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探析
史俊巧
摘要:目的基于儿童的行为特征,探索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价值。方法分析家具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以及儿童家具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儿童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等特征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思路与方法。结论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符合儿童身心的发展需求,对儿童构建良好性格与品质能起到引导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儿童 家具 情境
引言
当今社会对儿童教育的传统观念逐渐被打破,特别是一些80后父母,开始重视成长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为孩子准备了舒适的儿童房并配备了一系列儿童家具。因此,市场上一些专业的儿童家具品牌得以蓬勃发展,针对儿童家具设计的理论研究也在同步进行。由于儿童这个特殊的受众群體无论是在身心需求还是审美取向等方面都与成年人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设计儿童家具应尊重儿童并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设计出贴近并有益儿童的家具。儿童心理学家蔡春美认为,环境设计是影响儿童行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活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暗示”与“引导”作用。对此,笔者提出儿童家具情境化设计理念,其目的是以3-8岁儿童的行为与心理特点作为依据,通过颜色、材质、造型、文化等设计因素的综合运用,设计出具有育人与引导功能的情境化儿童家具,从而为建构儿童积极的性格和良好的习惯服务。
一、家具对儿童身心成长的影响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人在成长期品性的形成会受到外部环境的极大影响。儿童家具作为环境因素伴随着儿童的成长,是儿童的玩伴与道具,基于此对儿童家具的选择非常重要。一些研究表明儿童在成长期拥有自己的独立房间可以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善于思考等个性,但是如果房间中的家具选用不当也会给孩子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在“设计事理学”理论中指出,设计对象的表象是“物”,而其本质则是“事”,强调了设计师不能只注重设计事物外在形式,而应更加关注事件本身的内在价值。现代儿童家具市场更多关注家具本身“物”的元素,例如适宜的儿童家具尺度和优质的家具材料选择,有助于儿童身体的成长健康,其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才逐渐发现,家具对儿童“行为”与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更为突出和明显。孩子的性格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影响,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稳安静,有的热情大方,有的冷漠孤僻。然而要有目的地培养孩子性格就要打造具有引导功能的家具才行,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便通过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来解决上述问题。
二、儿童的行为特征分析
(一)儿童的生理行为特征
3-4岁的儿童在生理方面的特点就是身体生长速度快,肢体协调能力逐渐增强,认知事物的欲望也逐渐提高,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了解身边的事物,所以大人们眼中的儿童总是喜欢到处攀爬、触摸进行各种体验。5-8岁的儿童大脑控制能力增强,他们开始进行比较精细的动手活动,喜欢进行画画、拆装等,但是专注力不集中,容易被周边事物打扰,所以要通过增设一些游戏设施来引导儿童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儿童的专注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发展是从动手开始的,只有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思维才会得到发展,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结构、材质等设计要素为儿童提供适宜成长的家具,并提供丰富的功能鼓励儿童动手与家具互动。
(二)儿童的思维行为特征
3-8岁的儿童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初步的抽象概括性。他们对摆在面前的、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才能进行思维。幼儿初期这个特点体现得更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即初步的抽象概括的思维,例如说:“儿童可以描述今天、昨天、明天等”,这是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此外,本阶段的儿童还有敏感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联想力,例如他们很喜欢问问题,这是什么,有什么用,为什会?这些古怪的问题正是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具体表现。正确地回答儿童提出的这些问题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在认知事物的能力方面,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把周边的事物分辨记忆,并把复杂的具象的物体简化成抽象的图形表达出来,儿童画就是很好的例证。由于儿童的逻辑思维尚不发达,所以他们还喜欢模仿、联想,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在家具设计中融入特定的情境能够促进儿童的逻辑思维发展,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三)儿童的社会行为特征
儿童社会性行为是指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或者参与社会集体活动时表现出来的情感变化、行为举止、沟通方式等,并影响儿童的世界观、情绪的表达方式以及交往技能等方面的经验积累。3岁后的儿童有了一定的社会性行为,他们开始与人交流,找同伴玩耍,喜欢一些群体游戏。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中很多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孩子大多数由老人照顾,家庭生活中都以孩子为中心,物质条件好对孩子过度的物质满足甚至达到溺爱,造成很多儿童物质丰富而精神空虚,喜欢独处,缺少自信,心理脆弱,承受力低,自我为中心等。所以很多儿童在开始的社会交往中经常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家长应该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这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和提高沟通能力的关键时刻。儿童家具的设计应给儿童交往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形式,引导孩子与家人与朋友互动交流、协作等,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从而构建健全的人格。
三、儿童家具情境化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一)儿童家具情境化设计的概念
情境化设计就是在产品设计中充分利用形象的、有代表性的题材,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受众(使用者)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设计方式,从而达到对受众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行为特征为依据,用抽象或具象的手法融入有代表性的情景题材,创新性地运用各种设计要素,营造具有统一形象,功能完备的育人性儿童家具。利用这些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家具,在儿童与家具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让儿童知道什么是勇敢、善良、努力、梦想等。
(二)儿童家具情境化设计的原则
第一,创设情境题材要丰富,带入情境要自然。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旨在利用多种积极的题材,对儿童性格形成产生引导作用,那么最关键的就是选择情境题材融入儿童家具设计中,并能让儿童很自然地去接受它。题材应该是儿童熟悉的这样才容易被感知,例如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动漫题材或者是著名的童话故事。应用到单件家具或者系列家具中,构成一个形象鲜明,主题突出的儿童家具。情境的创设形式可以是生活展现情境,比如具有知识获取功能的教室,或者是启迪智慧的科幻场景等。创设情境还可以通过画面的再现,利用儿童非常喜爱的动漫形象创设家具场景。例如孩子们都熟知《熊出没》中熊大熊二住在大树洞里,他们勇敢地和光头强斗争保卫着大森林。设计师可以把这些具有正能量的动漫形象融入的儿童家具设计中,儿童凭借自己的联想力感觉自己也成为了保护森林的英雄。见图1(图片摘自21CN网)可爱的小公主在城堡造型的小床上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带入情境,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儿童天生就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儿童需要有一个能无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行为的空间。情境化设计的儿童家具除具备基本的家具功能外还充分利用家具的外延空间进行一些游戏功能的设置。儿童家具的这种外延空间的利用为儿童的游戏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开发了途径,家具的延展性空间给儿童一种惊喜,一种意外。儿童通过观察再现的场境,很快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寻找与家具互动的锲机,这样儿童就主动地带入了情境,激发了家具的潜在功能。面对胆小内向的孩子,父母希望孩子变得勇敢开朗;而面对过度外像不能安静下来的孩子,父母希望他能静下来思考。这时父母就可以运用情境式家具的不同情境内容对孩子进行性格的影响。
第二,以儿童的行为特点为依据,综合利用各种设计元素,创造出符合儿童功能需求、审美需求、成长需求的家具。
第三,以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构积极的性格为目标。阐明儿童家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儿童家具设计的意义所在。
四、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方法
(一)家具造型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
基于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他们对于事物的评价就是“好看”、“不好看”、“喜欢”、“不喜欢”如此简单直接,这是人类本能水平的判断结果,这也是很重要的判断,它将直接决定目标物品与目标受众是否会产生交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诺曼认为,本能水平设计的基本原理来自人类本身,在人们之间和文化之间都是一致的。在本能层级设计中,人对事物的认知直接地来源于事物的外形。因为本能水平的情感先于意识和思维出现,所以本能情感设计取决于人对物的第一感觉和最初感觉。所以情境化儿童家具设计应注重家具的造型、色彩、材料等基本形象因素,来刺激儿童的本能水平。如图2豌豆儿童床(图片摘自设计在线网),可爱的造型加上醒目的色彩很快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设计师要利用恰当的手法将题材融入到家具中去,家具的造型必须是贴近自然,线条明确、造型醒目,符合儿童对自然的感知,能让孩子在内心感觉到和谐。
色彩是吸引儿童视线的重要因素,色彩的应用对家具情境的渲染更加重要。在阿恩海姆看来,对色彩反应的典型特征,是观察者的被动和经验的直接性。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特征,绿色代表生机、希望和自然健康;黄色温暖、醒目、跳跃;蓝色象征科技、刚毅、宽广平静等。情感化的家具设计中色彩对人的视觉刺激是最为强烈的,甚至可以影响人们正常的心理感受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判断。儿童大多偏好明亮、轻松、对比强烈的色彩,所以情境化儿童家具宜选择此类色彩以产生积极、活泼、愉悦的情绪氛围。家长可以通过家具色彩来干预孩子的性格形成,比如给性格内向的孩子使用色彩亮丽、跳跃的家具,給急性子的孩子使用柔美、统一的色彩家具;对于缺少刚毅的孩子采用中性色彩家具等。
(二)家具功能满足儿童的行为需求
诺曼认为在可用性研究界对设计强调的是情感化设计中行为水平的设计,主要讲究的就是性能。在这里,外形显得不重要,设计原理也次之,重要的是功能与作用。家具存在在人的生活中,首先就是由其功能性决定的,人与物就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那么这种在使用中所感知和体验到的功能效果,即物的效用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例如一些工匠都会觉得自己的工具使用最顺手、最好用,对工具产生了依赖,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想让儿童能够喜欢一件家具,那么这个家具除了外形要打动他们,还必须有适合他们行为需求的功能才行。现代儿童家具的功能必须建立在安全性、亲子互动性、易用性与趣味性的基础之上才能成立。让儿童在使用家具的过程中,因为其行为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场所归属感。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在家里乱跑乱爬家里被搞得一团糟,家长为这事天天责怪孩子,给孩子制定很多的规矩,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在长期这样的“规矩”和过多的行为干预下孩子会逐渐变得没有主见没有自信。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游戏过程,他们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坐着或者安静地躺着。针对儿童的这一特点,家居环境就应该满足儿童的需求,提供足够的游戏可能性,来放纵儿童的游戏天性开发其创造力。例如孩子喜欢攀爬,就设置稳定牢固的攀岩墙;孩子喜欢画画,那就在房间里提供一面可以擦写的墙。如图3(图片摘自设计在线),这样的家具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什么实际功能,可对于孩子来说却其乐无穷。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自己的房间就是他最理想的游戏空间,而家具就很自然地成了他的玩具。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在功能方面除了满足家具“坐卧”功能外,同时还应具有游戏功能,而且这种游戏性是结合儿童喜欢的动漫人物来设定的情境,游戏需要儿童、父母或朋友合作进行,这样不仅会大大提高儿童与家具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还能引导进行社交活动,促进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
(三)家具内涵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
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的宗旨就是以家具的内涵文化来引导儿童性格品质的形成。在人与物的长期交互作用下,人会根据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对物产生一定的认同和理解,这就是人的反思情感。儿童时代的这种情感也很丰富,例如很多儿童喜欢抱着某样东西睡觉,没有就睡不着;一个玩具虽然很破旧总是拿来把玩,这样的情感是由于该物品曾经被有效地使用过,或对他发挥过重要作用使其难忘而形成的反思情感。反思情感水平的设计注重的是信息反馈、文化融入以及产品对于使用者的积极意义。事物载有的反思情感事人与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它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从情感上对物产生某种习惯和依赖感,可以帮助使用者建立自我认知。在情境化儿童家具设计中不仅仅是把家具打造成某种卡通形象来博取孩子欢心,而是针对不同孩子,在设计家具过程中渲染某种感情,让孩子对家具呈现出来的某些信息产生共鸣和思考。儿童房间是父母家人用爱心为孩子休息、娱乐、学习打造的空间场所,家具要能传达出这种爱意,孩子生活在其中当然也要感受到这种幸福的情感。如图4(图片摘自0731家居网)这套韩国儿童家具是以韩国传统美学为创意出发点设计而成的,这套设计充分考虑儿童对家的感知,精美的造型,舒适的材质,给儿童留下美好的记忆。通过反思与想象的体验,孩子会对自己的房间产生安全感、认同感以及归属感,从而慢慢地领悟着蕴含其中的并且使自己潜移默化的场所精神。
总结
总而言之,儿童家具的情境化设计不仅为儿童提供物质功能,还具有育人性的精神功能。不仅要有吸引孩子的外形设计还要有符合儿童行为特征的功能设置,更要关注儿童心理情感的需求,选择能与儿童产生共鸣的文化题材融入设计中,从而帮助儿童建立起正确情感认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与家具积极互动,自然地享受巧妙的设计带来的生活乐趣,建立充满自信、乐观的人格,在美与爱的环境熏陶中健康地成长,去迎接未来不可预见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