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活水”
刘 明
【摘要】语文课堂不是残酷的“肢解”,不是索然无味的“解剖”课。语文的课堂应是来自不同时空的精神文化的大餐课,是来源于生活,给予学生广阔的、细微的、丰富的人文关怀的东西。
【关键词】语文 课堂 作文
新生入学,我曾向全体同学做了《锱铢积累,化繁就简——谈学文与做人》的主题讲座。分别从“抵御诱惑方能收获人生”、“立学须立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若干方面阐述了做人的重要性,传递了语文的魅力及高中语文涵盖的知识等内容。其中,将我在北京大学所见所闻的求学例子融于讲座之中,学生兴趣盎然,倍受鼓舞,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一堂语文课是师生之间放出的“探气球”,可能心照不宣,但第一印象心知肚明。语文的开课话题我命名为《语文学习小引》。就个人体验谈一些拙见。由“臭”的甲骨文、小篆、楷书等字形演化,让学生感悟到汉语的魅力。举例的过程使学生深切领会到一个科学的判断——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文字之一,是一切表情达意之载体中最生动,也最有人情味的文字。从“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断齑划粥”等故事背后享受读书的乐趣,勤奋自勉的求知境界。课堂上,我分别从文化经典、哲美理论、影视大片进行“狂轰乱炸”,要求学生用三年时间玩味其中的一部分。
语文课堂应是一汪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活水”是来自不同时空、不同领域的文化食粮,进行一番细心的咀嚼和认真的经营,这对于我也是一种挑战。这种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不断吸收、终身陶冶的“跋涉”过程。因此,我忙中偷闲,挤兑一点可怜的属于自己的时间狂读《语文表现与存在》、《汪曾祺作品选》、《汉书》等书籍,啃噬《谈美书简》的珠玑文字。这样的猎取,是想将语文教学自然地引领到一个广阔的天地,而不是残酷的“肢解”,一味地咬文嚼字。例如,我在教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中的两处写景句时,引入毕叔敏的《素面朝天》的文段。在涉及母爱话题时,我诵读巴金的《寒夜》中主人公汪文宣病入膏肓时,其母子对话的情节;讲述卡夫卡《致父亲》中残暴父亲的形象,……让学生开阔视野,洞悉亲情的力量。但这种场景的缺憾在于我教学设计中忽视了学情,往往成了一言堂、一边倒的形势。这是我今后工作中要冷静去揣摩的。
生活就是语文
语文学习不能仅拘泥课本。课本仅是一个依托,一个或轻或重或亲或疏的“托盘”。生活就是语文,语文无处不在。我说:“清晨,乘坐公交车时,那声声‘嘟——嘟——学生卡——的接连不断,拥挤的车厢站满学生,有空位都不去坐。这说明了什么?——天下最辛苦的莫过于学生啊……”,这就是语文。“新疆饭店门口,并行的两位女士中的其中一位,将手里的香蕉皮随手一丢。旁边的那位看不过眼,一脚踢开。我看到,俯身捡起扔在竹筐里。三个人,三种境界……”,语文就在生活中。
唱响一种理念,实践是一条捷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生军训之后,我拟定了“成长瞬间”的作文话题。说话现场,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让我拍手叫绝。至今有些语句记忆犹新。现摘录如下:
“每一朵花都是美的,败落的花也美。
“每一棵树都是美的,弯曲的树也美。
“每一段日子都是美的,艰苦的日子更美。”
——陈洁琛《阳光灿烂的日子》
又如:
“休息的时间到了,……就地而坐,长呼一口气,闭上眼睛,头靠在腿上,静静地放松。”
——陈培《成长一瞬间》
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社会气象日新月异。全民掀起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热潮。我从《晨报》看到两则新闻,即《农六师一沙漠湖泊发现鸟类栖息地》、《绿化用水汇成“马路小河”》入手,依据《首府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等相关背景。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实践证明:生活就是语文
坚守“国学”阵地。矢志不移,日臻完善。
“中国文化的传承学习需要用中国自己的学术结构,恢复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破除西方的学术壁垒很重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纪宝成先生如是说。
开学至今,我的每一节课基本都有5至10分钟的“国学”的学习。从《百喻经》里啼笑皆非的故事中发掘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论语》各篇章中遴选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只言片语去“读”、“译”、“悟”。读“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等内容中领悟“君子”的风尚和境界。从“吾日三省吾身……”等句子中体味“凡祸患皆起于忽微”的内涵。此工作尚在摸索之中,成效未浮出水面。这需要耐心和方法。
★作者简介:刘明,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