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寻“机”做好经济报道

韩毅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大到国家经济,小到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也给新闻媒体的经济报道带来新的挑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报道难度尤大。但是,“危”中寻“机”,做好新形势下的经济报道不仅是媒体的使命所在,更是鼓干劲促发展、提振社会信心的必然要求。
打开思路,另辟蹊径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状况乏善可陈,经济报道也面临题材匮乏、报道难做的境地,经济战线记者难免有畏难情绪。应该破除畏难情绪,打开思路,增强做好经济报道的信心。
扩大经济报道的范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的概念已涵盖实体和虚拟经济的方方面面,经济活动更是涉及众多领域,体量庞大,综合性更强,能做经济文章的新闻素材仍然不少。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下行,波及到区域经济活跃度明显下降,使本就难做的经济报道“雪上加霜”。但经济报道仍有亮点可寻,如大连水产业中近海捕捞走下坡路,近海养殖却蓬勃发展,钓鱼作为休闲、旅游经济成分方兴未艾。另外,IT、低碳材料、花卉等一些新兴产业的勃兴,典当、传统食品业等一些以前式微的行业的中兴就是例证。不同行业的兴衰、发展速度的快慢,都有经济报道的价值和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报道经济衰、慢的问题和教训更有价值。
让经济报道与受众更加贴近。以往的经济报道有“内行不看门道、外行不看热闹”的尴尬,专家和民众都不感兴趣,媒体情绪也受影响,这与“显性”线索居多,报道题材单调有关。现在这类线索大为减少,这类报道也相应减少,其实未必是坏事。眼下,生活离不开经济的观念已直抵人心,百姓对工业、农业、金融、贸易的广泛关注,是对就业、物价、收入分配、股市楼市等切身利益、生活质量的深度关切。让经济报道的着眼点和受众关注的契合点相吻合,就要改进经济报道,更加贴近百姓。记者不再是有劲无处使,而是怕知识不够用、本领不够强。
虽然经济报道在任何经济形势下都有文章可做,但媒体应该保持淡定。经济上行时,多提醒避免过热;经济下行时,多加油鼓劲。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进步很快,但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北京、大连“喝上干净、合格的自来水”已基本达到,媒体可以对此做些“软”的文章和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实宣传我们的国情,倡导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爱护水利设施等,切忌拿一时不能解决的难题说事、煽情,于事无补,反帮倒忙。
拓宽视角,延展范围
眼下,经济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影响无处不在,经济形势牵动国家的政治形势,更牵动社会、文化、教育、就业等每一根神经。经济报道应该立足这一现实,拓宽报道范围,把经济报道从生产的狭隘天地中解放出来,扩大到流通、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
以社会观点解读经济。要做好经济报道,就要跳出经济看经济,把单一的经济活动、经济事件,放在更宏观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审视、考量和反映,避免经济报道一味宣传经济建设成就和经验,寻求经济与生活、科技、文化、法律的重合、交集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社会关注、受众需求的角度延展报道角度和范围。
2013年11月16日,央广《新闻纵横》报道的《中学生校内开“圆梦银行” 校长筹集1万元作启动资金》,不仅讲述了中学生创业放贷的经营行为,更探究学生校内涉足“信贷”的社会影响、还贷风险、法律依据、行为后果以及创新人才培养、原创品牌打造等多方面问题,实际也是对学生创业、校园经济这种社会现象的解读剖析。
以经济视角看社会。经济报道并不单纯报道经济形势、经济成就,还会涉及法律、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从经济角度报道社会文化生活领域的现象,不仅能拓展经济报道思路,也能帮助受众从更深层面了解社会现象,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从本质上理解其真相,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奥运会期间,国内各大媒体除了对奖牌的关注,对奥运经济利弊的研讨也同样重视。此外,各媒体对少林寺商业化的关注、新华社对北京动物园搬迁以及对山东某地暴力执法等背后利益角逐的报道,都是以经济眼光探究“新闻背后的新闻”。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文化经济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对政策措施的出台、社会生活变化的关注,更需要用经济眼光和头脑去分析、解读,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高屋建瓴,开掘深度
经济报道要引人入胜,在横向拓展报道层面、角度的同时,更要入木三分,向纵深挖掘,揭示经济活动发生的原因、潜在问题、关联影响和发展趋势。对重大政策措施的解读更要站高望远,注重典型性、关联性和前瞻性,以高度带动深度。
立足全局,揭示重大经济事件的典型意义。任何经济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同样,经济报道在对新出现的经济政策、理论、现象、事件、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时,不能局限于报道单一事件或事实本身,更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势上,追本溯源,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后续影响,彰显经济报道的重大性、典型性。经济报道需要记者视角宏观、适度前瞻,不仅要跳出行业、地域、时间的局限,更要放眼经济事件对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多重影响的全局,纵深开掘。
2012年3月《北京日报》刊载的经济新闻《光伏企业抗辩难挽狂澜,中美成最大贸易摩擦国》,在报道美国商务部对华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税、中国14家光伏企业联合应诉的新闻后,指出虽然中国光伏企业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中国贸易出口占世界总贸易额的比重不到10%,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却分别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和一半的市场现状,同时以专家看法“大选年非理性行为作祟”点出这一经济事件背后的政治动因。这是一篇成功的“危”中寻“机”式报道。
答疑解惑,回应经济领域的民生关切。经济报道要注重从人们最关心处着眼,避免只见政策不见事、只见数字不见人的呆板报道。笔者负责统计行业报道,环比、同比、百分比这些数字如不加筛选提炼,直接编写播出势必让人产生“数字厌倦”,不断引发质疑,如为何政府公布的CPI涨幅与百姓的切身感受存在差距。2010年,记者采访了大连市统计局局长,请他详细讲解CPI生产过程、统计范围及个人承受能力差异等原因,随后又跟随调查员深入调查网点,感受实际采价过程,做出的报道既能答疑解惑,又令人信服。否则,简单堆砌数据、罗列成果,写出的“简报式”经济报道必然乏善可陈、无人问津,陷入“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窘境。近期各个媒体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决定的解读中,既有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重点与举措的重量级报道,又有房地产走势、小产权房、单独二胎等政策解读,热切回应社会关切的民生视角,以贴近性增强经济报道的指导性、服务性。
经济报道纵深开掘也要深入浅出,“专家尚嫌肤浅,百姓犹觉生涩”,常使经济报道费力不讨好。为便于百姓理解宏观的经济现象、专业术语、生僻概念、枯燥文字,需要记者以专家的思路观察,以平民的接受能力表述。对受众说“误差达到1纳米”,远不如说“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形象深刻;报道银根松动紧缩、油价调整,还是落在百姓房贷、私家车油耗多少更吸引受众。
揭示本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复杂的经济活动产生丰富的经济现象,成为经济报道的重要内容。但经济报道不能只报道经济现象,要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就必须去伪存真,揭示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本质,反映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和未来趋势。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爬坡、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对一些热点、难点经济问题把脉问诊的同时,媒体更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谋求解决问题建言献策。
中央电视台2010年9月9日新闻节目中,播出《有地不能耕 村民空守400万代金券》的新闻,不仅反映村委会给村民打白条,换钱要满66岁的问题,更发出对土地闲置的质疑。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土地开发、流转、闲置的调查反映,无疑是对经济最好的保驾护航,经济报道呈现出的价值,也是其深度的体现。
总之,经济报道要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民众排忧解难,提振社会信心,加强社会的和谐稳定,助推经济发展,对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也大有裨益。世界期待中国通过市场化改革释放新的发展活力,推动全球经济利好。在这样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大背景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经济报道同样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台)
栏目责编:吉 庆
相关文章!
  • 谈电影植入广告试听元素的创意

    【摘要】植入广告成功的关键在于规范形式的隐蔽性和效果的非隐蔽性之间的平衡。这需要在如色调、镜头、台词、道具、场景等几乎所有影视剧元

  • 对CCTV-4与CCTV-9新闻外宣现状

    韩 韬<br />
    【摘要】本文对CCTV-4、CCTV-9与CBS、CNN的新闻节目从外宣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中国电视新闻外宣存在的问题,从节目内

  • 建设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六大工

    建设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六大工程”<br />
    建设好筑基工程。意识形态工作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思想基础、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