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徐引娣

    摘 要:构造柱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存在于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和砌体施工等方面,因此,我们要在各个施工环节采取措施,保障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构造柱施工;控制措施

    1 钢筋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1.1 钢筋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

    1.1.1 纵向钢筋上下错位:由于钢筋在定位放线时偏离正确位置,上下楼层位置相差超过6mm以上,使构造柱的上下纵向钢筋只得采取弯折措施的“归位”,结果是构造柱施工后呈摆动形柱,严重影响其有效作用。

    1.1.2 钢筋搭接不规范:施工中很多工程的构造柱钢筋的搭接位置很随意,并且搭接长度也没有满足35d规范要求,甚至存在单端弯钩或两端都不弯钩的现象。

    1.1.3 箍筋松散,滑移歪斜,数量不足:构造柱施工中的箍筋施工问题诸多,绑扎间距过大,间距不均,箍筋绑扎后在砌体施工期间出现滑移歪斜及松散现象,不去处理,甚至还有偷工减料的现象,不按规定数量和间距绑扎,使构造柱的整体质量和所起的作用受到影响。

    1.1.4 不按规定加密钢筋:按规范要求,当柱与圈梁相交时,应在节点处适应加密柱的箍筋,但有些施工中却没有严格执行,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

    1.1.5 箍筋的弯钩长度及角度不规范:在新规范GB50204-92中规定,对于抗震要求结构,平直部分的弯钩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其弯钩的角度为135°/135°,但施工中大都采用90°/90°弯钩,其长度也不足10d。

    1.1.6 拉结钢筋的摆放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常会发现拉结钢筋漏放或错放现象,使墙与构造柱拉结筋放置不准确,特别是在墙体的丁字接头、十字接头及拐角处,经常发生钢筋错放及漏放现象。

    1.2 钢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2.1 垂直度的保障:为保证构造柱应有的垂直要求,在各层施工前应对构造柱的轴线位置准确定位,然后绑扎柱子钢筋,砌筑过程中严格控制砌体垂直,随时调整已绑好的钢筋笼,为使其不摇晃保证垂直,可利用柱与砌体的拉结筋来固定。

    1.2.2 钢筋的下料应准确,纵向钢筋的下料长度是以一个楼层高度加上搭接长度为准的,还应包括弯钩长度。

    1.2.3 拉结筋应事先备料放置砌筑现象,保证砌筑人员随用随取、防止漏放。另外,拉结筋不宜在构造柱中部穿过,应靠在柱子纵筋边,防止钢筋阻碍混凝土顺利通过。

    2 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2.1 混凝土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

    2.1.1 混凝土的纵配问题:构造柱的断面尺寸较小,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顺畅密实,不出现卡壳断条等现象,规范中提出骨料的料径不宜大于2.0cm,但许多施工现场对骨料的选配极不认真,往往由于骨料粒径过大而在柱内局部受阻,出现了不密实和断条的情况。

    2.1.2 由于构造柱断面较小,混凝土往往是一次性浇筑完成,为确保混凝土不出现蜂窝、麻面或孔洞,规范中要求坍落度控制在5cm~7cm,以利于混凝土通过振捣能够充分流入预留砖模中的各个空洞内,增加与砌体粘接作用,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出现坍落度过小、混凝土干硬等情况。

    2.1.3 根部清理不干净,混凝隔离断条,规范要求构造柱根部应预留清扫口以便于清除落地灰、碎砖块等杂物,但许多施工现场对这项工作或是清理不净,或是不清理,结果造成层层柱根结合不上,造成构造柱多层断条,非但不起抗震作用,反而破坏了墙体节点处的整体性。

    不按规程操作,混凝土结合不良,由于新老混凝土界面结合不良,形成暗缝内伤。

    2.2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2.1 施工现场必须按规范要求选用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cm的骨料配置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不卡壳,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2.2.2 必须对混凝土级配、坍落度、振捣方式进行严格控制,认真按规范要求准备和操作,确保一次浇筑成功。

    2.2.3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构造柱底部垃圾清扫干净,并用清水冲洗,然后按规范要求浇铺1cm~2cm厚的同标号水泥砂浆,方可浇筑。

    3 砖砌体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3.1 砖砌体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

    3.1.1 马牙槎留设不规范,所出现问题主要是:先进后退、槎口高度不一、深度不等,遇丁字砌体节点时,为图扣模板方便,内横墙不留马牙槎,只留直槎,甚至个别现象为图省事,干脆取消马牙槎,减去了扣模板这道工作。

    3.1.2 砌体砂浆不做清理,这一做法,相当于减小了构造柱的有效断面,另外由于砂浆的阻碍,使混凝土在浇筑时易出现表面的蜂窝和孔洞,严重时造成构造柱的主筋外露。

    3.2 砌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3.2.1 保证构造柱的轴线与墙体的轴线一致,结构应对位。

    3.2.2 砌体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垂度,马牙槎应符合规范要求,先退后进,马牙槎处的砌筑砂浆应密实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3.2.3 砌筑施工应保持砖模的表面清洁,对挤揉出的砂浆应随时清除,防止凸出的砂浆吃到构造柱内,影响构造柱的质量。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研究

    罗琦史冰芸摘要: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可以显著避免来自地杂波的干扰,非常适用于气象领域。文章从系统整体设计、天线辐射模块方案、

  • 基于MATLAB 的信号时域采样及

    唐敏敏 张静摘要:频率混叠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特有的现象,发生频率混叠后,信号会分析出错误的结果。而采样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够高,采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