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一拆”政策下嘉兴市生猪养殖业的转型

    张芷源 汪婷婷 吕佳瑶 马梦莎

    摘要:随着嘉兴市生猪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模式的改变,生猪养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嘉兴市生猪养殖现状的分析,估算了嘉兴市生猪养殖粪尿年产生量及主要污染物年产生量,结合政府提出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政策,提出了生猪养殖应向减量提质、提质转型、生态农业和现代化养殖方向发展。

    关键词:生猪养殖业;环境污染;“三改一拆”;环境治理;嘉兴市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10-0049-03

    嘉兴称之为浙江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浙江的生猪主产区。据统计,2012年,嘉兴生猪饲养量为734.19万头,占全省近1/5。虽然满足了市场供需,但是嘉兴的养殖业却远远超出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与此同时更为严峻的是,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和畜禽养殖排泄物处理设施的落后,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敲响了警钟。因此从2013年开始,嘉兴市市委、市政府以减量提质为目标,清理违章猪舍、引导转产转业、完善养殖规划、整治畜禽污染、严格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发展生态养殖;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结合“三改一拆”行动,倒逼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逐步推动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型、传统粗放养殖向标准化生态化健康养殖转型。

    1 嘉兴市养殖业概况

    嘉兴市地处中国东部最具经济活力的上海经济圈、苏南经济圈、环杭州湾经济圈三个经济板块交汇的杭嘉湖平原,位居江、浙、沪城市群之中心位置,坐拥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和杭州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之黄金三角区,也是长三角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嘉兴市农业以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并且畜牧业产量、产值均位于浙江省第一位。2013年,全市生猪年末存栏量195.44万头,出栏量419.81万头,年产值达63.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83%。

    由此看出,生猪养殖在农村经济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规模扩大过快、养殖户环境意识浅薄、基础设施和处理技术不完善等,因此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的农村养殖户都将每天清理的猪排泄物倒在附近的田地上,认为作物会茁壮成长,但生猪养殖场的排泄量远远超出了作物所需要的营养,而且长期用于灌溉,很容易造成土壤退化、养分不平衡,会直接影响作物产量;有些养殖户专门找一块空土地用来囤积生猪排泄物。晴天,它们经过日晒开始发酵,远远就能闻到阵阵恶臭,引来各种飞虫;下雨天,它们随着雨水一起渗透,一起流淌,造成养殖环境恶化;而有些养殖户直接将生猪排泄物排入农田水沟、河流等,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从而威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甚至影响饮用水安全。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周围村民的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2 嘉兴市养殖业环境污染状况

    据有关资料显示,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流失率为30%~40%,按平均35%来计算,嘉兴市2010年生猪养殖污染物的流失量为生化需氧量(BOD5)达4.36万t,化学需氧量(CODcr)4.47万t,氨氮(NH3-N)0.35万t,总氮(TN)0.76万t,总磷(TP)0.29万t。2010年嘉兴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合计排放化学需氧量(CODcr) 2.91万t,氨氮(NH3-N)0.45万t,成为影响嘉兴市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据测算,1头生长育肥猪平均每天产生的废弃物是5.46 L,1年排泄的磷达6.8 kg,总氮量达9.534 kg。1个万头猪场年可排放20~33 t的磷和100~161 t的氮,并且每1 g猪粪污中含有69万个肠球菌、83万个大肠杆菌以及一定量的寄生虫卵等。此外,养殖户为了提高猪的生长速度,使用过量的微量元素添加剂,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药物残留等都会随猪粪尿排出体外;而且规模化猪场所用的清洗消毒液也都直接排入污水中。照此下去,再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严格控制,必然会对环境构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通过营养调控来最大限度提高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源头减轻环境污染和污染治理成本,使生猪养殖废弃物得以无害化、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来解决生猪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生猪养殖污染减排的突破对促进嘉兴市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三改一拆”政策实施

    20世纪90年代,受“供港猪”的政策利好影响,嘉兴市生猪饲养量急剧膨胀,养猪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然而,超越环境承载量的养殖规模,散、小、多、密的养殖特点,也给嘉兴市埋下了隐患。2013年,嘉兴市召开“三改一拆”暨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动员大会,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并把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推进,结合“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通过源头控量、科学治理、监管服务等举措,着力在“拆、减、转、提”上下功夫、抓落实,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以嘉兴市拆除违章养殖猪舍为契机,从源头上控制生猪养殖的总量,直接减少生猪养殖废弃物的产生,以减轻嘉兴市生态环境压力。与此同时以减量提质为目标,引导转产转业、完善养殖规划、整治畜禽污染、严格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发展生态养殖,加之在“三改一拆”政策下有效控制了生猪养殖数量,为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做好了铺垫。

    3.1 减量提质—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为例

    嘉兴市农业局走村入户全面排查生猪养殖存栏情况,排摸整治主要河道两侧养殖污染,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运行操作模式。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坚持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行动快、措施实,截至2013年5月8日,已签订退养协议1 230户,完成总数的96.47%;实际退养852户,完成县下达目标任务数的110%;母猪存栏277头,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20.5%;实际退养头数5 709头,完成目标任务的62.61%。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是海盐县生猪养殖重点区域,在巩固前两年整治成果的基础上,2015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着力突出生猪减量提质、养殖户转产转业、优化服务和管理三大重点,不断优化与创新管理机制,全力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经排摸,开发区(街道)共有生猪养殖户1 275户,在此基础上,区(街道)及村(社区)多次召开生猪减量提质动员会、再动员会等营造浓郁氛围,不少养殖户主动退养并拆除违建猪舍。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有关人员说,“在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中,我们切实抓好‘引、收、补、罚、拆这五个机制,并把‘三个同步有机结合,即实行收费与退养同步、拆违与控新同步、考核与督查同步的协同工作机制,使退养等工作稳步推进。”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根据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生猪养殖污染行为排摸整治工作,特别是严厉查处河道沿线的偷排、漏排现象,力争全面控制和消除养殖污染,同时建全收集、巡查等机制,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运行操作模式,着力加强对区内环境的保护。该有关人员介绍,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投入10万元建立具有病死动物冷藏功能的暂存点,具备通水、通电、消毒、监控及管理等功能,并采用市场操作模式,委托劳务公司负责辖区内病死动物的接受、暂存、运输及消毒工作,严格落实管理措施,防止病死动物外流。如负责收集的劳务公司存在收集不到位或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等不当行为,将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据悉,在巩固当前成果的基础上,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将集中精力与时间,采取鼓励退养、强化政策引导、激励、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排污收费等有效措施,加强违法猪舍拆除力度,做到“应拆尽拆,不留死角,公开公平,持续有效推进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

    3.2 提质转型—以秀洲区为例

    在畜牧业减量提质转型发展工作上,秀洲区先后出台了《秀洲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关于加强生猪养殖长效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等政策措施。全区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各镇、街道、秀洲新区规划区范围及周边500 m,市级以上河道两侧各200 m,区级河道两侧各100 m范围内,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等(经批准放养的畜禽除外)及周边500 m范围内等区域为畜禽养殖禁养区。同时,划定全区范围除禁养区外,其余均为限养区。与此同时,秀洲区明确到2015年末,全面建立粪便、沼液、病死畜禽等“三废”收集处理运营机制,年存栏猪20头、鸭500羽以上的养殖场(户)均建有排泄物配套治理利用设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其中2013年完成养殖治污设施补建1 500户,建设农牧结合示范村(片)5个,启动1个病死畜禽工业化处理中心建设,以此加快全区畜牧业转型升级。

    3.3 生态农业—以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为例

    嘉兴敦好牧场位于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有生猪养殖区13.3 hm2,农业生态种植区59 hm2、生态休闲农业区6.7 hm2。猪场养殖废水和渗出物采用先进工艺,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而且引进台湾畜禽尸身无害化措置设备,以生物催化剂迅速分化畜禽尸身,产物作为有机肥原料供给种植区。种植区的蔬菜老茎叶则作为生猪辅助饲料,形成了“猪-沼肥-作物-猪”生态轮回农业系统。

    3.4 现代化养殖—以桐乡市洲泉镇为例

    位于嘉兴桐乡市洲泉镇的嘉华种猪养殖场,是嘉兴现代化生猪养殖的代表企业。在嘉华养殖场,有功能各不相同的养殖猪舍,有的专门为产房、有的为保育房,还有专业的废污措置车间。据负责人介绍,此养殖场特聘比利时养殖专家,引进欧洲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手艺,以现代化饲养模式进行“无抗生素”养殖,生猪所产猪肉十分健康。“无公害化措置,周全推广助转型”。在每一处猪舍都设有高清摄像头,可以清晰地看到此养殖场生猪养殖的所有过程。每一处猪舍都连结恒温、通风,地面也较为洁净。同时,专业的措置车间可以将养殖过程中所发生的废污加工成优质的有机肥,对环境的影响小;不仅为当地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树立了示范,也在浙江省内起到了带头作用。

    此外,在2014年嘉兴市市政府打响的“五水共治”为建设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浙江方针对嘉兴的养殖户的改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嘉兴市政府为了有效控制生猪养殖污染,实施智慧畜牧提效行动,促进生猪养殖技术创新,通过加强调控饲料营养成分的技术研究,建立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有效对策,切实降低生猪养殖对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积极探索适合嘉兴地区生猪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多渠道、多举措减轻环境污染和污染治理的成本,提高生猪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实现生猪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生态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对嘉兴建设成为具有平原特色的农牧结合、生态高效、资源循环、环境友好的生猪养殖新模式及建设和谐的人文生态嘉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因此,必须以坚持与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发展为指导,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养猪业,又要大力发展养猪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走上一条生态养猪路。

    4 小结

    嘉兴市在面对转型升级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嘉兴拆除违建猪舍完全能够满足市域内处理需求;能使生态循环养殖理念广泛传播,并且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可达97%以上。嘉兴的养猪业转型升级之路已初辟小径,对环境的改善十分明显,对产业的提升有着极大帮助。嘉兴全面开展禁、限养区划设工作,并且在禁、限养区中推行“三个转变”:变务农为务工、变养殖为种植、变本地为异地。 “三改一拆”这一政策所推进的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工作和其深入开展的畜禽养殖业污染专项检查,都为嘉兴生猪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