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韩丽祥
【摘要】目的 探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1日~2019年2月21日我院接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研究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各34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结节;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9..02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年女性[1],本次研究中,抽取我院接诊的68例患者(甲状腺结节),分组治疗,探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1日~2019年2月21日我院接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后仰,并将颈部用软枕垫高,伸展颈部,暴露术野。全麻后,在胸骨上缘约2~3 cm的位置作4~7 cm的颈部横向弧形切口,其次切开甲状腺被膜(纵向),以暴露甲状腺,然后分离结扎甲状腺颈动脉,将甲状腺病变部位切除,最后缝合切口,放置引流装置。
研究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取仰卧位,全麻后,于其胸骨切迹上方2 cm的位置,沿着颈部皮肤皱褶方向,作2~4 cm的小切口(横向弧形),然后逐层将各层组织切开,直到皮瓣暴露,顺着甲状软骨-胸骨上窝的方向,将颈白线切开,分离甲状腺被膜,将甲状腺充分暴露,确定结节位置、数量,明确手术范围。先将峡部切开,对患侧峡部血管进行分离、结扎操作,离断甲状腺静脉,将甲状腺上下极进行向上牵引干预,保存甲状腺后被膜,离断囊内分支,并对甲状腺下极进行游离,其次,紧贴甲状腺上极,将其动静脉进行游离、切断。手术过程中,注意远离甲状软骨侧板,最后,放置引流管,對切口进行缝合。
术后,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治疗,2 d后,拔除引流装置。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的手术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创口粘连、吞咽不适、伤口感染、颈部麻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研究组创口粘连1例,吞咽不适1例,伤口感染1例,颈部麻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低于对照组的32.35%(创口粘连2例,吞咽不适4例,伤口感染3例,颈部麻木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甲状腺结节指甲状腺内的肿块,患者吞咽时,肿块会跟随甲状腺移动[2]。临床上,手术治疗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方式。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造成的切口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3]。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种新型的手术方式,相比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该方式具有创口小、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时,该方式切口较小,患者留疤的面积小,不影响美观,另外,该方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其康复。
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手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了相比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更明显,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培民.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对比评价[J].临床医学,2017,37(1):98-99.
[2] 程 超,龚 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55(32):33-36.
[3] 颜 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2):68-69.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