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出镜报道非语言符号运用技巧
彭晓燕
在出镜报道中,记者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时发挥作用,协同完成整个新闻现场的报道,其中非语言符号中的肢体语言、表情等往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可以说,有声语言是一种表达,非语言符号的展示同样是一种表达。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记者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充分发挥非语言符号的特殊作用。
一、巧用手势语,强化新闻信息,为观众理解新闻提供方便。
记者出现在镜头前,有时为了辅助有声语言表达,更清晰明了地向观众说明新闻事实,手势的使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013年9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播出的《生死救援》节目当中,记者孙宝印采用的手势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提问一位海上救援队队员时,他问:“据你了解,在北海这个海况下,如果一个人掉到海里边去了,在冬天的那种情况下,他能撑多久?”开始说这句话时,孙宝印的手势是静止不动的,说到“在冬天那种情况下”时,他的手从身体侧下方抬起到身体前方略低于胸部,在“冬天”这个词上将手向下一沉,突出强调“冬天”这样一个特殊的季节背景。答:“……他能坚持到十分钟就已经不错了。”问:“只有十分钟吗?”孙宝印在说“十分钟”时,不仅通过有声语言的高低变化予以强调,而且用两只手的食指在身体前方交叉比划了“十”的动作。这一手势无疑更加深了观众对事实的感性认识,感受到了当人们遭遇到大自然的考验时生命的脆弱,也突出了救援队员救人时必须争分夺秒。
二、以身体的某些部位作参照,将抽象的新闻数据、概念形象化,利于观众理解新闻。
出镜报道中,记者常常会遇到仅仅通过有声语言描述难以将事实表达透彻的情况,如现场物件的高度、大小、排列位置等。如果仅提供一个抽象的数字,观众在稍纵即逝的语言过后,很难形成准确的认识,此时,记者不妨利用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与现场物件进行对比。山西电视台科教频道《直播大太原》是深受欢迎的一档节目,这档节目中大量运用了记者出镜报道,由于在新闻现场巧妙运用各种非语言符号,使得新闻事实清晰、明了、生动。比如逢大雨天,记者在为观众介绍降雨量这一抽象数据的同时,不忘挽起裤腿站在水中,以水浸过腿的高度来直观地告诉观众路面积水情况。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背后体现的是新闻记者对观众的尊重,以观众为本位的理念。
三、蹲、坐之间,体现记者与受访者的平等关系。
记者出现在镜头当中,将电视中毫无生命的画面、解说词等符号转化成了富有人情味的、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使得冰冷的机器和人(观众)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记者)与人(观众)的交流。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尊重,需要平等,需要将平等关系的有效因素纳入记者与观众、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中。在央视新闻节目中,常常看到一些记者采访农民时,与农民一起坐在田间地头“促膝交谈”;采访小孩时,下意识地蹲着与孩子们交流。在2013年时间山西男童被挖眼案发生后,央视记者在山西省眼科医院采访受害者家属时,该家属无助地靠坐在较高的台阶上,记者没有站在家属对面去采访,而是很关切、同情地在家属旁采取和家属相似的姿势轻轻将身体贴着台阶进行对话,这样的姿势显然让家属少了压力,多了倾吐诉说的欲望。凡此种种,其背后体现的是记者对“人”这个本体的尊重,而这个“人”就包括了受访者和电视机前的观众。
四、重视表情在出镜报道中的作用。
记者面对镜头向观众报道新闻事实,其非语言符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记者的面部表情,新闻现场一个严肃的表情,一个关切的眼神都体现着记者作为新闻事件“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者的态度。这种符号对于新闻中的当事人来说是一种促进和鼓励,观众更可以从记者的面部表情捕捉到记者对事件的关注程度,与新闻当事人在人格上确立的某种对等关系。有的记者在面对镜头时,表情明显僵化,也有的记者无论在什么样的新闻现场总是一幅雷打不动、一成不变的表情,这些都是应当予以纠正的。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是一名广受大众喜爱的新闻工作者,她的眼神中常常充满了想要探究事实真相的光芒,这种光芒闪耀着异常动人的力量。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在出镜报道中,记者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同时发挥作用,协同完成整个新闻现场的报道,其中非语言符号中的肢体语言、表情等往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可以说,有声语言是一种表达,非语言符号的展示同样是一种表达。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记者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充分发挥非语言符号的特殊作用。
一、巧用手势语,强化新闻信息,为观众理解新闻提供方便。
记者出现在镜头前,有时为了辅助有声语言表达,更清晰明了地向观众说明新闻事实,手势的使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013年9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播出的《生死救援》节目当中,记者孙宝印采用的手势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提问一位海上救援队队员时,他问:“据你了解,在北海这个海况下,如果一个人掉到海里边去了,在冬天的那种情况下,他能撑多久?”开始说这句话时,孙宝印的手势是静止不动的,说到“在冬天那种情况下”时,他的手从身体侧下方抬起到身体前方略低于胸部,在“冬天”这个词上将手向下一沉,突出强调“冬天”这样一个特殊的季节背景。答:“……他能坚持到十分钟就已经不错了。”问:“只有十分钟吗?”孙宝印在说“十分钟”时,不仅通过有声语言的高低变化予以强调,而且用两只手的食指在身体前方交叉比划了“十”的动作。这一手势无疑更加深了观众对事实的感性认识,感受到了当人们遭遇到大自然的考验时生命的脆弱,也突出了救援队员救人时必须争分夺秒。
二、以身体的某些部位作参照,将抽象的新闻数据、概念形象化,利于观众理解新闻。
出镜报道中,记者常常会遇到仅仅通过有声语言描述难以将事实表达透彻的情况,如现场物件的高度、大小、排列位置等。如果仅提供一个抽象的数字,观众在稍纵即逝的语言过后,很难形成准确的认识,此时,记者不妨利用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与现场物件进行对比。山西电视台科教频道《直播大太原》是深受欢迎的一档节目,这档节目中大量运用了记者出镜报道,由于在新闻现场巧妙运用各种非语言符号,使得新闻事实清晰、明了、生动。比如逢大雨天,记者在为观众介绍降雨量这一抽象数据的同时,不忘挽起裤腿站在水中,以水浸过腿的高度来直观地告诉观众路面积水情况。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背后体现的是新闻记者对观众的尊重,以观众为本位的理念。
三、蹲、坐之间,体现记者与受访者的平等关系。
记者出现在镜头当中,将电视中毫无生命的画面、解说词等符号转化成了富有人情味的、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使得冰冷的机器和人(观众)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记者)与人(观众)的交流。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尊重,需要平等,需要将平等关系的有效因素纳入记者与观众、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中。在央视新闻节目中,常常看到一些记者采访农民时,与农民一起坐在田间地头“促膝交谈”;采访小孩时,下意识地蹲着与孩子们交流。在2013年时间山西男童被挖眼案发生后,央视记者在山西省眼科医院采访受害者家属时,该家属无助地靠坐在较高的台阶上,记者没有站在家属对面去采访,而是很关切、同情地在家属旁采取和家属相似的姿势轻轻将身体贴着台阶进行对话,这样的姿势显然让家属少了压力,多了倾吐诉说的欲望。凡此种种,其背后体现的是记者对“人”这个本体的尊重,而这个“人”就包括了受访者和电视机前的观众。
四、重视表情在出镜报道中的作用。
记者面对镜头向观众报道新闻事实,其非语言符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记者的面部表情,新闻现场一个严肃的表情,一个关切的眼神都体现着记者作为新闻事件“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者的态度。这种符号对于新闻中的当事人来说是一种促进和鼓励,观众更可以从记者的面部表情捕捉到记者对事件的关注程度,与新闻当事人在人格上确立的某种对等关系。有的记者在面对镜头时,表情明显僵化,也有的记者无论在什么样的新闻现场总是一幅雷打不动、一成不变的表情,这些都是应当予以纠正的。中央电视台记者柴静是一名广受大众喜爱的新闻工作者,她的眼神中常常充满了想要探究事实真相的光芒,这种光芒闪耀着异常动人的力量。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