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瓷母的设计文化之美

    陈籽彤?张玉花

    摘 要:瓷母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瓷器馆正厅,它是清代乾隆时期烧制而成的,代表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瓷母器身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因而享有美称——中华瓷王。其精妙的图案设计、极高的烧制难度无一不是中华民族能工巧匠心血的凝聚,也是中国瓷器历史上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瓷母;设计美

    中国是全世界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在欧洲等国家掌握制造陶瓷技术的1000多年前,便早已能制造出形态各异、精美的瓷器,这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與进步作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中华民族在陶瓷技术中取得的艺术上的成就是无可磨灭的,陶瓷对中华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中国人对瓷器的情节依然浓厚,在故宫博物院的入口处也摆放了一件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大瓷瓶,透过这件瓷器传达出了浓厚的中国陶瓷之韵味,也承载着各朝各代能工巧匠为之付出的心血,它就是乾隆命人烧造的“瓷母”。

    “瓷母”之所以有此美称,是因为这件瓷器拥有中国古代制瓷的巅峰工艺。中国瓷器自宋朝以来就开始了它的昌盛繁荣,它亲切地走向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家庭,士、农、工、商皆对瓷器有一定的了解,每一个朝代都有代表性的釉色瓷。各种釉色瓷中,宋朝当属哥、汝、官、定、钧瓷;元有元青花、霁蓝釉;明有五彩、斗彩;清有珐琅彩、粉彩。这些瓷器的烧造工艺无法轻易仿制,而且它们烧造的年代十分久远,保存完好的瓷器太过稀少。而瓷母几乎包含了上述所有釉彩,它身上的釉彩自上而下达17种之多,集合了清、明、宋三朝最具有代表性的釉彩。瓷母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瓶身上精细生动的吉祥图案,集历代之大成的工匠精神通过它传承不息,紧密关联。瓷母对中国人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1 瓷母的历史文化内涵

    乾隆时期,有一大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汇集于景德镇的御窑厂,这让御窑厂的瓷器生产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新奇的各种瓷器制品更是司空见惯,可谓巧夺天工。而瓷母的烧造成功正是当时中国国力的见证,也是乾隆对清朝盛世、当朝瓷器技术的炫耀。

    乾隆时期,清朝的发展走向顶峰,而瓷母正是乾隆命人烧造的。乾隆时,清朝的文治武功走向极盛,由于江南等地的丝织、棉织业非常发达,因而景德镇陶瓷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景德镇一直以来是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据《浮梁县志》叙述,景德镇的民窑有二三百区,工匠更有数十万,景德镇以外,全国各地的制瓷工业也都发展起来,颇具规模,所产的瓷器十分精美。

    2 瓷母造型之美

    封建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清朝,在制造瓷母时,也是把几乎所有的各种寓意象征诠释在器物之上,霁蓝釉描金开光粉彩的形式在瓷母的腹部,更有绘制了6幅写实的吉祥图案,还有植物花卉瑞兽的吉祥图案,瓷母的图案上更凝聚着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这些腹部纹饰多受到了民间美术的影响。民间美术作品千变万化,民间艺术家的造型思维方法大致可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求大,求活,求全,求美。而它腹部彩绘不仅拥有自己图案的深度和力量,还潜藏着民间美术的规律与特性。瓷母的吉祥图案,有的寓意吉祥向上,有的寓意吉祥昌顺,还有的寓意五福拱寿、福从天降。

    3 瓷母的色彩之美

    瓷母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不但多达15层,还有天青色的汝瓷、精美的珐琅彩、素雅的青花瓷……瓷母的色彩如此精美,因她凝聚着无数匠人的心血,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十窑九不成”,这还是只针对单种彩釉。而瓷母身上的釉彩多达15层——有些高温釉彩需要用高温先烧制,有些则是低温釉,需要后烧制。瓷母的各种釉彩烧制时所需要的温度不一,有些釉彩对温度的要求更是非常苛刻,而在没有温度计的过去,一切都需要能工巧匠的经验来完成。瓷母苛刻的烧制条件,这背后无不经历了种种烧制的失败,但瓷母最终的烧制成功,不但体现了当时国力的强盛,还体现了当时的瓷器烧造技术之高,能工巧匠的双手可谓是鬼斧神工。

    4 瓷母的文化之美

    瓷母是我国陶瓷历史上集合历朝历代最名贵釉彩,它的颜色复杂,偏重,是一件集历代之大成的瓷器。从宋到清,每一件都有独特的脾气、秉性、体质,是真正的传世之作。各种釉彩大瓶不但展示了清朝匠人高超的技术,还展示了四海统一、文化昌盛的大清盛世,精美的珐琅彩、天青色的汝窑、素雅的青花瓷,只有在天下太平时才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瓷器,大瓶凝聚着无数匠人的心血,是真正的传世之作。

    5 结语

    通过对瓷母的分析,它的设计文化之美也得以探寻。在造型上,霁蓝釉描金开光粉彩绘制的写实吉祥图案、植物花卉瑞兽的吉祥图案以及寓意吉祥意象的使用,受到了民间美术的影响,这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独特民族意识和民俗心态,也是一种审美意识与民族内涵。在瓷母的瓶身,这是乾隆皇帝对盛世的美好祝福。在色彩上,精美的珐琅彩、天青色的汝窑、素雅的青花瓷以及巧夺天工的烧造技术,是集历代之大成的色彩,围绕瓷母色彩的魅力像影子一样紧紧缠绕着人们,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同时,我们发现了乾隆烧制瓷母是有丰富内涵的,这是对清王朝的文化自信,也是对匠人精神的传承。瓷母烧造成功反映出乾隆的人生态度,对生命的炽烈追求,这像是一团火,冲出了艺术表现的外壳,点燃思想,迸射出耀眼的火花。

    劳动人民总是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用自己的精力和能量应对挑战,这种传世之作的文化内涵更为重要,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灿若群星的技艺,这不仅是匠人的奇迹,瓷母的瓶身每一件装饰都可以追溯其源头,这是一种天下太平的文化思想,是乾隆皇帝“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是乾隆皇帝在炫耀大清盛世,在炫耀手下的能工巧匠,而把历朝历代最名贵的釉彩集合一身,可谓是鼎盛王朝必将海纳百川。

    参考文献:

    [1] 杨超.中国陶瓷文化的艺术魅力分析[J].科技风,2019(22):219.

    [2] 任颖琼.中国陶瓷艺术中的文化符号[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

    [3] 梅云清.论宋代文人意识对陶瓷艺术的影响[J].中国陶瓷,2008(10):72-74.

    [4] 张栋.中国陶瓷装饰纹样艺术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8.

    [5] 惠洁.从吉祥图案看中国传统文化[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1-3.

    [6] 周星.作为民俗艺术遗产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J].民族艺术,2005(01):52-66.

相关文章!
  • 《瑞士军刀男》:荒诞幻想启迪下

    刘悦梅++王子贤由丹·关和丹尼尔·施纳特合作执导并编剧,保罗·达诺和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领衔主演的影片《瑞士军刀男》,于2016年1月22日在

  • 中国舞蹈“活化石”傩舞的艺术特

    刘时伟【摘 要】傩舞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宗教祭祀舞,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本文从傩舞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特色以

  • 南朝陆探微“秀骨清像”艺术风格

    谭勇+魏静颖摘要:南朝画家陆探微人物画的一大特征即为“秀骨清像”。“秀骨清像”是指表现人物的形象清瘦秀丽,身材修长、腰细、苗条,反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