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技活动周的回顾、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段飞 周静
摘要:广州,是我国科普工作具有突出优势和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城市之一。进入“十三五”,广州科普工作处于前所未有的好形势,政府对科技活动周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科普基地对科技活动周的参与热情日趋高涨,公众对科技活动周的认知水平逐渐提升。但是,对比广州市民的科普需求和北京、上海等我国一线城市的科普工作水平,广州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回顾广州科技活动周17年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发展情况,对未来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科技活动周 广州 科普活动 公众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N40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阶段,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十三五”规划纲要已将“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科普事業发展任重而道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州,一直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积极开展各类科普创新实践。其中,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如科技活动周,因其面向社会各界,并具有较大规模,又以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备受广州科普管理部门、科普活动组织机构、科普面向对象的青睐。
1 广州科技活动周发展回顾
作为我国规模较大的代表性科普活动,科技活动周(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ek; Technological activity week)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我国政府设立的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自2001年起,将每年5月第三周设定为“全国科技活动周”,由科技部会同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文化部、人口计生委、税务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旅游局、中国科学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1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科技活动周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科技部,负责一年一度科技活动周的日常筹备工作。科技部是科技活动周的主办单位。
广州科技活动周由广州科技创新委员会(原广州科技和信息化局)牵头组织实施,自2001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17届(见表1)。每年,广州科技创新委员会按照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的总体部署,围绕广州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国际创新城市等地方发展实际,结合广州市民关注的环保、健康等科普热点,从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就在身边等处着手,每年确定不同特色的主题,发动广州有关部门、区县政府,科普基地、高效、科研院所等组织开展展示、讲座、论坛、咨询、竞赛、科普游等各种形式的科普主题活动。
2 广州科技活动周现状分析
目前,广州已成功举办17届科技活动周,并以其内容丰富充实、形式新颖多彩、组织周密有效吸引了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已成为植根羊城广州、深受公众喜爱的大型主题科普活动;活动持续开展在全社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激发了社会各方面支持科普、参与科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升广州市民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广州落地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17年来,广州在科技活动周期间累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达1000多次,参与公众数千万人次,覆盖广州11区老、中、青各层次人群,很好地宣传了新科技、新成果、新产品,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此外,活动还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得到科技部的好评。
2.1活动亮点
一是政府科普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策划科技活动周。市科技创新委作为科技活动周的牵头单位,为做好全市科技活动周活动的组织策划,面向全市各单位征集活动项目,就做好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策划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科技活动周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二是以科普专项管理为抓手,为科技活动周提供资金等保障。广州全市各级领导和单位高度重视科技活动周工作,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保障。根据广州市科普专项重点策划项目立项结果,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广州市政府广州科技活动周投入2015年约200万,2016年约380万元,2017年近500万,资金支持逐年稳步增长。
三是支持成立广州科普联盟,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2011年5月,在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支持下,广州科普联盟成立,对于动员广州所有科普基地参与广州科技活动周,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科普格局,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2.2取得成效
一是通过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州市民的科学素养。2015年广州市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11.7%,其中,主城区(15.0%)、近郊区(10.7%)、远郊区(8.9%),高于2015年广东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6.91%),比2010年广州市的5.5%提高了近113%。在全国,继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8.71%、17.56%和12.00%之后,位列广东之首。
二是初步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2003年,广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科技的副市长任组长,18个市政府主要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科普工作。目前,全市已形成各级政府领导亲自抓,市、区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协调推进,各行业、各系统、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等积极参与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2.3存在问题
一是活动经费投入仍显不足。近年来,广州市科普投入不断增加,建立了多渠道的科普投入机制,对科技活动周的经费支持力度也在逐年稳步增长,但限于科普投入总量较低这一瓶颈,科技活动周专项经费投入仍显不足,与广州经济和人口总量不相适应。
二是协同合作机制还不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州科技活动周基本形成市、区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协调推进,各行业、各系统、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等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但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系统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尚未完善,整合效应有待加强。
三是激励评估机制还待健全。作为广州乃至全省最有影响力的大型科普活动,广州科技活动周的筹备、举办过程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其开展效果评估,能促使科技活动周的相关决策、资源利用、活动设计和实施、活动的延续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富有效率。
3 提升广州科技活动周科普效应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活动专项投入。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多种方式筹集活动经费,增添活动设施,建设活动阵地,确保对活动人员和经费的投入,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此外,进一步加大对科普基地的经费投入,积极争取政策倾斜,激发科普基地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是借助联盟平台不断完善协同合作机制。广州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普资源,这些资源分散在不同单位、不同系统、不同行业,各有其主。要进一步加强广州科普联盟建设力度,不断增强联盟的凝聚力、向心力,凭借联盟这一桥梁,把成员单位的个体能量有效整合,发挥出“1+12”的整合效应。
三是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效果实证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深层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调查广州科技活动周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运用SPSS定量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科普效果的不同作用,从而总结提炼出改进措施,可以为广东各地市乃至全国各地科技活动周的科学、有效组织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大型科技活动周的实际效果、效率和社会影响力,促进科技活动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陆沉,魏诗宁.关于科技活动周科普效应的调研与建议[J].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5(10).
[2] 韦树英.新时期科普要有新思路[J].学会,2004(1):44- 45.
[3] 科普日与科技周比较研究课题组.全国科普日和科技活动周比较研究[J].科普研究,2015(06):72- 79.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