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丛喜权++薛剑符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更具适切性。加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遵循价值观形成规律,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主渠道,借助校园文化平台有序进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学生;适切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11006003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给高职院校巩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立德树人,培养思想素质过硬、职业技能高超的应用人才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充分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立足当前深化改革开放的现实语境而提出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表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准确凝练的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高度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纲领,可从国家建设目标、社会公共理想、公民个人行为旨趣等三个层次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共同理想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而对物质文明的追求,注重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实力建设,民主和文明是制度层面的全面进步,和谐则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又是当代中国重要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共理想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强调在不防碍他人的前提下,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才能的充分展示,自我价值的完美实现。平等是强调社会地位无差别,社会机会均等,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人生出彩的可能。社会调整机制的制度基础是法治,法律是社会行为调整的基本准则。而公正则是社会调整机制的道德基础和判断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个人行为旨趣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我国公民基本政治素养,敬业是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础,诚信、友善则是无涉年龄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观,是个人生活最起码的行为标准和道德准则。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个体化、社会分工精细化、经济利益高度敏感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适得其时,切中时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意义重大,需要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培育和践行。高职院校学生是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因此,在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适切性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必将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这些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综合素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质”与“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技术上的纯熟,还必须要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处于成长期的高职学生在其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受到一些困扰。
首先,从外在的影响看,社会范围内价值观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同样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当前价值观领域存在的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类:市场经济原则平移道德领域,引发了人们价值观错位;错误思潮的侵袭,让正确的价值观受到打压;信息时代网络话语权和舆论导向的争夺,使价值观受到一定程度的分化;文化建设某些“短板”,造成了价值观培育的共识缺失。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价值观领域上述问题的影响,克服这种影响必须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和引导作用。
其次,从内在因素看,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当代青年的共性特点,富有进取和质疑精神,时尚、前卫、富有活力,但也存在着个人中心主义、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从主体与客体关系看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但价值判断标准不够清楚;从个体和群体关系看,他们自我意识强,但合作精神差;从思维方式看,他们横向比较多,历史思考少。生理和心理年龄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人生的閱历、经验还不是那么丰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还不是那么深刻;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摄取知识、开拓视野,“三观”正在形成和发育中。这也正是价值观教育的黄金时期,必须适时地因势利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再次,从教育定位和职业取向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较弱和政治不敏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化。教育定位和职业取向赋予高职院校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重技术,轻理论,即擅长技术性思维,但理论性思维能力较弱;重经济,轻政治,即对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关注度高,但对自身政治角色的体认低,政治使命感不强;重私利,轻公益,即职员化的成长空间使高职学生更关注个体利益,最多是企业利润,而认为社会效益和公益的发展则是政治家和企业家关注的事。上述个性化特征造成高职院校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较弱,政治上不敏感,意识形态观念弱化。在面临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考量和平衡时,就可能出现选择上的偏颇。这也需要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
此外,目前看,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占据着科技创新前沿。高职院校学生在最先最快接触西方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源自于西方语境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打着普世价值的幌子刻意向我们的青年一代兜售其价值理念,甚至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已有成就。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学生抵制西方不良思潮影响的一个重要屏障。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学生修身、敬业、奉献社会、技术兴国。
1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的自我认知、自我提升是基础
我们的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没有自我意义上的突破,所有的教育都可能是无用功。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认知,内化到了心灵深处,才能真正达到价值观自我提升的目的。根据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践行,关键在于高职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提升上。这里需要的是哲学反思的思维。“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2]即对思想进行再思想、对认识进行再认识。有必要对高职学生做一个哲学反思思维的训练和提升。就是说,在传授给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精神要义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促使他们进行反思、深挖,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根据、标准,只有拥有充足的前提、根据、标准,他们才能够真正地形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依据、前提、基础;二是高职学生主体自身自觉的需要、追求。两个方面实现真正的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行为处事的始终不渝的价值理念。
2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是突破口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以高职学生利益诉求和价值倾向的实际特点为突破口,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有的重技术、轻理论,重经济、轻政治,重私利、轻公益等问题,我们建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使学生深入理解“三个倡导”的深刻内涵,取长补短,对症下药。例如:以技术创新来丰富相关理论;以经济上的成功来建立政治上的自信;立足以个体的进步,带动群体共同发展;学会以长远和宽阔的视野来平衡个人与集体、公与私、微观与宏观的考量和取舍,真正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注意以丰富的爱国主义事例、革命传统素材,以及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取向、价值标准、政治立场,解决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从而使其有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的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的侵袭。
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中楼阁,它必然要以思想政治理论为载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学生的精神支柱;突出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科学性、经验性、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突显思想政治理论的真正价值所在;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总之,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浅出地说清讲透,要说到学生心里去。正所谓,“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这里所谓的“彻底”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需要通过反思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
4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重要平台
加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展示、教化、导向、凝聚、辐射等功能,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发展、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丰硕成果,从而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师生互动,团队合作,改善人际关系。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曾强调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文化育人的正确方向;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突出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特色。[4]以此为指导思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内容上注重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时尚文化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以意蕴深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来加强人格修养;以摧人奋进的革命文化来提升学生精神境界;以内涵深刻的高雅艺术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总之,就价值观建设而言,我国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通过上述途径,依托社会环境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社会氛围,建立規范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常态化,以保证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Z/OL].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6.htm.20121108.
[2]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
[4]鲁昕.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进职业院校德育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2):28.
【Abstract】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rich and profound.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has important applicability f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should follow the developing rules of values, tak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s as the main channel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take the campus culture as the platform to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s;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pplicability; approach
(编辑/樊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