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价值
徐辛酉
摘要:少数民族档案延续记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民情风俗等方面的文化信息,与地方习俗传承天然具有紧密联系。作为第一手素材,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文化价值的表现是文化留存、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
关键词:少数民族档案 地方习俗 文化价值
地方习俗是一类文化现象,特指“人们在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且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是人类在日常活动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社会行为模式。”①在宏扬民族文化,汲取历史精华号召下,地方习俗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机构成,通过多种手段对它进行积极批判、吸收、披露、传播、挖掘和创新是繁荣祖国民族文化的有力举措。而少数民族档案是民族地区历史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客观反映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情风俗等,天然具备在地方习俗传承中作为第一手信息记录和研究资料的优势,具备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信息提取、总结、借鉴、利用和创新的价值。
一、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留存价值
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留存价值表现为两点:一是借助有形符号在某类物质载体上记录习俗文化信息,如以文字、图片、绘画、雕刻等手段把信息记录于金石、竹简、纸张上等;二是通过人类自然语言口耳相传,在少数民族档案上的转换方式是把人类记忆转录成录音带或录像带等口述档案。
从有形符号记录上看,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留存手段既表现为汉文的记载,也表现为少数民族文字的记录,如广西方块壮文、回文的记录等;既表现为绘画,也表现为雕刻,如广西龙州、扶绥、崇左等左江沿岸和广西宁明县明江沿岸的岩画,它记录了封建时代当地大量的生产生活习俗。从信息记录载体看,分为:竹简类(如竹简、木刻、贝叶、菠萝叶等);石质类(如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青铜类(如广西铜鼓);布帛类(如棉布、各色丝织品或用墨、颜料等书写的刺绣等);纸质类等。梳理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特殊记录方式,有利于文化工作者或其他研究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调研和挖掘工作。
伴随民族地区汉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制作口述档案成为当前民族地区习俗文化留存、挽救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随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过去许多反映地方习俗的各式建筑、符号或图腾有被千篇一律的白墙红瓦覆盖的倾向;随着民族地区汉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地方风俗已经不再那么隆重或被重视,甚至到了灭绝的边缘;随着民族地区少数懂民间习俗文化的老人的离开,民族习俗中的优秀成分有消亡的风险,如已出现了蒙文或广西回文无人能识别的现象。制作口述档案,以声像方式及时记录这些濒临灭绝的民族习俗文化成为留存祖国宝贵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在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背景下,许多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习俗正逐渐消失,挽救古老文明,留存人类记忆的使命迫切要求有新的记录手段的出现。口述档案即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对留存地方习俗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如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已派人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采访老人、录制地方节日活动影像方式,摄制了大量反映地方特色节日场景或服饰的画面。它对于再现民族文化,留存地方文明具有重要价值。
二、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传播价值
传播即“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分享,是人们制作、传递、储存信息的过程。”②借助传播,少数民族档案实现所记录习俗文化信息的流通与共享,让更多人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取情报,从而使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价值得到放大。
在传承地方习俗文化中,少数民族档案信息传播模式分为两类:一是在固定文化机构的传播,即各级各类民族档案机构或相关文化单位的传播,如档案馆、民委、民族研究所、民族事务办或少数民族高等院校等。例如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大量反映当地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习俗(如盘王节)的照片、文件、锦旗和道具,每年接待大量地方习俗考察团和调研人员到馆查档。另一类是大众传播,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例如广西借助《壮文报》,及时报导民俗档案中习俗文化的新发现,以消息方式满足人们求奇、求异、求新心理,如近年不断有对地方古老剧本“彩调”戏研究的新动向;借助民族类杂志如《民族研究》、《民族译丛》、《民族语文》、《民族团结》等,深入揭示民族档案中记载的复杂习俗之谜,详解史实真相,如依据档案对广西历史人物刘三姐民歌演唱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摄录影视剧《大瑶山瑶族》、《民族大家庭》、《民族艺苑》、《民族优育》等,披露广西各地大量习俗景观,其历史溯源内容主要来自民族档案的记录;并在广西档案信息网等专业网站,开辟有“广西民俗”的专栏等。借助大众传媒,以少数民族档案为信息源和依据,充分发掘地方独特的习俗文化信息,隆重向外界介绍广西各民族地区生活的不同形态、治理的不同模式、婚姻家庭的不同习俗等,引导了大批外地民俗游客来桂旅游,从而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档案工作自身的发展。如广西每年三月三的歌圩节和盘王节期间,通过大力宣传,包括依据档案内容进行的习俗内容或历史的介绍,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和调研当地档案馆。广西各民族地区也以档案记载为依据,努力复制或改善地方习俗景观,如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重建“风雨程阳桥”,兴建有中国首座白裤瑶族生态博物馆,南宁正在拟建民间艺术之乡等。在充分发掘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价值时,大众传播是一道强有力的工具。
三、少数民族档案在地方习俗传承中的文化创新价值
档案是“未渗过水的史料”,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手素材,经过提炼、加工、总结和借鉴,可以实现规律总结、观点提炼、知识发现、理论抽象上的文化创新。
第一,通过研究民俗档案典籍,总结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预测文化发展趋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指导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典型例子如通过深入研究“三月三歌圩节”发展历程遗留下来的档案典籍,包括民歌剧本、活动期间盛况记录及各类道具、各种实物、各类报道等,会发现这种习俗之所以延续至今,源于它广泛深入扎根民间,扎根于民间文化的传统。如歌曲来自民间,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开摊贩贸易活动,并从诞生至今都拥有雄厚群众基础等。所以时于今日,广西地区仍然保留了这些优良文化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把它办成了每年一度的文化盛宴。还有参照今天科技发展的新发现,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始摒弃过去人人住竹楼的习俗。因为根据对相关建筑档案资料的阅读,发现这类住所并不利于防震,同时不利于保暖和抵御湿气,不利于人体健康。地方习俗是一类文化现象,其产生、发展、演变甚至消亡都留下历史痕迹,这些痕迹主要集中反映在各类不同载体和不同内容的少数民族档案中。研究少数民族档案这类历史记录,总结期间各类习俗发展的成败得失,对于今人积极引导地方习俗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发掘民俗艺术档案优秀因子,供文化艺术创新借用。借用是文化创新的一种手段,即多种因素的重新组合。通过发掘民俗艺术档案中的优秀因子,科学融入到今人艺术样式中,对于推动文化艺术创新具有重大价值。这主要表现在对少数民族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上。如对有民族地区特色的表演曲艺古籍剧本的研究,对其语言结构、音乐、演员、服饰、乐器、表演技法等加以理论总结,为今天的舞曲技艺创新补充新的因子;对广西瑶区石牌制度的研究,利于总结其在民族团结上的可取之处;对壮民音乐典籍的研究,对其以多声部为主,尤以二重部重唱为主要形式,从而演绎出优美旋律特点的总结,有利于今天民族歌曲的进一步完善;对壮族舞蹈,如“春堂舞”、“绣球舞”、“扁担舞”、“采茶舞”、“铜鼓舞”等声像档案(有的已失传,仅留有声像档案的记录)的研究,抽象其主题鲜明、舞步雄健、感情逼真的真谛,对今人的舞蹈改进具有积极意义。对这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档案典籍的研究,对今天文化创新具有重大的借用价值。
注释:
①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体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46.
②孙宝水.公共关系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