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研究过程 提高实践能力

    李美娇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作业形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必须对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使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数学小实验”作业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反思等活动,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开发此类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积累研究方法和实践经验,促进数学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小实验 作业设计策略 研究能力 创新思维

    “数学小实验”作业是以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或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一定的探究问题引领下,经历作出假设、制定方案、选择方法,最后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在作业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数学方法的提挈、思维过程的体验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观察比较式“数学小实验”作业的设计策略

    观察比较式是最基础、最常用的实验方法,它主要帮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发现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并从不同角度解释特征或成因,最终获得对于数学的深刻理解与拓展运用。这类作业的一般设计范式为:确定观察对象(几个)→观察比较分析几个对象的区别→作出判断和解释。

    作业举例:我的美只有你知道。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美图。观察图形的特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自己通过折一折、画一畫等方式研究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没有对称轴,如果有,那么有几条对称轴。

    设计意图: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对称、平移、旋转之后,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价值。收集生活中的对称美图,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这类作业的布置一般在学习完一类知识后,在实验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对比整理,使学生通过比较,清晰地理解不同对象的本质特征。

    二、操作思考式“数学小实验”作业的设计策略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动手实践,在参与操作活动中不断思考,积累研究的体验,产生积极探索、努力求知的愿望,从而发现新的数学规律。这类作业的一般设计范式为:呈现操作问题→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思考过程→得出新的发现。

    作业举例1:数学小实验——手掌有多大?请你用大枣、黄豆、大米等三种不同的物体测量手掌有多大,并做好记录,看看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积累了数数的方法,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同样大的手掌印上的物品。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思考并发现:用的材料越小,得到的数量越多;用的材料越大,得到的数量就越少。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单位测量同一个对象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引导“请你设计小实验,比一比你和爸爸的手掌谁的大?”使学生体会用相同的单位测量不同对象,就可以进行比较和计算了,为今后学习“测量”积累活动经验。

    作业举例2:数学小实验——人体中的数学奥秘。我们的人体是自然界经过千百万年自然进化而形成的,藏有不少有关数学的秘密,现在让我们一起动手探索吧。测量我们的小脑袋和身高,长度各是多少?展开双臂测量一下有多长?算一算脑袋、身高、展开的双臂之间有什么关系?量一量小手,测一测走一步的步距,想想这些数字能帮我们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中的过程性目标提出:“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因此,本单元学习后我们设计了“人体中的数学奥秘”数学小实验作业,让学生在熟练测量长度的过程中了解头长、身高、两臂长(一庹)、脚长(一个脚印)、手长、步长等人体部位的长度,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身高是脑袋的5倍,展开双臂等于身高,手和脚可以作为身体尺等。在此之后,老师还为学生推荐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让学生用绘本中介绍的方法(身体尺测量)完成“测量爸爸和测量我的家”数学小实验作业。

    作业举例3:测量爸爸和测量我的家。用身体上的“尺”测量爸爸及生活中的物体长度,可以画图表示,并把你的发现写在纸上。

    设计意图:用身体量很容易被认为是只有在标准测量单位出现之前的活动,实际上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会用到这种实用的测量方法。如果突然要测量什么东西,没有尺子会怎么办?用手掌、脚印、胳膊测量都是很好的测量方法,很多标准化单位源于人体,比如码是人伸直手臂时,从鼻子到中指尖的距离;英尺源于成年人一只脚的长度。学生在实际测量中体会到不同的长度可以用不同的“身体尺”测量,如测量教室和房间用步测或庹测,测量院子用步测,测量家具用拃测,等等。让孩子做这个“数学小实验”作业,使孩子认识到我们的身体具有数学价值,他们会兴趣盎然地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

    三、尝试归纳式“数学小实验”作业的设计策略

    归纳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以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它的思维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法则和规律通常是通过对个别具体事例的分析,抽取其本质属性概括出来的。尝试归纳式“数学小实验”作业可以使学生亲身体会推理过程,真正理解递推思想。这类作业的一般设计范式为:提供素材→大量举例分析比较→得出例证。

    作业举例:数学小实验——折剪中的学问。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做一做剪小人的实验,记录下来。你发现折的次数和折的小人个数之间的关系了吗?还有其他的折法吗?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次作业布置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对称、平移、旋转之后。让学生在折剪的过程中发现所剪的小人中蕴含的数学规律。不完全归纳法是小学常用数学方法,是一种合情推理。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许多内容是通过归纳推断某些结果,发现结论的,如几何图形边角关系、植树问题、掷骰子问题等都可以设计成此类数学小实验。

    四、猜想验证式“数学小实验”作业的设计策略

    猜想-验证的方法是人类探索未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科学规律的发现是先有猜想,而后被不断地验证、再猜想、再验证才被认识。猜想验证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类作业的一般设计范式为:问题解决,引发猜想。类比联想,引发猜想→拓展举例,验证猜想→归纳提炼,得出结论。

    作业举例1:数学小实验——走近美丽的密铺世界。哪些基本图形能够单独进行密铺呢?先猜一猜,再设计一个小实验动手验证一下吧。

    设计意图:本次实验设计使学生通过用大小相同的几何图形进行密铺实验,从而发现能够单独密铺的图形有正方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不能单独密铺的图形有圆、正五边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一步研究组合密铺问题。

    作业举例2:数学小实验——寻找一亿有多大。你知道一亿究竟有多大吗?可以研究一亿张纸的厚度、一亿枚硬币的质量、一亿本书的高度,你能想到什么?设计一个小实验,结果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

    设计意图:四年级学习了《大数的认识》,我们设计了此次活动。学生将课上的研究内容延伸到课下。学生在理解“一亿”的同时,积累研究问题的经验。此类作业的设计适用范围广泛,可以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作业,也可以是具有探究类型的教学内容的前置作业,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小实验”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验证数学猜想、归纳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真正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善娜.这样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2016.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高一新生学校生活适应的对策研

    徐自福研究高一新生的学校生活适应水平对于培养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学校德育

  •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

    钟易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进入教学的课题。为此信息技术教师要按照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