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合理性分析
冯凯+王芳
摘 要:植物是体现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为实现预期目标,必须严格按照植物配置的原则,充分掌握配置要点,在各个阶段充分发挥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现植物配置的最高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1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指对住宅所在地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利用,包括植物结构、地形、地貌等,这样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景观改造而产生的成本投入,还能使园林绿化工作具备更加浓郁的乡土气息,让园林植物能够健康的成长起来。另外,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之前,设计人员也应对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解,以便使设计具有更多的人性化内容。
2、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可供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场所,而以人为本,则是要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使居住氛围充满生活气息,实现统筹规划、景为人用的设计目标,让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都能够从中受益。
3、创新原则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其它的规划设计一样,只有在继承现有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突出自身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创新也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除了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求他们能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合理应用。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对有关主题和风格进行创新体现,力求将本地的文化、民情、习俗等内容与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另外,在建材的选择上,也应尽量选择那些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构成材料。
4、环境结合原则
植物景观最初表现在园林中,更多的是满足人们欣赏植物形式美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然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更为重视绿色植物所产生的效应。随着城市人口的密集,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工业、农业、汽车、等等;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有毒气体、噪音等到处都在污染着环境、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景观规划设计,已是扩展到更广更深的领域。将园林植物景观引入建设环境之中,设计创造出一个适合人们生态要求的优美园林景观。
2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应用
1、水景植物配置
园林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涧、港汊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岛划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景,或同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透景线的开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
2、路旁植物配置
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竹径、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树种,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留出透景线,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3、建筑物旁植物配置
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如在杭州"平湖秋月"碑亭旁,栽植一株树冠如盖的较大的秋色树;"闻木樨香轩"旁,以桂花树环绕等。其次,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如建筑物体量过大,建筑形式呆板,或位置不当等,均可利用植物遮挡或弥补。再次,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屋角点缀一株花木,可克服建筑物外形单调的感觉。墙面可配植攀缘植物,雕像旁宜密植有适当高度的常绿树作背景。坐椅旁宜种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4、假山石旁植物配置
假山一般以表现石的形态、质地为主,不宜过多地配置植物。有时可在石旁配置一二株小乔木或灌木。在需要遮掩时,可种攀缘植物。半埋于地面的石块旁,则常常以书带草或低矮花卉相配。溪涧旁石块,常植以各类水草,以助自然之趣。
3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合理性的措施
1、根据当地大生态环境选择
在园森绿色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确保所选择的植物种类具有良好的适合性,需要所选择植物能够与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及植物生长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这就需要针对每一个城市和地域植物生长的环境特点来进行植物品种的选择。尽可能的多采用乡土植物,然后再适当的引进与本土生长环境相适应的观赏类植物,这样即保持了本地植物景观的特色,同时还能够更好的突出景观的观赏性。
2、多进行立体设计,凸显层次感
在植物配置空间利用上,要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和地面资源,尽可能让植物配置凸显层次感和立体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不是单纯的一片一片的种植和设计。在有限的空间中种植更多的植物品种,不仅达到美的效果,而且还能充分利用资源,一举两得。
3、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体现美学观赏性
植物之间搭配的优劣可以影响一个园林的整体外在形象,植物种类较为繁多,功效不一。因而,在城市园林绿化配置中,应当注重协调植物的高低顺序和颜色分层,同时也要考虑到季节性变化对植物造成的影响。具体而言,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体现美学观赏性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园林的主干道可以作为绿化的重点和主要部分,植物之间的搭配同样要注重高低顺序和颜色分层,设计安排多条绿化带穿插而行,形成一道层次明显、变化丰富的景观。一方面,这样既能形成明显的空间分区,充分发挥了植物的隔离防护作用;另一方面,这样的植物配置关系可以有效引导观者的视线,使其在和谐柔美的植物配置组合中感知到自然美学,同时也能带给人们一种安全舒适的精神体验;花坛中的花卉和灌木配置应当考虑到花卉的花期和花色。尽量保证花色搭配有秩,花株长短一致的花卉应当花期一致,以保证配置协调。而花卉之间的组合和意境表现应当注意具有独特性,以体现本园林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为佳;广场的绿化应当突出广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因而,园林绿化配置中,广场绿色植物配置主要起衬托和修饰作用,根据广场的大小和园林小品排放位置,适当的安排植被主要的种植地域。
4 结束语
总之,在园林绿色植物配置工作中,不仅需要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配置过程中需要与城市的发展主题相适应,通过植物景观的配置来提高人们的生态质量,降低城市污染。可以说园林绿色植物配置是一个城市的象征,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更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做好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工作,从而打造一个更加和谐和美丽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魏洪杰.石家庄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J].吉林林业科技,2012.
[2]弓弦正.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J].新疆林业,2011.01
[3]邢真,仝瑞霞,王俊霞,等.浅析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J].生物技术世界,2014.
[4]郭常云;;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年02期
[5]曹军辉;;浅析我国城市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6
摘 要:植物是体现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为实现预期目标,必须严格按照植物配置的原则,充分掌握配置要点,在各个阶段充分发挥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现植物配置的最高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1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指对住宅所在地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利用,包括植物结构、地形、地貌等,这样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景观改造而产生的成本投入,还能使园林绿化工作具备更加浓郁的乡土气息,让园林植物能够健康的成长起来。另外,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之前,设计人员也应对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解,以便使设计具有更多的人性化内容。
2、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可供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场所,而以人为本,则是要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使居住氛围充满生活气息,实现统筹规划、景为人用的设计目标,让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都能够从中受益。
3、创新原则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其它的规划设计一样,只有在继承现有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突出自身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创新也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除了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求他们能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合理应用。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对有关主题和风格进行创新体现,力求将本地的文化、民情、习俗等内容与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另外,在建材的选择上,也应尽量选择那些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构成材料。
4、环境结合原则
植物景观最初表现在园林中,更多的是满足人们欣赏植物形式美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然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更为重视绿色植物所产生的效应。随着城市人口的密集,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工业、农业、汽车、等等;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有毒气体、噪音等到处都在污染着环境、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景观规划设计,已是扩展到更广更深的领域。将园林植物景观引入建设环境之中,设计创造出一个适合人们生态要求的优美园林景观。
2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应用
1、水景植物配置
园林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涧、港汊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岛划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景,或同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透景线的开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
2、路旁植物配置
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竹径、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树种,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留出透景线,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3、建筑物旁植物配置
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如在杭州"平湖秋月"碑亭旁,栽植一株树冠如盖的较大的秋色树;"闻木樨香轩"旁,以桂花树环绕等。其次,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如建筑物体量过大,建筑形式呆板,或位置不当等,均可利用植物遮挡或弥补。再次,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屋角点缀一株花木,可克服建筑物外形单调的感觉。墙面可配植攀缘植物,雕像旁宜密植有适当高度的常绿树作背景。坐椅旁宜种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
4、假山石旁植物配置
假山一般以表现石的形态、质地为主,不宜过多地配置植物。有时可在石旁配置一二株小乔木或灌木。在需要遮掩时,可种攀缘植物。半埋于地面的石块旁,则常常以书带草或低矮花卉相配。溪涧旁石块,常植以各类水草,以助自然之趣。
3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合理性的措施
1、根据当地大生态环境选择
在园森绿色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确保所选择的植物种类具有良好的适合性,需要所选择植物能够与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及植物生长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这就需要针对每一个城市和地域植物生长的环境特点来进行植物品种的选择。尽可能的多采用乡土植物,然后再适当的引进与本土生长环境相适应的观赏类植物,这样即保持了本地植物景观的特色,同时还能够更好的突出景观的观赏性。
2、多进行立体设计,凸显层次感
在植物配置空间利用上,要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和地面资源,尽可能让植物配置凸显层次感和立体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不是单纯的一片一片的种植和设计。在有限的空间中种植更多的植物品种,不仅达到美的效果,而且还能充分利用资源,一举两得。
3、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体现美学观赏性
植物之间搭配的优劣可以影响一个园林的整体外在形象,植物种类较为繁多,功效不一。因而,在城市园林绿化配置中,应当注重协调植物的高低顺序和颜色分层,同时也要考虑到季节性变化对植物造成的影响。具体而言,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体现美学观赏性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园林的主干道可以作为绿化的重点和主要部分,植物之间的搭配同样要注重高低顺序和颜色分层,设计安排多条绿化带穿插而行,形成一道层次明显、变化丰富的景观。一方面,这样既能形成明显的空间分区,充分发挥了植物的隔离防护作用;另一方面,这样的植物配置关系可以有效引导观者的视线,使其在和谐柔美的植物配置组合中感知到自然美学,同时也能带给人们一种安全舒适的精神体验;花坛中的花卉和灌木配置应当考虑到花卉的花期和花色。尽量保证花色搭配有秩,花株长短一致的花卉应当花期一致,以保证配置协调。而花卉之间的组合和意境表现应当注意具有独特性,以体现本园林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为佳;广场的绿化应当突出广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因而,园林绿化配置中,广场绿色植物配置主要起衬托和修饰作用,根据广场的大小和园林小品排放位置,适当的安排植被主要的种植地域。
4 结束语
总之,在园林绿色植物配置工作中,不仅需要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配置过程中需要与城市的发展主题相适应,通过植物景观的配置来提高人们的生态质量,降低城市污染。可以说园林绿色植物配置是一个城市的象征,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更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做好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工作,从而打造一个更加和谐和美丽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魏洪杰.石家庄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J].吉林林业科技,2012.
[2]弓弦正.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J].新疆林业,2011.01
[3]邢真,仝瑞霞,王俊霞,等.浅析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J].生物技术世界,2014.
[4]郭常云;;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年02期
[5]曹军辉;;浅析我国城市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