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
余斌
摘要:优秀的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有效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心性完全出于人类自身,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优秀的文化不仅仅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关键词:企业文化 公司经营人才 创新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各个部门就像是人体内的各个器官,企业经营过程中有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组成起来就像是人一样的有机整体。
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构建、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借用稻盛先生的一句话,“提升心性,拓展经营”。心性完全出于人类自身,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如果不是自己愿意改变,如果心没有打开,而是寄希望于培训、制度、学习来解决问题,所有的安排都将是徒劳的。作为公司的主要管理者、公司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去寻找自身的原因,思考自己在公司经营中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的都有其深厚文化积淀。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它反映在企业的价值观、士气和沟通的方式中,也反映在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中。这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构建企业文化,自然也就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1 优秀的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笔者曾到中科院成都有机所给那里的研发人员上课,这些研发人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所长,自己的思考能力,自己的技能,相互之間却谁也没法说服谁,因为他们谈的都是“术”,就像从一个起点到终点,直线的距离最短,但实际上起点到终点之间有无数条道路,该走哪条路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没有团队合作,相互之间推卸责任的多了,说明企业文化出了问题。文化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员工的思想不统一,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笔者所在的公司推行致良知、稻盛哲学的文化学习,为的就是唤醒所有管理者,唤醒所有的员工。
思想意识与优秀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公司来说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样。只有多加倡导,去私欲,提倡致良知,才能实现公司的目标,做成伟大的事业。企业的管理者也应力求改变,打开心灵,不走形式主义,才能带动员工一起改变。管理者更要用心体悟,作为人何为正确,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不能简单地依靠市场变化,市场总会遇到冬天,也不是冬天所有企业都会离开市场,每个行业都有佼佼者,再好的行业也有被淘汰的企业,这是铁律。举个最经典的例子,胶卷行业衰败了,但是柯达的医用胶片仍然是最优秀的,这个企业还是活得很好。
企业的好坏是由经营者决定的,企业的管理者应把宣扬企业文化作为自身使命,带领下属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关爱下属,给予他们合适的成长通道,用心培养人才,真正做到让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都得到幸福。
人的良知和天理本来就有,管理者更应唤醒自己的良知。若管理者只是将工作中的困难揽到自己手里,下属的能力就会下降,企业的竞争力就会下降。通过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能够让每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提倡推进优秀文化,另一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要越位,也不要缺位。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有利于企业适时地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实际、与众不同、克敌制胜的发展战略。
公司的很多年度经营计划,制定完后束之高阁,自行其是,导致团队的凝聚力下降。笔者所在的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围绕着“致良知”、稻盛哲学、康恩贝企业文化的学习,自上而下的推动工作。很多制造部门围绕着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品质提升、成本下降、效率提升做了很多思考,提出了诸多改善点。虽然未必都能有效果,但至少员工通过独立思考,想出了一些路径,找到了一些通过努力能改变的现状。如果每个部门、每一个点都认真去思考,真正理解精益生产和致良知文化的理念,公司的整个系统才会健康运行。
2 优秀的人才是企业的根本
人的管理已经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企业的员工不是一个工具,也不仅仅是生产的要素,是需要领导者真正尊重和关心的家人。如果把下属当成家人来爱护,他们是会感动的。生产管理是这样,销售管理也是如此,光靠制度管人永远是猫捉老鼠,无效管理,最好的方法是靠文化和制度两方面结合。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激发员工的潜能,让他觉得这项工作是伟大的、有意义的、有成就感的,他就一定会认真工作。人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要去唤醒他们。同时也要与员工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掌握一手信息,正确判断员工需求,合理地培养人才。人是企业的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企业就无法持续发展。
企业本身的价值不会只有一种,但是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的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鼓励创新,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观。世界500强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也证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尽管它们的经营战略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却始终保持着稳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这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些企业成功的深层原因。
3 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近几年,在原料药和国际市场销售方面,公司国际化步伐慢了下来,曾经公司号称是国内最早获得欧盟认证可以走向欧盟医药市场的企业之一,但那其实只是一张纸,从2008年走通了这条路以来,整整8年的时间,除了获得这张纸,公司并没有其他收获,其根本性问题是公司国际化进程没有符合国际要求。
公司从研发、注册文件开始都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很多市场上销售的品种根本没有符合国际化要求的文件。通过国际研发团队的加盟与带动,才发现公司原先的研发和国际化研发的理念就不一样,其要求和结果自然不一样。公司这些年安排的研发品种具有一定前瞻性与竞争性,但如果国际注册的准入拿不到,等于无用功。国际注册的速度快慢将决定这个产品的命运,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处理相关问题。
生产管理方面的创新,一是追求品质,企业管理者应该对现有的每一步工艺、每一步反应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思考,是否已经做到尽善尽美。如果工艺并未达到要求,也会成为产品改进工艺的依据,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势,为产品的质量追求提供更多保障。二是节能减排,环保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今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严谨,环保准入的行政审批权或许会改为市场竞争,每一个产品在一致性评价和环保压力下,要先知先觉的去做相关工作。制药行业整个环境已经发生了改變,对于产品的环保问题,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清楚的说法,企业才能有活路。
质量管理方面也需要创新。产品的质量不是制造出来的,是设计出来的,质量管理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做好,而是要真正去设计出来。如果设计不到位将会遇到大量的问题,包括现在遇到的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问题等。笔者所在的金华康恩贝公司作为无菌制剂制造企业被飞行检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风险比一般企业高得多。所以质量管理的系统性、生产工艺的合法性都必须认真执行,这些方面的疏忽随时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部门相对于公司、员工相对于部门就相当于器官相对于人体,一个器官出问题人就会生病,多个器官出问题人就会出大问题。因此创新非常重要,企业在研发、生产、质量,甚至包括工程、技术改造、人力资源等方面,都要思考如何创新。
稻盛先生一直在说拓展经营,拓展经营的目标就是增加企业的盈利,只有增加了企业的盈利,才能保障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的幸福。从拓展经营的角度来说,企业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产品、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营,经营的好不好都会通过各种形态表现出来。变就是创新,要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只要不违背原则,做什么都能够有收获。以销售为例,只要不让价格混乱,同时不触碰底线,什么创新模式都可以尝试。创新也不是哪个部门的事,任何部门只要有创新的意识,愿意去做,就能够做出成果。
4 有效管理是企业壮大的基础
多年来,公司一直在提倡企业的内部管理,但企业内部管理的前提是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灵魂根基。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会有良好的管理思想。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支撑,管理就变为被动管理,一味想着通过制定制度进行管理就会变成猫捉老鼠。公司不缺制度,但是没有良好的文化支撑,团队就会变得非常散漫。某个制度记不清楚,不经常使用,那和没有这个制度没有区别。
企业文化如果“入行”“入心”,那明面上的企业文化也就不需要宣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会自发的感染员工,改变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制度越多,问题越多,因为没有人的水平能够高到把制度设置的环环相扣,毫无漏洞。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公司制度就能简化。
企业管理的科学性方面,是目前公司最欠缺的。很多企业尤其是药企,真正理解科学管理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我们对前辈传下来的很多技术、工艺其实并没有深入研究,科学性严重缺乏。在进入国际化市场后,这一点显得越发重要,科学性成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既是一门实践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很多管理者对管理的本意理解都有偏差。管理者的五个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看似很简单,但是很多管理者对它的理解是不到位的。比如第一项计划,对待工作只有执行力而没有计划,只能说明管理还不到位。
这样的管理显示管理者的能力和职位未必是匹配的,尤其是年轻干部,虽然通过了面试选拔,走向了管理岗位,只能证明在这一群人中是比较优秀的。但这个所谓的优秀与管理能力是否高明是两回事。既然走向了管理岗位,公司就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干部的管理能力。
公司全员学习“致良知”,解决的是“道”上的问题,但是如果“术”上的问题不解决,也是个大问题。“道”和“术”需要相结合,管理能力就是一种“术”。在销售团队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队伍扩充时干部不断提拔,往往工作了两三年,干得不错,就提拔到管理岗位上,职位与能力不匹配,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在思想上通过对“致良知”和稻盛哲学的学习,存天理,去人欲,修炼自身心性。
优秀的文化不仅仅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国家、民族的灵魂。现在国家强调“文化治心”,也就是再不提倡优秀文化,人民群众将会被现代社会上的种种浮躁迷失了心灵,国家和社会将会出大问题。因此优秀的文化在各个层面上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甚至是铸造企业灵魂的力量,很多企业正是把握了这一核心力量腾飞起来的。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并通过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创新以及管理的创新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主编.管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3] 王驰.当代企业文化导论[M].湖南出版社,2000.
[5] 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6] 稻盛和夫.京瓷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7] 康恩贝官方旗舰店.康恩贝哲学手册,2015.
摘要:优秀的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有效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心性完全出于人类自身,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优秀的文化不仅仅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关键词:企业文化 公司经营人才 创新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的各个部门就像是人体内的各个器官,企业经营过程中有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组成起来就像是人一样的有机整体。
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构建、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借用稻盛先生的一句话,“提升心性,拓展经营”。心性完全出于人类自身,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如果不是自己愿意改变,如果心没有打开,而是寄希望于培训、制度、学习来解决问题,所有的安排都将是徒劳的。作为公司的主要管理者、公司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去寻找自身的原因,思考自己在公司经营中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的都有其深厚文化积淀。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它反映在企业的价值观、士气和沟通的方式中,也反映在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中。这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构建企业文化,自然也就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1 优秀的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笔者曾到中科院成都有机所给那里的研发人员上课,这些研发人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所长,自己的思考能力,自己的技能,相互之間却谁也没法说服谁,因为他们谈的都是“术”,就像从一个起点到终点,直线的距离最短,但实际上起点到终点之间有无数条道路,该走哪条路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没有团队合作,相互之间推卸责任的多了,说明企业文化出了问题。文化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员工的思想不统一,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笔者所在的公司推行致良知、稻盛哲学的文化学习,为的就是唤醒所有管理者,唤醒所有的员工。
思想意识与优秀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公司来说就像一个人的灵魂一样。只有多加倡导,去私欲,提倡致良知,才能实现公司的目标,做成伟大的事业。企业的管理者也应力求改变,打开心灵,不走形式主义,才能带动员工一起改变。管理者更要用心体悟,作为人何为正确,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不能简单地依靠市场变化,市场总会遇到冬天,也不是冬天所有企业都会离开市场,每个行业都有佼佼者,再好的行业也有被淘汰的企业,这是铁律。举个最经典的例子,胶卷行业衰败了,但是柯达的医用胶片仍然是最优秀的,这个企业还是活得很好。
企业的好坏是由经营者决定的,企业的管理者应把宣扬企业文化作为自身使命,带领下属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关爱下属,给予他们合适的成长通道,用心培养人才,真正做到让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都得到幸福。
人的良知和天理本来就有,管理者更应唤醒自己的良知。若管理者只是将工作中的困难揽到自己手里,下属的能力就会下降,企业的竞争力就会下降。通过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能够让每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提倡推进优秀文化,另一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要越位,也不要缺位。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有利于企业适时地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实际、与众不同、克敌制胜的发展战略。
公司的很多年度经营计划,制定完后束之高阁,自行其是,导致团队的凝聚力下降。笔者所在的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围绕着“致良知”、稻盛哲学、康恩贝企业文化的学习,自上而下的推动工作。很多制造部门围绕着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品质提升、成本下降、效率提升做了很多思考,提出了诸多改善点。虽然未必都能有效果,但至少员工通过独立思考,想出了一些路径,找到了一些通过努力能改变的现状。如果每个部门、每一个点都认真去思考,真正理解精益生产和致良知文化的理念,公司的整个系统才会健康运行。
2 优秀的人才是企业的根本
人的管理已经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企业的员工不是一个工具,也不仅仅是生产的要素,是需要领导者真正尊重和关心的家人。如果把下属当成家人来爱护,他们是会感动的。生产管理是这样,销售管理也是如此,光靠制度管人永远是猫捉老鼠,无效管理,最好的方法是靠文化和制度两方面结合。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激发员工的潜能,让他觉得这项工作是伟大的、有意义的、有成就感的,他就一定会认真工作。人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要去唤醒他们。同时也要与员工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掌握一手信息,正确判断员工需求,合理地培养人才。人是企业的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企业就无法持续发展。
企业本身的价值不会只有一种,但是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的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鼓励创新,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观。世界500强企业管理演变的历史也证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尽管它们的经营战略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却始终保持着稳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这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些企业成功的深层原因。
3 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近几年,在原料药和国际市场销售方面,公司国际化步伐慢了下来,曾经公司号称是国内最早获得欧盟认证可以走向欧盟医药市场的企业之一,但那其实只是一张纸,从2008年走通了这条路以来,整整8年的时间,除了获得这张纸,公司并没有其他收获,其根本性问题是公司国际化进程没有符合国际要求。
公司从研发、注册文件开始都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很多市场上销售的品种根本没有符合国际化要求的文件。通过国际研发团队的加盟与带动,才发现公司原先的研发和国际化研发的理念就不一样,其要求和结果自然不一样。公司这些年安排的研发品种具有一定前瞻性与竞争性,但如果国际注册的准入拿不到,等于无用功。国际注册的速度快慢将决定这个产品的命运,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处理相关问题。
生产管理方面的创新,一是追求品质,企业管理者应该对现有的每一步工艺、每一步反应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思考,是否已经做到尽善尽美。如果工艺并未达到要求,也会成为产品改进工艺的依据,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势,为产品的质量追求提供更多保障。二是节能减排,环保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今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严谨,环保准入的行政审批权或许会改为市场竞争,每一个产品在一致性评价和环保压力下,要先知先觉的去做相关工作。制药行业整个环境已经发生了改變,对于产品的环保问题,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清楚的说法,企业才能有活路。
质量管理方面也需要创新。产品的质量不是制造出来的,是设计出来的,质量管理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做好,而是要真正去设计出来。如果设计不到位将会遇到大量的问题,包括现在遇到的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问题等。笔者所在的金华康恩贝公司作为无菌制剂制造企业被飞行检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风险比一般企业高得多。所以质量管理的系统性、生产工艺的合法性都必须认真执行,这些方面的疏忽随时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部门相对于公司、员工相对于部门就相当于器官相对于人体,一个器官出问题人就会生病,多个器官出问题人就会出大问题。因此创新非常重要,企业在研发、生产、质量,甚至包括工程、技术改造、人力资源等方面,都要思考如何创新。
稻盛先生一直在说拓展经营,拓展经营的目标就是增加企业的盈利,只有增加了企业的盈利,才能保障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的幸福。从拓展经营的角度来说,企业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产品、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营,经营的好不好都会通过各种形态表现出来。变就是创新,要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只要不违背原则,做什么都能够有收获。以销售为例,只要不让价格混乱,同时不触碰底线,什么创新模式都可以尝试。创新也不是哪个部门的事,任何部门只要有创新的意识,愿意去做,就能够做出成果。
4 有效管理是企业壮大的基础
多年来,公司一直在提倡企业的内部管理,但企业内部管理的前提是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灵魂根基。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会有良好的管理思想。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支撑,管理就变为被动管理,一味想着通过制定制度进行管理就会变成猫捉老鼠。公司不缺制度,但是没有良好的文化支撑,团队就会变得非常散漫。某个制度记不清楚,不经常使用,那和没有这个制度没有区别。
企业文化如果“入行”“入心”,那明面上的企业文化也就不需要宣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会自发的感染员工,改变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制度越多,问题越多,因为没有人的水平能够高到把制度设置的环环相扣,毫无漏洞。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公司制度就能简化。
企业管理的科学性方面,是目前公司最欠缺的。很多企业尤其是药企,真正理解科学管理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我们对前辈传下来的很多技术、工艺其实并没有深入研究,科学性严重缺乏。在进入国际化市场后,这一点显得越发重要,科学性成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既是一门实践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很多管理者对管理的本意理解都有偏差。管理者的五个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看似很简单,但是很多管理者对它的理解是不到位的。比如第一项计划,对待工作只有执行力而没有计划,只能说明管理还不到位。
这样的管理显示管理者的能力和职位未必是匹配的,尤其是年轻干部,虽然通过了面试选拔,走向了管理岗位,只能证明在这一群人中是比较优秀的。但这个所谓的优秀与管理能力是否高明是两回事。既然走向了管理岗位,公司就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干部的管理能力。
公司全员学习“致良知”,解决的是“道”上的问题,但是如果“术”上的问题不解决,也是个大问题。“道”和“术”需要相结合,管理能力就是一种“术”。在销售团队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队伍扩充时干部不断提拔,往往工作了两三年,干得不错,就提拔到管理岗位上,职位与能力不匹配,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在思想上通过对“致良知”和稻盛哲学的学习,存天理,去人欲,修炼自身心性。
优秀的文化不仅仅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国家、民族的灵魂。现在国家强调“文化治心”,也就是再不提倡优秀文化,人民群众将会被现代社会上的种种浮躁迷失了心灵,国家和社会将会出大问题。因此优秀的文化在各个层面上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甚至是铸造企业灵魂的力量,很多企业正是把握了这一核心力量腾飞起来的。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并通过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创新以及管理的创新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主编.管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3] 王驰.当代企业文化导论[M].湖南出版社,2000.
[5] 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6] 稻盛和夫.京瓷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7] 康恩贝官方旗舰店.康恩贝哲学手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