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长取向下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师生之间的提问与互动是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总是把关注点放在教师的提问上,却把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一关键要素给忽视了。文章立足于学生自然成长规律,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以实践为基础,从创设情境、点拨启发、坡度设疑、巧设悬念等策略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自然成长。

    关键词:自然成长;信息技术;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9-0038-02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以及教学是否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学策略也就显得更加重要。现在很多学生认为课本上的知识是无可争议、毋庸置疑的真理,教师更是课堂的权威。产生这个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深受“灌输”模式的影响,他们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然而学生的成长应该是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教师应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萌发与成长。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问题情境精心创设了吗?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问题。②学生之间的合作重视了吗?因为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亲密,更能畅所欲言,他们互相交流与合作,可以更好地开阔视野,拓展思路。③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重要问题了吗?有了足够的时间保障,他们才能专心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问题意识。④教师自身是个极具问题意识的人吗?如果教师都不具備这些素养,那么他如何去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我们真的需要反思一下了:我们的课堂,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绿色课堂吗?

    二、以信息技术课堂为例,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问

    思维是学生的内在活动,但外在的问题情境对思维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在课堂中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呢?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材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创造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如故事、辩论、实验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涉及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如何预防和查杀等相关知识,学生之前可能只是略有耳闻。为了让学生更系统、更直观地学习,课上,我创设了“记者招待会”这个情境,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分别扮演“网络安全专业人员”和“记者”,“记者”可向“网络安全专业人员”提一些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任务布置后,不管是“记者”,还是要回答问题的“网络安全专业人员”,前期都必须做好相应的功课,这样,本节课的知识点都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能从“记者招待会”中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适时地进行补充和总结。整节课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有趣又生动,开放又高效。合理的教学情境将整节课的知识点甚至课外的知识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身心愉悦,思维活跃。

    2.点拨启发,引起问题联想

    叶圣陶先生将教师的启发引导比作教孩子走路:“老师讲,目的是要达到不用讲,好比帮孩子学走路,先牵着他走,扶着他走;进一步让他自己走,在旁边护着他;进一步让他自己走,护也不用护了。上课也一样,不能光灌输,要多启发,多引导。”教师正确的启发引导能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编辑演示文稿》这堂课是“WPS演示”后的主题活动课,是对“WPS演示”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被局限在之前制作的案例——“传统节日”上。如果直接放手让学生做的话,他们可能很难一下子找到合适又可行的主题进行创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来创作演示文稿,我精选了一些优秀又可行的作品,如以往学生的获奖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对美的追求。于是,我适时提问:“如果是你,你们会怎么设计、制作?”学生开始积极动脑,在学习他人作品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仔细听完学生的想法,我继续引导:“其实做一个完整的电子小报就像是先造房子再装修,那么同学们想想,要完成这项工程,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有的学生说:“要先有图纸才能造房子。”还有学生说:“要先确定主题再搭框架。”有的学生说:“我特别喜欢恐龙,我要做一个有关恐龙的宣传手册。”……有了前期的设想和规划,再选择合适的素材,再一步一步实施,这样,一节课就获得了圆满成功。再看这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固定思维被一点点打破,内在学习需求被慢慢地激发,良好的学习氛围被建设起来,学生都自发地参与到学习中。

    3.循序渐进,提升设疑坡度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种是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能发挥其潜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阶段的水平。教师设置问题的难度取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合理设置问题难度,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逐步获得知识。例如,教学《修饰表格》一课时,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插入表格的方法。承接上节课的内容,本课是对表格进行修饰,使表格更加美观。常规的修饰,学生都能想到,如表格的列宽和行高,单元格的对齐方式。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一下:“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我们还能在哪些元素上修改,以使表格更加精美,表格内容更能精确、有效地表现数据?”很快,学生的作品有了新的变化,表格的样式、颜色(包括边框和底纹等)都有了变化,这样就更形象美观了。这种问题难度渐渐提升,知识点由易变难的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4.设置悬念,促使学生探究

    悬念的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心理期待,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于某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突然“闭口不讲”,学生的“胃口”被吊足,心理上便处于一种饥渴状态,形成一种不弄懂不罢休的心理状态,这就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去继续学习,探其究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例如,教学《幻灯片超链接》一课时,我先创设情境:迪士尼招聘小小解说员,解说员需要根据提问,参考幻灯片内容,即时介绍相应的动画片或动画人物。我设计的幻灯片是:目录页有动画片和动画人物的图片及文字,内容页有相关的详细介绍。本节课想要实现的效果是设置超链接,单击目录页中的动画信息,就能跳转到相应的内容页。导入环节,教师充当解说员,演示有超链接的幻灯片,整个过程不会放映多余的幻灯片,也不会退出放映。然后学生尝试,学生手头的幻灯片是没有超链接的,他们在操作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单击目录页中的动画片和动画人物后,不能直接跳转到相应的内容页,即使最终能够放映,但操作也比较复杂。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发现问题:为什么老师的幻灯片能直接跳转而我的不行?此时,他们的探究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他们迫切地想要学习超链接。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听得异常认真,同时学会举一反三,通过自主探究,学到更多相关知识。

    5.逆向思维,引起学生思考

    有的时候,学生会碰到“形似质异”的知识,学生往往习惯性地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如果思维定式不被打破,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促使他们不断进步,掌握逆向思维的方式,教师就要引导其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问题的根源。一旦学生不再用定式思维来看待问题、用固有经验来解决问题,他们的思考能力将会大大提高。例如,《编辑文档》一课涉及撤销和恢复命令的使用。撤销键在三年级画图板块接触过,学生对这个命令相对熟悉,而恢复命令和撤销命令功能相反,学生很可能会搞混。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让学生将要进行的操作以序号的形式明确出示。比如,第一步:输入文字;第二步:换行;第三步:删除一个词语等。然后,我让学生在這个基础上使用撤销键和恢复键,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会发现两者的不同,理解两个命令的功能,从而掌握这两种命令的使用方法。

    三、实践效果

    1.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一种双边甚至多边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实现这种双向互动的方法有很多种,而合理的课堂提问更能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教学效率。高效的问题互动是课堂的纽带,可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教师有的放矢地设疑,可以有效地调控课堂节奏和氛围。当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受阻时,教师及时地提问,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开拓学生思维,促进独立思考

    学习不仅是自身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学习兴趣培养的过程,更是身心发展、自然成长的过程。教师如果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更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进行有效的思考,从而获取知识、练就能力。但是,学生的思维难免会受阻。此时教师不应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答案,而要好好分析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适时调控问题的难度,为学生的答问铺路架桥,通过合适的手段及时给予引导,那么学生的思维将大大地拓展,学生会慢慢地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是智慧大道的铺路石,更是开启学生思想大门的钥匙。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生的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就像一颗种子,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去萌发、去生长。学生一旦具有了问题意识,体验到了探究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悦,就会乐于动脑,善于思考,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具有发展性的个体,而不是被动学习的“工具”。“机械”式的学习,影响的不仅仅是课堂的效率,还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自然成长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需要能处理好“收”与“放”的引导者。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学生的“问题意识”浇水施肥,为他们的自然成长加油助力。

    [参考文献]

    [1]杨昌元.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读书文摘,2016(17):1.

    [2]闫金花.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与思考[J].学周刊,2019(26):72.

    作者简介:陈晓笺(1990— ),女,江苏常州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服务中心科员,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策略

    冀蕴【摘 要】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发掘学生写作的闪光点,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 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

    司家燕摘要: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经常有学生抱怨自己在英语学习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仍然效率低下,成绩徘徊不前。这主要是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