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加法、乘法运算律的拓展应用教学点滴
摘 要:小学数学加法乘法运算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机会。教学中,运算定律的准确掌握和灵活拓展应用,使四则运算计算灵活简便,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运算律;教学;灵活拓展应用;提高思维能力;数感;数学素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对一至四年级所学内容进行了概括(概念化)、系统化,尤其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数学意识,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重点安排了加法、乘法运算律在加、减、乘、除运算中的灵活应用的教学,加法乘法运算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这些知识的掌握将为今后代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人就将加法、乘法运算律在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及拓展应用与同仁共勉。
一、加法运算律的教学与应用
1.(1)加法交换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就是a+b=b+a。例如,小明有24个桃,小花有19个桃,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列式24+19=43或者19+24=43,即24+19=19+24。
(2)加法交换律在减法中的拓展应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连减),交换两个减数(强调是减数)的位置,差不变。用字母表示就是a-b-c=a-c-b。例如,小明有31元钱,买钢笔花去15元,买作业本又花去11元,小明还剩多少钱?列式31-15-11=5(元)或者31-11-15=5(元),即31-15-11=31-11-15,但很明显列式二计算简单。在教学中,我把这种方法跟同学们达成共识叫“减法交换律”。
2.(1)加法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就是a+b+c=a+(b+c)。例如,学校开展的捐书活动中,四(1)班捐147本,四(2)班捐162本,四(3)班捐138本,三个班一共捐书多少本?列式147+162+138=447(本)或者147+(162+138)=447(本),即147+162+138=147+(162+138),用等号右边的变式计算就简单了。
(2)加法结合律在减法中的拓展应用:一个数连减两个数(连减),可以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减,差不变。用字母表示就是a-b-c=a-(b+c),这里加了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例如,在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中,四年级植树任务是201棵树,四(1)班植了76棵,四(2)植了64棵,剩下的四(3)班植完,四(3)班植了多少棵?列式201-76-64=61(棵)或者201-(76+64)=61(棵),即201-76-64=201-(76+64)。同样列式二计算简单。把上面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倒过来,仍然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即去掉括号a-(b+c)=a-b-c。例如273-(173+39)=273-173-39,这样一变就达到了计算简便的目的。在这里渗透了添括号和去括号的知識。同样,在教学中,我也和同学们达成共识,把这种由加法结合律拓展运用到减法中的方法叫“减法结合律”(注意结合的是减数)。
二、乘法运算律的教学与应用
1.(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举例略。
(2)乘法交换律在除法中的拓展应用:一个数分别除以两个数(连除),可以先把两个除数交换位置,再除,商不变。即a÷b÷c=a÷c÷b,例如,和平小学有256人,举行体育运动会入场式,要把全体学生分成4路纵队,每个纵队为16人的方队,可分成几个方队?列式是256÷16÷4=4(个)或者256÷4÷16=4(个),即256÷16÷4=256÷4÷16,第二个算式计算就简单多了,教学中,我们把这种拓展应用叫“除法交换律”,但要特别注意交换的是两个除数的位置。
2.(1)乘法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举例略。
(2)乘法结合律在除法中的拓展应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连除),先把两个除数相乘,再除,商不变。即a÷b÷c=a÷(b×c),例如,有7200吨货物,用4辆载重25吨的卡车去运到目的地,需要运几趟?列式是7200÷25÷4=72(趟)或者7200÷(25×4)=72(趟),即7200÷25÷4=7200÷(25×4)=72(趟),这样一变计算就简单多了。同样,a÷b÷c=a÷(b×c)倒过来使用也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即a÷(b×c)=a÷b÷c,例如126÷(3×8)=126÷3÷8,这样一变,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就变成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了。教学中我们叫这种变形为“除法结合律”(强调是除数相结合)。
三、其他一些与乘法运算律相关的变式应用
1.初步渗透分解数(因数)的知识,如,在教学计算25×28时,把28变式为4×7,就是25×4×7,这样就把两位数乘法变成一位数的整十整百的乘法了,简便极了。还如125×25×32=(125×8)×(25×4),等等。
2.把一个数变成一个加法或者一个减法算式,再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使计算变得简便,如在计算78×101时,把101变为100+1,就是78×101=78×(100+1)=78×100+78×1=7800+78=7878;计算121×99时,把99变为100-1,即121×99=121×(100-1)=121×100-121=12100-121=11979,都是把两位数乘法转变成了一个因数是100,最后运用减法的简便计算了。又如125×88,可以有两种算法:一是125×88=125×8×11=1000×11=11000,运用了分解因数的方法;二是125×88=125×(80+8)=125×80+125×8=10000+1000=11000,采用了数变减式和乘法分配率的方法。两种算法中,方法一要简便。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要灵活应用适当的方法,当然,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采用自己最熟练最拿手的方法,以保证计算的正确。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机会。加法、乘法运算律知识的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不仅可以使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变得简便,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了思维能力,使学生头脑变得灵活,建立了良好的数感,提升了数学素养,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此论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农村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8]GHB1164)”论文。
作者简介:蔺国康,男,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陈家沟小学教师,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