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建设在灌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作用

涂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水文化建设,推进水文化研究,对淠史杭灌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分析水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淠史杭灌区水文化的发展,以及水文化建设对灌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水文化建设推动灌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实现灌区水利事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水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淠史杭灌区 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TV213.2 文献标识码:A
淠史杭灌區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东南部,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国内最大灌区,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是皖西皖中人民克服国家投资不足、三年自然灾害等巨大困难而兴建起来的,是老一代淠史杭人自力更生的产物。经过六十年的运行,淠史杭灌区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淠史杭几代建设者和管理者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何弘扬和发展淠史杭水文化,加强灌区管理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灌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当前管理者肩负的重要使命。
1水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1.1基本概念
水是生命之源,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都与治水、管水、用水息息相关,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再到如今的三峡、小浪底工程,形成了一部中华民族兴水利、除水害的治水史,蕴涵了灿烂悠远的水文化。从水利角度来说,水文化就是人类在水务活动中创造出的物质与精神的综合反映,人类长期以来在认识水利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成果,以及水利行业在长期建设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治水理念、行为风貌和道德规范,构筑成了水文化的基本内涵。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行业先进思想和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是水利职工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
1.2主要内容
第一,治水理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治水理念,新时期的治水理念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方针,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第二,行为风貌。包括政治意识、服务质量、工作作风、执法水平、职工素质、团队精神等,是水利行业和部门展现出来整体形象,反映了一个集体的精神风貌。
第三,道德规范。近年来,水利行业就水利建设与管理,工程施工与质量监督、水行政人员公正执法,水利部门文明服务等方面出台了很多规定和要求,但尚未形成严谨规范的系统,因此我们要在总结中创新,形成言简意赅、特色鲜明的水利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第四,管理方法与机制。水利部门在履行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依法执行与文明服务的统一、法治原则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在水利系统内部,引入现代管理理念,确立以人为本思想,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活力,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
2淠史杭灌区水文化的发展
淠史杭灌区自1958开工兴建到1972年基本建成通水,历时14年,那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经济极端困难、物资极其匮乏、技术设备十分落后,灌区建设者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他们的汗水、献血乃至生命,建成了规模宏大、纵横交错的灌区灌排体系,连通了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使十年九灾的江淮流域变成了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创造了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
经历过艰苦卓绝的创业阶段后,淠史杭灌区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按照渠系逐级设立了管理机构,创建了切合灌区实际的管理办法,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多种水源,形成了生产、生活各类用水统筹协调的良性水资源调度运行机制,有效发挥了灌区工程的综合效益,保证了六安、合肥等地的工业、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为安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历经六十载的风雨拼搏,淠史杭灌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们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积淀形成了淠史杭灌区丰厚的文化底蕴。纵观淠史杭灌区发展史,其治水理念、工作思路和管理方式等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治水理念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环境水利和景观水利转变,工程建设和管理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等等。水管理过程可以视为一种文化进程,这其中既蕴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水文化,又具有“科学态度,革命精神”的富有淠史杭特色的水文化。
3水文化建设对灌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3.1推动灌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思想文化的不断涌现,沿袭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做好灌区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寻求工作方法的创新。而长期粗放的水利管理模式,使得基层水利职工往往表现为思想不解放,视野不宽广,因此必须加快解放职工思想的步伐,加强学习,拓宽视野,创新机制,利用灌区丰富的水文化对灌区思想政治建设进行指导,改变照本宣科的单一说教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使水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具体,更富有人文色彩。
3.2促进灌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纵观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历史,与灌区水文化的发展始终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在灌区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水文化建设,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灌区建设成果的协调统一。基层水利单位往往条件艰苦,位置偏远,职工不能够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思想比较消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还是加强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将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同灌区水文化建设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工作提倡的理念与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相结合,感染启迪、寓教于乐,为促进水利事业和谐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及精神动力。
3.3增强灌区职工思想凝聚力
随着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日益复杂,职工群众对水利发展的新期待,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在坚持党的各项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的同时,还需要以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为载体,不断的引入新鲜的富有活力的思想理论,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用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科学管理的守业精神去激励鼓舞新一代建设管理者,引导职工凝心聚力,共同奋斗,推动现代化灌区建设,促进灌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运用水文化加强和改进灌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加强淠史杭灌区水文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用“人水和谐”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科学态度,革命精神”的淠史杭精神鼓舞斗志,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德情操引领风尚,把淠史杭水文化建设融入到灌区各项工作中,提升灌区形象,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灌区事业和谐发展。
4.1把水文化建设融入到工程建设和管理中
水利景观化建设和水文化建设正成为当前和今后水利工作思路和发展趋势,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其对周边环境和人的精神影响因素,在保证工程实用安全的同时,把淠史杭文化有机到融入到工程建设中,把无形的文化资产用具体的景观形式表现出来,使水利工程既具有表象的景观美,又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提升工程建设的品位。在工程管理中,要以精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为要求,构建体现效率、充满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推动以“三条红线”为准则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创造出符合现代治水思路和五大发展理念要求的灌区管理体制的制度文化。
4.2把水文化建设融入到灌区服务和水利经济发展中
把淠史杭的水文化融入到灌區服务中,以优良充足的水源和优质的供水服务,保障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在保障工程效益充分发挥的同时,大力挖掘淠史杭水文化内涵,依托水资源优势,做足水文章,多功能地发展旅游、餐饮、林业等水利经济,带动与水相关的产业链经济良性发展,促进水利经济大发展。
4.3把水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以人为本,大力宣扬淠史杭水文化,引起人们共鸣,树立人们爱水、护水和节水意识,营造“同饮淠河水,共护淠史杭”和谐的水环境。用学习教育等手段,有意识培养职工水文化素养,激发职工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职工自我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自觉性,从而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注重人文关怀,搭建诉求渠道,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把淠史杭灌区建设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淠史杭水文化为源泉,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满足职工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灌区精神文化,提升灌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总之,水文化贯穿于灌区建设的一切活动之中,我们只有积极研究和探索水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抓住水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充分运用历史实践积累的文化成果充实和丰富灌区水文化的内涵,努力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水利特色的水文化,才能把当代灌区水文化真正建设成为能促进灌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优秀文化,有力推动新时期灌区水利改革发展蓝图的实现。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