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创新研究

    宋志秀 宋俊怡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推进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路径,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坚实保障。文章分析了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点以及为金融服务县域经济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和广阔空间,指出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存在的矛盾,就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创新方式进行探索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一、引言

    “县乃国之基”,“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国家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单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推进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路径,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坚实保障。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金融服务县域经济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广阔空间,同时也对传统的金融服务提出新挑战。县域金融必须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二、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新机遇

    (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与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点

    1.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明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在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指出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而逐渐明确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从短期来看,就是要完成五大核心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长期来看,就是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转变。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是源于我国经济社会实践,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实践的思考总结和理论升华。虽然也吸收了国外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和国外供给学派经济学理论有本质差别。既区别于美国的里根经济学,也区别于撒切尔夫人的英国实践。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用“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来理解,即在兼顾需求侧的前提下,着重从供给侧发力,通过重大改革举措来推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使供给更加有效地适应需求,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2. 中国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点

    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处于经济新常态的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提档升级带来了新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为县域经济提挡升级赢得时间,而且能为县域经济完成动能转换实现弯道超车提供新引擎;不仅能为县域经济调结构、转方式带来活力,而且能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供保障;不仅能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机制,而且能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新路径。

    我国县域分布广泛,除少数市郊县和东部发达地区县市外,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具有典型的农村经济和城乡二元经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级低,缺乏特色主导型产业;要素资源逐渐外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撑力弱;市场发育不全,市场意识淡薄,市场作用机制缺失;文化底蕴薄弱、文化层级较低,文化价值缺失等阻碍县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县域经济特点又决定着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与其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的点。

    (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首先要增加人力资本供给,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其次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培育土地产权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再次,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改善农村金融供给,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解决投融资难题和风险管理机制,增加农村金融服务可得性,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2)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先导。县域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于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降低成本、培育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

    (3)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重点在于清理导致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制约市场机制作用发挥的政策制度障碍等。实质上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终要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作用。

    (4)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支撑。重点在于丰富金融市场主体;创新金融产品;健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难点在于资本市场的建设;改革投融资体制;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5)商贸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补充。一方面要发挥传统物流园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实施互联网+战略,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新机遇

    随着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实体经济将会出现新的多样化的需求,金融业将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

    1. 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历史机遇

    商业银行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發展科技金融支持产业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发展土地金融支持土地流转和现代化农业建设,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产业链延伸等。同时县域供给侧改革为商业银行推进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提供广阔空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信贷资源存量;土地资产证券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企业资产证券化增加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相关资产证券化业务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提升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2. 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金融市场形成及功能的发挥提重大机遇

    (1)县域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开放市场为金融业发展清除制度壁垒。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金融业既可以在探索与政府财政资金合作以及开展PPP等面临重要机遇,也利于金融业新的主体(保险、证券、p2p、村镇银行等)进入县域市场,丰富金融服务主体,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2)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行业间的并购重组以及诸如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推进与发展,为金融业并购融资、资产管理、财务顾问、资本市场、保险与风险管理等方面业务提供重要机遇。

    3. 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金融业推进金融文化普及提供重要机遇

    伴随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才供给始终是第一位的。这需要具有“市场意识、信用意识、投融资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国际意识”的供给侧改革参与主体。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正好具有这方面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必将成为金融文化推广普及的主力军,为将来扩大潜在客户群体、潜在业务领域创造良好条件。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存在的矛盾

    (一)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与统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虽然金融业随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而快速发展,但总体上县域金融服务体系还极不健全,金融服务能力还不能适应统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

    1. 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制约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银行网点布局不合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缺乏或不规范发展,制约金融服务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2. 金融市场不完善,制约金融服务功能最大化。货币信贷市场老而僵化;资本市场刚起步,县域企业目前大多只能在“四板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保险市场活跃,但竞争无序、不规范、风险大;衍生品市场缺位,既不能提供有效的避险市场和避险工具,也不是提供多样化的投资工具,更不能形成良好的市场定价机制;民间金融市场缺乏组织管理,零乱分散、水平低、风险难控。

    3. 金融宏观管理调控体系与统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县域宏观金融管理调控体系主要由县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和银监会县级银监办组成。由于他们在业务分工、职能定位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交叉,监管出现缺位和越位现象,监管效率低下。特别是对证券、保险和其它非正规金融的监管更是缺位。县级政府成立金融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即金融办,应该承担起县域金融的监管和协调职能。但大多由于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和办公经费,且职能定位不明确,对县域金融协调管理职能没能充分发挥出来。

    4. 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滞后不能为金融服务职能的发挥提供桥梁作用。

    5. 缺乏金融创新意识和创新产品。这既可能是来自于银行自身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的限制,也可能是金融行业内部管理体制导致县域金融机构权限过小,缺乏自主权而抑制了金融创新的积极性。

    (二)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性与金融资源配置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运行尤其是信贷资金的运用应遵循“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原则,然而县域经济诸多的“滞后性”强化了金融支持的顾虑。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和质量不能适应现代金融经营管理的需要。

    1. 金融知识缺乏,金融意识淡薄制约着金融服务的推广和深入。由于金融知识的欠缺,管理者不能用金融理念来指导宏观经济;企业主不能接受诸如股权融资等新的融资方式,不能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能积极推进转型升级;群众不能利用金融理念改变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

    2. 县域经济主体数量偏少,经济总量偏低难于形成有效的金融需求。产业集群程度偏低、科技进步缓慢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力。

    3. 信用体系建设缓慢,法律意识淡薄难以对金融服务形成磁吸力。市场经济本质上市信用经济和法制经济。多年来县级政府及金融部门在信用体系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由于重建设轻教育,重硬件轻软件,信用体系建设没能实现全覆盖,同时也不能被普通群众理解,实际效果不理想,难以对金融服务形成强大吸引力。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金融服务县域经济方式创新与建议

    (一)普及金融知识、塑造金融文化、提升人力资本价值

    1. 普及金融知识,塑造金融文化,形成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金融文化体系。使管理人员和银行从业人员能够用金融思维管理指导经济工作。使企业主和大型农户能够用金融思维经营企业。把最贴近百姓生活、最实用的金融知识和金融理念传递给群众。

    2. 加强金融文化阵地建设,抢占文化阵地制高点。通过建设金融普处、金融文化室和金融书屋等形式将文化阵地建设从县城到乡镇一直延伸到村组。加强网络金融文化阵地建设,在各级政府、部门网站开通金融知识专栏,利用网络资源面广、快捷、便利的优势,快速扩大金融知识普及面。

    (二)构建合理高效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

    1. 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合理规划传统商业银行网点布局,引进村镇银行丰富银行机构层次;规范保险机构设置;培育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信托、租赁公司等机构,为以后资本市场建设和衍生品市场建设储备力量。

    2.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以建设资本市场为抓手和着力点,大力加强资本市场培育和建设,进而激活货币信贷市场,规范保險市场,谋划衍生品市场等,让金融市场的各种职能都能充分发挥出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造福人民群众。

    3. 健全县域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合理界定政府、金融机构、融资主体三方的权利、义务边界,协调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的关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等政策体系,形成制度合理,约束有力的县域宏观金融调控监管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保障。

    (三)与时俱进,推进金融创新更好服务县域经济

    1. 发展互联网金融,实现县域普惠金融目标。县域金融最大特点是需求主体分散、需求额度小、信息不对称、碎片化、难管理、风险高。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和思维方式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为实现普惠金融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 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现代化农业和绿色经济。县域经济的短板在于农业,但是农业领域在建设绿色经济方面又具有独特资源禀赋和无穷潜力。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经济建设提供支持,既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又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还助力农民脱贫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3. 发展科技金融,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处理僵尸企业,进而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是成长性行业,风险较大,传统金融服务可能有顾虑。所以需要发展科技金融,在诸如股权融资、风险投资、上市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企业发展。

    4. 发展土地金融,服务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和难点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一环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顺畅。土地流转会带来许多新的金融需求,所以抓住土地改革契机,创新土地金融产品和土地金融服务方式。

    5. 发展产业链金融,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县域产业特别是农业产业的主要特征是产业层级低,属于初级生产和加工,产业链条短,产业附加值低。积极发展产业链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县域经济换挡升级、转型发展。

    (四)防范系统性风险,营造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服务县域经济

    1. 去杠杆,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商业银行既要积极稳妥的安排信贷支持退出机制避免企业过度震荡又要做好化解不良贷款的拨备,从而防范金融风险。

    2. 发展风险管理市场,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重点要发展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利用期货、期权、互换、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来实现风险的分数、转移与规避。

    3. 构建县域信用体系,提高信用意识,从源头上防风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杜平.以猛药去疴的决心推进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浙江经济,2016(14).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3]陆岷峰,杨亮.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机遇、使命与对策[J].西南金融,2016(03).

    [4]宋志秀,宋俊怡,王景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湖北崇阳县的调查[J].咸宁经济,2015(06).

    [5]史小艳.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路径创新研究[J].经济论坛,2016(07).

    [6]王曙光,杨敏.農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县域金融创新发展[J].农村金融,2016(07).

    (作者单位:宋志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宋俊怡,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S.)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贾国龙餐饮业的“投机分子”

    在餐饮业打拼的二十六年,贾国龙运作的其实就是一部“西贝餐饮”营销大电影。借力《舌尖上的中国》,他让西贝品牌耳熟能详。有人羡慕嫉妒恨地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