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破解历史教学难点
姜雅莉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历史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立项号为AH2017045。
摘要:创设教学情境,是攻克历史教学难点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通过两个具体案例论述了此教学方式的运用,并且阐述了创设教学情境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历史 教学难点 教学情境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常会碰到一些比较深奥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这些是学习中的难点。难点的解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是完成本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是一个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途径。情境的类型很多,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应用情境、学术情境等,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自由选择。下面以教学中碰到的部分难点为例,展示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对解决教学难点的重要作用。
一、有效情境创设举隅
案例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对这个问题,最通常的解释是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对于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十多岁的学生,理解这么抽象深邃的社会科学知识,难度较大。
对这个问题,在告诉学生上述标准答案之后,给学生讲了一个生活现象:你们现在基本都有手机,班里还配备了电脑和互联网,但是学校和家长都很担心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你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学生窃笑)。如果学校下令把这些电子产品全部禁用,行不行?
学生回答:绝对不可以!
教师:是的。电子产品的普及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结果,使用这些产品也是顺应发展趋势。王位世袭制也是这样啊,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阶级差别,有了私有财产,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再让他们把这些让出去,就等于让你们现在把手机、电脑等弃之不用,违背人性,违反历史潮流。
案例2:资本主义国家议员打架斗殴之乱象
在讲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时候,展示了韩国议员在议会中据理力争的图片,有的甚至不惜与不同意见的人争吵甚至斗殴。很多学生笑了,认为这种行为非常没有礼貌,不得体。
学生会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解源于课堂,难以接触到其政治运作的具体情形,对议员的职责了解不多;也可能是学生生活经验缺乏,不能理解议员阐述个人观点对维护己方利益的重要性。当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类似的情境:
假如我市一共有10个优秀学生干部名额,分配到本市的7所学校。根据学校情况和本校代表的诉求决定各个学校名额,每所学校派代表参加会议。假如让班长作为我校代表参加会议,他该怎么做:是坐在那里等候名额分配,还是在会议上据理力争,为我校尽量争取到更多的名额?
学生兴奋地回答:一定要据理力争,能争多少争多少,寸步不让!派最强壮的××去。(班里一片笑声)
教师:是的,能保持克制最好。如果不能,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的代表一定要敢于为我们的利益发声,哪怕在会议上不顾形象和别人打起来(笑声),我们也不要一个不敢说话、只会沉默的学生代表。
这种社会情境一旦涉及并贴近学生自身的利益,他们很容易就能明白哪种做法对他们更有好处,进而能轻松地理解西方代议制的运作特色。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遵循的原则
历史学科中出现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含有抽象逻辑思维,过于深奥;涉及跨学科知识,学生知识水平欠缺,且知识迁移能力不强;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才能够理解。这些思维品质、知识、经验对现阶段的学生要求过高,教师创设的新情境应当能够有助于化解这些障碍,有利于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破解难点,为有效教学服务,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知道学生心中真正的难点是什么。“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难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 亦即学生可能存在的认知困难,反映的是学科学习论”。难点是学生想知道却又不明白、无法理解的地方,并不仅仅是教师参考书列举的和教师认为的知识点。如人教版必修二《罗斯福新政》一课,学生的困惑在于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为何还要大规模毁坏农产品;统编七年级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学生質疑浙江杭州岳庙中的岳飞塑像为何穿“龙袍”。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方能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其次,新创设的情境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创设生活中的、现实中的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的、现实的知识。实用且有效的知识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所有学生,不管是最勤奋苦读的优生还是最调皮捣蛋的差生,都愿意学习。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要说服我们的消费者相信,我们的成品是价值不菲的宝贝,而是要他们认为我们传授的学科知识对他们来说是切实有用的”。让历史照进现实,让现实印证历史,体会以史为鉴,能使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内容充满热情和渴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同时,生活情境是学生熟悉并能够深刻了解的事物,不会给新内容的理解带来新障碍,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难点。“人们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有没有与当前新学习内容相似的原有观念,以及相似的角度和程度如何”,即是说新知识借助于旧经验能够被更好地理解。
最后,创设的新情境要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下去。这要求新情境要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兴趣就是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于某个对象,或置身于某个对象。”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才会更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有三种途径:一是利用新颖的材料,实用的知识和短小精悍富有启迪性的故事。创设新情境的材料既要切合学生的能力实际,更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努力求知的动力。二是充分运用教师的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找到材料和教学内容的链接点、契合点,引而不发,通过恰当的设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欲罢不能,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关键。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三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影响力。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精神状态、班级氛围和学生情绪驾驭课堂、引导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这要求教师既要有细致的观察能力,还要有及时调整教法、适时引导全体学生的能力。同时需要注意,耍嘴皮子式的搞笑行为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学生听课的疲劳感,偶尔为之无伤大雅,但不可作为一种常规手段,经常使用。
教学水平的提升,绝不是朝夕之功。教师需要沉浸在教学当中,并愿意积极主动地为搞好教学努力,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地探索教学的艺术、技巧,好的教学方法才会不断涌现,教学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特性[J].课程教学研究,2013(1).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78.
[3]科特勒,齐姆.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M].方彤,左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6.
[4]余文森.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54.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