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的委婉折射 古典的诗意浪漫
马英南
在古典音乐领域,作为以严谨著称的勃拉姆斯,其室内乐内涵十分丰富。好听、耐听,经得起专业的,哪怕是苛刻的反复推敲是勃拉姆斯室内乐的特点。A小调弦乐四重奏就是这样一部古典室内乐的精品。此曲创作于1859至1862年间,最终修订于1873年巴伐利亚山中,同年10月于柏林首演。此时的作曲家已经功成名就,乐思和作曲能力、技术也已进入沉稳而娴熟的大师境界。
古典爱乐者众所周知,勃拉姆斯的生活际遇,感情经历都是很复杂的。从一个贫民乐师的儿子最终成为音乐大师,和舒曼夫人克拉拉柏拉图式的隐忍情怀,不可能不在他的音乐中反映出来。对于这部A小调弦乐四重奏,每个人听后都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这是很正常的,无所谓正确与否。而演奏家的不同理解和感受也必然给这部乐曲带来不同的诠释。多年来,在怀着浓厚的兴趣反复聆听这部乐曲后,我也形成了自己的感受。总体上,我觉得这部乐曲的四个乐章是作曲家心路的委婉折射,在表达形式上,则具有古典的诗意浪漫。
这里,我不想从乐曲的结构,和弦等表现形式方面做复杂的可能也是枯燥的解析和探索,只想从一个爱乐者的角度形象地谈一点自己的直觉感受:简而言之,四个乐章可以分别理解为:叙述、回忆、梦幻、追求。首乐章伊始,小提琴即拉出了一个平缓、优美、委婉、深沉而又带着丝丝愁絮的主题旋律。接下来,中提琴和大提琴或呼应,或强调,或跟进,或伴奏,随着主题的反复,整个乐章时而平缓,时而激越,时而沉郁,时而庄重,时而温情,时而苍凉,参差错落,浓淡相宜,给人的感觉像是几个知己好友在叙述着自己的人生经历,而第一小提琴则始终主宰着这场谈话……这部乐曲的首乐章让我想起了鲍罗丁的第二弦乐四重奏的第一乐章。第二乐章一开始,小提琴在中低音部缓慢、优雅、略显哀怨而又娓娓动听的旋律立刻把人带入了回忆的氛围……在接下来的音乐中,我听到了哀怨,听到了隐忍,听到了执着,听到了无奈,更多的则是听到了温情的痛楚,感受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在生活和感情的天平上艰难却是自觉地平衡着自己……在演奏形式上,不能不提到的是,中提琴、大提琴的伴奏形成的对位手法十分突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此乐章的主题氛围。第三乐章虽然标明的是“准小步舞曲”,但聆听全曲,给我的则是梦幻般的感觉……中提琴、大提琴奏出第一个动机后,小提琴在高音区的飘渺呼应使人立刻产生了梦幻般的感觉……梦是自由的!现实中很难或得不到的东西,梦里却可以尽情享受,乐曲中部那快速激情的旋律,小提琴高音区美好的憧憬似乎让我们看到、听到了勃拉姆斯内心深处隐忍着的无限激情……但是梦毕竟是梦,乐曲的结尾处,又回到了飘渺的境界……第四乐章一反前三个乐章的优美抒情,一开始就由小提琴在中高音部奏出了坚定的声音,中提琴、大提琴则给以结实的回应,整个乐章一直在这种坚定的主旋律中盘桓,只是到了结尾,呼应着前三个乐章的氛围,又出现了一段飘渺的旋律,最后,还是以快速的、坚定的声音结束了全曲。这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勃拉姆斯在现实中执着而坚定的追求……
古典爱乐者众所周知,勃拉姆斯虽然生活在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但它却是一个坚定的古典主义音乐形式的捍卫者。这部四重奏四个乐章的安排(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第二乐章:有节制的行板;第三乐章:准小步舞曲-中板-活跃的小快板;第四乐章:终曲-不太快的快板)是典型的古典主义式的,而表达的内容,则更具浪漫主义特色。和直抒胸臆,淋漓尽致的泼洒激情的柴可夫斯基截然不同,勃拉姆斯的音乐充满了内敛的自省,特别是他的室内乐,更把这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听勃拉姆斯的音乐,我们往往要反复感受乐曲的深邃内涵,但让人欣喜的是,你一旦进入了勃拉姆斯的音乐境界,就如同进入了一座极其丰富的深山宝藏,个中喜悦和从容的激情只有真正进入者方能体会……
勃拉姆斯的A小调弦乐四重奏CD有很多版本,其中不乏阿玛迪乌斯、梅洛斯、阿班.贝尔格等很多优秀的企鹅三星版本,但如果从演录俱佳的角度推荐,我还是首推新布达佩斯的版本……原因嘛,您听过比较后就会得出结论。
在古典音乐领域,作为以严谨著称的勃拉姆斯,其室内乐内涵十分丰富。好听、耐听,经得起专业的,哪怕是苛刻的反复推敲是勃拉姆斯室内乐的特点。A小调弦乐四重奏就是这样一部古典室内乐的精品。此曲创作于1859至1862年间,最终修订于1873年巴伐利亚山中,同年10月于柏林首演。此时的作曲家已经功成名就,乐思和作曲能力、技术也已进入沉稳而娴熟的大师境界。
古典爱乐者众所周知,勃拉姆斯的生活际遇,感情经历都是很复杂的。从一个贫民乐师的儿子最终成为音乐大师,和舒曼夫人克拉拉柏拉图式的隐忍情怀,不可能不在他的音乐中反映出来。对于这部A小调弦乐四重奏,每个人听后都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这是很正常的,无所谓正确与否。而演奏家的不同理解和感受也必然给这部乐曲带来不同的诠释。多年来,在怀着浓厚的兴趣反复聆听这部乐曲后,我也形成了自己的感受。总体上,我觉得这部乐曲的四个乐章是作曲家心路的委婉折射,在表达形式上,则具有古典的诗意浪漫。
这里,我不想从乐曲的结构,和弦等表现形式方面做复杂的可能也是枯燥的解析和探索,只想从一个爱乐者的角度形象地谈一点自己的直觉感受:简而言之,四个乐章可以分别理解为:叙述、回忆、梦幻、追求。首乐章伊始,小提琴即拉出了一个平缓、优美、委婉、深沉而又带着丝丝愁絮的主题旋律。接下来,中提琴和大提琴或呼应,或强调,或跟进,或伴奏,随着主题的反复,整个乐章时而平缓,时而激越,时而沉郁,时而庄重,时而温情,时而苍凉,参差错落,浓淡相宜,给人的感觉像是几个知己好友在叙述着自己的人生经历,而第一小提琴则始终主宰着这场谈话……这部乐曲的首乐章让我想起了鲍罗丁的第二弦乐四重奏的第一乐章。第二乐章一开始,小提琴在中低音部缓慢、优雅、略显哀怨而又娓娓动听的旋律立刻把人带入了回忆的氛围……在接下来的音乐中,我听到了哀怨,听到了隐忍,听到了执着,听到了无奈,更多的则是听到了温情的痛楚,感受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在生活和感情的天平上艰难却是自觉地平衡着自己……在演奏形式上,不能不提到的是,中提琴、大提琴的伴奏形成的对位手法十分突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此乐章的主题氛围。第三乐章虽然标明的是“准小步舞曲”,但聆听全曲,给我的则是梦幻般的感觉……中提琴、大提琴奏出第一个动机后,小提琴在高音区的飘渺呼应使人立刻产生了梦幻般的感觉……梦是自由的!现实中很难或得不到的东西,梦里却可以尽情享受,乐曲中部那快速激情的旋律,小提琴高音区美好的憧憬似乎让我们看到、听到了勃拉姆斯内心深处隐忍着的无限激情……但是梦毕竟是梦,乐曲的结尾处,又回到了飘渺的境界……第四乐章一反前三个乐章的优美抒情,一开始就由小提琴在中高音部奏出了坚定的声音,中提琴、大提琴则给以结实的回应,整个乐章一直在这种坚定的主旋律中盘桓,只是到了结尾,呼应着前三个乐章的氛围,又出现了一段飘渺的旋律,最后,还是以快速的、坚定的声音结束了全曲。这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勃拉姆斯在现实中执着而坚定的追求……
古典爱乐者众所周知,勃拉姆斯虽然生活在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但它却是一个坚定的古典主义音乐形式的捍卫者。这部四重奏四个乐章的安排(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第二乐章:有节制的行板;第三乐章:准小步舞曲-中板-活跃的小快板;第四乐章:终曲-不太快的快板)是典型的古典主义式的,而表达的内容,则更具浪漫主义特色。和直抒胸臆,淋漓尽致的泼洒激情的柴可夫斯基截然不同,勃拉姆斯的音乐充满了内敛的自省,特别是他的室内乐,更把这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听勃拉姆斯的音乐,我们往往要反复感受乐曲的深邃内涵,但让人欣喜的是,你一旦进入了勃拉姆斯的音乐境界,就如同进入了一座极其丰富的深山宝藏,个中喜悦和从容的激情只有真正进入者方能体会……
勃拉姆斯的A小调弦乐四重奏CD有很多版本,其中不乏阿玛迪乌斯、梅洛斯、阿班.贝尔格等很多优秀的企鹅三星版本,但如果从演录俱佳的角度推荐,我还是首推新布达佩斯的版本……原因嘛,您听过比较后就会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