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北平革命的血脉
陈丽红
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北平党的工作多处于地下秘密状态,党内秘密交通线的开辟,如同一条条血脉,打通了敌人严密封锁和监控下的北平城与根据地的联系,保护了革命力量,保证了党在北平的革命工作的开展和最终的胜利。
抗战时期:穿越敌人封锁的“安全走廊”
党内秘密交通线的建立,最早是在1939年初。北平沦陷后,城内党的组织撤离,工作转入秘密状态。随着平郊大片根据地的开辟,逐渐形成对北平的包围之势。1938年,刘少奇同志作出指示,城市中的党组织在坚持秘密工作的同时,应利用各种渠道了解敌情,向根据地输送人员和物资,积聚力量,准备配合将来反攻收复失地。
1939年1月,中共冀热察区党委成立,平津唐的城市工作暂由其领导。冀热察党委地处平西,与北平相隔上百里,中间要经过游击区和敌占区。当时,为了贯彻中共中央的指示,沟通根据地与平津地下党的联系,冀热察区党委在平西与平津之间开辟了4条交通线:(1)北平—妙峰山—田家庄;(2)北平—镇边城;(3)天津—北平—松林店—张坊—平西;(4)北平—三家店—平西。主要是通过设立秘密交通站点,挑选、培养熟悉沿途情况、机智勇敢的交通员,依靠当地群众,巧妙地护送人员、情报和物资。
从1939年初设立至1940年上半年,4条交通线在沟通平津城内地下党和平西根据地间的往来联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平西根据地向平津唐派遣了少量的干部,传递党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平津唐组织向根据地输送了一批干部和青年学生;平津唐电线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几次到根据地汇报工作;在平津的一些国际友人和外籍进步教授,也经平西转往晋察冀根据地;平津地下党筹集的电讯器材、医药、布匹、食盐等物资送往根据地。
1940年下半年,平津唐地下党的城市工作转由北方分局(晋察冀中央分局)直接领导,并成立城市工作委员会。城工委远在阜平,通过平西交通线开展工作就有些局限了。而且,通过之前的工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路途遥远,费时长、效率低;二是途经敌人多道封锁线,危险度高;再就是与其他系统混用,于秘密工作不利等。当时说,交通线是党的血脉,血脉不通,工作很难做。有了交通线,血脉就活了。因此,开辟新的交通线的任务日益迫切。
城工委在《1941年城市工作总结报告》中说:“上下级的交通是城市党的血管”,“在今天领导中心设在根据地的情况下,交通联络工作极为重要”。城工委在这个报告中提出要建立独立的交通系统,强调“这是非常细致复杂的专门工作,需要相当数量的干部”,需要“从头做起”。1942年起,城工委抽调干部,以平汉铁路为主干,陆续开辟建立了曲阳、满城、定兴、白洋淀等多条新的秘密交通线,在边缘地带设置交通站点,挑选忠实可靠的党员充当交通员。最早担任这项工作的有崔振华、张一峰和张大中等人。后来,随着工作局面的扩展,又开设政治训练班,物色、吸纳从敌占区出来的青年学生,经过教育培养,回城参加秘密工作。其中,有许多成为地下交通员。
当时在满城站工作的张大中回忆,城工委书记刘仁同志指导他们依靠满城县委在保定西郊的蛮子营、辛庄、大车、水碾头等一带农村建立了几个秘密交通站点。这一带距保定火车站非常近,从北平来的同志,在保定下火车后,就可以同秘密交通员按约定接上头,通过交通员的带领,达到秘密交通站点。之后,夜里再由八路军、游击队或武装交通队护送,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一条新的秘密交通线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秘密交通线除主要护送人员外,也传递重要文件、情报。1945年延安中共七大上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就是通过秘密交通线从解放区传送到平津等敌占区的。从华北联大政治班结束学习后担任政治交通员的季洪承担了这项任务。据他回忆,城工部(原城工委1944年改组为城市工作部)负责组织派遣工作的佘涤清安排他把《论联合政府》报告送出去,以及时向敌占区人民宣传党的主张。文件被密写在一本日伪杂志内,季洪化装成学生,经过机智应变通过了敌人的严格盘查,顺利将文件传达给北平方面的联系人黎光。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刘仁率领城工部机关人员向平西转移,并组成北平市委,准备接收北平。至此,满城、曲阳、定兴、白洋淀等地的交通工作基本结束,大部分交通员也陆续集中到平西。
解放戰争时期:白色恐怖中的“红色通道”
抗战胜利后,美蒋迅速在中国组织独裁统治,并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挑起了内战。在军事斗争的同时,以北平学生反美抗暴运动为开端,掀起了反美反蒋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对此进行反动破坏和镇压,国统区陷入一片“白色恐怖”。
在新的情况下,地下交通工作如何继续保证城市工作内外畅通的联系,城工部部长刘仁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开辟新线加强交通工作,并进行了人员的增补。
此间,随着北平形势的发展,交通工作的主要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和阶段:
一是配合局势进行交通线的增开和停止。抗战刚刚胜利后一段时期,平西与平津的中间地带,国民党尚无暇顾及,交通线比较顺畅。交通任务不多的情况下,城工部交通科举办了交通员训练班,并进行了人员精简。1945年底,国民党加紧准备内战,平津形势紧张,城工部迁至张家口。根据当时往来平张、平绥的商人、旅客较多,掩护条件较好的情况,派陆禹在敌我交界点怀来新建了交通站,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输送来往平张的人员等。之后,围绕平张、平汉、津浦铁路线及大清河、子牙河水陆线,先后建立了康庄、平西、易县、泊镇、沧县、信安、苏桥等交通站。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城工机关所在地的变动,这一时期的交通线是边建边撤、机动灵活的。
二是输送人员前往解放区参观。解放前,除常规的交通工作外,输送进步学生去解放区也是其间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长期生活在严密封锁的日伪统治区以及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使青年学生对解放区的认识较为隔膜、存在误区。北平地下党便发动和组织北平各大中学校的青年学生,到张家口解放区参观访问。从1945年冬至1946年暑假,先后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几百人,都是经过秘密交通线输送到解放区去的。1946年3月,为了便于接待到张家口的人员,城工部交通科还特别派人在康庄镇建立交通站。康庄站公开名义是“军民客栈”,表面上是个搞机关福利事业的车马大店,以接待来往商人、旅客为掩护,实际上输送我方人员。该站每天接待来往人员非常多,最多时一天接待近百人。并且,根据当时去张家口的人员数量大、身份目的不同的实际情况,交通站还拟定了不同的接待方式。因此,虽然任务繁重,却从来没有出过差错。1946年6月,全国内战爆发,来往人员锐减,康庄附近形势紧张,于8月底撤销。
三是解放战争后期,交通工作主要是为了迎接平津解放做准备。1948年8月,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做准备,在石家庄设立了交通站,接送了一批知名人士,如吴晗、田汉、安娥等。
平津解放后,近百名交通人员分别随北平市委、天津市委参加接管平津城市工作。至此,秘密交通线的工作胜利结束。党内秘密交通线的建立,对北平地下党的工作和根据地建设,都具有重大作用,更是对抗战胜利和配合平津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