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融合的顶层设计与要点浅析

    【摘要】“互联网+”时代,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业应如何应对,是摆在我们每个出版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国家相关文件的出台,为出版业面对“互联网+”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本文以知识产权出版社融合发展实践为例,分析出版人应如何进行出版融合。

    【关键词】出版融合;顶层设计;要点

    【作者单位】唐学贵,知识产权出版社。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这样的环境下,“互联网+”成为新常态下的新动力。“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和改良传统产业,推动各行业融合发展,创造新产业生态,进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力量,将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全新动力。

    一、“互联网+”催生出来的出版融合

    “互联网+”时代,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业应如何应对,是摆在我们每个出版人面前的重要课题。继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互联网+”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也于2015年4月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顶层设计的文件出台,为我们出版业面对“互联网+”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互联网+”战略的引领下,出版融合要求出版人具备驾驭互联网的能力,具备掌控网络空间话语权的能力,具备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能力,这也是出版融合指导意见出台的初衷之一。具体而言,出版融合要求出版人做到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履行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职责和使命。其二,自觉认知和把握互联网传播的规律,实现传统出版人向现代传播者的转型升级。

    二、面向出版融合的战略规划

    出版业面对“互联网+”,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我们认为,必须战略先行,要结合自身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制定出既有前瞻性又能真正落地的出版融合战略。

    知识产权出版社作为全国第一批出版转型升级示范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融合发展战略:以知识产权数字内容资源为基础,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以按需印刷的推广示范为品牌,以多个互联网平台产品为主体,打造多层次、立体化、全产业链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出版社确立了出版融合的远景规划——做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引领者和现代出版方式变革的探索者。在远景规划的指引下,出版社又制定了三年具体规划,明确了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数字化人才建设、加强数字出版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保障措施。

    三、出版融合引领的数据资产建设

    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于企业未来的竞争和发展潜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出版企业由单一发展向融合发展转型更是具有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就数据规模而言,知识产权出版社如今已经拥有200T左右的庞大数据资源,这些数据资源已然成为出版社的一项重要资产,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就数据服务而言,知识产权出版社围绕知识产权大数据,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数据产业链,包括专业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标引、计算和运营,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内出版界为数不多的专业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该平台每年实现的海外产值已经超过2000万元。

    就数据增值而言,知识产权出版社所拥有知识产权大数据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有的图书价值;同时,随着数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数据服务的进一步提升,数据增值的速度将呈现几何式增长的趋势。

    四、出版融合视野的平台研发

    以出版融合的视角观察知识产权出版社的发展,融合之路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9年“中国知识产权网”的建立为里程碑。在这之后,出版社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特色资源,运用互联网思维,研发、运营了数十个互联网平台产品,其中具有鲜明特色、引领转型的平台主要如下。

    其一,打造了中国知识产权大数据与智慧服务平台——DI Inspiro,为国内外高端用户提供专利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

    其二,研发了专利申请云服务平台——知了网,运用专利代理大数据分析,为专利申请用户选择最合适的代理机构提供智能推荐服务。

    其三,创建了智能翻译平台——“I译+”,综合运用领先的机器翻译技术、翻译资源共享平台、辅助翻译模式为国际交流提供智能化、定制化、效率化的语言技术解决方案。

    其四,重磅推出了国内第一个图书自助出版的社交服务平台——来出书,深度整合UGC(个人创作)+PGC(专业创作)+OGC(职务创作)综合模式下的内容生产、交互及发布通道,力图打造基于图书出版的IP产业链生态圈,做内容原创者的出版经纪人和IP合伙人。

    五、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性技术的应用

    在建设上述知识服务平台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出版社形成了独特的人才结构和技术优势。出版社现有员工近1000人,技术人才和网络运营人才就有400多名,他们具备比较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网络平台建设能力和丰富的平台运营经验。同时,出版社拥有许多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软件:(1)面向数字出版的机器翻译技术;(2)全文检索、语义检索、相似性检索、跨语言检索技术;(3)可视化技术;(4)知识库体系建设技术;(5)多核心OCR识别数字化加工技术等。

    正是依托出版社独特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知识产权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荣誉和成绩:2015年担任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试点单位并成为第27包的组长单位;获批成为国家专业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的试点单位,并成为第六项标准“知识关联规则”起草组组长单位;同时还被选中担当知识服务模式试点的技术支持单位。

    六、出版融合驱动的知识服务

    赵大伟在《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中讲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模式,将成为未来商业模式的主要代表。马云也曾说过,“未来的生意是C2B模式而不是B2C模式,用户改变企业,而不是企业向用户出售”。今日头条能够成功就是很好的例证。互联网思维,归根结底就是用户思维,需要我们出版企业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将产品思维升级为用户思维,将销售思维升级为服务思维,将渠道思维升级为媒体思维。如果仅仅把互联网当作工具,把做网站商城作为新的销售渠道;做微信微博当作新的品牌传播手段,那么只能停留在狭义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层面。相反,只有真正用用户思维重构的出版企业,才可能赢得未来。

    知识产权出版社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用户思维的运用,致力于为目标用户提供个性化、互动性的知识服务。

    首先,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知识服务。互联网时代,用户不再是一个个模糊的“群体”,而是有着鲜明个性和特征的个体,只有精准把握每一个个体用户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实现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出版企业应与时俱进,根据出版社的优势出版板块,建立用户资源数据库,精准把握用户年龄、性别、阅读和消费习惯等个性化特征,面向不同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化传播,并在产品设计及传播过程中注重用户体验,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进行传播,实现从大众化产品向个性化产品的延展。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来出书自助出版平台,是个性化、定制化知识服务的典型例证。该平台能够为一切拥有出书意愿的客户提供一站式自助出版服务,用户可以自助上传拟出版的书稿,可以与策划编辑进行出版价格的商谈,可以与策划编辑协商出版形式、出版数量、图书定价等个性化事宜,可以提供“用户自己生产内容、自己传播内容、自己收获产品”的全流程知识服务。

    其次,提供优质知识服务,提升用户忠诚度。只有好的用户体验,产品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客户的黏性才会增强,客户的忠诚度才会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出版社面对新形势,积极主动地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整合内容资源,针对不同终端和渠道特点进行了差异化生产;同时在出版流程再造上寻求突破,建立了全流程数字复合出版的整体架构。此外,知识产权出版社充分发挥团队合作能力,变单兵作战为集成作战,形成团队作战的合力,对内容资源进行多维度挖掘和加工,为不同渠道的用户进行差异化生产,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体传播,进而在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再次,开展互动性知识服务,增强用户的参与感。雷军说过,小米销售的是参与感,这才是小米成功秘密背后的真正秘密。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在打造产品过程中,让用户积极参与进来,鼓励用户参与产品开发,参与内容生产,参与评论和分享,增强用户参与感,让用户传播品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力。久而久之,来出书自助出版平台产生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社会效果,其不仅在出版界影响力大大提升,还在其他各个行业都收到了热烈的反响。

    [1]黎万强.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8).

    [2]赵大伟.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3).

相关文章!
  •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

    喻春龙<br />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凝练而深刻的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和准

  • 浅谈摄像的技巧与应用

    马 骏<br />
    【摘要】本文从画面、构图原则以及变焦拍摄等几个方面阐述摄像中的一些经验和技巧。<br />
    【关键词】摄像 画面 构图 变焦<br

  • 3D打印技术应用的版权障碍与立

    【摘要】3D打印技术应用中对版权的利用具有多环节性、与制造过程的统一性、对共享环境的依赖性等特征,版权法对其规制的主要障碍体现在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