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建设中科学防治管理与营林生产有效结合的研究

    付娜 王雪曦

    一、科学防治措施

    1、病虫害防治

    林木病虫害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虫害发生原因调查。不同地区的林木病虫害在种类、形式上均有不同之处,当病虫害种类较多时,仅仅采用单一的防治方法很难发挥出作用。管理人员需努力找出病虫害源头,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物理防治。在现代营林管理中,物理防治技术较常见,例如使用机械对幼虫进行诱杀,或利用高温杀虫等方式。物理防治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消灭病虫害。但整体消耗的成本较高,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会受到一定限制;生物防治。公众对病虫害的认识逐渐深入,既能够病虫害的严重性方面分析问题,同时还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培养害虫天敌,在林区中适当养殖,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环境零污染。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侧重于提前制定应对措施。管理人员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此平台,能够实时关注树种生长情况。对于其中出现的隐患,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此外配合报警系统一同使用,当发现问题时,系统自动标记出问题所在处,方便后续管理。加大病虫害防治宣传力度,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采取措施。综合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内容,规范管理人员日常行为,遵照法律法规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根本上提升管理质量。

    2、冻害防治

    林木生长周期较长,在其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部分种植地区海拔较高,地质情况复杂,往往存在着低温冻害等问题。另外,我国国土辽阔,不同营林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气温差异性较大。特别是在冰雪天气下,均能够阻碍营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且相对于天然林而言,人工林对外在病害的抵抗能力更低,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植被死亡的事件。如若管理人员疏忽,在发生强降雪时并未实行及时合理的处理,树木枝干上的积雪便有可能压断树枝,为营林经济带来不良影响。管理人员应适当选取采伐方式,根据树种的具体情况,控制好采伐时间、数量。在增加林间距的同时,逐步分散降雪。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帮助植被吸收更多光照,为高质量的木材生产奠定基础。

    同时,为了降低低温对人工林的影响,管理人员应在初期选苗阶段仔细考虑。在后期树种种植时,依照当地地形开展工作。例如,高海拔地区中的阴坡位置温度较低,因而应避免在此处种植杉树林。

    二、加强营林生产措施

    1、建立营林生产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造林工作的稳定开展,近年来营林质量不断提升。为了保证营林生产与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应适时建立并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营林管理定位,深刻意识到营林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有关部门加大对营林管理的宣传力度,在日常管理中通过岗位责任制,确保各管理人员能够坚守岗位职责。根据林区管理实际需求,科学配置现有人力资源。定期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植被生长情况、存活率、覆盖率等,将此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員的发展方向与工资等建立联系。

    针对当地林业资源实行全面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推出合理的管理对策。例如,经过检查后发现该区域内林业存在着病虫害严重的情况,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及时查找病虫害发生原因、种类等,并据此提前制定预防对策。

    2、成立树苗种植基地

    在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选取优良树种,以此为前提设置树苗种植基地建设目标,逐步扩大建设规模。根据营林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调整母树林结构,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同时结合国家相应政策与经济发展趋势,提高母树林的所占比例。依照林业经济发展规律,切实提升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针对造林成活率、生长量与保存率,将与其相关的数据统计、整合、分析,计算出营林需要的实际面积。将各树种作为林木生长量的指标基数,依照树种的生长速度与经济价值设置对比参数。

    鼓励林业人员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切实提升工作能力。林业部门为其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并围绕安全管理有关内容展开宣传,确保其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防止出现由于人员疏忽而致使火灾等问题的出现。以地区为单位,将适合造林的荒山地区分为不同类型,划分标准为宜林程度与森林产品规格。强化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安排技术人员,为林业管理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全面提高管理队伍素质。构建并完善测报、检疫、防治信息网络,推动营林管理工作向着信息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3、优化森林抚育技术

    先进的森林抚育技术能够为森林植被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基于此,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森林植被进行间伐管理,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透光伐。侧重于对植被密度的调整,通过提升林地的透光性,帮助植被进行更好的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针对部分长势较差、长势过忘的植被,应及时伐除。包括非目的性树种与藤本类植物,避免其与目的性植被争夺养分;二、生态疏伐。下层受光程度较弱、立地条件较差的树种植被可及时伐除,从而为其他植被创造充足的空间;三、卫生伐。包括病虫害防治与火灾预防。根据相应调查显示,在森林树种生长期间,影响其生长质量的最大危害即为火灾与病虫害。一旦出现此类事故,管理人员应立即检查树种的受损情况,如若无法继续栽培,应采取伐除措施。特别是对于部分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树木,可利用焚烧等方式防止病虫害的进一步传播。

    定期合理的修剪也可促进植被的生长,避免由于多余树枝吸收营养、影响主干的健康生长。修剪工作的开展应坚持对应的基本修剪原则,大致为“轻修枝、留大冠、利用辅养、控制竞争”,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伤害树木。不同植被采取的修剪方式、时间等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例如,阔叶林的修剪时间一般为种植后的2-3年,修剪间隔时间同样为2-3年。而针叶林通常选择在造林后7-8年修剪,间隔时间为两轮死枝时间,不可过于频繁。

    (作者单位:152300黑龙江省海伦市林业和草原局)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