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京味商文化遗产地

    袁家方

    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我们已经有了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分类,但尚缺一种叫做“商业遗产”的门类。

    北京迄今为止公布的两批共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里,琉璃厂东、西两街亦在其中。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省、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镇、村、建筑群等等。依照这一定义看琉璃厂,其历史文化价值,恰恰体现在其古老的文化商业方面。

    2006年6月2日,文化部公布首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有13项晋升“国家级”,琉璃厂的厂甸庙会和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名列其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于第32届大会通过)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共同体、团体、有时或为个人当作其文化遗产之一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表达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间”。按照这一定义,厂甸庙会显然属于其“文化空间”范畴。厂甸素有“文市”之称,故亦可称之为“传统商业文化空间”。

    无论从“历史文化保护区”抑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琉璃厂都能界定在“商业遗产”范畴。

    如果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文化遗产”的经典定义,即“文化遗产”是从历史、艺术、科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une valeur univer? selle exceptionnelle)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那么,从历史、艺术、科学或人类学角度看,琉璃厂这一历史悠久的老商业街区,同样是因其在北京城市发展中所做出的商业、学术及社会文化中的贡献,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而,它又可在北京的“文化遗产”中,具体化为“北京商业文化遗产地”,或者“京味商文化遗产地”。

    本文即从“商业遗产”的角度,重新认识什么是琉璃厂,琉璃厂曾经有怎样的“文化”,它在北京城市个性文化中曾经做出过怎样的贡献,以期引起对这一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发展”,从观念到方式方法的更新。

    一、琉璃厂地名说故

    琉璃厂的得名,始于元代建大都城时。据张涵锐《琉璃厂沿革考》,“元代建都北京,名大都城,设窑四座。琉璃厂窑为其中之一。分厂在三家店,派士到西山采制琉璃瓦器之原料,由水路运至海王村之琉璃窑以备烧制”。这个记载告诉我们:

    一、琉璃厂地名起始于元代;

    二、当年琉璃厂烧制琉璃瓦件的原材料,出自三家店。今天门头沟琉璃渠尚有遗址,且仍有烧制琉璃瓦器的琉璃厂;

    三、在元代,西山曾有河道可以通船运输物料到琉璃厂。

    厂甸的得名,我以为是先自民间俗称,其词义指的是琉璃厂里一个大的空场。清时将在今东城灯市口的灯市挪到琉璃厂等地,春节时人们逛灯市便简称为“逛厂甸”,久而久之,俗成约定,厂甸便特指和平门外,从西河沿到琉璃厂十字路口一带。

    孙殿起先生《琉璃厂小志》一书中,有据清乾隆时内府所制京师地图绘制的一幅琉璃厂示意图。该图的说明中说到琉璃厂的四至为:“北至西河沿,南到庄家桥及孙公园;东至延寿寺街及桶子胡同,西到南、北柳巷”。从图中还可见当时东西琉璃厂一带,建筑较为密集,其南北则有各大片空场。烧制琉璃瓦件,不但要有窑,还需大片空地放置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等,故被称为“厂甸”或“窑甸”,当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清李慈铭《桃花圣解盦(音an,同庵)日记》,同治十一年正月十四日中写道:“下午复游厂市,至窑甸中,旁有吕祖祠,妇女烧香者尤众。前者有小石桥,已陷土中,俗名厂桥,盖明嘉靖以前,外城未筑时,此地有水,西流为清厂潭,又西南为章家桥,又南为虎坊桥,又南为潘家河,而自厂桥南为梁家园,可引凉水河,处处经脉流通。今皆久成平陆,并凉水河亦久迷其处。”从这段文字可见,曾有将厂甸地方称为“窑甸”的,这或也是在言其宽敞。另外,琉璃厂一带还曾有“厂桥”的“地名”说法。及至民国初年,改明沟为暗沟,石桥废了,厂桥的名称也随之湮灭。但“厂甸”却因了灯市流传下来。

    在北京人的观念里,“厂甸”一般特指春节时的灯市,也有称“厂市”的。上引李慈铭日记中,便提到“厂市”。便是在日常,也时有把“逛琉璃厂”称之为“逛厂甸”的,可见厂甸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二、琉璃厂━━学问引发的文化街

    北京的书市,有文献可考的,当以明代大明门前的为最早。其位置在正阳门内,中华门前偏右。每届科举会试,总有书市并文房四宝、日用百货等摊点列于考场前。

    据胡应麟《少室山房集》中记载:“凡燕中书肆,多在大明门之右及礼部门之外,及拱宸门(应为“公生门”)之西。每会试举子,则书肆列于(考)场前;每花朝后三日,则移于灯市;每朔望并下濣(一作“浣”。下浣━━阴历每月二十一至三十日)五日,则徙于城隍庙中。灯市极东,城隍庙极西,皆日中贸易所在也。灯市岁三日,城隍庙月三日,至期百货萃焉,书其一也。”

    明嘉靖年间,为安排进京赶考的举子住宿,会馆在正阳门外两侧出现。与此相对应的,则有书市在大明门附近,包括西河沿、打磨厂一带。至于在城隍庙和灯市的书市,则因为那是明代京师生活中东西两大名“市”之故。今灯市口仍有家中国书店,或者是当年灯市的一种特殊的城市“记忆”。

    明末清初,都城隍庙遭大火。其后书市南移慈仁寺,即今天广安门内的报国寺(寺为辽金时报国寺的旧地,明成化初,更名为大报国慈仁寺),每月的初一、十五和二十五有集,也有百货云集,并附有花市。

    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1634~1711),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其人品、学问在士人举子中极负盛名,门生甚众,影响很大。很多人一如今日的“追星族”,渴望拜谒而不得。或有人告诉:“此易尔,但值每月三五于慈仁寺书摊候之,必相见矣”。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便曾在一首诗的自注中写有“渔洋(指王士祯)龙门高峻,不易见,每于慈仁庙寺购书,乃得一瞻颜色”之语。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