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等三种常规渔药对卡拉白鱼的急性毒性
张健 李赫 宋文华 蒋湘辉 富丽静 胡宗云 张涛+杨国成 张继飞
摘要: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三种常规渔药阿维菌素、三氯异氰脲酸和硫酸铜对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 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卡拉白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25、466、3.66和2.82 mg/L,安全浓度为0.77 mg/L;三氯异氰尿酸对卡拉白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22、2.49、2.19、1.79 mg/L,安全浓度为0.45 mg/L;硫酸铜对卡拉白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56、3.96、2.03、1.74 mg/L,安全浓度为0.6 mg/L。三种药物对卡拉白鱼毒性高低依次为:硫酸铜>三氯异氰尿酸>阿维菌素。三种常规渔药的安全浓度近于或高于生产中常用泼洒浓度,可放心使用。
关键词: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 ;阿维菌素;三氯异氰尿酸;硫酸铜;急性毒性
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 隶属鲤科(Cyprinidae)、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卡拉白属(Chalcalburnus)[1],主要分布在黑海、里海和咸海等水域,其食域广、适应性强,易于人工饲养。因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成鱼个体达100~150 g,是一种优质的小型经济鱼类[2],目前在天津和北京的市场供不应求。
2001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率先引入该鱼,蔺玉华等人在多个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3-7]。2012年,笔者单位引进该品种,在人工繁养和人工饲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9]。近几年,随着卡拉白鱼规模化饲养的迅速发展,病害防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尚未见到系统的研究和相关文献报道。本文通过3种常用渔药对卡拉白鱼的急性毒性试验,探讨其对卡拉白鱼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为卡拉白鱼病害防治中的科学用药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本试验所用卡拉白鱼来自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沈阳试验基地。试验前在水箱(120 cm×100 cm×60 cm)中暂养1周,待其稳定后挑选健康、无伤病的卡拉白鱼进行试验,平均体重5.9±035 g,平均体长6.2±0.31 cm。
试验在塑料箱(48 cm×37 cm×28 cm)中进行,试验用水为曝气2天的自来水,水温在23±1 ℃,水体溶解氧保持在5 mg/L以上,pH值在69~7.3之间。
1.2试验药物
阿维菌素、三氯异氰尿酸和硫酸铜三种常用的药物,见表1。
1.3试验方法
根据3种药物常用的鱼病防治浓度适当扩大和缩小范围进行预试验,依据结果确定正式试验的浓度范围,即96 h无死亡的浓度为最高浓度,24 h全部死亡的浓度为最低浓度范围。按照等对数间距设置7个试验浓度梯度组,每种药物浓度设2个平行,另设一个空白对照。每个箱体倒入40 L曝气水,然后各放入20尾卡拉白鱼。将试验药物先配成母液,试验开始后根据试验浓度要求,现用现配,每24 h换药一次。试验开始后连续观察8 h,然后分别记录24 h、48 h和96 h各浓度的卡拉白鱼死亡数和存活数。试验判断鱼死亡标准为肉眼观察鱼体不动,触碰后无任何反应。试验期间不喂食饲料。
2结果
2.1阿维菌素对卡拉白鱼的急性毒性
随着阿维菌素药液浓度的不断增加和试验时间的增长,卡拉白鱼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和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前期兴奋,在水中游速加快,偶有撞击箱壁现象;后期出現侧游,翻肚倒挂,反应迟缓,身体变形弯曲,经过一段时间逐渐沉入水底死亡。阿维菌素对卡拉白鱼的毒性试验结果见表2。
2.2三氯异氰尿酸对卡拉白鱼的急性毒性
三氯异氰尿酸低浓度1.5 mg/L时,72 h出现死亡,死亡率为2.5%。其对卡拉白鱼的应激性刺激很强,随着药液浓度增加,各试验组鱼体先后出现焦躁不安、上下蹿动、脱鳞等现象,在死亡前游动迟缓、反应迟钝、翻肚倒挂、浮于水面, 最后呆滞于水底死亡。详见表3。
2.3硫酸铜对卡拉白鱼急性毒性试验
随着硫酸铜浓度的增加,硫酸铜对卡拉白鱼的急性毒性效应明显增强,死亡率明显升高。低浓度0.5 mg/L试验组在72 h出现死亡;高浓度15 mg/L试验组24 h死亡率达80%,72 h全部死亡。中毒初期卡拉白鱼平衡力降低,出现侧游、打转现象,随后口、鳃盖微张,僵硬死亡。详见表4。表4卡拉白鱼在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中的死亡率
3讨论
3.1阿维菌素对卡拉白鱼的毒性
阿维菌素是一种抗生素类生物农药,因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杀虫力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车轮虫等寄生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预防药物使用[11,12]。在水产上,阿维菌素对不同品种的鱼类安全浓度是不一样的,对卡拉白鱼的安全浓度为0.77 mg/L,对江黄颡鱼0.035 6 mg/L[12]、斜石斑鱼幼鱼2.39 μg/L[11]、异育银鲫0.010 99 mg/L[13],表明卡拉白鱼同其它三种鱼相比对阿维菌素的耐受性较高。另外,其在卡拉白鱼中的安全浓度也远高于水产中的常用浓度0.2~0.3 μg/L。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不会引起卡拉白鱼的急性中毒现象,可放心使用。
3.2三氯异氰尿酸对卡拉白鱼的毒性
三氯异氰尿酸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具有高效、广谱、较为安全的消毒作用,是水产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消毒剂,对肠炎病、烂鳃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4]。三氯异氰尿酸安全浓度045 mg/L,略高于黄颡鱼0.23 mg/L[15]、云斑鮰0.38 mg/L[16]、鳜鱼苗0.10 mg/L[17];比斜带石斑鱼0.479 mg/mL[14]和斑点叉尾鮰0.62 mg/L[18]略低。卡拉白鱼对三氯异氰尿酸的安全浓度远高于生产用量0.09~0.135 mg/L(以有效氯计),因此可放心使用。另外,在养殖水质较肥沃的池塘,部分三氯异氰尿酸会被消耗,可适当增加剂量。
3.3硫酸铜对卡拉白鱼的毒性
硫酸铜是水产中的常用药物,它能医治或破坏虫体内氧化还原酶的活性,阻碍机体代谢或与机体的蛋白质结合成蛋白盐,可以杀车轮虫、隐鞭虫、鱼波豆虫和斜管虫等。硫酸铜安全浓度为06 mg/L,比鳜鱼0.2 mg/L、沙塘鳢0.3 mg/L略高[19],低于南方大口鲶2.45 mg/L[20],硫酸铜一般常规的泼洒浓度为0.5~0.7 mg/L,与卡拉白鱼的安全浓度相当,所以在日常的用药中,要精准称量,避免超量。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卡拉白鱼的疾病防治中,阿维菌素、三氯异氰尿酸和硫酸铜均可安全使用。但是鱼体对药物毒性的耐受程度还受水温、水体中有机物和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另外鱼体的大小、生理状态等也会影响其耐药性,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并密切观察鱼类的活动情况,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参考文献:
[1]
尼科里斯基L B.分门鱼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177-178
[2] 蔺玉华,耿龙武,吴文化.咸海卡拉白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20(4):345-348
[3] 蔺玉华,耿龙武,卢金星,等.咸海卡拉白鱼对盐碱耐受性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561-565
[4] 耿龙武,蔺玉华,张艳玲,等.咸海卡拉白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J].水产学杂志,2007,20(1):14-20
[5] 蔺玉华,耿龙武,吴文化,等.咸海卡拉白鱼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J].中国水产科学,2004,11(3):208-213
[6] 王信海,蔺玉华,姜秋俚,等.盐度对咸海卡拉白鱼生长及组织学特征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8,15(5):808-815
[7] 蔺玉华,耿龙武,吴文化,等.池塘驯养咸海卡拉白鱼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4):30-33
[8] 刘义新,金广海,杨培民,等.卡拉白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J].水产养殖,2014(8):133-134
[9] 张继飞.卡拉白鱼的品种优势及开发前景[J].北京农业,2015,1:89
[10] 吴邦灿,费龙.现代环境监测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52-254
[11] 程敏红,杨小立,庞强,等.乙酸铜和阿维菌素对斜带石斑幼鱼毒性效应的研究[J] .水产科学,2014,33(8):469-475
[12] 谢瑞涛,黄凯,覃志彪,等.5种常用农药对江黄颡鱼急性毒性试验[J] .水产科学,2010,29(5):274-277
[13] 严海娟,于莉,夏锦瑜,等.阿维菌素和氟虫腈对锦鲫的急慢性毒性效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363-365
[14] 程敏红,杨小立,庞强,等.5种常用渔药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產科学,2014,33(2):69-74
[15] 张耀武,陈万光,郑建武.5种常用渔药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生态学杂志,2009,2(1):122-125
[16] 张晋芳,朱玲,武秀丽.云斑鮰对9种常用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利渔业,2001,21(3):51-53
[17] 丁淑荃,万全,马艳,等.7种常规药物对鳜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J].水利渔业,2006,26(2):99-101
[18] 房春英,方晨晨,杜斌,等.三氯异氰尿酸对斑点叉尾鮰的毒性试验[J].当代水产,2010(8):68-69
[19] 孙文君.沙塘鳢对6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研究[J].内陆水产,2005(4):28-30
[20] 黄凯,杨子江,黄志凯.7种常用药物对南方大口鲶的急性毒性研究[J].水利渔业,1999,19(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