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底蕴
王 濂
【关键词】传统绘画 文化底蕴 自然
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密切相关。中国的各朝各代,其绘画水平无不在时代主流文化的作用下,或高潮迭起,或峰回路转,或衰落式微。回顾中国绘画史,唐代以阎立本、吴道子、王维、李思训等为代表,浓墨重彩地写出唐王朝的大气与华贵;宋代因宋徽宗的身体力行,院体画云蒸霞蔚,加上苏轼、米芾等,在诗文绘画方面的成就,将宋代中国传统绘画推向极致。而南宋社会经济的衰落,文化的式微,宋画也走入阁体的死胡同。元初赵孟頫以翰林大学士、文学侍从的身份,作为重振中华文化方面的重臣,在书法、诗文、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卓然成就,不仅为元代文化翘楚,其画风所及,影响元以后数百年。随之出现的元四家、明六家、清八家,石涛、扬州八怪等,无不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将中国传统绘画水平再次推向高峰。清末以后,随着经济的衰败,文化衰落,中国画虽也出现大师,但已难以同鼎盛时期相提并论。在总体方面,政治昌明,经济强盛,是影响中国画兴盛的直接原因。个体方面,个人传统文化修养是否深厚、博大,则是决定其绘画水平高低的直接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本质是儒、释、道的大一统,是求取天、地、人的合一。观照于内,是神澄气定;反观于外,是物我两忘,融入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根本在于人对自然的回归,自然的境界才是真实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自然原本和人为一体,人就是这生机勃勃世界的一分子,青山常在水自流,自然就是人安身立命的天地。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至老庄。庄子视人生的最高境界为艺术的人生,庄子希望通过“游”,通过“坐忘”、“心斋”等手段来获得“道”,也即获得一种人生的艺术精神,也就是“游于艺”。在以这种文化思想及动力发展起来的的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绘画中,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体系。而儒家的艺术观念则强调自由、从容,上下天地同流。
在“儒、释、道”的大文化环境里,古代中国画家的知识结构均以经史、文学为主,并且基本是儒家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纵观中国绘画史,无论是藉藉无名的画者,还是唐、宋、元、明、清的大家,他们几乎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学富五车,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他们初始,都不是以画名世,而是以文学、经史或政治立身,余事绘画。他们或奔走于朝廷,周旋于官场,党同伐异;或安身于书斋,研读经史,吟诵风月,著书立说。他们首先是官吏,是学问家,然后才是画家。因此,他们的绘画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东晋顾恺之出身于贵族,与上流社会名流恒温、恒玄等过从甚密,是一名无论在诗文、经史,还是绘画理论方面都取得相当成就的大画家。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等,成为传世名作,皆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学养。宋徽宗赵佶以九五之尊从事绘画,除了得益于君主之便利外,其绘画成就与其文学、书法的成就息息相关,互为补益。出身低微、特立独行、一生贫困潦倒的徐渭说:“我诗第一、书第二、画第三。”如果没有诗文、书法的滋养,他的画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郑板桥、金农、黄慎等“扬州八怪”,也个个都是诗书兼擅,精于绘画的。近代大师齐白石其本质上也是一位诗人,他对诗歌的爱好贯穿一生。总体来说,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成就,绝不逊于绘画方面的成就。
大凡历史上的著名画家,其文化底蕴皆为人、文、艺三位一本,画由文修,文因人显,画之本在文,文之本在人。故“画品”根于“文品”、“人品”。因此中国古代艺术家十分强调画外之修,认为文品不高,则落墨无法。
中国古代艺术家还十分注重人品的塑造。他们十年寒窗,对功名孜孜以求,但是他们一旦对社会政治失望,又会隐居山林,寄情于自然。此时,他们会把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抱负,转向对艺术的探索和自我品格、修养、学问的完善,即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体悟“道”的精神,以诗、文、画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达到的高度融合,这是魏晋时期中国山水诗、画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重要原因。
正是有了人的精神的灌注,文化的滋养,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林溪流才能显出“气韵生动”,花鸟虫鱼才能那样色彩淡雅,风格宁静。中国传统绘画品质高下的标准,不在乎鸿篇巨制,洋洋大观,而在于其是否有文化底蕴,是否能体现出对直接描绘对象的超越。通过画面,表达作者的精神与情感,体现作者的人文素养,即是否表现出一种意境,这才是中国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唐画家张璪说,绘画之所以感人,在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指优秀作品不仅要描绘自然之貌,还要传达真实情感与个人的修养。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对画之“意境”作了精辟的阐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所以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是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人的学养与真性情与绘画所描绘的物象达到的高度统一,实现人的精神与宇宙自然的和谐,达到在精神内省方面的自我超越。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的是心中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笔墨里渗透的是画家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认识的一种载体。所以,一个人修养的高下,学养的深厚,直接决定了他(她)艺术作品水平的高低。传统艺术家与其说重视一件作品的成功,不如说更重视一种品格的完成,这是历朝历代艺术大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可以说,如果没有博大精深、绵绵不绝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没有所谓“书卷气”,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成了空空荡荡没有灵魂的躯壳。
(作者单位:合肥晚报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
【关键词】传统绘画 文化底蕴 自然
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密切相关。中国的各朝各代,其绘画水平无不在时代主流文化的作用下,或高潮迭起,或峰回路转,或衰落式微。回顾中国绘画史,唐代以阎立本、吴道子、王维、李思训等为代表,浓墨重彩地写出唐王朝的大气与华贵;宋代因宋徽宗的身体力行,院体画云蒸霞蔚,加上苏轼、米芾等,在诗文绘画方面的成就,将宋代中国传统绘画推向极致。而南宋社会经济的衰落,文化的式微,宋画也走入阁体的死胡同。元初赵孟頫以翰林大学士、文学侍从的身份,作为重振中华文化方面的重臣,在书法、诗文、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卓然成就,不仅为元代文化翘楚,其画风所及,影响元以后数百年。随之出现的元四家、明六家、清八家,石涛、扬州八怪等,无不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将中国传统绘画水平再次推向高峰。清末以后,随着经济的衰败,文化衰落,中国画虽也出现大师,但已难以同鼎盛时期相提并论。在总体方面,政治昌明,经济强盛,是影响中国画兴盛的直接原因。个体方面,个人传统文化修养是否深厚、博大,则是决定其绘画水平高低的直接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本质是儒、释、道的大一统,是求取天、地、人的合一。观照于内,是神澄气定;反观于外,是物我两忘,融入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根本在于人对自然的回归,自然的境界才是真实的境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自然原本和人为一体,人就是这生机勃勃世界的一分子,青山常在水自流,自然就是人安身立命的天地。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至老庄。庄子视人生的最高境界为艺术的人生,庄子希望通过“游”,通过“坐忘”、“心斋”等手段来获得“道”,也即获得一种人生的艺术精神,也就是“游于艺”。在以这种文化思想及动力发展起来的的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绘画中,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体系。而儒家的艺术观念则强调自由、从容,上下天地同流。
在“儒、释、道”的大文化环境里,古代中国画家的知识结构均以经史、文学为主,并且基本是儒家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纵观中国绘画史,无论是藉藉无名的画者,还是唐、宋、元、明、清的大家,他们几乎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学富五车,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他们初始,都不是以画名世,而是以文学、经史或政治立身,余事绘画。他们或奔走于朝廷,周旋于官场,党同伐异;或安身于书斋,研读经史,吟诵风月,著书立说。他们首先是官吏,是学问家,然后才是画家。因此,他们的绘画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东晋顾恺之出身于贵族,与上流社会名流恒温、恒玄等过从甚密,是一名无论在诗文、经史,还是绘画理论方面都取得相当成就的大画家。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等,成为传世名作,皆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学养。宋徽宗赵佶以九五之尊从事绘画,除了得益于君主之便利外,其绘画成就与其文学、书法的成就息息相关,互为补益。出身低微、特立独行、一生贫困潦倒的徐渭说:“我诗第一、书第二、画第三。”如果没有诗文、书法的滋养,他的画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郑板桥、金农、黄慎等“扬州八怪”,也个个都是诗书兼擅,精于绘画的。近代大师齐白石其本质上也是一位诗人,他对诗歌的爱好贯穿一生。总体来说,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成就,绝不逊于绘画方面的成就。
大凡历史上的著名画家,其文化底蕴皆为人、文、艺三位一本,画由文修,文因人显,画之本在文,文之本在人。故“画品”根于“文品”、“人品”。因此中国古代艺术家十分强调画外之修,认为文品不高,则落墨无法。
中国古代艺术家还十分注重人品的塑造。他们十年寒窗,对功名孜孜以求,但是他们一旦对社会政治失望,又会隐居山林,寄情于自然。此时,他们会把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抱负,转向对艺术的探索和自我品格、修养、学问的完善,即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体悟“道”的精神,以诗、文、画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达到的高度融合,这是魏晋时期中国山水诗、画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重要原因。
正是有了人的精神的灌注,文化的滋养,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林溪流才能显出“气韵生动”,花鸟虫鱼才能那样色彩淡雅,风格宁静。中国传统绘画品质高下的标准,不在乎鸿篇巨制,洋洋大观,而在于其是否有文化底蕴,是否能体现出对直接描绘对象的超越。通过画面,表达作者的精神与情感,体现作者的人文素养,即是否表现出一种意境,这才是中国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唐画家张璪说,绘画之所以感人,在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指优秀作品不仅要描绘自然之貌,还要传达真实情感与个人的修养。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对画之“意境”作了精辟的阐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所以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是人的生命,人的精神,人的学养与真性情与绘画所描绘的物象达到的高度统一,实现人的精神与宇宙自然的和谐,达到在精神内省方面的自我超越。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的是心中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笔墨里渗透的是画家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认识的一种载体。所以,一个人修养的高下,学养的深厚,直接决定了他(她)艺术作品水平的高低。传统艺术家与其说重视一件作品的成功,不如说更重视一种品格的完成,这是历朝历代艺术大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可以说,如果没有博大精深、绵绵不绝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没有所谓“书卷气”,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成了空空荡荡没有灵魂的躯壳。
(作者单位:合肥晚报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