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招录制度背景下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的提升
丁有稷 束亚 王砚欣
关键词 招录制度 公安院校 实战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710329003Z)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丁有稷、束亚、王砚欣,江苏警官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093
随着“十三五”江苏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公安教育改革也逐渐深入人心。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要着力改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校局合作,培养出一批高质量高素质人才,而实战化能力即是衡量公安专业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何为“实战化能力”呢?即以实战需求为准则,将教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基层第一线所具备的实战创新能力。近年来,经济社会的转型变革,公安机关面临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同时社会法制化的不断更迭,社会管理的不断创新,经济改革的不断完善,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队伍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么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改革背景下,如何去有效地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如何去有效地对接建立起完善的现代警务体系,特别是如何落实公安机关的“四项建设——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同时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学生警务化实战能力的主阵地,其培养方法是否符合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否顺应公安工作改革的新形势,这些都是公安改革工作中所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当今形势下,坚持走实战与教学相结合培养之路,在公安院校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提升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是我们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深化公安改革,顺应法制中国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的客观需要。一、当前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存在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院校始终坚持面向实战、服务实战、融入实战,以忠诚警魂教育为根本,以专业警务化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战化教育训练为着重点,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警务人才,有效提升了公安队伍建设的整体素质。全国公安院校经过多年的实战化教学改革,对于实战化教育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笔者仍发现,对照新时期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新要求,公安院校学生的实战能力与基层公安机关的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理念落后,严重脱节公安实际
警察是个高风险,实践性强的职业。公安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警务实战技能。当前,公安院校教学只是一味的强调理论培养,教学方法上缺乏互动,体验,探讨,联动等新颖的形式,还像初高中似的“填鸭式”灌输教育,依旧采取单一的,单向的,被动的教学模式 没有真正开展与实战相结合的课程活动,没有始终围绕紧贴实际,立足基层,殊不知公安院校本身就不同于一般大学,承担着向社会转型的重要角色,是沟通从学警过渡到警察的桥梁。理论跟实际很多时候截然相反,一味的强调理论忽略了实际,只会让学生对教学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无法提升实战能力水平,以至于深入基层时不知所措,忙手忙脚,等于从零开始。
(二)办学定位有偏差,课程设置僵硬化
公安院校属于行业大学,以专门培养预备警官的院校,对接公安机关。在《意见二》明确指出:“公安院校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任务,进一步调整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公安机关培养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公安专业人才。”但是很多时候公安院校仅仅只传授理论知识,忽视实战教学,以至于很多公安院校学生毕业之后还得从零开始。另一方面,我国公安院校教育发展的时间短,绝大多数院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模式单一,专业设置陈旧,专业结构不合理,学校缺少办学特色和活力,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完善培养目标,社会上普遍对公安的认识偏差大等,都严重制约了公安院校的发展,无法顺应社会对公安院校人才的需要。
(三)实习培训走过场,实战能力未能有效范围地提升
多年來,很多公安院校的实战化培训依然停留在实习的阶段,寄希望于实习能给学生实战能力得到所谓的提升。然而很多公安机关尤其是派出所等一线机关日常事务繁忙,从学校来的一批学警等同于廉价劳动力,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对学生进行所谓的警务技能实战化的专业培养,只是跟着“师傅”学,带着看,这些“师傅”虽有很多的实地经验但很多年纪比较大的老民警大多都是部队专业干部,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不能做到规范的专业讲解,有的还责任心不强,要求不严,不能进行有效地监督和考核。同时很多学警实习单位大都是笼统的基层派出所,并没有做到专业对口,不同的专业对应同样的工作岗位,那么专业优势显现不出来,同时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实际问题更没有很好的得到发挥。
(四)学科建设体制不完善,教学科技手段有缺乏
很多公安院校尤其是刚专升本的院校对公安学科体制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此没有的长远眼光去做整体规划,教学还不成体系。学科开创也都是大而空,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并没有根据当前实际来开展学科研究探讨。很多与警务实战教学相关的教学保障,场地保障,技术保障,基地保障也不到位,以至于很多学生都无法切身感受到实战化教学科技手段带来的效果。同时很多院校虽然开设了很多实战相关方面课程但由于警务实战化的特殊性,危险性而且也没有相关真实场景的辅助,以至于课程的学习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水平,更别提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水平了。常常是学校大举高喊要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却又后续保障跟不上,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得不到锻炼。二、提升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方法
公安教育训练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和基础,公安院校是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主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和实战化教育训练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孟建柱同志多次到公安院校视察指导工作,郭声琨同志多次看望慰问公安院校师生,对公安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体制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比例,确保公安院校毕业生成为公安队伍补充警力的主要渠道”。而“实战能力”是权衡公安院校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也是各级公安机关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因此,公安院校如何去培养提升学生的警务实战能力,成为当前公安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一) 强化学科专业和实践的应用性,服务实战需要
学科建设是实战化教学的基础。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是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服务公安实战提档升级的硬实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服务一线是公安院校的办学宗旨。人才的培养与学科课程设置息息相关,在强化学科专业时,要考虑到学科知识之间的网络纵横关系,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衔接互联性与各学科知识的渗透融合等,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科之间穿插着实践的内容,纯理论的知识要有,但也不全是,考虑学科课程的设置是否完全背离了公安实际的需要而大刀阔斧的谈论“空、大、虚”的学科学习,一定要将理论服务实战,让知识走进实践,坚持“一切跟着实战走”,可以全面推行模拟教学、演练教学,做到教学、训练跟着实战走,实时把公安实战中的最新战术、最新案例等引进课堂。这样既可以让学科变得更专业同时也让教学内容妙趣横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提升学生实战能力上也事半功倍。同时也可以以建设模拟警务信息平台为契机,开展“大数据平台”教学培训,推动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实战能力。
(二)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深入实践,强化师资力量
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为公安机关提供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公安院校的专业老师具备高能力、高素质的优秀学管干部,既要有较高的公安理论教学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公安业务实践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才是公安院校培养学生实战能力的引领者。公安专业教师应该根据课程需要,定期到公安机关挂职锻炼或者利用空闲时间去进行短期调研,收集实战案例,累积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去,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基层实训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方案,对实训工作提供整改或改进意见,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新鲜的一手资源,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也能够在教学中感受到实战的重要,提高自身的实战化水平。
(三)构建警务校局合作平台,提升实战能力
课堂教学向公安实战一线延伸。何谓校局合作?是指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实现教学与实战相结合,共同培养符合公安工作需要的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建立校局合作机制,根据不同警种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由学院教师与实战部门的训练教官组成多个教学团队进行实战教学,让学生能摆脱传统的上课模式,走进一线,体验实战。实战一线就是学生最好的课堂。从大一开始每个寒暑假都要安排在校学生到公安基层部门实习或见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框架。当然光有基层机关的“师傅”带领远远不够,主要局领导,各科、所、队、室的领导干部要定期组织开展调研,老师要不定期的进行工作监督核查,对学生的实训工作进行考核并加以整改。
(四) 定期开展实战化交流座谈会,加强人才培养
光有老师的授课式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战化水平远远不够,课堂上的理论总是与实战有很大差距,走出课堂,走进一线是我们需要去改进的第一步。我们可以邀请公安机关领导、公安研究领域的专家作为学院特聘教授进行专题授课,传授在基层部门经常会发生的突发事件如何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后续如何发展等等,让学生能在学校依然能了解到很多关于基层甚至实战一线的资源和信息,能有所掌握有所发挥。同时也可开展分享座谈会,让学生和一线的民警或者教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解难答惑,这样学生能实时了解掌握到最新的警务实战信息和把握到目前先进的警务实战技能,也能将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到实战中去,积累自我的警务实战经验,日积薄发。
(五) 邀請驻地教官定期开展警务场景演练,寓教于乐
实战化教学必须有精通实战教学的教师教官队伍。公安院校可以聘请优秀公安民警或者军队教官担任公安院校学生“教官”。教师与教官的教学合作,形成教师教官合作开展课程教学方法探索机制,形成教师与教官各施所长,取长补短,打造共同成长的双赢局面。教官定期开展警务实战训练,何为“警务实战训练”?简单来说就是模拟警察执行公务中可能面临的实际战斗而进行的培训练习,其根本是研究“如何搞好训练”,因此训练是主体。实战能力是内容,包含警察执法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如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等。“贴近实战”是警务实战训练的灵魂,是否贴近实战是考量警务实战训练水平高低的标尺。在开展训练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以教官制为主导的教师综合考评体系实时对学生进行考核改进,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六) 科技引领实战浪潮,培养优质实战化人才
新时期的公安工作复杂多变,富有挑战性。以传统的手段来解决日趋复杂的问题早已不能胜任,有合理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不断研究和解决公安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技术层面逐步去引领公安实战,是公安院校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逐步建立联盟间信息互享、课程互通、设备互用、图书互借、课题互研的常态化开放平台,为警院师生和一线民警提供方便快捷、全面周到的学习训练条件,探索建立公安教育训练新模式。要依托学院部省的重点研究基地、产学研基地和公安机关重点实验室,瞄准最新警务动态和前沿技术,组建联盟创新团队,强化协同攻关,努力打造公安理论研究与公安科技创新的高峰。不断加大公安理论研究和警务实战研究,以更好地发挥科研服务公安机关实战、牵引学院实战化教学。用科研去代替传统的学术理论研究,摒弃掉陈旧的教学方法,去学会用科技引领学术浪潮,去打造实战化水平,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培养出优质的实战型人才。三、 公安警务实战化的意义
聚焦实战、服务一线、着眼未来是公安院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郭声琨在主持召开公安部党委会议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关于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意见和警务实战化建设意见等文件。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对警务实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重点围绕维稳处突、打击犯罪、治安治理三项任务,紧紧抓住指挥处置、侦查办案、巡逻防控三个环节,牢牢把握情报信息、专业训练、警力装备三大支撑,强化实战引领,注重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一体化运作的情报指挥机制、合成作业的侦查办案机制、立体常态的巡逻防控机制和实用实效的警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而与此同时,“实战能力”是当今社会上衡量一个高质量警官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在如今严格的招警制度下,公安院校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实战型预备警官。公安院校旨在培养出“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出不仅具备专业知识素养的一批应用型人才,更是要培养出一批具有实战能力的优秀预备警官。着力提高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学生具备从事公安工作的实战能力,丰富公安教育训练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对当前的实战化教育训练改革工作起到积极作用,为公安事业输出更多的人才。
注释:
谢海军.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探析.公安教育.2015(11).123-137.
马睿、王梅.公安高校学报和公安关系的学科研究.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2).45-48.
吴亚男.实战化训练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24).138-179.
卢秋玲.构建校局合作平台 培养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公安教育.2006(11).45-46.
关键词 招录制度 公安院校 实战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710329003Z)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丁有稷、束亚、王砚欣,江苏警官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093
随着“十三五”江苏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公安教育改革也逐渐深入人心。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要着力改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校局合作,培养出一批高质量高素质人才,而实战化能力即是衡量公安专业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何为“实战化能力”呢?即以实战需求为准则,将教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基层第一线所具备的实战创新能力。近年来,经济社会的转型变革,公安机关面临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同时社会法制化的不断更迭,社会管理的不断创新,经济改革的不断完善,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队伍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么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改革背景下,如何去有效地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如何去有效地对接建立起完善的现代警务体系,特别是如何落实公安机关的“四项建设——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同时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学生警务化实战能力的主阵地,其培养方法是否符合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是否顺应公安工作改革的新形势,这些都是公安改革工作中所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当今形势下,坚持走实战与教学相结合培养之路,在公安院校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提升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是我们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深化公安改革,顺应法制中国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的客观需要。一、当前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存在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公安院校始终坚持面向实战、服务实战、融入实战,以忠诚警魂教育为根本,以专业警务化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战化教育训练为着重点,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警务人才,有效提升了公安队伍建设的整体素质。全国公安院校经过多年的实战化教学改革,对于实战化教育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笔者仍发现,对照新时期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新要求,公安院校学生的实战能力与基层公安机关的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理念落后,严重脱节公安实际
警察是个高风险,实践性强的职业。公安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警务实战技能。当前,公安院校教学只是一味的强调理论培养,教学方法上缺乏互动,体验,探讨,联动等新颖的形式,还像初高中似的“填鸭式”灌输教育,依旧采取单一的,单向的,被动的教学模式 没有真正开展与实战相结合的课程活动,没有始终围绕紧贴实际,立足基层,殊不知公安院校本身就不同于一般大学,承担着向社会转型的重要角色,是沟通从学警过渡到警察的桥梁。理论跟实际很多时候截然相反,一味的强调理论忽略了实际,只会让学生对教学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无法提升实战能力水平,以至于深入基层时不知所措,忙手忙脚,等于从零开始。
(二)办学定位有偏差,课程设置僵硬化
公安院校属于行业大学,以专门培养预备警官的院校,对接公安机关。在《意见二》明确指出:“公安院校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任务,进一步调整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公安机关培养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公安专业人才。”但是很多时候公安院校仅仅只传授理论知识,忽视实战教学,以至于很多公安院校学生毕业之后还得从零开始。另一方面,我国公安院校教育发展的时间短,绝大多数院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模式单一,专业设置陈旧,专业结构不合理,学校缺少办学特色和活力,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完善培养目标,社会上普遍对公安的认识偏差大等,都严重制约了公安院校的发展,无法顺应社会对公安院校人才的需要。
(三)实习培训走过场,实战能力未能有效范围地提升
多年來,很多公安院校的实战化培训依然停留在实习的阶段,寄希望于实习能给学生实战能力得到所谓的提升。然而很多公安机关尤其是派出所等一线机关日常事务繁忙,从学校来的一批学警等同于廉价劳动力,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对学生进行所谓的警务技能实战化的专业培养,只是跟着“师傅”学,带着看,这些“师傅”虽有很多的实地经验但很多年纪比较大的老民警大多都是部队专业干部,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不能做到规范的专业讲解,有的还责任心不强,要求不严,不能进行有效地监督和考核。同时很多学警实习单位大都是笼统的基层派出所,并没有做到专业对口,不同的专业对应同样的工作岗位,那么专业优势显现不出来,同时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实际问题更没有很好的得到发挥。
(四)学科建设体制不完善,教学科技手段有缺乏
很多公安院校尤其是刚专升本的院校对公安学科体制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此没有的长远眼光去做整体规划,教学还不成体系。学科开创也都是大而空,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并没有根据当前实际来开展学科研究探讨。很多与警务实战教学相关的教学保障,场地保障,技术保障,基地保障也不到位,以至于很多学生都无法切身感受到实战化教学科技手段带来的效果。同时很多院校虽然开设了很多实战相关方面课程但由于警务实战化的特殊性,危险性而且也没有相关真实场景的辅助,以至于课程的学习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水平,更别提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水平了。常常是学校大举高喊要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却又后续保障跟不上,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得不到锻炼。二、提升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方法
公安教育训练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和基础,公安院校是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主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和实战化教育训练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孟建柱同志多次到公安院校视察指导工作,郭声琨同志多次看望慰问公安院校师生,对公安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体制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比例,确保公安院校毕业生成为公安队伍补充警力的主要渠道”。而“实战能力”是权衡公安院校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也是各级公安机关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因此,公安院校如何去培养提升学生的警务实战能力,成为当前公安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一) 强化学科专业和实践的应用性,服务实战需要
学科建设是实战化教学的基础。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是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服务公安实战提档升级的硬实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服务一线是公安院校的办学宗旨。人才的培养与学科课程设置息息相关,在强化学科专业时,要考虑到学科知识之间的网络纵横关系,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衔接互联性与各学科知识的渗透融合等,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科之间穿插着实践的内容,纯理论的知识要有,但也不全是,考虑学科课程的设置是否完全背离了公安实际的需要而大刀阔斧的谈论“空、大、虚”的学科学习,一定要将理论服务实战,让知识走进实践,坚持“一切跟着实战走”,可以全面推行模拟教学、演练教学,做到教学、训练跟着实战走,实时把公安实战中的最新战术、最新案例等引进课堂。这样既可以让学科变得更专业同时也让教学内容妙趣横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提升学生实战能力上也事半功倍。同时也可以以建设模拟警务信息平台为契机,开展“大数据平台”教学培训,推动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实战能力。
(二)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深入实践,强化师资力量
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为公安机关提供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公安院校的专业老师具备高能力、高素质的优秀学管干部,既要有较高的公安理论教学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公安业务实践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才是公安院校培养学生实战能力的引领者。公安专业教师应该根据课程需要,定期到公安机关挂职锻炼或者利用空闲时间去进行短期调研,收集实战案例,累积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去,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基层实训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方案,对实训工作提供整改或改进意见,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新鲜的一手资源,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也能够在教学中感受到实战的重要,提高自身的实战化水平。
(三)构建警务校局合作平台,提升实战能力
课堂教学向公安实战一线延伸。何谓校局合作?是指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实现教学与实战相结合,共同培养符合公安工作需要的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建立校局合作机制,根据不同警种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由学院教师与实战部门的训练教官组成多个教学团队进行实战教学,让学生能摆脱传统的上课模式,走进一线,体验实战。实战一线就是学生最好的课堂。从大一开始每个寒暑假都要安排在校学生到公安基层部门实习或见习,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框架。当然光有基层机关的“师傅”带领远远不够,主要局领导,各科、所、队、室的领导干部要定期组织开展调研,老师要不定期的进行工作监督核查,对学生的实训工作进行考核并加以整改。
(四) 定期开展实战化交流座谈会,加强人才培养
光有老师的授课式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战化水平远远不够,课堂上的理论总是与实战有很大差距,走出课堂,走进一线是我们需要去改进的第一步。我们可以邀请公安机关领导、公安研究领域的专家作为学院特聘教授进行专题授课,传授在基层部门经常会发生的突发事件如何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后续如何发展等等,让学生能在学校依然能了解到很多关于基层甚至实战一线的资源和信息,能有所掌握有所发挥。同时也可开展分享座谈会,让学生和一线的民警或者教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解难答惑,这样学生能实时了解掌握到最新的警务实战信息和把握到目前先进的警务实战技能,也能将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到实战中去,积累自我的警务实战经验,日积薄发。
(五) 邀請驻地教官定期开展警务场景演练,寓教于乐
实战化教学必须有精通实战教学的教师教官队伍。公安院校可以聘请优秀公安民警或者军队教官担任公安院校学生“教官”。教师与教官的教学合作,形成教师教官合作开展课程教学方法探索机制,形成教师与教官各施所长,取长补短,打造共同成长的双赢局面。教官定期开展警务实战训练,何为“警务实战训练”?简单来说就是模拟警察执行公务中可能面临的实际战斗而进行的培训练习,其根本是研究“如何搞好训练”,因此训练是主体。实战能力是内容,包含警察执法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如体能、技能、心理素质等。“贴近实战”是警务实战训练的灵魂,是否贴近实战是考量警务实战训练水平高低的标尺。在开展训练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以教官制为主导的教师综合考评体系实时对学生进行考核改进,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六) 科技引领实战浪潮,培养优质实战化人才
新时期的公安工作复杂多变,富有挑战性。以传统的手段来解决日趋复杂的问题早已不能胜任,有合理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不断研究和解决公安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技术层面逐步去引领公安实战,是公安院校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逐步建立联盟间信息互享、课程互通、设备互用、图书互借、课题互研的常态化开放平台,为警院师生和一线民警提供方便快捷、全面周到的学习训练条件,探索建立公安教育训练新模式。要依托学院部省的重点研究基地、产学研基地和公安机关重点实验室,瞄准最新警务动态和前沿技术,组建联盟创新团队,强化协同攻关,努力打造公安理论研究与公安科技创新的高峰。不断加大公安理论研究和警务实战研究,以更好地发挥科研服务公安机关实战、牵引学院实战化教学。用科研去代替传统的学术理论研究,摒弃掉陈旧的教学方法,去学会用科技引领学术浪潮,去打造实战化水平,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培养出优质的实战型人才。三、 公安警务实战化的意义
聚焦实战、服务一线、着眼未来是公安院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郭声琨在主持召开公安部党委会议暨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关于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意见和警务实战化建设意见等文件。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对警务实战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重点围绕维稳处突、打击犯罪、治安治理三项任务,紧紧抓住指挥处置、侦查办案、巡逻防控三个环节,牢牢把握情报信息、专业训练、警力装备三大支撑,强化实战引领,注重机制创新,大力推进一体化运作的情报指挥机制、合成作业的侦查办案机制、立体常态的巡逻防控机制和实用实效的警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而与此同时,“实战能力”是当今社会上衡量一个高质量警官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在如今严格的招警制度下,公安院校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实战型预备警官。公安院校旨在培养出“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出不仅具备专业知识素养的一批应用型人才,更是要培养出一批具有实战能力的优秀预备警官。着力提高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学生具备从事公安工作的实战能力,丰富公安教育训练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对当前的实战化教育训练改革工作起到积极作用,为公安事业输出更多的人才。
注释:
谢海军.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探析.公安教育.2015(11).123-137.
马睿、王梅.公安高校学报和公安关系的学科研究.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2).45-48.
吴亚男.实战化训练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24).138-179.
卢秋玲.构建校局合作平台 培养公安院校学生实战能力.公安教育.2006(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