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兵团“三类干部”培养问题研究
吴长燕
摘 要: 干部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力度历来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加强兵团“三类干部”培养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及兵团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加强兵团“三类干部”培养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培养锻炼、完善选拔机制、提升个人素养、加强理论研究等方面入手,以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新疆特色和兵团特点的“四强”干部队伍。
关键词: 新时期; 新疆兵团; 干部培养
中图分类号: D630.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5.04.027
干部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力度历来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三类干部”,是指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兵团要适应新疆维稳工作和履行职责使命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以及从严管党治党新常态,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关键是要培养一支具有新疆特色和兵团特点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笔者将兵团“三类干部”作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干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做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新时期兵团加强“三类干部”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三类干部”培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治理要求干部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要求是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干部,基本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本目标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干部培养是造就大批优秀干部的治本之策,也是从根本上提高干部领导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加强兵团“三类干部”培养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推进兵团进而实现新疆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加强“三类干部”培养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新疆全部工作的关键环节和紧迫任务。兵团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培养“三类干部”就是要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围绕充分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特殊作用,以“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四强”干部标准①尤其是“三个特别”②的民族地区好干部新标准为基本原则,培养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能力,确保兵团真正成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
(三)加强“三类干部”培养是实现兵团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要求
张春贤指出,自治区要“坚持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支持兵团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着力打造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1] “三类干部”在兵团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兵团要加快推进“三化”建设、全力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做好对口援疆工作,特别是要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就需要培养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党政干部,培养大批政治素质好、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兵团“三类干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片面化
1. 对“三类干部”本身存在偏见。有的人认为,年轻干部实践经验不足、人生阅历太浅,在干部选拔时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有的人深受传统性别观念影响,对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心存怀疑;有的人认为少数民族干部汉语能力和电脑水平不高,提拔任用他们会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 只要干部现在是优秀的,有没有基层锻炼都无所谓。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只要“三类干部”表现够好、能力又强,没有必要送到基层培养锻炼,致使一些优秀干部失去基层锻炼的机会,逐渐沦为平庸之辈。
3. 培养后备干部就是在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极个别领导干部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不从党的事业和单位发展大局出发,对于一些不畏权力不人云亦云的优秀“三类干部”心存畏忌,担心日后这样的干部与自己平起平坐或者职位高于自己,会对自己构成挑战和威胁。
4. 谁培养谁使用,优秀干部只能为我所用。这就使那些优秀的“三类干部”失去了在更广阔平台施展才华、有更大作为更大贡献的机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培养锻炼形式化
1. 对教育培训重视不够。有些领导干部不根据培训班性质和培训内容随意选派培训对象;有的学员参训态度不端正,把培训锻炼当作“镀金”和跳板;有的学员在培训期间依然承担着单位工作,不能完成规定的调训率、参训率和人均脱产培训学时数。
2. 培养锻炼缺乏详细规划和岗位针对性。有些基层锻炼和交流轮岗,基本上是按照培养党政通才的标准进行,没有根据干部年龄、性别、民族、经历等不同特点和岗位实际需求设计培养方案,导致培养锻炼没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干部监督考核不到位。无论是干部“下基层”还是参加“访、汇、聚”活动,都存在着派出单位和派驻单位对下派干部到岗情况、工作实绩等两不管的现象,有的干部也不向工作组或派出单位反映本人培训锻炼情况。
4. 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任用脱钩。少数领导干部没有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选人用人理念,造成一些既有专业知识又经过实践锻炼的“三类干部”不能得到提拔使用。
(三)选拔机制模式化
1. “管状”选拔模式缩小了干部来源范围。有些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认为在本系统工作过的干部业务水平更熟练,干部选拔理应自下而上,由于思想不够解放,视野狭窄,不愿也不会从系统外的单位发现和选拔干部。
2. 干部选拔条件的硬约束较多。这是兵团及各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时存在的普遍现象。一些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年龄、学历等条件的限制,在报名时被资格审查挡在门外。
3. 千篇一律的考试内容影响了干部选拔。特别是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无论卫生系统、教育系统还是别的岗位,考试内容都一样,导致一些业务精湛、有发展潜力但笔试成绩不合格的优秀人才进不了面试环节。
4. 干部配备机械化。有些组织部门为了落实中央或上级部门有关干部结构配备方面的规定,盲目地从年龄、性别、民族、学历等方面考虑干部人选,导致选出来的干部并不能得到群众认可。
(四)个人素养庸俗化
1. 党性观念模糊、宗旨意识淡薄。有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由于缺乏长期的、严格的党内生活和基层锻炼,党的组织观念和群众观点淡漠,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不强。
2. 自我提升的意识不强烈。有些干部功利思想严重,对扬名显能的工作比较热衷,对无名无利的工作不屑一顾,来了就想提,提了就想走。有些年龄较大的少数民族干部缺乏上进心,不愿花费精力提升电脑水平,只要身边有会操作电脑的,一律由他们代劳。
3. 没有树立正确政绩观。部分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单纯追求职务和职级的晋升而不考虑自身努力程度和对单位贡献大小,吃苦奉献精神不足。
4. 不能正确对待基层锻炼。有些干部把被派往基层锻炼看作是领导在排斥和贬低自己,内心存在抵触情绪;有的干部认为基层锻炼是一种放松和享受;有的干部认为只要参加了基层锻炼,就会得到提拔,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提拔便会心灰意冷,丧失工作热情。
(五)理论研究大众化
1. 对兵团干部培养的理论研究少之又少。兵团的特殊体制和特殊作用决定了兵团的干部培养和其他地方存在不同。目前,可公开查阅的有关这一类的研究成果非常少,即便有,也都是大而化之、泛泛而谈。
2. 对兵团年轻干部培养的研究极少。年轻干部事关兵团事业的薪火相传和发展壮大,但目前兵团年轻干部特别是经济发展领域的年轻干部严重不足、流失现象严重,引人用人留人机制值得研究。
3. 对兵团女干部培养的研究几近于无。女干部在兵团改革发展稳定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小觑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但就兵团整体而言,高层女领导干部和基层女干部数量偏少,综合部门、决策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女干部偏少,一些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女干部少之又少。如何加强兵团女干部的培养值得研究。
4. 对兵团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研究几近于无。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也是兵团发挥三大作用的重要依靠力量。如何加强兵团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值得研究。
三、新时期兵团加强“三类干部”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干部来源
2015年10月23日,刘云山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放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来谋划,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来推进。”“三类干部”能否被选用,关键是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
1. 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领导干部要树立“选人、育人、用人是领导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的理念,坚决摈弃被动培养、拒绝培养干部的错误观念。对于那些不媚上不媚俗的优秀“三类干部”应当重点培养;对于那些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确有发展潜力的要舍得放手,让他们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施展才华。
2. 大胆使用与宽容包容相结合。领导干部要抛弃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的错误思想,对“三类干部”中的优秀人才要大胆使用,特别是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少数民族干部。对于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要根据根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要怀着宽容包容的心态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
3. 要强化舆论引导,争取社会公众对“三类干部”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舆论引导,打消公众对“三类干部”工作能力的疑虑和担忧,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信任和关心;对于事关“三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负面言论,要正面应对,及时澄清事实。
(二)注重培养锻炼,强化监督管理
习近平指出:“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2] 加强对“三类干部”的培养锻炼,是促使和保证他们成为一名好干部的重要保证。
1. 严肃对待干部教育培训。单位领导要根据班次性质、培训内容合理派出参训干部,要求脱产培训的坚决脱产。培训部门要对参训干部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并如实向派出单位反馈。参训干部要珍惜学习机会,做好角色转变。
2. 科学制定“三类干部”培养方案。根据“三类干部”自身特点,对被培养人、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监督考核方式做出确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并监督落实,避免干部培养流于形式。
3. 培养锻炼的结果作为后备干部人选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培养锻炼,建立储备库人才进退机制,确保后备干部的合理优化。无论是挂职任职、轮岗交流还是学习培训、基层锻炼,必须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真实,并与后备干部人选和干部选拔任用挂钩。
(三)完善选拔机制,慎用破格提拔
习近平指出:“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2] 干部选拔既要坚持科学公正,又要适度灵活变通。这样才能确保及时发现和合理使用好干部。
1. 树立“管状”与“网状”模式相结合的干部选拔思维。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放宽视野,在区域内外、体制内外寻找好干部。对于无法左右的统一招聘考试,要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向组织部门说明情况并提出变通处理意见。
2. 坚持用人原则,严肃干部配备。干部选拔要坚持“四化”原则、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和“四强”要求,坚决防止带病提拔使用。对于干部结构配备的硬性要求,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查研究,因地制宜。
3. 正常选用与破格提拔相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条例》规定,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当前,新疆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兵团又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节点,急需大量优秀干部。相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制定破格提拔办法、明确破格提拔条件、规范破格提拔程序,防止暗箱操作和“出格”提拔。
(四)提升个人素养,加强品质锤炼
习近平指出:“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 [2] 兵团干部是兵团事业的骨干,现在优秀不等于永远优秀,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加强品质锤炼。
1. 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学院(校)、社会主义学院(校)为主阵地,以中青班、妇女干部培训班和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为载体,分层次、分阶段对“三类干部”进行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事业观。
2. 基层实践锻炼和党内生活锻炼相结合。对那些有能力、有潜力的“三类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让他们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使其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和得失观,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去留、对待升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年轻干部的党内生活培养锻炼,帮助他们树立“干部就是公仆”的理念。
3. 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干部淘汰机制,在培养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适宜再培养再使用的“三类干部”,特别是那些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出了问题的年轻干部要果断调整。
(五)加强理论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新时期,兵团面临着极其特殊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兵团广大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1. 要探索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和兵团特点的干部培养模式。新疆的特殊区情和兵团的特殊性质、特殊作用,加之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兵团“三类干部”的培养模式绝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地方的做法。
2. 根据培养对象确定研究重点。即如何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机关公务员队伍;如何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企业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如何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如何以理想信念、优良传统教育和实践锻炼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堪当历史重任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队伍;如何以提高政策执行、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
3. 加强对长期制约兵团干部人事工作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如,如何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和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创新优秀“三类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如何健全兵团的干部退出机制,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如何从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上破除“官本位”的影响,巩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春贤在自治区各地州市、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的讲话.[EB/OL].华夏经纬网,(2015-05-21)[2015-09-10].http://www.huaxia.com/xjbt/xwsc/2015/05/4415519.html.
[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央视网,(2013-06-29)[2015-09-10].http://news.cntv.cn/2013/06/29/VIDE1372504681755700.shtml.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
摘 要: 干部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力度历来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加强兵团“三类干部”培养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及兵团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加强兵团“三类干部”培养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培养锻炼、完善选拔机制、提升个人素养、加强理论研究等方面入手,以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新疆特色和兵团特点的“四强”干部队伍。
关键词: 新时期; 新疆兵团; 干部培养
中图分类号: D630.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5.04.027
干部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力度历来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三类干部”,是指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兵团要适应新疆维稳工作和履行职责使命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以及从严管党治党新常态,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关键是要培养一支具有新疆特色和兵团特点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笔者将兵团“三类干部”作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干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做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新时期兵团加强“三类干部”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三类干部”培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治理要求干部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要求是科学合理有效地培养干部,基本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本目标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干部培养是造就大批优秀干部的治本之策,也是从根本上提高干部领导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加强兵团“三类干部”培养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推进兵团进而实现新疆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加强“三类干部”培养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新疆全部工作的关键环节和紧迫任务。兵团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培养“三类干部”就是要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围绕充分发挥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特殊作用,以“二十字”好干部标准、“四强”干部标准①尤其是“三个特别”②的民族地区好干部新标准为基本原则,培养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能力,确保兵团真正成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
(三)加强“三类干部”培养是实现兵团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要求
张春贤指出,自治区要“坚持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支持兵团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着力打造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1] “三类干部”在兵团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兵团要加快推进“三化”建设、全力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做好对口援疆工作,特别是要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就需要培养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党政干部,培养大批政治素质好、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兵团“三类干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片面化
1. 对“三类干部”本身存在偏见。有的人认为,年轻干部实践经验不足、人生阅历太浅,在干部选拔时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有的人深受传统性别观念影响,对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心存怀疑;有的人认为少数民族干部汉语能力和电脑水平不高,提拔任用他们会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 只要干部现在是优秀的,有没有基层锻炼都无所谓。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只要“三类干部”表现够好、能力又强,没有必要送到基层培养锻炼,致使一些优秀干部失去基层锻炼的机会,逐渐沦为平庸之辈。
3. 培养后备干部就是在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极个别领导干部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不从党的事业和单位发展大局出发,对于一些不畏权力不人云亦云的优秀“三类干部”心存畏忌,担心日后这样的干部与自己平起平坐或者职位高于自己,会对自己构成挑战和威胁。
4. 谁培养谁使用,优秀干部只能为我所用。这就使那些优秀的“三类干部”失去了在更广阔平台施展才华、有更大作为更大贡献的机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培养锻炼形式化
1. 对教育培训重视不够。有些领导干部不根据培训班性质和培训内容随意选派培训对象;有的学员参训态度不端正,把培训锻炼当作“镀金”和跳板;有的学员在培训期间依然承担着单位工作,不能完成规定的调训率、参训率和人均脱产培训学时数。
2. 培养锻炼缺乏详细规划和岗位针对性。有些基层锻炼和交流轮岗,基本上是按照培养党政通才的标准进行,没有根据干部年龄、性别、民族、经历等不同特点和岗位实际需求设计培养方案,导致培养锻炼没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干部监督考核不到位。无论是干部“下基层”还是参加“访、汇、聚”活动,都存在着派出单位和派驻单位对下派干部到岗情况、工作实绩等两不管的现象,有的干部也不向工作组或派出单位反映本人培训锻炼情况。
4. 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任用脱钩。少数领导干部没有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选人用人理念,造成一些既有专业知识又经过实践锻炼的“三类干部”不能得到提拔使用。
(三)选拔机制模式化
1. “管状”选拔模式缩小了干部来源范围。有些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认为在本系统工作过的干部业务水平更熟练,干部选拔理应自下而上,由于思想不够解放,视野狭窄,不愿也不会从系统外的单位发现和选拔干部。
2. 干部选拔条件的硬约束较多。这是兵团及各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时存在的普遍现象。一些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年龄、学历等条件的限制,在报名时被资格审查挡在门外。
3. 千篇一律的考试内容影响了干部选拔。特别是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无论卫生系统、教育系统还是别的岗位,考试内容都一样,导致一些业务精湛、有发展潜力但笔试成绩不合格的优秀人才进不了面试环节。
4. 干部配备机械化。有些组织部门为了落实中央或上级部门有关干部结构配备方面的规定,盲目地从年龄、性别、民族、学历等方面考虑干部人选,导致选出来的干部并不能得到群众认可。
(四)个人素养庸俗化
1. 党性观念模糊、宗旨意识淡薄。有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由于缺乏长期的、严格的党内生活和基层锻炼,党的组织观念和群众观点淡漠,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不强。
2. 自我提升的意识不强烈。有些干部功利思想严重,对扬名显能的工作比较热衷,对无名无利的工作不屑一顾,来了就想提,提了就想走。有些年龄较大的少数民族干部缺乏上进心,不愿花费精力提升电脑水平,只要身边有会操作电脑的,一律由他们代劳。
3. 没有树立正确政绩观。部分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单纯追求职务和职级的晋升而不考虑自身努力程度和对单位贡献大小,吃苦奉献精神不足。
4. 不能正确对待基层锻炼。有些干部把被派往基层锻炼看作是领导在排斥和贬低自己,内心存在抵触情绪;有的干部认为基层锻炼是一种放松和享受;有的干部认为只要参加了基层锻炼,就会得到提拔,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提拔便会心灰意冷,丧失工作热情。
(五)理论研究大众化
1. 对兵团干部培养的理论研究少之又少。兵团的特殊体制和特殊作用决定了兵团的干部培养和其他地方存在不同。目前,可公开查阅的有关这一类的研究成果非常少,即便有,也都是大而化之、泛泛而谈。
2. 对兵团年轻干部培养的研究极少。年轻干部事关兵团事业的薪火相传和发展壮大,但目前兵团年轻干部特别是经济发展领域的年轻干部严重不足、流失现象严重,引人用人留人机制值得研究。
3. 对兵团女干部培养的研究几近于无。女干部在兵团改革发展稳定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小觑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但就兵团整体而言,高层女领导干部和基层女干部数量偏少,综合部门、决策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女干部偏少,一些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女干部少之又少。如何加强兵团女干部的培养值得研究。
4. 对兵团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研究几近于无。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也是兵团发挥三大作用的重要依靠力量。如何加强兵团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值得研究。
三、新时期兵团加强“三类干部”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干部来源
2015年10月23日,刘云山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放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来谋划,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来推进。”“三类干部”能否被选用,关键是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
1. 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领导干部要树立“选人、育人、用人是领导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的理念,坚决摈弃被动培养、拒绝培养干部的错误观念。对于那些不媚上不媚俗的优秀“三类干部”应当重点培养;对于那些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确有发展潜力的要舍得放手,让他们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施展才华。
2. 大胆使用与宽容包容相结合。领导干部要抛弃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的错误思想,对“三类干部”中的优秀人才要大胆使用,特别是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少数民族干部。对于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要根据根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要怀着宽容包容的心态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
3. 要强化舆论引导,争取社会公众对“三类干部”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舆论引导,打消公众对“三类干部”工作能力的疑虑和担忧,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信任和关心;对于事关“三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负面言论,要正面应对,及时澄清事实。
(二)注重培养锻炼,强化监督管理
习近平指出:“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2] 加强对“三类干部”的培养锻炼,是促使和保证他们成为一名好干部的重要保证。
1. 严肃对待干部教育培训。单位领导要根据班次性质、培训内容合理派出参训干部,要求脱产培训的坚决脱产。培训部门要对参训干部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并如实向派出单位反馈。参训干部要珍惜学习机会,做好角色转变。
2. 科学制定“三类干部”培养方案。根据“三类干部”自身特点,对被培养人、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监督考核方式做出确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并监督落实,避免干部培养流于形式。
3. 培养锻炼的结果作为后备干部人选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培养锻炼,建立储备库人才进退机制,确保后备干部的合理优化。无论是挂职任职、轮岗交流还是学习培训、基层锻炼,必须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真实,并与后备干部人选和干部选拔任用挂钩。
(三)完善选拔机制,慎用破格提拔
习近平指出:“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2] 干部选拔既要坚持科学公正,又要适度灵活变通。这样才能确保及时发现和合理使用好干部。
1. 树立“管状”与“网状”模式相结合的干部选拔思维。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放宽视野,在区域内外、体制内外寻找好干部。对于无法左右的统一招聘考试,要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向组织部门说明情况并提出变通处理意见。
2. 坚持用人原则,严肃干部配备。干部选拔要坚持“四化”原则、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和“四强”要求,坚决防止带病提拔使用。对于干部结构配备的硬性要求,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查研究,因地制宜。
3. 正常选用与破格提拔相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条例》规定,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当前,新疆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兵团又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节点,急需大量优秀干部。相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制定破格提拔办法、明确破格提拔条件、规范破格提拔程序,防止暗箱操作和“出格”提拔。
(四)提升个人素养,加强品质锤炼
习近平指出:“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 [2] 兵团干部是兵团事业的骨干,现在优秀不等于永远优秀,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加强品质锤炼。
1. 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学院(校)、社会主义学院(校)为主阵地,以中青班、妇女干部培训班和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为载体,分层次、分阶段对“三类干部”进行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事业观。
2. 基层实践锻炼和党内生活锻炼相结合。对那些有能力、有潜力的“三类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让他们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使其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和得失观,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去留、对待升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年轻干部的党内生活培养锻炼,帮助他们树立“干部就是公仆”的理念。
3. 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干部淘汰机制,在培养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适宜再培养再使用的“三类干部”,特别是那些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出了问题的年轻干部要果断调整。
(五)加强理论研究,提供智力支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新时期,兵团面临着极其特殊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兵团广大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1. 要探索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和兵团特点的干部培养模式。新疆的特殊区情和兵团的特殊性质、特殊作用,加之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兵团“三类干部”的培养模式绝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地方的做法。
2. 根据培养对象确定研究重点。即如何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机关公务员队伍;如何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企业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如何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如何以理想信念、优良传统教育和实践锻炼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堪当历史重任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队伍;如何以提高政策执行、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
3. 加强对长期制约兵团干部人事工作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如,如何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和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创新优秀“三类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如何健全兵团的干部退出机制,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如何从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上破除“官本位”的影响,巩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春贤在自治区各地州市、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的讲话.[EB/OL].华夏经纬网,(2015-05-21)[2015-09-10].http://www.huaxia.com/xjbt/xwsc/2015/05/4415519.html.
[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央视网,(2013-06-29)[2015-09-10].http://news.cntv.cn/2013/06/29/VIDE1372504681755700.shtml.
[责任编辑、校对:叶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