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河南高校推进改革开放的思考与建议

    陈东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拉开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上第二次重大改革的序幕,高等教育也迎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改革开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包容、螺旋上升。改革开放是河南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和动力源,是地区经济尤其是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靠科技的力量和人才的智慧,高校也因此走向了社会历史舞台的中央。当前,河南省高校管理体制不合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滞后,高校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全省高校全面改革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需要。

    一、理清高校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任务,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标,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为突破口,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四个河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作为一个事业法人,拥有在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收入分配、经费管理、招生、开展国际交流等七个方面的自主权。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改变大包大揽、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放掉,依法做好宏观管理。二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要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的成功经验,认真落实高校办学主体地位,明确权利责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三是构建管、办、评相分离的新格局。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新格局。四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评价和检验,政府、学校、社会,管、办、评三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持。同时,尽快制定河南省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指导高校在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新任务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一是科学界定高校办学自主权。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各高校应依法制定相应章程。章程是明确学校内外部权利义务关系、促进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载体,要学习借鉴世界和我国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和章程,加快推进河南省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明确高校权利和义务,其中包括进一步扩大和规范高校在招生、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使用、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二是开展“行政管校”和“教授治学”试点。坚持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在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之后,报上级政府认定,学校日常工作由校长管理。强化学术在高校中的地位,成立学校教授委员会,制定学校教授委员会规程,规范学校教授委员会的组成、权责和运行规则,教学和科研应由教授委员会管理。

    三是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比如,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从世界范围看,教师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学术评价的主体是同行。通过学生对教师满意度的评价,总体上能够客观地反映教师教学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质量,但还应该与同行评价、教学竞赛、教学督导等其他方式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应加快职称评聘制度、分配制度和人事等制度改革。

    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基本职教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毕业生“双证书”制度,认真落实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推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攻坚。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支持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重点培育建设示范性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打造特色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三是开展品牌和特色院校建设。紧紧围绕高成长产业、传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扩大急需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支持学校突出自身优势,兴办特色学校、特色专业,实现差异化发展。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定岗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办学模式,吸引优势大型企业、重点企业参股职业教育,培育一批校企合作、优势突出的职教集团。

    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是创新办学理念。学习和运用“钱伟长之问”“拆除四堵墙”理论、“三制三自”制度、“学会学习”思想和“转识成智”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新;坚持多元化、特色化办学理念,大力培育特色院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统筹推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平台、人才培养、国际化”五位一体同步发展;坚持教授上课制度,保证教学质量;坚持人才必须德才兼备的理念,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具有探索科学真理的不屈不挠精神。

    二是创新教学方式。要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成长规律,关心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发展,要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提高,要让优秀的学生得到最好最快的成长。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管理制度,为学生“量身定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制度,组建研究交叉型、学术研究型、工程研发型和新型应用型、学科交叉复合型、创新创业型、外向型国际化人才以及卓越工程师等各类创新班、强化班和教学改革试点班,采取导师制、小班制、小组研讨、研究型教学、个别辅导等个性化、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培养。

    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继续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建设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支持省部共建、博士授权和培育单位建设,加快推进一批特色骨干高校建设。

    四是促进国际化发展。加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围绕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点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共建、合作办学、科研交流,促进学科和专业结构优化,抢占国内外科技发展制高点,提升高校教学科研能力和整体办学实力。

    六、积极支持民办高校发展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高校建设,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设立教育基金会、助学金、奖学金等形式支持地方高校发展;支持优势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等教育。

    【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决策招标课题(2013B19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