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补墙》中的图征及其意义

    内容摘要: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创作中,将事物看得见的图征与谶语完美结合以揭示看似简单的诗歌背后的深远含义。本文聚焦于他的叙事小诗《补墙》,探讨其中的图征呈现及其意义。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图征不仅使诗歌意义表达更加直观,也拉近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补墙》 图征 意义传达

    罗伯特·弗罗斯特不仅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最受读者欢迎的自然诗人,其诗歌广为传颂。他曾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应邀在肯尼迪总统的就职典礼上宣读自己的诗歌。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他诗歌中借以抒怀的多是一些日常所见、平凡而轻松的事物;二是虽然他生活在一个各种文学思潮流派风起云涌的时代,但他不随波逐流,语言多用白描手法,追求质朴自然;三是在他质过于文的诗歌之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以快乐开始,以智慧结束”(Greenberg, 1961: 37)于平凡之处见伟大是对他诗歌最好的总结。

    《补墙》 (Mending Wall) 是弗罗斯特1914年发表的诗集《波士顿以北》(North of Boston)中的一首叙事短诗,在纯净简练的语言背后其蕴含的哲理值得读者反复思考。诗歌徐徐推进,以叙事者“我”之口吻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是一个生活在乡村的普通的劳动者,“我”的田野里种着苹果,而一堵石墙之外山那边的邻居家种着松树。春天來了,按照惯例,“我”叫着邻居对共同的石墙进行一年一度的修补工作。在此期间,“我”开始反思补墙的必要并想就此和邻居讨论。然而最终,故事以邻居固守父辈沿袭下来的传统“好篱笆造就好邻家”告终。

    弗罗斯特始终拒接归入任何流派,他不喜欢附庸理论创作诗歌,正如他本人曾经表示过,“我们有理由怀疑任何按照某种理论来写的诗可以长久。我反对所有的主义,他们只是某些观点的流行和失宠。”(Barry, 1963: 121, 212) 他反对评论家将自己归入象征派诗人,他认为“象征主义非常可能妨碍或者扼杀一首诗歌,它可以看作跟血栓一样坏,”但同时他宣称自己是一个“图征主义者”(区鉷, 罗斌, 2009: 90),“如果我的诗歌一定要有一个名字的话,我宁愿叫它们图征(Emblemism),我追求的是‘事物看得见的图征。”(Barry, 1963: 376)

    在本文中,笔者选择了《补墙》这首充满哲理意味的叙事小诗,结合“图征”理论,试图找到图征性在《补墙》中的表达,并阐释诗歌如何借图征传达了其深刻的主题意义。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对“图征”的界定;2)《补墙》中图征的反映;3) 补墙》中的图征对主题的阐释。通过文本分析,笔者认为:弗罗斯特选择运用更加直观生动的图征,不仅在诗歌中营造了一幅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加深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还通过谶语有意识的进行说教,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直观形象地揭示诗歌的主题及其普世意义。

    一.图征

    从词源上讲,图征 (emblem) 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mblēma,其本意是镶嵌或内嵌符号。现代意义上的图征来自于1531年意大利律师兼人道主义者安德鲁· 阿斯埃托的著作《图征书》,其主要指“象征图片的合集,通常伴有谶语、韵文或散文,从中世纪的寓言书而来。”(区鉷, 罗斌, 2009: 91) 1605年,英国学者弗朗西斯·科特斯指出“图征把知识分子的想象降低成可以感知的意向”(区鉷, 罗斌, 2009: 91) 。既然如此,图征包括直观的图片和具有说教意义或哲理意义的文字,那么二者结合,也就包括深层意义上的情感表达和思维传递。

    弗罗斯特称自己的诗歌是“看得见的图征”,在诗歌的文本呈现中虽然没有实实在在的图画,但诗人用自己的文字创造了一幅幅图画,或者说,他的诗歌容易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比较直观生动的画面,由此“图征的精髓并没有失去”。“弗罗斯特所说的图征是作为修辞手法的图征,而不是作为体裁的图征”(区鉷, 罗斌, 2009: 93) 图画的运用以及谶语的呈现是诗人运用的修辞手法,借以更直观更深刻地表达诗歌的主题,又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真正发挥出文学应有的教育意义。

    二.《补墙》中图征的运用

    诗歌平铺直叙的开始讲述故事。在诗歌的开头部分,一堵破败不堪、亟需修补的石墙映入眼帘,“有一样东西它不喜欢墙/ 冻胀了墙下的基础土壤,墙上石块跌落在两旁/ 墙体开裂,双人并肩而过像穿堂”。诗人首先呈现出的画面中有两个平行的意向,诗歌中的叙述者和一堵伤痕累累的石墙。需要说明的是,“弗罗斯特在诗中所呈现的‘看得见的图画中多是通过一个叙述者的眼睛看到的”(区鉷, 罗斌, 2009: 94)。我们仿佛看到,春天到了,又到了一年一度修补石墙的时候,叙述者站立在墙的一边注视着石墙,并思索着石墙破败的原因,这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沿着这个思路往下读,“猎人的行为则是另一番景象/ 我要紧随其后修补不停的忙/ 他们拆掉石块却不放回原位上/ 而是把兔子赶出让它们难躲藏/ 惹得猎狗叫汪汪”。图画中的叙述者脑海里开始回忆,并呈现出另一幅画面,那就是平日里打猎者经过石墙时毫不吝惜的行为对石墙造成了破坏。这种画中画的呈现方式别出心裁,“弗罗斯特呈现的是一个心事重重的人的内心世界”(区鉷, 罗斌, 2009: 94)。接着诗人继续描写这堵石墙,石墙的画面也更加丰满起来。“我所说的裂缝/ 没有谁见过其开裂听过其声响/ 但到春天来修补,眼前已是百孔千疮”。叙述者站在石墙旁边,看到了墙上的裂缝,回忆起猎人们的行径,并开始思考裂缝形成的原因,这一帧帧图画都在诗人简单直白的叙述中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既然如此,叙述者于是“通知了山那边的邻居街坊/ 约好了一天沿着墙巡查一趟/ 重新垒起我们之间的这堵墙”。画面由静态切成了动态,叙述者离开这堵石墙,越过山和田野去通知邻居一起修补石墙。随后,邻居如约而至,“我们沿着墙各自走在各一方/ 将各自一侧的石块收拾妥当/ 有些石块成块状,有些近乎于球状/ 我们不得不口念咒语确保其稳当/ ‘请呆在那儿不要晃,等我们折回来查访!/ 我们搬弄石块,手指被磨得粗糙无光”。我们仿佛看到了这幅画面:两个农夫头对头,时而弯腰捡石头时而直起身将石头重新堆砌,他们的中间被这堵石墙隔开,石头时不时掉落令他们白费功夫,他们或是叹气般或是咒骂般将石头重新放好,仿佛一种“户外游戏/ 玩家各站各一方”。

    随后,画面切到远处,“那边种松木这边种苹果树隔墙相望”,我们便得知叙述者家种的和邻居家种的完全不一样,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在这之前修建石墙呢?原诗中,这一疑问也被叙述者提出,“这让我若有所想/ 我们在这里并不需要修建这堵墙/ 我的苹果树永远不会越过这一屏障/ 跑到他松树下去把松果尝,我对他讲”。画面逐渐由远及近,又聚焦在两个农夫身上,对话的加入使之更加直观活泼,“我”不断思索着补墙的意义所在并试图与邻居理论,但邻居似乎不以为然地继续补墙,“我见他用双手将石块上端牢牢抓住不放/ 就像石器时代武装的野蛮人一样”。最终画面定格在这里,叙述者仿佛放下手里的工作,站着思考,而邻居仍然继续工作,并以一句“好篱笆会促成好街坊”搪塞他。

    三.《补墙》中的图征对主题的阐释

    《补墙》中展现的画面是叙述者“我”眼中的画面,诗人试图以“我”的视角来阐发深刻的内涵。这个画面看似简单祥和,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弗罗斯特的诗歌在朴素的风格之下,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蕴含着生活的哲理。“读他的诗,往往在一两句轻描淡写的诗句里就有笑意在荡漾,而笑意还未收敛,笔头轻轻一转,就带出一个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命题”(方平, 1983: 25)。诗歌一开始就给我们提出问题,“有一种东西它不喜欢墙”,这种不喜欢墙的东西是什么?笔者认为,它可能是1)大自然。“这种不喜欢墙存在的东西很显然就是大自然”(刘永杰, 2011: 48),“冻胀了基础土壤”,“太阳一晒”,温度和光照是大自然的代表。这是因为人类修建墙破坏了自然本来的面貌,将土地划分区域,破坏了有机统一整体性;也有可能是2)诗人自己,这个我们可以从后文得知,诗人不喜欢这种人与人之间隔阂的感觉;究其背后深层原因,还有可能是3)自然规律在作祟,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存在的,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消亡的过程中,墙也是这样。

    石墙及墙上的裂缝在具有画面感的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这种伤痕无声无息但就在那里。“许多批评家认为这首诗是讽刺人与人之间有形或无形的隔阂的”(程爱民, 1994: 67),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弗罗斯特本人曾于1957年作为“友好使者”访问苏联,当时正值美苏两大阵营“冷战”,整个世界似乎被一堵无形的墙切割成两个独立的存在。在这期间弗罗斯特在一次会议上朗诵了这首诗,这很契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印证了这首诗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等之间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隔阂。

    “叙述者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即图征中谶语的承载者,谶语起到了阐释图画和加深理解的作用”(区鉷, 罗斌, 2009: 94)。借叙述者之口,诗人说明了诗歌的一大主题,“尽管该诗讲的是‘修墙,实则隐含‘拆墙之意”(程爱民, 2007: 81)。《補墙》的文本呈现别具匠心,图画的第一帧和最后一帧的安排很好的说明了诗歌的主题:

    (1)Something there is that doesnt love a wall. (有一样东西它不喜欢墙)

    (2)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 (好篱笆会促成好街坊)

    就像一幅对比强烈的立体派图画,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态度。全诗共有45行,位于中央的诗的第23行表现出了这一主题:“There where it is we do not need the wall (我们在这里并不需要修建这堵墙)”。“我们认为这种绝妙的安排不可能是无意或者巧合,而是一种匠心独运”(程爱民, 2001: 81)。笔者认为第23行恰恰是本诗中的谶语,它既是叙述者的发问,也是叙述者智慧的展现。

    此外,图画中动态的对话也值得我们一再思考。虽然达成了补墙的共识,叙述者却一直在思考补墙的意义和目的。“以前修建这堵墙,我就该好好想一想/ 我要把什么东西来设防/ 我是否有冒犯谁的地方”,我们仿佛看到叙述者悲伤地站在墙边,忧郁地思索着石墙将他与邻居隔开,交流甚少,他在考虑是否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触犯了他。他试图尝试劝邻居放弃补墙,可是邻居“似乎已坠入黑暗感到迷茫/ 他不去琢磨父辈曾如何对他讲/ 倒是认为父辈所说的话非常棒”,“邻居的信念与墙的实际用途毫不相干,只不过因袭了传统的信念”(周桂君, 刘建军, 2007, 288),这里叙述者的怀疑精神与邻居的守旧传统形成了二元对立,也凸显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的激烈碰撞,使得诗歌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普世意义。

    四.小结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和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诗人,一位关注人类存在、深爱着人类的诗人,他在通过诗歌对人类进行心灵上的叩问。他的诗歌虽然常常以新英格兰为背景,但却以区域性反映了普遍性,以乡土气息表现普遍的社会现象。正如埃默里·埃利奥特 (Emory Elliot) 在《美国哥伦比亚文学史》一书中指出的: “如果仅仅认为弗罗斯特的诗只是提供了简单的日常生活哲理及美国式的智慧,那就是再愚蠢不过了;同样,如果觉得他的诗易读而觉得浅显,也是个错误。即便是那些着意描写普通乡村风景的诗……也可能极为深奥、复杂。”(Elliot, 1988: 944)

    参考文献

    1.Elaine, Barry. ed. Robert Frost, Robert Frost on Writing. New Brunswick &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63.

    2.Elliot, Emory.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3.Greenberg, Robert A. and James G. Hephburn. Robert Frost: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 Chicago: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61.

    4.程爱民. 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 外国文学. 1994, 64-68.

    5.程爱民. 论弗罗斯特的名诗《修墙》的结构与修辞手法.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80-83.

    6.方平. 幽默与讽刺——介绍弗洛斯特诗五首. 世界文学, 1983, 88-89.

    7.刘永杰. 《补墙》——弗罗斯特三重生态关怀的提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 46-52.

    8.区鉷, 罗斌.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图征性. 外国文学评论. 2009, 90-98

    9.周桂君, 刘建军. 平凡事件中的不平凡精神探索——弗罗斯特《补墙》中的隐喻探幽. 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286-291.

    (作者介绍:祁皓南,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农村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

    摘 要:绘本在当代少儿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农村小学因绘本资源匮乏、应用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绘本在英语教学中无法得到良好

  • 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有效

    邬爱知【摘 要】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它对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综合运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写作中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