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教学应用研究
郑凤婷++王文华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兴起,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创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即是其中之一。笔者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来说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有效性。
一、课程定位
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系统地建立起计算机相关概念,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及技术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一体化
将工作过程融于教学过程,以实际项目为驱动展开教学,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融教、学、做于一体,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
(二)教学内容7模块
打破了传统的逻辑体系化安排,采用项目构建课程内容,共设置了认识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应用、Word文档应用、Excel表格应用、PPT幻灯片应用、互联网应用、常用工具软件7大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一个任务都按照工作过程来运行。
(三)教学方法6步骤
将每一个工作项目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教学过程围绕具体的任务展开。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任务导入、任务分析、示范引导、学生试做、纠错重改、总结提高6大步骤。
(四)学习流程6步走
任务学习是依据项目的一般流程进行的,即选取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项目评价6步走,使学生在协作交流中掌握技能、培养职业能力。
三、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时,一般采取5人为一个小组,围绕项目任务展开学习和交流;教学过程紧紧围绕项目展开,以学习型工作任务为核心。采取弱化理论考试,加强实训、实践环节的考核办法,促进对学习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最先进、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并参与到企业或行业的工作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为学生顺利对口就业打下了基础。
四、教学评价
一是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感兴趣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学生称十分感兴趣,20%的学生称有点兴趣,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占7%,不存在一点兴趣都没有的。由此可见,对该课程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还发扬了学生的个性。
二是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认知度调查。结果显示,十分了解的学生仅占2%,知道一点的学生有9%,15%的学生表示听说过,74%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过。这表明对该模式的宣传、实践力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在学生中落实,扩大其影响和认识度。
三是对项目设计及实施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有10位学生对此表示十分满意,较为满意的有22位,有9位学生持中立态度,没有不满意的。由此来看,该模式设计的项目基本符合专业需要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标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是关于学生真实水平展现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称能够反映出个人实际能力的有28位学生,11位学生感觉基本上可以,有极少数学生称不能反映个人水平。这说明该模式在教学中应用成效不错,但在教学评价体系方面仍存在不足,有待改进与提高。
五、结论与反思
(一)总结
1.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彻底打破了课程的学科化设置。以工作过程理念为指导,以项目任务为基准,以“应用、实用、够用”为原则,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教学过程坚持“教、学、做”为一体。应用大量项目实例进行教学,是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的具体体现。
3.教学评价纳入职业化评价标准。采取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统一、把平时成绩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融项目的完成情况、团队协作、学习态度、沟通能力为一体,是学生真实能力和水平的展现,也是教学效果比较成功的研究个案。
(二)反思
1.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应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操作实践、强化训练使学生成为这一领域的“能工巧匠”。高职课程并非都具有这一特性,因此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与限制。
2.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在实施中,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觉性。活动采取小组协作形式,学生是活动中的主体,如果小组中的成员缺乏自主或自觉学习能力,势必会导致项目任务不能按计划执行。这一问题的存在,必须靠学生主观的努力才能解决。
3.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把学习任务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并找到一个平衡点,在课程设计及实施中,既不能夸大工作过程,又要使学习任务得以落实。因此,教师应从各方面做出努力,由一专变多能,在教学中与学生保持“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以最高的职业水准服务高职教学。
【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教学实证研究”(2013-QN-63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