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信息化生活的综合实践课程
包士娟 孟延豹
前言:信息技术属于生活环境要素,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中,真正的要点应该是,要让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通过练习学会应对因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笔者认为应该多创设跨学科整合的学习情境,如在综合实践类的项目活动中,把信息技术应用作为这个情境下的一种工具模式。要塞小学的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这样的一种构建,他们在“数字种植园”的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网络环境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非常精彩。
“小薄荷·大世界”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通过团队形式、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体验薄荷从选种、播种、栽培种植到产品生产和利用这一完整的活动过程。本课程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课程设计架构
(1)在课程目标上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课程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3)课程实施更加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斷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更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如此复杂的课程架构,整体是在学校的数字种植园平台上进行,包括任务发布、学生分组、任务日常执行、学生任务反馈数据采集、教师评价、学生成果展现都在平台上完成。
● 课程设计目标
“小薄荷·大世界”课程目标是按照综合实践课程标准设计的,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1)价值体认:认识薄荷,体验蔬菜种植的全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苦和收获的快乐,树立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
(2)责任担当:学会薄荷的种植方法并尝试管理,能根据个人特长制订种植计划;学会收割、采摘等收获的方法;初步养成劳动能力、自立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劳动活动的意愿。
(3)问题解决:善于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能将问题简洁、明确地表述出来,形成研究小课题;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设计对比实验,学会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创意物化:知道薄荷的吃法及制作方法,尝试用收获的薄荷做成简单的菜肴;学会保鲜、储存的方法。
● 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原则
信息化的环境使课程内容大大扩展,活动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因此在内容选择与组织原则上需做到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
1.自主性
课程在主题开发与活动内容选择时,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选择具体的活动内容,并自定活动目标任务,提升自主规划和管理能力。同时,通过数字种植园平台,教师要适时地根据活动进程以及学生反馈,发布更多的引导性问题,并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有价值的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深化活动主题,不断完善活动内容。
2.实践性
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平台发布活动中,通过结构化的活动设计引导,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3.开放性
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具体活动内容具有开放性。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专长,打破学科界限,选择综合性活动内容,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为学生自主活动留出余地。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通过网络平台,在与家庭、学校、社区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拓展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实践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发展。
4.整合性
课程的内容组织,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均衡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活动主题的探究和体验,要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联系,强化科技、艺术、道德等方面的内在整合。
5.连续性
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长短期相结合的主题活动,使活动内容具有递进性。要促使活动内容由简单走向复杂,使活动主题向纵深发展,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范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活动主题序列。通过课程实施可以发现数字种植园平台具有很强的数据支撑作用,如果没有平台,教师很难保证课程的连续性。
● 课程活动方式设计
课程的活动方式也是在平台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学生通过平台获取学习任务,通过平台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平台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平台进行展现。平台化的活动课程主要分下面四大板块。
1.考察探究
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它注重运用实地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材料,形成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小薄荷·大世界”课程可以安排学生去药房进行社会调查,去医学博物馆进行研学旅行等。
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勞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小薄荷·大世界”课程可以安排学生将栽种薄荷活动中的日常养护工作作为学校服务内容。
3.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
4.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小薄荷·大世界”课程可以安排学生体验园艺师、药剂师的工作日常,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 课程评价方式
“小薄荷·大世界”课程的过程性活动资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指导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坚持评价的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原则。
突出发展导向。坚持学生成长导向,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分析,促进学校及教师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依据。
建立学生电子档案袋。档案袋是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类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汇总、归档,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后记:在有了数字种植园以后,要塞小学基本就没有了信息技术课程,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实践课程。随着综合实践课程的成倍增加,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师生间、生生间、家校间的交流大大增加,学生在初步体验了未来信息环境下时时处处的便利和压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应对未来的技能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