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舟山学龄前儿童语言态度调查
朱海霞 陈筱姁
摘要:一方水土一方音,方言凝聚着一方人的身份认同。舟山方言因其独特的韵味,在吴语方言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行,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舟山方言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因此,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以舟山市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其所处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态度,积极制定对策,保护舟山方言,传承舟山地方文化。
关键词:舟山方言 学龄前儿童 语言态度 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H0;H07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f Zhou Shan Preschoolers Language Attitud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olinguistics
ZHU Hai-xia, CHEN Xiao-xu(Dept.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 Shan Zhejiang 316000, China)
Abstract:Each place has its own dialect, which reveals the identity of the local people. Zhou Shan dialect, thanks to its distinctive ton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Wu dialect. However, with the vigorous implementation of Putonghua and the continuous influx of immigrants, Zhou Shan dialect is also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times. Early childhood is the critical period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so its vital to create a favorable language environment for the preschoolers. This paper, taking preschoolers in Zhou Shan as the interviewees, investigates their linguistic environment and language attitude in order to proactively formulate countermeasures, protect Zhou Shan dialect and preserve Zhou Shan local culture.
Key words:Zhou Shan Dialect preschooler language attitud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1 幼儿在舟山方言传承中的作用
1.1舟山方言现状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能够直接依靠方言传达,比如嵊州地区的越剧温婉明丽;安徽地区的黄梅戏活泼轻快;陕西地区的秦腔粗犷庄重;舟山地区渔歌号子浑厚有力。这些都是依靠地区方言的发展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它们携带鲜明的乡土印记,能够最直观地带来家乡的归属感。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的发展空间被急剧压缩,成为语言系统中弱势的一方,有的甚至濒临消失或已经消失。国内语言家一般认可从以下三方面考查一种语言是否濒临消失:语言使用人数;语言使用者平均年龄;语言使用范围[1]。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幼儿普遍不会说舟山方言,方言使用者的平均年龄都偏大,呈现老龄化趋势;其使用范围也仅限非正式场合,方言的生命力较弱,前景不容乐观。
1.2方言对幼儿语言习得的影响
幼儿具有很强的学习与模仿能力,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听觉刺激,家人之间,师生之间的方言沟通会有助于幼儿对方言的接受与吸收。儿童在浓重方言氛围的影响下,自然而然会使他们感受到其独特的亲和力和魅力,让孩子们从小就有讲方言的意愿。
2 舟山学龄前儿童对舟山方言的态度调查
2.1调查对象
笔者通过实践调查,主要对舟山市定海区和普陀区的9所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共135名3-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外加9名幼儿园教职工进行了调查研究。定海区与普陀区是舟山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口集中,外来人口数量大,以这两个地方为调查定点,可以客观反映学龄前儿童的语言态度。
2.2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通过实地走访幼儿园及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在学龄前儿童理解问题的基础上从语言环境、语言选择、语言态度这三大方面展开,结合方言识物的小游戏收集相关数据(见表1)。
对舟山学龄前儿童语言态度的分析首先从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开始,即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是否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态度有影响。笔者首先分析了儿童所在的幼儿园类型,及其性别、父母职业、有无传授舟山方言课程几个因素,这些都是客观的,不受外界因素改变。从表1可见,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上述的客观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其语言态度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性别,P=0.011<0.05。进一步调查中,笔者发现,性别对幼儿也有较大影响,女生的语言态度要显著优于男生。
其次,是语言选择与语言态度的分析。问卷的第12题—14题是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选择的调查,统计学龄前儿童处于不同环境中语言的选择(见表2)。
如表2所示,学龄前儿童在学校、家庭及其他环境中,选择使用普通话的概率远大于舟山方言。
另外,笔者也对学龄前儿童交流对象做了统计。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的主要交流对象为祖父母和父母,这表明家庭语言环境至为重要。除此之外,本次调查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主观语言态度设计了两个问题:“是否觉得舟山方言好听”“学舟山方言是否有用”,结果显示,认为舟山方言“好听”和“有用”的只占调查人数的五分之一,而认为舟山方言“不好听”和“沒有用”占了大多数。由此可见,学龄前儿童对舟山方言的语言态度以消极为主。
3 解决对策
3.1明确语言政策
政府要明确语言政策,促进语言一体化与多样化齐发展,即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发展方言。普通话与方言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适当促进方言的发展,有利于语言多样化发展。2005年11月,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接受《语言文字周报》记者采访时对方言的多样性,濒危及保护等问题做了更透彻和精辟的阐述。他指出:一种语言的消失,就将意味着人类一种文化的失落。人类的文化发展需要多样性,需要不同的文化基因。[2]
3.2创造方言语境
3.2.1教育机构的引领
幼儿园可以实行“双语双文化”教育模式,[3]适当加重幼儿的方言教育,利用适当手段为幼儿提供方言练习的机会,例如增加方言的课间游戏,排演方言话剧,民谣学唱。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讲方言并不土,让他们接受并喜爱方言。2014年1月,上海市教委宣布将全面启动上海话教育体验试点,率先在20所幼儿园的课间游戏时使用上海话交流。根据国家规定,学生上课时间必须使用普通话,因此,这些幼儿园将尝试在课间游戏时间推荐使用上海话进行交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从小习得上海话。[4]
3.2.2电视媒体的配合
设计一些市民喜爱的方言节目,加强节目与儿童方言的贴近性, 增加地域色彩,为幼儿学习、使用方言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
3.2.3家庭的重视
一些父母对孩子讲方言存在偏见,认为方言对孩子的学习无用,甚至会干扰普通话与外语发音。在家庭里父母也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多和孩子用方言沟通,培养他们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睫.汉语方言濒危的文化思考[J].新闻爱好者,2009(17):74- 75.
[2] 曹志耘.漢语方言:一体化还是多样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1):1- 6.
[3] 沈艳伟.吴语方言亟需保护[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7.
[4] 赵铁平.普通话推广背景下的方言保护[J].文教资料,2015(21):40- 41.
摘要:一方水土一方音,方言凝聚着一方人的身份认同。舟山方言因其独特的韵味,在吴语方言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行,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舟山方言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因此,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以舟山市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其所处的语言环境和语言态度,积极制定对策,保护舟山方言,传承舟山地方文化。
关键词:舟山方言 学龄前儿童 语言态度 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H0;H07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f Zhou Shan Preschoolers Language Attitud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olinguistics
ZHU Hai-xia, CHEN Xiao-xu(Dept.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 Shan Zhejiang 316000, China)
Abstract:Each place has its own dialect, which reveals the identity of the local people. Zhou Shan dialect, thanks to its distinctive ton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Wu dialect. However, with the vigorous implementation of Putonghua and the continuous influx of immigrants, Zhou Shan dialect is also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times. Early childhood is the critical period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so its vital to create a favorable language environment for the preschoolers. This paper, taking preschoolers in Zhou Shan as the interviewees, investigates their linguistic environment and language attitude in order to proactively formulate countermeasures, protect Zhou Shan dialect and preserve Zhou Shan local culture.
Key words:Zhou Shan Dialect preschooler language attitud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1 幼儿在舟山方言传承中的作用
1.1舟山方言现状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能够直接依靠方言传达,比如嵊州地区的越剧温婉明丽;安徽地区的黄梅戏活泼轻快;陕西地区的秦腔粗犷庄重;舟山地区渔歌号子浑厚有力。这些都是依靠地区方言的发展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它们携带鲜明的乡土印记,能够最直观地带来家乡的归属感。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的发展空间被急剧压缩,成为语言系统中弱势的一方,有的甚至濒临消失或已经消失。国内语言家一般认可从以下三方面考查一种语言是否濒临消失:语言使用人数;语言使用者平均年龄;语言使用范围[1]。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幼儿普遍不会说舟山方言,方言使用者的平均年龄都偏大,呈现老龄化趋势;其使用范围也仅限非正式场合,方言的生命力较弱,前景不容乐观。
1.2方言对幼儿语言习得的影响
幼儿具有很强的学习与模仿能力,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听觉刺激,家人之间,师生之间的方言沟通会有助于幼儿对方言的接受与吸收。儿童在浓重方言氛围的影响下,自然而然会使他们感受到其独特的亲和力和魅力,让孩子们从小就有讲方言的意愿。
2 舟山学龄前儿童对舟山方言的态度调查
2.1调查对象
笔者通过实践调查,主要对舟山市定海区和普陀区的9所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共135名3-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外加9名幼儿园教职工进行了调查研究。定海区与普陀区是舟山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口集中,外来人口数量大,以这两个地方为调查定点,可以客观反映学龄前儿童的语言态度。
2.2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通过实地走访幼儿园及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在学龄前儿童理解问题的基础上从语言环境、语言选择、语言态度这三大方面展开,结合方言识物的小游戏收集相关数据(见表1)。
对舟山学龄前儿童语言态度的分析首先从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开始,即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是否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态度有影响。笔者首先分析了儿童所在的幼儿园类型,及其性别、父母职业、有无传授舟山方言课程几个因素,这些都是客观的,不受外界因素改变。从表1可见,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上述的客观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其语言态度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性别,P=0.011<0.05。进一步调查中,笔者发现,性别对幼儿也有较大影响,女生的语言态度要显著优于男生。
其次,是语言选择与语言态度的分析。问卷的第12题—14题是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选择的调查,统计学龄前儿童处于不同环境中语言的选择(见表2)。
如表2所示,学龄前儿童在学校、家庭及其他环境中,选择使用普通话的概率远大于舟山方言。
另外,笔者也对学龄前儿童交流对象做了统计。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的主要交流对象为祖父母和父母,这表明家庭语言环境至为重要。除此之外,本次调查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主观语言态度设计了两个问题:“是否觉得舟山方言好听”“学舟山方言是否有用”,结果显示,认为舟山方言“好听”和“有用”的只占调查人数的五分之一,而认为舟山方言“不好听”和“沒有用”占了大多数。由此可见,学龄前儿童对舟山方言的语言态度以消极为主。
3 解决对策
3.1明确语言政策
政府要明确语言政策,促进语言一体化与多样化齐发展,即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发展方言。普通话与方言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适当促进方言的发展,有利于语言多样化发展。2005年11月,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接受《语言文字周报》记者采访时对方言的多样性,濒危及保护等问题做了更透彻和精辟的阐述。他指出:一种语言的消失,就将意味着人类一种文化的失落。人类的文化发展需要多样性,需要不同的文化基因。[2]
3.2创造方言语境
3.2.1教育机构的引领
幼儿园可以实行“双语双文化”教育模式,[3]适当加重幼儿的方言教育,利用适当手段为幼儿提供方言练习的机会,例如增加方言的课间游戏,排演方言话剧,民谣学唱。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讲方言并不土,让他们接受并喜爱方言。2014年1月,上海市教委宣布将全面启动上海话教育体验试点,率先在20所幼儿园的课间游戏时使用上海话交流。根据国家规定,学生上课时间必须使用普通话,因此,这些幼儿园将尝试在课间游戏时间推荐使用上海话进行交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从小习得上海话。[4]
3.2.2电视媒体的配合
设计一些市民喜爱的方言节目,加强节目与儿童方言的贴近性, 增加地域色彩,为幼儿学习、使用方言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
3.2.3家庭的重视
一些父母对孩子讲方言存在偏见,认为方言对孩子的学习无用,甚至会干扰普通话与外语发音。在家庭里父母也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多和孩子用方言沟通,培养他们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睫.汉语方言濒危的文化思考[J].新闻爱好者,2009(17):74- 75.
[2] 曹志耘.漢语方言:一体化还是多样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1):1- 6.
[3] 沈艳伟.吴语方言亟需保护[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7.
[4] 赵铁平.普通话推广背景下的方言保护[J].文教资料,2015(21):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