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提升舆论引导力的探索
孙昉
中图分类号:TP316.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3-190-02
摘 要 作为区域主流传媒,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平湖市传媒中心直面竞争、坚守创新,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新媒体建设。2012年3月组建新媒体中心,建设运营西瓜网、智慧平湖手机端。2014年2月上线运营乐享平湖微信公众号,一网一端一微新媒体矩阵构建完成。2018年12月27日,平湖市广播电视台与嘉兴日报社平湖分社整合,成立平湖市传媒中心,进一步推动我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迈向“相融”。
关键词 媒体融合 舆论引导力
在网络新媒体强势崛起、全面合围的现代媒体格局中,传统媒体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受众分流、引导趋弱的发展困境。如何坚守主流媒体阵地,巩固区域主流媒体地位,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这是摆在“老传媒人”面前迫在眉睫又势在必行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提升舆论引导力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才能真正提升媒体的影响力、竞争力、公信力。
一、提高站位,做好舆论引导内容建设
舆论引导关乎社会稳定,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和多变,都需要正确的舆论来引导,从主题宣传出彩、热点话题出声、舆论监督出拳、社会公益出力出发,牢牢坚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宣传。
一是唱响主旋律,营造好氛围。县级媒体与上级媒体相比,具备地域贴近性,与本地新兴媒体相比,具有绝对权威性和公信力。要立足发掘区域价值,贯通中央精神与基层实践,统一主题思想与新闻要素,以深度报道、系列报道、动态报道、记者走基层等形式强化宣传本土新闻,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精心策划,突出主题报道的权威性、典型报道的生动性,突发事件的时效性,壮大主流舆论、营造宣传声势,达到规模化、立体化引导效果,巩固区域主流媒体地位。2018年,《平湖新闻》由标清制作流程改版为高清制作流程,节目时长由原来的15分钟增加到半小时。去年共播出稿件5966篇,平均日播出量达到19篇。开设“环境整治”、“经济创新”、“民生共享”和“铁军打造”四大工程精品专栏,播出报道近350篇,开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栏,播出新闻130多篇,开设“三大活动”专栏,播出新闻90多篇,为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是新闻有温度,监督有锐度。精心策划组织公益类新闻行动,追寻社会热点,关注弱势群体,发挥媒体的公益力量。发挥媒体建设性监督作用,聚焦本土区域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加大舆论监督类栏目媒体曝光力度,聚焦重点工作推进中的短板问题、“蜗牛”项目,以“舆论监督+执纪实效”助推全市中心工作提速提效。2018年,围绕“环境整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传媒中心舆论监督类栏目《今日关注》的播出频率由每周一档提高到每周两档,发现曝光环境整治方面问题82个、文明城市创建方面问题13个,追踪曝光难点问题19个。节目的播出助力全市彻底拆除15处违章建筑,恢复12条河道清洁,解决18个乡村社区环境脏乱差问题,推动45个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三是全媒体联动,捍卫主阵地。适应舆论生态变化,坚持内容为王,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热点问题,推出系列全媒体产品,提升舆论引导力。建立指挥调度平台,创新工作考核机制,做强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优势平台,做活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新闻网站、网络直播等新兴平台,探索抖音、短视频等发布趋势,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提高媒体传播力。2018年,根据权威第三方大数据平台显示,传媒中心“乐享平湖”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25万,传播力WCI指数有8个月在全市位列第一;从全国范围看,排名保持在全国同行前11名。“乐享直播间”全年承接直播100多场,粉丝突破30万,直播间累计访问量达到762万。
二、坚定不移,打造舆论引导品牌优势
传统媒体最大的价值就是多年经营带来的品牌效应和核心价值,媒体融合后,新媒体可以借助传统媒体的品牌效应,迅速被记住和认可。同时,打造全媒体品牌栏目《红帆船》,形成电视、广播、微信全媒体传播格局。
一是打造交通广播频率。近年,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多,交通广播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9年,平湖传媒中心对广播这一传统媒体进行了结构性调整,调频广播和有线对农广播按功能定位分别播出,重点打造调频频率“平湖交通生活广播”,增加直播互动时间,布局早晚高峰、午间档、下午档以及夜间直播节目。整合现有资源,推进广播进校园、广播进企业,助推校園、企业文化建设。
二是提升外宣创优质量。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需要优质的作品支撑,加大产出和上送优秀作品,深挖体现当地特色的亮点工作和感人故事,畅通渠道、加强对接,通过对外宣传不断提升本地知名度和美誉度。2018年,中央电视台用稿8篇,其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在《新闻联播》中播出;浙江省电视台用稿68篇,其中浙江卫视37篇。浙江之声用稿101件,嘉兴台用稿2116件,中国之声录用综合稿2件,中国之声用稿3篇,中国乡村之声用稿14篇,浙江之声用稿169篇。《寻找最美的乡愁—2018年度平湖市“最美村落”评选大赛》分别获得2018年度广播对农活动、电视对农活动政府奖一等奖,《别让孩子学的太累》获得浙江省2017年度广播电视广告作品奖二等奖。获得嘉兴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7件。获浙江省政府奖二等奖1件,省人大好新闻三等奖1件。
三是挖掘传媒优势壮大产业经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大做优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视听产业主体,提高市场占有率;抓住网络直播、微视频发展风口,充分发挥传统媒体音视频制作优势,主动承接、精心策划,形成口碑效应;抓住文化产业蓬勃兴起的时机,发挥传统媒体策划执行优势,在节庆活动、会展经济、户外平台等方面抢占市场;充分利用好剧院、演播室等场地,积极承接演出、访谈等内容。2018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平湖第一届广电家博会、平湖首届新能源汽车、平湖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平湖市首届工业消费品展等;承办活动、典礼、会议等50余项;制作各类专题片、汇报片三十余部。
三、积极变革,强化舆论引导平台融合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媒体的多样性,传输渠道的多样化,一方面对如何有效提高舆论引导力提出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对宣传平台的建设、传播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内容为王、渠道平台为金。着眼“时度效”,提升驾驭能力,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是建设融媒体指挥平台。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机制创新为动力,建设好融媒体指挥平台,集策、采、编、发、播为一体的指挥中枢,实现理念、流程、技术、渠道、人才等全面融合。
二是打通技术通道瓶颈。紧盯前沿技术,关注业界动态,推进技术整合,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共享、共通的“技术壁垒”,实现技术资源运营一体化、管理标准化、应用便捷化。强化技术功能实现,优化技术设计,降低使用门槛,注重功能实现,确保技术装备既“适用、实用”又“管用、好用”。从最初的标清一机直播,到三机位含航拍,再到高清多点直播、运动镜头直播,平湖传媒人在技术创新的路上突破了无数个第一次。2018年,平湖西瓜灯文化节期间,5天时间,传媒中心累计开展网络直播11场,单场最高观看数达到9.82万人次。
三是拓展媒体公共服务功能。通过汇集民生领域大数据,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网络舆情特点、热点事件、用户需求,以“媒体+政务”“媒体+服务”为抓手,打造舆论宣传主阵地、综合服务新平台、时代新风传播站。
四是加强管控确保安全生产。坚持以安全生产為生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报纸、广播、电视刊播流程。加强内容审查,完善刊播系统应急预案,排查系统安全隐患。强化工作人员安全刊播意识,加强值班技术人员平时的业务培训、安全演习和应急演练。加强涉及安全播出部门间的沟通及衔接,确保安全播出交接环节不出问题。做好大型活动、演出的技术保障与创新。强化内部管理,责任到人,加强预防,严格监管。定期对各类系统进行巡检,提高系统的传输速度和安全性、稳定性,加强重点时段、重要保障期的内容刊播和安全检查,确保全年安全优质刊播。加强技防,关注技术领域的更新迭代。严格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全台综合治理、保密、档案等工作。
四、多措并举,夯实舆论引导队伍保障
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关键是巩固培养人才优势,加快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新闻工作者要具有针对性地深入群众调研,增加思想深度、扩充信息含量、提高传播水准。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升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加强学习的浓厚氛围。通过教育培训引导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在实际采访报道中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品质的作品。
二是加强能力建设。加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建设,针对典型人物报道、深度报道采写、时政新闻新媒体表达等方面开展专业化培训、比武、挂职,尽快推动新闻采编人员“上挂”跟班学习、“下挂”基层锻炼、“外挂”对口交流,着力培育一批“统筹佳、善运作”的宣传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懂宣传、网感好”的融媒宣传人才、一批“技艺高、创意好”的后期制作人才。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技能铸人、作风塑人、人文育人,完善考核、选拔、奖惩、培训机制,搭建事业平台,营造事业氛围,确保基业稳固常青。
四是加强文化建设。强化传统媒体为区域主流媒体的主体认知,坚定第一媒体信念,认清形势、提振信心。强化内部管理,多做聚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工作。传媒中心连续6年每月开展岗位之星评比,树立身边的榜样,激发员工的正能量。积极开展职工文娱活动,7年来每年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展现干部职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提升单位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干部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