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研究

赵丽香 马慧萍 鲁小娟 李玉荣 陶静
摘要:作为新兴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旅游近年来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旅游市场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模式,正在深受人们的青睐。以榆中县为例,通过调研分析,从农家乐现状发展着手,结合目前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前景,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可行性解决方式,以达到研究目的。
关键词:乡村旅游 榆中县 农家乐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榆中县是甘肃省会兰州的近郊县,近几年的发展很迅速,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在旅游业领域。很多人是通过兴隆山才了解到榆中县的,兴隆山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因此兴隆山是榆中县农家乐的集聚地。作为地方的特色景观,它的旅游优势十分明显,兴隆山空气湿润,气温较低,是避暑游览胜地。区内山体高大,主峰海拔3200米,保护区总面积约33301公顷,森林植被和生物资源丰富,各类植被有500多种,植被垂直分布明显,针叶林为该区最重要的植被景观主要有大面积的老云杉林组成,且多为原始林,区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林麝、猞猁等,堪称天然动物园。该景点对地区涵养水源和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这些天然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很多游客,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榆中县周边的农家乐,使榆中县乡村旅游业得到较好较快发展。
1 乡村旅游及农家乐的认知
中国的乡村由于没有经历过工业化的积淀,在发展中会依然强化单纯经济的贡献,乡村旅游的开发难逃这一模式的荼毒,在过度强调乡村旅游的经济性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得原本就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中受损的乡村环境变得更加脆弱。而农家乐模式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是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经营者主要由农民组成,资本投入少,服务项目有限,以乡村文化和乡村环境为卖点,服务于周边的城市居民的一种乡村旅游模式。
2 资料来源及说明
为了了解乡村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当地农家乐经营者和游客为对象。在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景区随机发放80份问卷调查表采用随机选择被调查者当场发问卷填写,并当场收回74份,有效问卷69份,问卷回收率92.5%,有效回收率86.3%。并进行了5次深度访谈,其中三个是经营主,两个是游客。这些第一手资料都为后续的研究分析奠定了基础。
3 现状分析
3.1问卷分析
如图1所示,被调查者认为乡村旅游业发展优势主要有风景天然合成、平均消费较低、政府政策支持、消费者心里倾向,其中将近四分之三的人认为自然条件是支撑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如图2所示,在农村旅游业的发展劣势中,有63%的被调查者表示农村旅游内容单一,19%的被调查者表示景点管理混乱。被调查者突出的特性是比较关注直接因素,对于背后的经济、文化、政策的关注点比较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正是这些直接因素,造就目前榆中县农家乐的现状。
3.2数据收集
2016年,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2.8亿元,同比增长13.1%,占GDP的比重达到57.8%,對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17%,拉动GDP增长6.8个百分点。其中农家乐的贡献之比占总经济占比的60%左右,而且发展势头一路高歌。
从现有数据分析得出当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以主打农村餐饮住宿体验和景区自然风光两个特色来吸引顾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气候季节的变动,农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都给当地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它的发展势头迅猛和发展前景良好已然成了现在它最大的特征,乡村旅游业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总体来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利大于弊。
4 榆中县乡村旅游业的SWOT分析
4.1发展优势
第一,地理位置优越榆中县处于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一面紧靠城区,一面邻近农区,具有城郊县的区位优势。其农村经济与兰州城市经济,互相依存、互为依托,紧密地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兰州市的三个郊县和一个远郊区中,榆中的地理位置最优越、交通最方便,接受城市经济的影响刺激与扩散辐射最为有利。
第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榆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丝路重镇,省城咽喉”之美誉。境内兴隆文化、青城文化、宛川文化等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熠熠生辉,有陇上屋脊马啣山、陇右名山兴隆山、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青城古镇、和平牡丹园等风景名胜。
第三,高铁的全面通线,兰州的交通网日益完善。2016年甘肃省9个在建铁路项目投资逾2430亿,这打开了兰州通向全国的新格局,这也将对于榆中县的本地旅游业造成冲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铁路网的完善,部分农家乐游客可能会变更旅游行程,选择知名度更高,更有魅力的景点。
4.2发展劣势
第一,旅游产品种类单一,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创新。榆中县主要以自然风光吸引游客,旅游衍生物十分欠缺,很难带动大规模的消费。近几年来,陆续有真人野战活动,夏令营,攀岩等极限运动这种新形式产品的出现,但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大众知晓度低,流程不完善等原因,并没有为当地的旅游业注入新血液。
第二,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机制尚未成熟。经营主把利润来源都集中于吃住两个方面,而农家菜的差异性很难体现,创新菜品又是一件风险性很高的尝试,住的方面的话,只要舒适干净,大家对于农宿的要求并不是很苛刻,所以,竞争很难有突破。管理农家乐缺乏制度性的约束,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经营工作比较随性(会出现淡季和旺季服务差价较大的情况),游客的满意度也会由此而大打折扣, 仅有少数进入了规范化经营和管理阶段, 总体上还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

第三,发展模式相对落后,经济效益的回报率有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目前有“农户+农户”模式、个体农庄模式、村集体模式、公司制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户”模式、“公司+村委会+农户”模式、股份制模式、股份合作制模式九类。据调查结果显示,榆中县的农家乐的经营模式以农户+农户为主,存在少部分个体农庄模式和公司制模式,农户的资本投入规模较小,对于规模设施,规模建筑的费用是难以承担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农家乐的发展,很难向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方面靠拢。
第四,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难以满足游客的部分需求。榆中县是兰州的市郊县,距市区大概45公里左右,但交通承载力有限,每逢周末,客运车辆甚至会出现超载等情况。在景区内,休息场所的数量满足不了旅游高峰时的需求数量;垃圾处理不够及时,垃圾箱的分布设计得不够合理,随着游客的增多,一些旅游景点的环境及卫生状况逐渐不堪重负, 出现“脏乱差”现象;厕所,消防点,路标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第五,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源做后盾,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农村一直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经济实力还是比较薄弱,政府投入的资金建设有限,因此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3发展机会
第一,自2015年以来,“旅游”已经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可见发展乡村旅游早已经成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内容。2017年2月5日“旅游+”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印证了推进乡村旅游已成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所以,榆中县的旅游业可以抓住这个政策机会,进一步推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新常态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及理念,在新常态思维的引导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战略、品牌营销战略等逐步被落入实处,原有的鼓励性单一化开发也开始转向限制型方向转型。榆中县可以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建立新型商业模式,促进当地旅游业多元化发展。
第三,农业部等六部门之前发布的《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继续落实今年5月份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将在全国采取相关措施,引导和支持各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健康持续发展。以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为特色的各种农业产业联合体是其中的重要类型,由此也迎来了行业创新发展的新机遇。这对于榆中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好机会,当地旅游业应该抓住机会,推进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化联合发展。
第四,“一代一路”政策的实施,是甘肃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也在甘肃成功举办,大大拉动了旅游增长。榆中县的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势,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大力宣传当地的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
4.4发展的挑战
第一,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挑战。近年来,榆中县的农家乐不断涌现,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科学的规划,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如果过度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势必会造成当地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所以如何把旅游资源开发和環境保护统一起来,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当地政府和农家乐经营者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第二,农家乐旅游市场日益激烈。近年来兰州市旅游业不断发展,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越来越大,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也较为相似,所以如何在农家乐的发展中做出特色,增加市场份额,对于榆中县农家乐经营者是个挑战。
第三,不确定因素的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所向往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在过去,人们大多追求奢华舒适的环境转,而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亲近大自然的农家乐旅游。社会的不断发展会影响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变化,从而导致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是农家乐发展的又一大挑战。
第四,宣传力度不足,缺乏系统性宣传战略。当地农家乐的旅游市场主要针对附近城镇居民,其他游客对其尚不熟悉。另外农家乐项目建设盲目,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创新力度不足。
第五,政府对农家乐针对性政策缺失,行政审批繁琐。政府的引导总是在市场作用之后出现,那么农家乐的发展就要求经营者对市场的有战略预见,而经营者大多是没有文化的农民,从而会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
5 影响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5.1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相对匮乏
近年来,对榆中县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大量的生态问题。榆中县自然条件较干旱,水资源缺乏,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1.75亿平方米,这对于常住人口达到44.33万人的区域,就已经属于是缺水地区。2017年榆中县召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动员会议披露到了旅游旺季全县旅游接待人数预计要达到500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达35亿元,带动就业5万人。随着接待人数的不断走高,农家乐发展的后方供水也将成为一大隐患。
5.2季节因素影响权重过高
众所周知兴隆山是避暑胜地,每逢三伏天,就是它的旅游旺季,而在其他时间,该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这就导致了景区资源闲置,农家乐的经济效益此时基本为零。在淡季进入兴隆山,景区内基本上没有游客,那在此期间,经营者的租赁费用、人工闲置带来的损失、管理费用的支出等,都会冲淡利润比,都会这对长期经营者来讲是个巨大的挑战。
5.3政策变动的影响
对于乡村旅游部分,国家很大程度上将它定性为扶贫工程,在现阶段看来,政策鼓励和扶持是促进它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政府扶持已经开始转型,从以前一股脑的资本输入到现阶段市场经济观念的输入,也就是说,一旦榆中县的农民接受了市场经济竞争的观念,个人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话,政策方面的优惠条件可能会被削减,那它的发展速度势必会受到影响。
5.4经营者的理念
农家乐式的经营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管理混乱,换句话说,资本人情一锅粥,大部分的服务人员都是“关系户”,这也就造成了服务态度低下,顾客消费体验差的现象。而且聘请专业的管理人才这至少在榆中县来看是不现实的,所属关系就决定了经营权利,这是农民固化的思想,很难改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家乐的发展规模。由于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对市场的灵敏程度不够,在与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旅游商户的竞争者就处于劣势。
6 对策建议
6.1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在生态旅游资源富集而又邻近大中城市的乡村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乡村地区人口、资源以及现代产业的聚集,促进了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各项公共产品供给与城市的日益接近,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的变动。虽然榆中县的生态旅游在农户及政府的推动下逐渐发展起来,但有很多项目还有待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化程度低,聚集规模和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政府要合理规划布局,规划建设相关生态村,逐渐形成生态旅游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小集群,最终将榆中县打造成生态旅游的特色区域。但这里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为了满足物质享乐型旅游的社会需求,政府的相关部门联合开发商大兴土木工程,修建大型娱乐设施,桑拿歌舞厅,以及星级宾馆等,这无疑对乡村旅游是一种错误引导,将它的特色隐匿化,助长了奢靡消费,更导致很多景点“人工化”,失去了乡村旅游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
6.2开发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
推出新的旅游项目,通过各种人为作为吸引游客。比如,设计地标建筑,完善游乐设施,举办竞技比赛,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节等。另外,重点将景区及旅游公路附近村落的旅游产品进行更好的旅游产品建设和环境的整治,将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更好地推广出去。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吸引的人群是不同的,旅游地应该尽可能拓展自身的旅游领域,以满足不同人对旅游的定义,从而满足家庭式游行。其次,也可以通过当地政府或企业发展特色手工业,用作旅游纪念和生活实用,以不同的手段来制造旅游差异,形成经典特色,同时,也可以在农家乐处于淡季的时候,为经营者和农户带来收益,来缓解经济空窗期的生活生产压力。
6.3利用互联网发展的良好势头,带动农家乐旅游的发展
在互联网这个大浪潮的冲击下,不仅是农家乐旅游,其他传统行业都在面临着转型。因此化阻力为动力,负重前行才能更快一步。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其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宣传成本更低。互联网不仅可以帮助农家乐旅游进行有效的宣传,更是打开了新的市场。当农家乐旅游碰上互联网,是冲击也是机遇。抓住机遇顺势而上,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打造“互联网+农家乐旅游”的模式,使榆中县旅游业的发展步伐紧随时代潮流。
6.4完善落实制度机制,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对员工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督促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以迎合顾客需求标准;对农家乐应完善其服务流程,建立合理的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紧急应对制度等,让农家旅游在制度下运营,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对游客提供事无巨细的服务,并对有游客进行集中分类和管理,并适当进行节日送温暖或生日问候等细节后续服务。让农家旅游在日益细致和科学化的管理中受益。
6.5引入“共享”概念,开拓新的市场
寻找符合条件的地皮,创建各具特色的共享农庄,为消费者提供土地租赁,果蔬采摘,共享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订制服务,这可以减少农家乐的运营成本,利用共享经济创造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通过“共享”,让城里人、游客也参与到农家乐的运营中来,享受到农家旅游的别样乐趣,也让经营者享受到收益。
參考文献:
[1] 尤海涛,马波,陈磊.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158- 162.
[2] 刘津含.大都市乡村旅游地的旅游城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 何东英. 生态旅游的管理学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3):17- 20+24.
[4] 周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特征与趋势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2,31(2):98- 100+109.
[5] 肖文金.长沙市农家乐旅游SWOT分析及其营销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65- 68.
[6] 陈欣,马莉,董珊薇.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151- 153.
[7] 朱菊萍,潘时常,李丕基,焦金芝,李占国.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164+268.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