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考,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

目前,全国高考文综课标卷在历史试题的命制上,不以记忆技能为测试的重心,选择题核心在于考核考生的理解技能与分析技能,材料分析试题主要关注对归纳、概括、分析(归因)、评价、阐述(重新设计)、解释等技能的考核。①历史知识点的识记不再是高考测试的重心,采用传统的以教科书为本的落实知识点的教学方式,很难顺利地应对历史高考的变革。那么一线教师如何适应历史高考的变化,改变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呢?
由于历史高考命题严格贯彻课程标准的思想,强调能力目标的检测,努力达成以考试评价推动教学改革的意图,自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关注对学生学科技能的培养。在历史必修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强调知识点落实的教学方式,尝试将技能培养纳入平时的教学任务。
技能目标是历史课程核心目标之一,但是在高中必修课程的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本的历史知识,等到高三复习课时,再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许多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虽然列有能力培养目标,但这些目标大多形同虚设。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常常看到,不少中学生在高一阶段历史考试成绩非常好,他们对历史学习也很自信。可是到了高三阶段,学生陡然感到历史课的学习变难了,考试成绩也不那么乐观。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必修阶段主要进行的是知识接受式学习,考试也多以知识点识记为考核目标,学生只要记住教科书结论,一般考试分数不会差。但是高三阶段,能力测试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发现即使背熟教科书结论,在考试时也常常不知道如何解答题目。就学习速度而言,知识学习的速度比较快,而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学习目标落实的速度比较慢。如果教师把学习周期较长的技能培养目标,放在高三复习课中去落实的话,为时已晚。鉴于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技能培养视为教学目标,关注学生技能的发展。
历史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包括两个类别:一是史事性知识点,一是史识性知识点。对史事性的知识点,学生的理解难度不大。至于后者,教师多采用简单呈现材料,或者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或者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印证教科书观点的话语),或者从教科书中找出正确结论的语句。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教科书为什么这样说,虽然学生背熟了教科书结论,却不理解结论得出的依据或者结论与前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一旦学生面对“新材料”“新情境”的考试题目,往往感到棘手难为。
教科书知识是一种静态知识,话语比较抽象、简略。简单依据教科书平台,既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科书结论得出的依据,以及结论推理的方式,又难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人教版必修一中有这样一段话:“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乍一看,似乎一点不难懂。但是仔细琢磨,理解这句话并非易事:什么叫最初的基础?雅典民主的理论与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雅典民主政治与雅典文化成就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些疑问,仅仅依靠教科书文本我们是无法解决的。
课程改革推行“一纲多本”,不同地区的学生使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高考命题的基本思想是不再以某一版本的教科书为蓝本进行,而是以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命题原则之一。所以,死抠书本知识点的教教科书方式已经失去了时代的意义。
所谓理解是指学生能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合理建构自我认知,把握信息蕴含的意义。历史学习中的理解是一种间接理解,它常常需要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要求把握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即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能够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理解所涉及的多为概念性知识,需要学生在已获得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本质特征的初步认识。例如:对于某一段历史的学习,如果学生能够解释其中的历史概念,说明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阐明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归类,从历史信息或历史现象中归纳概括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能够围绕主题自己收集相关的历史信息材料,概述该段历史发展的线索;能够判断历史人物行为动机等。如果学生能够做到上述诸方面或者多数方面,可以说学生理解了该段历史。
理解是高层次认知技能中最基础的一种类型,它是分析、应用、评价等更高层次认知技能发展的基础。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过程,均是理解技能培养所必需的,它们是理解技能的子类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如果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产生的背景、特点缺乏明晰的理解,要想让他们独立分析、评价某一历史问题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历史教学的切入点,既牵扯到能力目标培养的达成,又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落实。
历史理解的基础在于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些历史概念不理解,他们在解题时就会不知所措。把握历史概念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能。因此,教师应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
不少老师误以为,学生能够流畅地背诵教科书原文就是理解,其实不然。所谓概念的理解,是指领会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所理解的对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如果学生能改变课本原有的表达方式,或者重新对语言材料加以改组,另用简洁、抽象的话语进行概述,这才是理解。
每一个历史知识概念都有它特定的历史结构、性质、内涵和外延,教师应从这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辨析历史概念。学习历史概念时,需要从概念的特点、本质或性质等视角抽象出历史概念的特征,从而揭示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背景,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这些概念。如果学生对历史概念发展的过程、特征和线索缺乏整体的纵向联系,其认识易发生偏差。例如,对宗法制概念的理解上,人教版导语说:“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人民版导语说:“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岳麓版导语说:“靠宗法制的血缘纽带维系统治秩序并非长久之计。随着周王与诸侯、诸侯与大夫之间的大小宗关系日益疏远,靠宗法分封制维系的权力格局逐渐解体……建立一个皇帝具有无上权威的中央集权制度就水到渠成了。”并且,各版本教科书在秦代之后,均不再陈述宗法制的内容,主要谈论的是中央集权制、郡县制,似乎在秦汉后,宗法血缘关系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地缘关系成为中国社会的基础。其实,秦代之后,“从地方组织来看,郡县制取代了宗法式的层层分封制,但乡里之制并未取代宗族组织,而是形成了以宗族血缘组织为内核,以地缘乡里组织为外壳的两式的社会基层组织。从国家组织看,官僚体系开始建立,但以国君为首的统治者仍是宗法式的家族统治,官僚们只是附庸而已。因而,国家的实质仍然是宗法血缘关系下父家长制大家庭的放大,自秦到晚清也都如此”。①概念的教学,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概念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抓住概念的时代特征,辨析概念的本质或性质,以准确诠释历史概念的含义。例如,宗法制是由父系氏族公社家长制演变而来,是氏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以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制目的是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强化王权,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其确立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西周。秦代之后仍保留宗法制的残余,对各王朝均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这一定义就比较全面,抓住了宗法制概念的本质。该概念所叙述的宗法制的特点、对后世的影响,教科书没有提到,需要教师提供信息,引导学生去认识,否则不利于理解宗法制的概念。
再如2015年天津高考历史卷第12题,让考生从制度层面分析南北朝时期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主要原因。答案只给出了一个,即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其实宗法制所体现的继承制度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南北朝时期,一方面尽管社会动荡,但君位的嫡长继承制基本未变。在“家天下”的政治格局下,嫡长制把选择继承人的资格限制到一个人身上,一定程度降低了权利转移时政治振荡的频率。②宗祧继承扩展到政治领域,统治阶级可以像在宗族中继承祖先一样,在政治领域继承父祖的地位。③皇权的至高无上,促使掌权者采用各种措施确保统治区域的稳定与扩大,避免进一步的分裂。同时,“宗法制所包含的对等级、尊卑、责任、义务等方面道德和伦理关系的评价体系,帮助人们很快地建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国家政治伦理, 减少了人们因社会地位不平等而产生的对立和摩擦, 为自然而然地形成大一统社会的分层结构和人们之间的有序关系提供了思想源泉和保证”。④这一观念对隋唐统一也起到了思想上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血缘亲族是任官从政的先决条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⑤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朝纲,就是这种贵族政治的残余。隋唐时期,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官僚政治完全代替贵族政治,从此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显然,天津卷给出的答案使历史简单化了。
目前高考历史试卷在命题时,非常关注对考生历史概念掌握情况的考查。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文综I卷中的第26、31、34题,主要考核考生对宋明理学、计划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等历史概念的理解情况;2015年全国课标文综I卷中的第33、34题,实质是考核考生对内阁责任制、罗斯福新政等历史概念的理解情况。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还需要学生尝试去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特点、本质、影响或历史意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达成上述要求?尽管我们常说:当代社会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其中的联系,更好地利用历史知识去分析、看待当今诸多的社会问题呢?这似乎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其实,如果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特点、本质、影响或历史意义,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把握、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需要学生透过历史的表象,抓住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因素,结合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既要深入当时的时代,神入历史进行思考,又要居高临下、站在历史发展的长时段,透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特点与本质,才能体会到历史与当代之间的关系,形成分析问题的眼光。例如,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如果仅凭借教科书内容,学生可能会认为,分封制是里,宗法制是表,掌握西周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分封制,各版本必修一课本对分封制的介绍要详于对宗法制的介绍似乎就是明证。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学生没有理解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不理解宗法制、分封制各自的特点、本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产生上述误解。如2014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题,题干给出了“天”在古代中国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官员百姓祭拜祖先等一系列信息,让考生对此分析,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史学界研究认为:“第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①如果学生理解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这些特点,该题的答案非常明显:秦以后政治上虽不强调宗法制,但是宗法血缘关系始终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统治者祭天目的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官员、百姓祭拜祖先是古代宗法血缘关系的延续,这是一种家庭人伦秩序。《论语》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所以,孝有益于统治者巩固政权。统治者鼓励官员、百姓祭拜祖先,反映了秦汉以后统治者希望借助于人伦秩序维护政治统治。如果学生理解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便能够很好地理解许多社会问题,如为什么中国与西方会出现不同的文化特点?为什么在中国实施民主法治会那么艰难?为什么中国会存在家长制的残余?为什么广大民众内心一方面会崇尚明君,一方面又渴望民主、反对专制?为什么人们会迷信权威?等等。显然,深刻理解历史对于历史学习意义重大,不仅能够认识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还能够获得一个分析社会问题的眼光。在这样的对历史反思过程中,一方面利于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技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在历史学习中,如果学生能够把握教科书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把握历史人物行为的动机和效果,把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握历史现象的结构和功能,把握论点、论据间的逻辑联系,那么,我们说他基本理解了这段历史。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教科书某些结论的得出与历史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提醒学生不能仅从历史事件表面的发展来审视历史事件的影响,还应结合历史观,去分析这些历史结论得出的原因,以加深对教科书某些认识结论的理解。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学生的认知技能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目前高考命题也大体按照这一分类来测试考生的认知技能。历史教师应熟悉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具体内容,按照技能训练的要求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技能的培养。
高层次认知技能中的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等均有各自的子类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这些子类型出发,对学生进行认知技能的应用训练。
例如,“理解”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说明、分类、概括总结、推理、比较和阐述等子类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笼统对学生进行理解认知的培养,学生可能会产生思维上的混乱。相反,以子类型技能培养为主线,有助于学生从具体的视角把握理解技能的要求以及各子类型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在理解认知过程的子技能中,解释技能要求学生能够将某一信息、概念等从一种表现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转换需要学生使用自己的、精炼准确的话语去概括;举例说明要求学生根据某一概念的定义特征,选择或列举与该概念或原理特征相一致的例子;分类或归类要求学生将某一事物或历史现象划归为某一类型;归纳是从呈现的信息中,提取出抽象的主题或得出相关的结论,发现本质信息,并用简短的话语表述;比较技能强调对信息及比较要素做出处理和综合,发现两个事物、事件、思想、问题或情境之间的类似性和差异性;推理是指根据一系列实例,学生发现实例之间的关系或特征,要求选出正确的关系或原理;阐述要求学生运用某一因果模型,对某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原因或影响做出最佳的说明。理解技能培养的关键是比较、归类技能,因为这些技能有助于学生辨别历史事物之间的不同,理解历史事物属于的类别。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比较、归类等方式,利用材料,组织学生去辨别比较信息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帮助学生深入观察,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识别事物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概括总结信息内涵的主旨。
因此,教师需要把握技能运用的技巧,通过具体的材料信息,帮助学生辨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特点与本质,将理解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如何进行历史评价等策略方法,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历史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按照书本原话来解答历史概念,应继续追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对某一概念进行重新解释。如果学生能够做到,基本表明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了自己的理解。再如,推理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解读所面对信息的特征,根据学科知识,发现信息中不同因素的影响,然后推测信息特征的关系,并对这个关系进行解释,推测其可能发生的变化。
教科书文本抽象,缺乏足够的细节,利用教科书文本去培养学生的技能不太容易。鉴于目前历史高考灵活运用材料考核学生的学科技能,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有价值的材料,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认知技能。
高层次的认知技能如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教学中合理运用材料都可以培养。笔者试举一例,就如何利用材料对学生进行归纳、分析等技能的培养予以说明。
雅典还在变成工业和商业的城市以前就组成了一个单一城市领导周围比较广阔农村地区的国家。我们有理由推测,这个城邦的务农的平民,初期还算不上是城邦的公民。史料表明,梭伦改革以前,这些平民的处境是贫困而悲惨的。
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
希腊城邦政制,不许有单个政府首脑统一领导下的无所不能的行政权力,使得公民大会或议事会只成为“陪衬”这个行攻权的“清谈”的议会,这是直接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法庭也是由公民大会选任的,法庭也得对公民大会及议事会负责,重大讼案的上诉和终审机构是公民大会本身。
希腊移民,通过民族混合和其他途径,如在小亚细广泛吸收了先进的古代巴比伦文明。
——《顾准文集:希腊城邦制度》
1.归纳、概括技能的培养
利用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技能,教师应注意提供的材料最好要有三层以上的要素信息。如果只有一层、两层要素信息,学生一看即知材料的内涵,是不利于归纳能力培养的。
如何进行概括总结,首先应找出关键信息,判断信息的主题内容(在具体的考试过程中,常常不需要学生去判断主题内容,大体上考试提出的问题就是主题内容,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内容去辨别关键信息)。一旦明确主题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一句话概述出材料反映的主题或历史信息、历史现象的本质。上述材料中,第一段是说梭伦改革前的雅典平民不是公民,第二段是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是互相依赖的,第三段是说公民大会是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段是说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吸收了其他先进的文明。综合起来,材料反映的主题就是: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2.分析技能的培养
分析通常是理解的深化,也是评价的前提,在完成分析认知任务过程中,理解、分析、评价技能常常交互在一起进行使用。分析技能包含3个子技能:区分、组织、归因。目前考试中对分析技能的考查主要放在归因分析的考查上。归因技能常常与区分、组织技能相结合,要求考生先对信息要素进行区分,再进行组织归纳,然后有效地进行归因。所以,归因技能的培养,材料中最好能够有区分、组织的要素信息,便于学生在区分、组织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归因。
在分析过程中,区分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的核心思想、目的、观点、价值观等,能够区分出相关与无关的信息,把不相关、不重要的要素排除在外;组织要求考生说明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与整体结构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材料蕴含的观点、目的、价值观等的作用;归因是在上述基础上,分析并发现材料蕴含的目的、观点或价值观等,判断出现的原因。
一般而言,分析技能的操作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确定与主题内容相关的信息,区分材料中的事实与观点信息,即注意区分材料中的描述性信息和人们对问题的评论信息。要求避免受主观先见的约束,明确分析问题的目标,尽可能发现信息中的其他因素,搞清楚材料信息中所隐含的信息内容。第二步是简述该问题的表现形式。这一步骤常常需要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内容,结合材料判断问题的范围,考虑与问题有关的所有因素,即问题与哪些事有牵连?它涉及哪些人?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等。第三步是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辨析材料中哪些是问题产生的原因,哪些是问题本身的特征。
以上述材料为例,雅典城邦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依据材料,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问题,首先应区分材料中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梭伦改革前的雅典平民不是城邦公民,表明雅典民主制的形成始于梭伦改革;狭小的城市国家才有可能形成直接民主制度;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与民族融合和吸收各地先进的文明有关。接着,需要考虑与该问题有关的因素:希腊的地理环境、工商业的发展、平民的斗争、各地民族与文明的交融等。然后思考这些因素可能造成哪些后果。最后,围绕问题,整理概括出雅典城邦民主制度形成的原因。
分析原因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利益分析法、内外因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等。利益分析法就是首先确定材料中或问题中的利益的主体及其性质,区分利益的轻重、大小、层次和地位,排除非正当的利益。内外因分析法强调,历史事件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外因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辨析内因、外因,有助于发现问题产生的关键。根本原因分析法认为,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层面的,在原因的背后还有产生原因的原因;对原因进行层层分析,有助于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平衡分析法指出,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之间应保持均衡,即相互协调,一旦失衡,容易产生问题;运用平衡分析方法,有助于判断材料中是否存在失衡的社会现象,进而分析出影响社会协调的因素。例如就业问题,如果社会上失业人数较多,必然打破社会关系的平衡,对社会经济、社会稳定等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这些分析方法有时可以相互通用,具体选择用什么方法,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问题、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教师在运用材料进行教学时,应辨析材料的类别,选择更能启发学生思考与发展技能的材料。一线老师喜欢使用领导人在一些纪念日场合所发表的言论,或者教科书课本上的话语。严格来说,这样的材料在教学中主要是用于印证教科书结论或某种观点,对于提升学生的技能帮助不大。
培养学生的分析技能,还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材料与信息,围绕材料中的错误分析、观点认识的立场、论点论据的关系等细节设计思考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下列问题:该段信息中有哪些推理错误?什么信息误导了作者?是怎样误导的?如何纠正这一错误认识呢?作者所站的立场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立场?为什么有人认为这一立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等)?什么论据支持了该论点?这些论据存在哪些局限性?恰当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时,具体应从什么角度、从哪些方面去分析问题,进而掌握分析技能实施的要求。
3.应用技能的培养
应用技能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某一具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2015年Ⅰ卷第41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提供的公式,将其应用到分析问题过程中。面对这类任务或试题,学生应已经知道采用何种方法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例如,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虽然有“评价”字眼,但不属于评价技能,而是应用技能,即学生运用相关的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应用技能的培养呢?大体也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讲清楚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方法。例如,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唯物史观的方法,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与背景去考察,要历史地看问题,坚持全面性、客观性、辨证性等;不能仅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而应根据他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的方式;在阶级社会中还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采用方面论(按人物一生所从事的活动来具体评价)、阶段论(把人物的一生分成若干个阶段来评价)、重点论(抓住主要活动进行评价)相统一的方式,最后得出一个整体评价。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评价历史人物,就属于应用具体的方法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应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进行演示,使学生知道应用技能在实践中是如何操作的。需要老师们注意的是,由于高中必修课本采用专题史编写的方式,几乎没有多少涉及历史人物活动的信息,在必修课阶段对学生进行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的教学,一定要注意提供相应的材料信息,补充历史人物主要活动内容。第三,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将所学到的技能知识迁移到具体的实践中。当前市场上的中学生历史课后练习册品种繁多、良莠不齐。需要教师精选或者根据学情,灵活设计、选择适合学生技能发展的作业题。有意识地通过平时的作业训练,使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技能,能够迁移到课后的练习中,掌握并发展高层次的认知技能。
再以上述材料为例,如果提出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城邦制度如果说还有不少长处,那么所有这些长处在它变成帝国的时候,几乎全都转化成为反面的东西,成为丑恶不堪的东西了”,①请你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的历史作用。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评价,一般是从效果上进行分析,主要包括3方面的分析内容:事件的定性分析、事件在当时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雅典民主制度,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度,它适用于小国寡民,当雅典打败波斯向帝国发展时,意味着统治区域的扩大,雅典仍然坚持本地区的民主,无疑会遭到其他城邦的反对,这是材料暗含的信息。此外,直接民主本身有弊端,各版本课本对此均有所陈述。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伯利克里时代,即帝国时代,也是其走向鼎盛时期的过程。对此正面影响,教科书也有叙述,不过教科书没有叙述雅典民主制在当时并不为人们所看重,例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就对民主制进行了批判。这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影响或作用,主要有近期影响与长期影响,前者是从当时的时代来分析,后者则是从历史发展的长期性或者大历史的视角去看待历史发展的。雅典民主制度对后代历史的影响主要是观念上的,西欧近代民主制的发展并不是在雅典民主制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另辟蹊径。当我们确定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因素与解决方向后,下一步就是根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做出结论了。
4.评价技能的培养
评价是基于一定的准则和标准进行的判断。在评价技能的考核中,需要考生注意评价对象的特征(包括正面和负面特征),并对照评价的准则和标准做出判断。评价技能涉及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认知技能。2014年历史高考全国I卷第41题就涉及对评价技能的考核。
高考在命题中测试考生的评价技能,表明命题者已开始关注对考生批判性思维的考查,这值得一线教师注意。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技能的类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教科书编写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评价,一是对问题解决(如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案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评价。对于前者,需要理解某段历史发展的线索、特点,认识到该段历史的本质,然后结合教科书编写侧重点,分析判断教科书编写存在的优缺点或课文整体设计水平的高低。对于后者,需要结合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这一评价方案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解决的方案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评价这一题型,早几年高考已涉及。前文已述,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不属于评价技能,而属于应用技能,但是判断分析某人对某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否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则属于评价技能。
进行评价技能的培养,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评价离不开一定的准则与标准。准则是做出评价所依据的原则,一些常用的准则包括质量、效果、一致性等。标准描述的是评价对象在每一条准则上的好坏程度,可以是定量的(信息数据是否足以说明问题),也可以是定性的(方案是否优秀)。评价时需要将标准应用到准则上,例如,评价某一观点是否正确,我们需要分析:结论是否可以由论证的前提得出、论证的材料是否存在矛盾、信息数据是否支撑论点、论证过程是否充分有效等。②

总之,伴随高考测试方向的变化,历史教师应与时俱进,改变课堂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从信息、材料中辨析相关的主题特征,并能够围绕信息主题做出预测分析,以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技能,目前缺乏实践层面的研究。笔者草撰此文,希望能引起更多教师的注意,将自己的培养学生技能的心得抽象出规律性的文章,以推动历史教学的深入发展。
【作者简介】陈志刚,男,1967年生,安徽宿州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相关文章!
  • 熟知未必深解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标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制定、对高考考试做出原则性规

  • 认知领域的历史教学目标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图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发挥“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

  • 灵魂的追问(7)

    如何借助科技发展史彰显历史学科的特质,体现历史的灵魂?这是一个实践难题和理论课题。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无力全面、系统驾驭,谨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