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背景下MBA教育规范化研究
摘要: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撑。MBA教育是被国际广泛认可的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培养模式,但现阶段的MBA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探讨了“中国梦”背景下MBA教育规范化的内涵,阐述了MBA教育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以及MBA教育的现状与规范化之间的差距,针对目前MBA教育在法制规范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中国梦”;MBA教育;法制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6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4)07-0041-05
收稿日期:2014-06-03
作者简介:潘星容(1979—),女,广东潮州人,广东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办公室兼学生事务部主任,讲师,暨南大学201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JK066。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两个百年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2]“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中国梦”的实现与每个人的梦息息相关,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而教育是根本,人力资源是支撑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3]MBA教育作为被国际广泛认可的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培养模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器。
一、“中国梦”背景下的MBA教育规范化
从国家的角度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个体的角度看,就是要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习近平主席在全国人大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说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行业、每个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同时,“中国梦”也是经济富强梦,国家要富强,教育是根本。“中国梦”在教育领域的梦想即为教育梦,教育梦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努力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有用之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将中国教育梦概括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4]
笔者认为,MBA教育规范化亦可概括为“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学有所用,责任先行”。因材施教,是指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特征,MBA教育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设置配套的教学方案,使教学个性化、课程多样化,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质与创新精神,将学生培育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与时俱进,则要求教材时常更新,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与跨文化管理能力,同时具备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学有所用,则要求MBA教育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学不拘泥于课本,不仅让学生具备领导知识,更要让他们拥有实战技能和创新思维,为经济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力量;责任先行,则要求在MBA教育过程中,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即未来的企业领导人的社会责任感,使其不仅为企业负责,更要为社会负责。
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离不开MBA教育的良性发展,与MBA教育中心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理念息息相关。只有实现MBA教育的法制规范化,才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中得到良性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MBA教育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
要实现“中国梦”,首要前提是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这样,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振兴,社会才会和谐稳定,人民才会幸福。而经济发展的结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执行决策能力。作为培养优秀企业领导人才的“人才产出源”——具有MBA教育的高等院校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我国许多MBA院校每年都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具有管理、营销、金融、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等能力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为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了现实活力。
⒈企业领导人能够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教育兴,则国家盛。良好的教育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国家走向富强。而促使国家走向富强的载体是企业,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企业领导人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运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企业领导人的能力。[5]首先,企业领导人的决策在关键时刻影响着企业的存亡。在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局面时,企业领导人及时而有效的应对决策能力,可以使企业避免或大大减少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认清当时的经济形势,想方设法为企业增加效益,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其次,企业领导人的领导能力能够影响企业的绩效。具有良好领导能力的企业管理者,有提高企业绩效,为企业增值的实力。绩效好的企业,不仅能够促进内需,推动中国经济成功转型,还能够为产品出口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第三,企业领导人的创新意识能够促进中国由“加工场”向“创新型国家”转型,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领导者也许对经济的推动力很小,但如果每个企业的领导者都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库时,中国的富强之路也就近在咫尺。
⒉企业领导人能够以创新意识带动创业和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大力鼓励创业,希望以创业带动就业。MBA教育能使更多的人拥有领导技能,拥有奉献社会的能力, 同时,MBA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创业,以创业拉动就业,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带动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而且MBA教育有望培养出伟大的企业家,并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MBA教育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必备条件。
⒊企业领导人能够带领企业走向全球。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内许多大型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将品牌打到国际市场上去,成为能够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所向无敌的跨国公司。MBA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与跨文化管理能力,使学生不仅具备国际化的战略眼光,更能够让学生拥有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实战技能,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能在全球各种文化背景下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这既为实现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现实条件,也使民族振兴、强国崛起成为可能。
三、MBA教育现状与规范化之间的差距
MBA学位曾一度被认为是通向高薪职业、高管职位的“金钥匙”,是诸多有着“中国梦”憧憬的职业人士“转行的跳板”。[6]然而,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后,MBA培养模式和商学教育培养的学生的道德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可见,MBA教育与真正成为“中国梦”的加速器还有差距,MBA教育的法制规范化有待进一步提高。
⒈教材内容滞后,培养出的学生与实际经济需求脱轨。“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时刻求新求变,在不断创新中为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力量。MBA教育应从实际经济发展需求出发,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使学生从工商管理硕士成为优秀的企业领导。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材用十年”的现象犹在。教材本身的理论有很多只适合于上个世纪,远远滞后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有些理论甚至是错误的。这些理论知识难以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需求,其培养出的学生自然与实际脱轨。
⒉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完整方案。有些商学院大多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教学或案例教学,并且全国各大商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大同小异,没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根据学生自身的特征,设置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而是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只是囫囵吞枣地接受。很少有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开拓创新思维,共享交流经验等与实际联系较多的教学实践。并且,教学模式也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实时更新,还在延习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范式,无法在学术和实践之间取得平衡,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与MBA教育培养宗旨相违背,难以培养出具有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管理人才。
⒊忽视道德教育,导致有些学生走向社会后缺乏企业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为谋求私利,牺牲公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从“大头奶粉”到“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频繁出现,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不惜牺牲消费者的利益,损害其身心健康,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领导者自身的道德素质有着密切关系。
⒋师资力量不足,难以胜任高素质人才培养教育的重任。目前,我国MBA教育普遍存在师资不足的现象,很多工商管理的教师都无法完成高素质人才培养教育的任务,或者说教学质量较差。因为从事MBA教育的教师需要同时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娴熟的MBA教学方法,熟悉MBA教学特点,但具备这种综合能力的教师少之又少。有些教师可能在其他本科生或研究生的课堂上很受欢迎,但到了MBA的讲堂上却并非如此。因为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与MBA学员对实用性知识和培养技能的需求相违背。
⒌MBA教育法制规范化不足,难以达到MBA教育的预期目标。依法治校,是高校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及其他行为的活动。学校作为实施MBA教育教学活动的机构,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管理理念和方略。然而,由于我国的MBA教育还处于“青少年”的阶段,许多高校对MBA教育中的法制规范化的认识还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没有形成运用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意识,或者已有规章制度但不够完善甚至有些与现有法律法规存在冲突,因此,在MBA教育实践中缺乏可行的制度和保障措施。其次,目前MBA教育缺乏统一、与时俱进的规章制度,有的学校甚至按照一般研究生管理办法来管理,并未针对MBA学生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往往选择依赖政策和经验处理MBA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很明显,现有的研究生规章制度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根本不能满足MBA教育管理的需要。再次,在管理上走形式,缺乏民主化程序,监制机制不健全。国内许多财经院校纷纷以MBA这一品牌来吸引更多的商业人才,但MBA有其相对的特殊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类商业性质的职业训练,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提高职业素质的良好平台,是MBA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7]目前,虽然国内的财经院校大都成立了相对独立的MBA教育中心,但并未成立专门的制定规章制度的部门,因此,不能灵活地调动、整合、利用现有的资源为MBA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未注意到制度执行部门与制定部门的重合问题。
四、“中国梦”背景下MBA教育的改革建议
到目前为止,由于MBA教育培养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得MBA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导致MBA招生困难,概而言之,虽具有丰富的学术功底,却很难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突发事件并及时作出科学的决策;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及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感。而这些能力是应对国际化挑战、适应多样化市场需求所必备的,更是实现“MBA教育梦”乃至“中国梦”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针对MBA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应用型人才,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是改革的方向。针对目前国内MBA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商学院应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一是提高教材的质量和时效性。可以聘请MBA领域中的知名专家编制具有MBA特色的教材,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二是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选择,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设计配套的学习方案,实现因材施教、教学个性化的目标。三是加强案例教学,开展一些能开拓创新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口头和书面沟通等能力的课程项目。如引进一些真实案例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小组讨论形式探讨真实案例,让每个学生参与分析、评价、推理、讨论的过程;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研讨和辩论赛,提高表达能力;由教师到企业中寻找难度较大的项目,由教师跟踪,学生自己动手,经过不断练习、实验、思考和总结,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⒉使MBA项目特色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MBA教育。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强国,要强国必须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必须走发展富国、科教兴国的道路。发展富国,决定了企业走向国际是必经之路;科教兴国,意味着MBA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承担着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具有中国特色的MBA教育符合时代需求,也是MBA教育的前进目标。
要实现MBA特色化教育的目标,就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设具有中国特色的MBA项目,使其既有全球化背景,更好地与国际前沿接轨,又有本土化特色,将学生培养成既有国际视野又深谙中国国情的高素质的企业领导人才。因此,不仅要从国外引进著名学者和企业家,还可以聘请国内对古代管理思想素有研究的教师或企业家给学生授课,授课形式不拘泥于课堂教学。
⒊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教学中。作为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的企业领导者,其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MBA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感、知、行、看等实践环节对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有深刻的认识,应该对客户、员工乃至社会公众负什么责任。使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一种意识,约束这些未来的企业领导人的行为,使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4.建立与国家现行教育法规相配套、与国际接轨的法制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快制定MBA教育内部规章制度,全面整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形成既与我国教育总体改革配套衔接,又能跟上国际先进管理步伐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为实现21世纪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面对来自公众以及学界内部的批评和质疑,越来越多的财经院校开始对MBA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反思,也有一些领先的院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在以改革的勇气制定规章制度,突出MBA教育的超前性和创新性时,笔者认为,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不应该过快地走向国际化,而应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又不违背现有的教育法规的管理制度。MBA教育中心应成立专门的制定规章制度的部门,灵活地整合现有的资源为MBA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将制度执行部门与制定部门分开,建立起统一、先进、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⒌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形成民主监督体系。依法治校,必须建立起具有权威性的、客观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运用法律手段,将监督活动完全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MBA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被商业界认为是晋身管理阶层的一块基石。我国的MBA教育改革是一种内生式改革,即以自主招生为导向,以抢夺生源、寻求发展为驱动,不懈追求教育服务质量的改善和品牌创新。因此,在实现法制规范化过程中,应公开某些部门的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加大透明度和公开性,学校的招生标准、收费项目、领导的勤政廉政责任制度都应该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时,针对MBA学生的特殊性,应该多听取学生的建议,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6.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法律意识,防止出现法律纠纷。MBA教育构建的根基在于MBA教育流程中学校与学生相互服务的接触点上,即是否能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服务,能否让学生感受到鲜明的MBA教育特色。目前,MBA教育的市场化趋势明显,发展速度快,财经院校不仅需要花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素质和教学水平,还应开展相关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MBA教育中面对的学生群体与本科生不同,前者思想各方面比较成熟,管理前者较之后者容易许多,但也涉及一些特殊地方,如MBA教育中心应严格保证MBA学生的信息不泄漏等。对此,学校应完善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学生和教师的权益不受损害。
除此之外,MBA管理体制也存在腐败的情况,应加以整改,以杜绝腐败现象蔓延。因为在改革过程中总会存在利益冲突、成本过高等问题,会阻碍改革的进程。这就需要商学院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删除一些不重要且对学生帮助不大的课程项目。
总之,实现MBA教育法制规范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更新,与时俱进,需要MBA教育工作者有着充分的认识并在管理中加以实践。只有MBA教育实现了法制规范化,才能更好地实现MBA自身的培养目标;只有实现了“MBA教育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逸吟,龚亮.新一届中央领导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12-11-30.
[2]张海娜.“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09-10.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出版社,2012.
[4]谢谦梅.论中国梦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J].职教论坛,2013,(23):17-19.
[5]石春生,张春风.领导者的文化角色[J].企业管理,2004,(04):69-71.
[6]斯里坎特·M·达塔尔,戴维·A·加文,帕特里克·G·卡伦.MBA教育再思考:十字路口的工商管理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5-22.
[7]薛丽萍.基于服务接触的MBA教育品牌创新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3,(04).
(责任编辑: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