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中的儒家文化管理之道

陈诚 吴燕
摘要:林语堂的《唐人街》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少有的描述早期华人移民家庭生活的长篇小说。故事对象是以冯氏一家在纽约华人街扎根的中国传统家庭,其生活细节中涌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管理之道,而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居于正统地位。本文以儒家视角从性格管理、家庭管理、经营管理三方面进行浅述。
关键词:《唐人街》 儒家文化 管理之道 家庭管理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唐人街》是林语堂先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描述了冯氏一家在美国的日常生活。冯家是当时为数不多举家搬迁到美国的华人家庭,先后靠经营洗衣店、饭馆发家致富,落地生根。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显露了许多儒家文化管理智慧,本文将从性格管理、家庭管理、经营管理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探究儒家文化在管理层面的独特智慧。
1性格管理
印象中,中国人常给人一种内敛保守的性格表现。小说中他人询问小女儿伊娃成绩,当她以中国传统中自谦的观念回答时,她的美国同学误认为她表现糟糕并对此表示遗憾。此外,当小儿子汤姆受到其他孩子的欺侮时,他选择主动避让。谦逊与避让的行为反映了儒家克己复礼的“仁”的思想,儒家要求个人对欲望应秉持“克己”二字,同时在行为上要求“复礼”。因此,与人交谈时我们要谦逊有礼,伊娃自谦的行为即是这一原则的表现。子曰:“君子无所争。”中国人也常言君子动口不动手,诉诸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向为儒家所不齿,所以汤姆选择避让不争。由于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国人习惯性地将“谦虚”视为一种美德,从而培养出内敛保守的品性。
如果凡事常持内敛保守的性格便是“忍耐”的德行。林语堂对忍耐的德行曾以调侃幽默的语气谈到,中国人之忍耐,盖世无双,恰如中国的景泰蓝瓷器之独步全球。他还称,吾们的顺从暴君之苛敛横征,有如小鱼之游入大鱼之口,或许吾们的忍苦量虽假使小一些,吾们的灾苦倒会少一些,也未可知。可见他对性格过之忍耐的不赞同态度,所以这里需要儒家中庸之道对个人性格的管理。《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为人处世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太及,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汤姆在追求心爱女孩艾丝的过程中,始终掌握分寸,行为有度。即使他身处异国他乡,内心还深受儒家文化制约,决不做有越男女之间道德雷池的半点举动。《中庸》还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这是指君子按所處的地位去行事,不去追求超越身份之外的事物。处在富贵的地位,就按富贵的地位行事;处在贫贱地位,就按贫贱的地位行事。冯氏一家在此原则下性格安分守己,低头做份内之事,才有了后续不断积累财富的可能。儒家对个人的性格管理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还是一种共同对于大众的道德管理。林语堂曾言,儒家思想所持的是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全无实用虚无缥缈的玄学与神秘主义完全弃之不顾,而是只注重基本的人际关系,灵异世界神仙不朽又有何用?这种独具特色的人道主义中最有力的教义,是“人的标准就是人”。何谓人的标准就是人,就是说个人即是他人的准则。因此个人的性格管理构成群体的道德管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儒家对个人性格管理的深远意义。儒家对个人的性格管理最终主旨便在“修身”。
2家庭管理
儒家对于家庭的管理重在宗法制下的秩序制定。在中国,宗法制下的“大家”是惯见的家庭基本形态,以血缘为中心。宗法制对家庭影响深远,它对家庭中个人的角色进行了详细定位。宗法制要求整个家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小说中汤姆和伊娃只允许称呼佛罗拉为大嫂,而不能直呼其名,这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严格的长幼顺序和尊卑关系,从而最终确立了父亲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父亲不仅享有最高的话语权,同时支配着财政权。当义可企图向冯爸爸推销保险时,行为触及了父亲的财产权。冯爸爸便显得十分气愤,他直呼:“儿子想承包父亲的生活了!这变成什么世界了。”父亲的统治地位不可撼动并长时间主导着一个家庭。
而母亲则扮演辅助者角色,冯妈妈早先与丈夫分隔两地,在移居美国后她开始承担家中琐事,她以自己的无条件服从直接体现了父亲强而有力的统治力。就如书中所言,“妈妈使得父亲这两个字,变得如此的庄严和重要。”在冯爸爸意外去世后,长子义不容辞地成为一家之主,母亲凡事都与之商量,又成为儿子的辅助者,连续扮演男性家长权威的拥护者和服从者的角色。
儒家文化对于家庭中各个角色的明确定位,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各尽其职,在一条轨道上稳然有序的运作。无论是之前所提及的个人性格管理,还是在此的家庭管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个人构成了家庭,家庭约束管理个人。个人与家庭形成点与线的关系,不同家庭继而构成家族,再形成线与面的关系。所谓家族,非为世袭的阶级而为社会的单位组织。家族具体为社会的一部分,如此点至线再到面,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井然有序的整体。这便是儒家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从最小的个人行为准则开始约束,而后一步步至上,上升到整个社会秩序的规范,最终达到平天下的儒家理想。孟子也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儒家对于整个国家提出的管理方法,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朝廷中,君有君样,臣有臣道;家庭内,父有父严,子有子孝。每个人本着份内之事,也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中国封建王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只能有着极其稳固的统治力。
同样,儒家对家庭的管理智慧也可引申到企业之中,企业也是一个“大家”。一个企业的管理也需秩序的约束,特别是当今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之下。企业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制定有序的制度化管理模式,才能最大化发挥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好比一台机器的运转需要每个齿轮之间的协调配合。上下级之间不做越级之事,秩序的强调绝不是老生常谈,然而过度的注重秩序会使企业管理陷于僵化,这便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之中的不合理处。唯有松弛有度的管理,才是富于活力的管理。儒家不仅强调中庸之道,也提倡“和而不同”。中庸之道不是一味的折中、妥协,和而不同指多样化的理念意见促进一个企业的内在活力。和而不同要求企业在原本有序的制度化管理之下,员工能积极提出除大流之外的个人见解,领导者能知人善用,吸取下属的不同意见,带领企业稳固发展。
3经营管理
冯爸爸最先在唐人街靠给人洗衣立足,期间冯爸爸勤俭持家,平日少吃省用。在经营管理的消费观念中,这符合儒家文化“节用”的思想。孔子主张个人消费要与经济状况相符,他曾提出“温、良、恭、俭、让”的人生态度。我们深知孔子对“礼”的重视,但子也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他认为礼要合乎自身消费能力,也需提出节俭。儒家除孔子提出节用思想外,荀子也继承了孔子“礼奢宁俭”的原则。荀子在富国论中提出个人的经济管理思想,他认为富国需“强本也节用”。他的节用思想也是个人应该采取与自己的经济条件相符的消费观念。
冯氏一家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节用,在后期经营饭馆的过程中,他们讲究食材的精细。冯太太要求供应出来的每一道菜,都是新鲜、纯正的材料配制出来的。她认为别人的材料成本,是牌价的三成或四成,那么她可以五成在材料内,并不选择在食材上节约成本。所以冯氏饭馆的饭菜味道十分精致,这反映的是儒家“格物致知”的观念。《礼记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指对事物的不断推究观察,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冯妈妈对饭馆食物不断研究琢磨,力求达到食材的最佳化,这样为她的饭馆在唐人街之中得了一致好评。孔子在饮食上谈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虽是对祭祀食物的要求,但扩展到现代社会,“精”与“细”的要求在任何一个行业的管理上都有借鉴意义。
借鉴冯家对洗衣店、饭馆的经营管理,我们可总结出“节用”“求精”两大原则。联系到一个企业内部,节用不是对人力成本、材料成本、技术成本的一再削减,从而达到利润的提升;而是一个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找准市场地位,在该投资之处下功夫,切忌不可随大流跟风。在节用的基础上而求精,力求在企业的管理上做到细致入微,精益求精。一个企业拥有一项专精之处也可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节用而求精便是儒家文化渗透下稳中求进的策略方针。
林语堂笔下的《唐人街》发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虽与当今时代背景不同,但冯氏一家日常生活中所透露的儒家管理之道如今仍有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远,在此仅从儒家文化的角度浅谈一二。回首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光辉历程,单单先秦诸子百家的理论中便蕴含着诸多管理之道。现代管理模式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挖掘仍需不断进展,唯有充满文化底蕴的管理才是真正具有灵魂的管理。任何一种管理都必须适应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和社会历史背景,都必须同自己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因此,对儒家管理思想加以继承、发扬,对于提高现代企业管理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