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活化石”傩舞的艺术特色与历史价值

    刘时伟

    【摘 要】傩舞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宗教祭祀舞,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本文从傩舞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特色以及传承与保护的角度进行论述,旨在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同时,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

    【关键词】傩舞;艺术特色;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55-02

    近些年来,由于国内外出现的“傩研究热”,过去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傩舞,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随着傩文化研究的日益深入,在舞蹈界、傩学界等广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傩舞的艺术特色方面有必要进一步地拓宽视野,同时引起人们对傩文化的历史价值的重视,保护好传统文化。

    一、傩舞的产生与演变

    傩舞,又可以称作“跳傩”、“大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在各地的民间舞蹈中都有运用,具有驱鬼逐疫和祭祀的功能,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

    原始舞蹈带有浓厚的宗教祭祀功能,舞者戴着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用来驱除疫鬼,达到祈求平安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唱时不舞,舞时不唱。但自东汉时期开始,其表演形式不再是方相氏一人在傩,而是由方相氏率领十二神逐室驱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傩舞伴随着社会的政治动荡,不断融合了各民族的乐舞文化,在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上都有着了创新性的发展;到隋唐时期,傩舞的内容和阵容也随之改变,宫廷傩、官府傩、寺院傩、民间傩、军傩等都获得了发展,有学者认为唐朝的傩舞是从宗教形态向娱乐形态的嬗变期;而宋代则是傩舞的巨变期,除规模跟之前各朝代相比有变大之外,在内容上融合了佛教、道教及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等众多元素;元朝因信仰的不同,傩舞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排斥;到明代其地位开始有所恢复;直至清代,宫廷大傩已消失,但社傩、教傩、游傩等“乡傩”一直流传了下来。现存的傩舞在众多省份中都有分布,在江西、安徽、贵阳、广西、山东、山东、河南、陕西等地都有遍及。

    学者对傩舞的解说不一,而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和江西傩戏学家钱先生在他们合著的第一部《中国傩文化通论》中提到“傩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融合体,是一个在时空上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跨国界的庞杂而神秘的文化复合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它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宠儿。”傩的分类多数学者也比较接受曲六乙先生的分类法,他将中国的傩主要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寺院傩四种大的类型。

    二、傩舞的艺术特色

    傩舞的艺术特色十分突出,面具在傩戏中的特殊地位、傩舞特有的“禹步”、傩舞对民俗生活的反映以及傩舞从宗教到游戏的转换都构造了傩舞特有的艺术性,其最大的特色是它对民俗生活的反映。

    (一)傩舞对民俗生活的反映

    傩舞一般是在民间进行开地、开盘、开业、开台、开庙、谢土、婚寿、祈福、除煞及节日庆典祈福仪式上进行,祈求平安、人丁兴旺、农业丰收等;舞蹈内容大都源于现实生活,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它所用的舞蹈音乐,无论是伴奏还是唱腔都充满了乡土气息,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同时傩舞的传承与演变都体现了浓厚的的民俗文化与淳朴的风土人情。

    (二)傩面具

    傩戏演出需要戴上面具,面具也被称为“脸壳”或“脸子”。民间流传“戴上脸壳就为神,放下脸壳就是人”一说,这也是傩戏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傩面具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动物面具、鬼神面具和传英雄人物面具三个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傩面具所具有的动物性与自然性的成分逐渐减少,人性与社会性的成分逐渐增强。

    演出时,演员戴上面具,通过面具上的眼、嘴、鼻角处的小孔往外视物、表演。傩戏面分为专用与通用两种,一般正戏的面具是不能通用的,而通用面具一般在插戏中会使用。傩面具的装饰性十分明显,特定含义的图案符号刻画不同的人物身份、性格等特征;同时傩面具的色彩运用也十分讲究,色彩的不同体现了了宗教、道德以及人物性格等的差异性,如:黄色代表了沉着、老练;蓝色表现人物阴险、桀骜不驯;白色表现文静、善良,亦可表现奸诈;黑色表现质朴、率真、刚正不阿。

    (三)古老质朴的“禹步”

    傩的表演动作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包含了一些动物的模仿,以及类似拳术和戏曲动作的舞姿,舞步迅速且自由多变。

    傩舞除了吸收了大量民间的舞蹈和戏曲之外,还继承了夏禹祭祀的“禹步”,一种古老巫舞里的基本舞步。晋代的葛洪在《抱扑子》一书中记录了“禹步”的跳法:“前举左,右过左,左就右;次举右,左过右,右就左;次举左,右过左,左就右。”巫师们将禹步称为“踩八卦”或“踩九州”,指借用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和中宫9个方位,分别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和山泽。从禹步以及由此产生的前俯后仰、左摇右晃等舞姿中可以体会到傩舞的庄严意义。

    (四)从宗教到游戏的转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傩舞的宗教色彩被逐渐淡化,由古代的专门祭祀逐渐演变成现在娱神娱人,甚者以娱人为主、娱神为辅的民间艺术。

    考古学者崔乐泉博士说:“原始人类正是通过经常的、充满激情的宗教舞蹈和游戏,在客观上实践着娱乐的行为。”明代福建人徐勃在其《笔精》里提到:“‘乡人傩,朱注:‘傩虽古礼,而近于戏……”傩不仅是一种宗教巫术,更是一种娱乐形式。

    乐安东湖村的“滚财神”中的“踩爆竹”节目,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一种游戏。傩舞虽具有庄严的驱鬼逐疫等仪式,但其表演形式的特征以及所营造的气氛都具有浓烈的游戏性。

    三、对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首先,傩舞蕴含着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以及艺术等多学科的文化积淀,教化功能是傩舞的基本功能之一。其次,在这个民间传统信仰普遍缺失的年代,被称为“舞蹈的活化石”的傩舞固守了汉族最原始而本真的精神,果敢而血性,包含着社会道德规范,追求唯善、唯美、唯真的道德标准,追求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再者,傩舞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存在形式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因此各种形式的傩舞节也相继在各地举办。

    傩舞本身的传承就是依靠一代一代艺人们的口传身授,这也是当前傩舞却遇到了窘境的原因之一,由于现有的信傩、崇傩的大多为老艺人,接班人的缺失是傩舞传承与发展的一大瓶颈。从事傩舞行当的群体缺乏必要的经济来源是傩舞面临窘境的关键之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傩文化的商业化趋势也日趋明显,傩舞在审美上被人们日益庸俗化。我们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合理运用有效手段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傩舞的合法权益,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傩文化。

    四、结语

    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类似的民俗现象几乎已荡然无存,在中国,傩文化与当代文明也显得格格不入。在中国关于傩戏、傩文化的研究80年代初才刚刚起步,而舞蹈“活化石”现在却面临着失传与消失的窘境,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而清醒的认识到傩舞在中国舞蹈史中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加强对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意识,并不断给予实践。

    参考文献:

    [1]周华斌.中国当代傩文化研究[J].民族艺术,1997(3).

    [2]崔乐泉.游艺起源的考古学观察[J].体育文化导刊,2003(9).

    [3]陈鸿,王葵.论傩舞的游戏性[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吴行华,肖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J].华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2).

    [5]王童.傩舞的形成、傩文化特征与历史价值[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5).

相关文章!
  • 《瑞士军刀男》:荒诞幻想启迪下

    刘悦梅++王子贤由丹·关和丹尼尔·施纳特合作执导并编剧,保罗·达诺和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领衔主演的影片《瑞士军刀男》,于2016年1月22日在

  • 南朝陆探微“秀骨清像”艺术风格

    谭勇+魏静颖摘要:南朝画家陆探微人物画的一大特征即为“秀骨清像”。“秀骨清像”是指表现人物的形象清瘦秀丽,身材修长、腰细、苗条,反映人

  • 浅谈瓷母的设计文化之美

    陈籽彤?张玉花摘 要:瓷母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瓷器馆正厅,它是清代乾隆时期烧制而成的,代表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瓷母器身装饰的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