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环境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徐曼
摘 要: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大前提下,人们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数据作用于旅游方面,形成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这也是旅游业成长为现代服务业的关键。但智慧旅游又使得传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在智慧旅游的发展下更好的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这正式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智慧旅游;人才培养;课程调整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关于智慧旅游的英文翻译还没有明确的表述。 根据“智慧旅游”的英文释义,搜到相关文献主要从微观应用层面对移动网络集成、 信息技术等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作了探讨。目前关于智慧旅游的解释,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它将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上网终端,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达到及时发布、及时了解、安排和调整工作与计划,从而实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利用,融合了通信与信息技术,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
对于旅游者来说,在进行旅游之初,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对所需要的服务项目进行在线预订;在旅游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及时了解相关道路和景区等信息,将整个旅游活动中的各种情况都及时掌握;在旅游结束之后,游客可以使用智慧旅游系统对所去景区景点进行点评,给其他游客提供参考和建议,同时还能帮助旅游企业更好的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对于旅游企业来说,智能旅游系统不仅是一个展示企业形象的平台,而且还是一个获得更多游客资源、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途径。
近年来, 随着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 “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也开始了智慧旅游创建工作,许多城市相继制订了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2011 年提出,争取用 10 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建成一批“智慧城市”、“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
二、智慧旅游对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智慧旅游主要包括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四个基本功能。在智慧旅游中,游客可以通过使用智能旅游系统获取相关景点的各种信息,很多导游的基本工作将可能被取代,很多导游将会面临失业危机。
而现有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专业方向针对性不足、旅游类基础课程薄弱、学生实践机会不充分、课程设置创新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旅游从业人员被简单的定义成为讲解员、联络员甚至是服务员。许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仍然定位为导游讲解技能(英语和普通话);导游服务技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变能力。显然,这是跟不上现在旅游业发展的步伐的。
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生存空间受到影响,旅游从业人员转变角色、提升技能已经迫在眉睫,由此可以看出,智慧旅游将会给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三、智慧旅游环境下调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智慧旅游的大环境下,教师传统的理论教授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在师资队伍的构建中,除了吸纳具备不同背景知识的优秀人才之外,还应该进行深度校企合作,聘请具备丰厚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共同开发旅游管理课程和智慧旅游教学软件项目。从而实现产教融合、优势互补,使其更具竞争力和价值。
(二)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导游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因此在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将导游考证的相关课程作为重点,导致导游讲解技能力培养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显然是和智慧旅游不相容的,因此增设一些适应智慧旅游发展的课程势在必行。
1.增设与旅游电子商务相关课程
在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一部分会从台前转至幕后,电脑操作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很多关于的电子商务类课程。学生对于它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还没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就业的目标和范围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旅游企业。“智慧旅游”理念的提出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输出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开设电子商务类相关课程将会使学生对旅游信息化以及旅游新业态有更加充分的认识,从而帮助其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旅游市场。所以,导游专业学生除了了解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懂得网络营销和基本的网页设计。
2.加大外语课程的比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境旅游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游客非常依赖导游服务,这使得出境旅游领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导游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增加外语课程的比重,为国际计调人才和出境旅游领队的培养打好基础。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课程为《大学英语》和《旅游英语》,这远远不够。因为在工作过程中英语听说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还要增加他们听说方面的课程,培养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日语,韩语等小语种的选修课,百花齐放,让学生都能学有所长。
(三)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要与时俱进
虽然智慧旅游完成了很多导游的工作,但是它在细节上和人性化服务方面确实不能取代一名优秀导游的作用的,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还是不能放弃高素质的导游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完成培养传统的导游之一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应该适应智慧旅游发展的需要开发一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比如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为游客提供信息营销的在线旅游人员、出境旅游领队,以及对各地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提供等有较深入的认识后的旅游规划师等等。
简而言之,智慧旅游的发展使得传统旅游形式和旅游市场发生着改变。而这样的改变使得作为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是我们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任瀚.智慧旅游定位论析[J].生态经济,2013(4):142-143.
[2]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C]//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55-68.
[3]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S]. 国发〔2009〕41 号. 2009-12-01.
[4] 邵琪伟. 我国将用 10 年时间初步实现“智慧旅游”[EB/OL]. (2011-07-12).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12/c_121657882.htm.
[5] 姚国章. “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探析[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2):13(35-37).
[6] 谢坚. “智慧旅游”建设浅析[J]. 信息系统工程,2012(6):96.
[7] 付业勤,郑向敏.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发研究,2013(4):62-65.
[8]陈琳.智能旅游浅析[N].中国旅游报,201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