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究
高立威 姚淼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理念和任务都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之一便是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让每一名大学生的价值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展现与发挥。就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 键 词] 新形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243-01
纵观我国当前各类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现状,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便是个性化案例教学,一切以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推动和促进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要想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必须处理好创新創业能力培养与专业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全面激发和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致。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笔者对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相关看法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型,正朝着建设创新性国家和人才资源强国迈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类高校都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作为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开始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越来越关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寻求各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诸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强化实践教学、设立创业基地等。
其实,在笔者看来,高校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阵地,要想有效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直接的切入点还应该放在常规性课堂教学体系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采用最科学、最高效的教学方式,将大学生综合素质、创业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产生最深刻的影响。
二、实施个性化案例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个性化案例教学的相关阐述
根据笔者多年的高校教育教学经验来分析,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工作中,个性化案例教学是非常高效的方式与途径。
何为个性化案例教学,从理论层面来解释,其主要指的是将个性化教学理念融入案例教学实践中,以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与个体差异为基础,有效开展和实施案例教学。个性化案例教学的核心便是案例,其是围绕多元化的真实案例所开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大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各种案例,在讨论与分析的过程中,加深大学生对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与认知,与此同时,在无形中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意识,让大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与差异。
(二)个性化案例教学的价值体现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了解个性化案例教学最大的优势便是案例,通过各种具有超强直观性、生动性、易懂的真实案例,引导大学生认识真实且复杂的工作环境,竭尽全力调动大学生的参与兴致,进而有效启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既然是案例,必然带有独特性,不同的案例,无论是在背景、条件还是影响因素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通过对不同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对大学生而言,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1)大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能够全面了解最真实的场景,学习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为以后的创业积累更多更有价值的经验。(2)案例会涉及很多大学生未知的领域,其必然能够在无形中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意识,加之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并进行有效引导与适时点拨,必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个性化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其最显著的一个优点就是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与条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的案例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所以基本上都是现实工作环境中相对比较完整的事件。如果大学生要想确保回答的正确率,就必须严格遵循一整套流程,从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逻辑、提出方案再到撰写报告都必须做到位。大学生按照这套流程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便是培养与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定义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选择人才的标准也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与要求。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当前各类高校需要重点完成好的任务之一便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拥有更坚实的基础优势。
参考文献:
[1]杨菲菲.高职软件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探究[J].通讯世界,2017(19):293.
[2]范仲文.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及培养方式的创新思考[J].四川劳动保障,2018(S1).
[3]张翠英,罗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