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郭春波 王雪梅
[摘 要] 在研究中以中职英语教学为核心,从积极情感、教学体验、师生关系以及学习环境等方面入手,发挥出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构建完善的中职英语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中职英语;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075-01
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是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下,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学生日后就业,关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角度上看,由于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青春期,心理不够成熟,再加上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对英语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不高。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积极心理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动积极因素,培养积极情感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长期积累与练习,这正需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激情、兴趣、自信等积极的学习情感来维持,转化为长期的学习动因,促发持久性学习行为。对此,教师要致力于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培养,从学习兴趣入手,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调动积极因素,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综合质量。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走出误区,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来面对英语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正向激励法进行教育引导,激发出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对学生加以肯定、赞扬、奖赏以及信任,学生得到成就感之后,就会产生积极情感。教师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挖掘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二、加强教学体验,形成师生共鸣
在中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学生作为中职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发展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若教师缺乏积极心态来开展英语教学,学生也无法维持积极心态面对英语学习,这样不利于中职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对此,教师除了做好知识传授工作,还要以积极饱满的态度来面对教学,与学生心灵形成共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应用表情技巧和肢体语言进行积极情绪的传达,让学生感受到正能量,利用丰富的表情展示教学内容,将教师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正面激励和引导,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和关注,自然而然全身心投入英语学习中,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构师生关系,促进地位平等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带有权威和严肃的光环,占据教学主动地位,给学生一种遥不可及之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长时间教学下,学生会对教学形成一种依赖感与畏惧感,教师也很难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主次颠倒,不利于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对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以积极心理学为教学指导思想,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互动,重构师生关系,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放松,畅所欲言,促进学生英语思维、文化内涵以及语言技巧的锻炼和提升,进而实现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要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上,强调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根据个体差异来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环节,使教学内容可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的贴合性,让学生自由选择,支持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語核心素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营造学习环境,激发自主行为
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个体发展离不开所处环境,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建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环境的营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这为之后的教学和自学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校园环境也十分重要,在教室内部或是校园内设置英语标语,让学生逐渐重视英语学习,并加强英语学习,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引入积极心理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信心,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进而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都维佳.论积极心理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20):228.
[2]李彤.积极心理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8):157-159.
[3]劳莉萍.略谈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职英语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2):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