是“你”“我”“他”对话的内容。从这个叙事点到下一个叙事点,需要“我”来过渡,以保证叙事的连贯性。4.为了提高对话效益,每个叙事点都有围绕核心问题的问题设计。
3.有细节、有体验地叙事,让“你”和“他”对话有深度。
历史细节能把“你”带进“他”的现场,体验式问答有助于“你”与“他”深度对话。
以“五分之三”妥协为例,用课堂实录的方式作简要说明。
师:一个席位就是一票权力。参众两院,尤其是众议院议员席位的分配,让会议一次又一次陷入僵局。从6月27日到7月16日,辩论了20天。
材料1:(6月27日,星期三)讨论“全国议会第一院的席位分配……应按某种平等的比例代议制分配;具体说来,比例按每邦全体白人和其他自由公民和居民的人数分配,不论年龄、性别、条件,包括那些按契约服劳役若干年的人,和五分之三前文没有提到的其他人,不计不纳税的印第安人”和“全国议会第二院的议席分配,应遵循上述为第一院制定的规则”两句话(注:“第一院”是后来的众议院,“第二院”是后来的参议院)。
师:谁会反对?简要说明理由。
生:小州。小州人口少,席位分配数就少。
师:有什么办法让小州赞同呢?
生:给小州多点权力。
材料2-1:(7月5日,星期四)大会任命的11人委员会提出方案:“在议会的第一院内。……每40,000居民产生一名议员;居民人数不足40,000的邦,得产生一名议员……”
师:和6月27日的提案相比,7月5日的方案有哪些变化?
生:提出明确的比例:40000:1。看上去差不了多少,小州仍旧吃亏。
师:有道理。我们再看这个方案后面的内容。
材料2-2:(7月5日,星期四)大会任命的11人委员会提出方案:“……所有筹款和拨款提案、固定联邦政府官员年薪的提案,均由议会第一院发起,第二院不得更改或修正;除由第一院发起拨款提案外,任何人不得从国库中支取钱财;二、第二院内,每邦席位平等。”
师:这个方案,小州至少没有马上否定。为什么?
生:小州有了财权(财政预算的控制权),参议院席位大小州平等。
师:这个方案要通过也并非易事。这4万居民由哪些人组成,成为又一次激烈争论的问题,其中黑人奴隶的人口怎么算是焦点问题。
材料3:(7月11日,星期三)有代表提议:把“五分之三”的措辞删掉。……对捍卫和建设国家来说,黑人和白人具有同等价值……应该允许黑人在这个政府的议会中享有平等的席位。
师:推测这位代表应该是南方还是北方代表?简要说明理由。
生:北方。南方蓄奴,北方进步。
师:我们先看下面一份数据表。这是1790年美国13州人口统计表,估计制宪会议那年的人口数与此差距不会大。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
精神与实施》
师:解读表格数据,结合他们辩论的话题,再推测一次:这位代表应该是南方还是北方代表?简要说明理由。
生:有可能是南方的。可以增加議会席位。
师:有道理。事实上,这位代表是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的种植园主。
师:北方州反对黑人享有和白人平等的席位分配资格,甚至有主张不给黑人奴隶这样的资格,除了议员人数分配的利益考虑之外,还有其他考虑。如:(7月11日,星期三)宾夕法尼亚州代表古文诺·莫里斯:“我绝不愿意让南部各邦为奴隶取得席位分配的资格,以此鼓励奴隶贸易。”
师:就在这一天,“五分之三”在表决中被否定了,双方矛盾一时无法调和,南部蓄奴州大有一走了之的架势。华盛顿、汉密尔顿等人也连夜讨论,谋划提出怎样的方案能缓解这个矛盾呢?请你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调和矛盾?
(学生讨论。学生七嘴八舌提出一些想法。其中有一位女生提出用税收的方法,她的想法是通过调节经济利益来调和矛盾。具体怎么征税她还没想好。)
材料5:(7月12日,星期四)古文诺·莫里斯提议:征税应与各邦席位成比例。
师:恰如这位女生所想,把联邦对各州的征税金额和席位数挂钩。又经过一番辩论后,投票结果是:6邦赞成,2邦反对,2邦代表赞成反对各半。大会通过第一院议员的人数分配提案。在后来定稿的联邦宪法中是这样写的:“众议员席位和直接税金额,在加入联盟的各邦之间按人口比例分配;各邦人口总数,为自由人人数之和,包括按契约服劳役一定年限的人,不算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所有其他人的五分之三。”
师:“五分之三”妥协为参议院席位分配问题铺平道路。7月16日,对国会席位分配的提案进行最后表决,5邦赞成,4邦反对,1邦代表赞成反对各半。很险,但通过了。
师:从国会席位分配上,你看到了哪些制衡关系?
生:“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的制衡关系。
师:这两对制衡关系本质上反映了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
要有“深度”,首先要能“深入”。“你”能否深入到“他”们中间,需要“我”来做向导。如何做一个好向导?第一,借助史家的历史解释,运用历史原典资料铺陈“他”的历史细节;第二,设计问题引导“你”想“他”所想;第三,通过“我”和“你”对话拉近“你”和“他”的距离。“你”介入历史现场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思考历史的深度与品质。
小结“‘他的叙事”的重要特点,大致如下:第一,以“他”为中心的叙事。在叙事中通过理解“他”认识“事”。关注“他”的言行和内心;关注的“他”的个性;关注“他”与社会的内在关联。第二,特定时空范围内有序的叙事。这种叙事既体现历史发展的时间连贯性又内含史事之间的因果关联。第三,借鉴史家历史解释,融入“我”的解释的叙事。“我”的解释有可能让叙事有特色、有意义,也可能让叙事片面甚至有误。因此,“我”能否有对历史和历史解释足够的思考力和包容度,非常重要。第四,对话嵌在叙事之中。“我”选用材料、设计问题把叙事点做成课堂对话。这样的叙事与对话既是“你”和“他”对话的“入口”,也是“你”理解历史和生活的“出口”。
在阅读史事中的“他”与解释中的“他”时,“你”能否发现一个尽量靠近历史事实的“他”?“你”能否对“他”有生动、真切的了解?“你”能否包容地理解“他”?这些问题都有待“我”在建立“‘他的叙事”时继续讨论与研究。
五、把“他”请进课堂是我们的目的吗?
把“他”请进课堂是我们的目的。“史学关心的是人,研究的是人,探讨的是过去时空中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及其意义。”理解“他”是历史教学之所以成为历史教学的首要原因,理解“他”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
把“他”请进课堂又不是我们的目的。历史学习终究是“你”与“他”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通过理解“他”,“你”学会理解,学会解释,做一个有幸福能力的人。
“我”只是一个引路人,一个向导。
——“他来了吗?”
——“他在路上了。”
——“让我们一起等他吧!”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