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
浦婷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对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都尤为重要。但教学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正确把握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效性现状,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经过调查,发现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探索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 策略
一、制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缺乏完善的学科监管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品德与社会》课的上课制度及教研活动制度应逐步完善,使教师有章可循,规范对本课程教师的管理,规范教师的上课制度,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奠定制度基础。主要完善对上课制度的监管体系及本学科教研活动的监管体系。
不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部分教师没有撰写过品德与社会课教案,更多的是撰写其它课程教案,其中撰写频率最高的是语文、数学,结合教师不备课原因统计数据的分析,从侧面得知,教师任务重,而学校里又缺乏对本课程完善的教师备课管理制度、教师上课管理制度、教学反思管理制度,教师也就放松了对本课程教案的撰写及教学反思。不充分的备课,势必会影响到有效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时间的管理,教学方式的设计,一环扣一环,也就影响到了《品德与社会》课整体的教学有效性。
2.学科教师专业素养偏低
从上课到下课,只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重复课本上的内容,没有教师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的展示,根本就没有教师自己的东西,只是照本宣科的把课本上的念了一遍,毫无教学准备。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并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知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观看关于教材视频,给予视觉上的刺激。但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去讨论、去寻找,教材知识,毫无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也枯燥无趣,没有教学反馈,课堂上还有两个同学在乱涂乱画,有一个同学睡着了,课堂容量太大,时间安排不合理,从这些表现来看,教师没有认真备课,从侧面可以看出教师对本课程的态度不够认真。
3.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了,就会自然而然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且学习过程中也会觉得较轻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是集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于一身,比起改版之前的《思想品德》课内容,本版教材较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纯理论知识,应该能激起学生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专业素养、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媒体、工作量等因素影响,造成不备课或备课不足,因此教师往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完善学科监管体系
第一,完善学科上课监管体系:拥有完善的学科监管体系,是保证学科教学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针对小学存在的监管漏洞,学校应该利用学校的权威性,完善有关《品德与社会》课的备课制度、上课制度、课后反思制度,明确对这些制度的量化管理,使教师借助制度加强对自己的监管,做到按时备课、上课、进行课后反思。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优劣之处,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第二,完善学科教研活动管理体系:完善的学科教研活动管理体系是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的制度保障,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教研活动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学校可根据小学的特点,完善确实可行的学科教研管理体系,对教研活动的开展时间、地点、形式、评价方式等具体环节做出可量化的管理制度,督促按质开展教研活动,为学科教师相互提高、相互学习提供平台。
2.促进学科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第一,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教研活动、自我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学能力,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是否能驾驭,是否熟悉。若教师对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够熟悉,不能熟练运用其方法,就达不到效果。如,在一次《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上,笔者在没有熟练掌握学校刚推行的高效课堂模式的情况下,就运用这种模式,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结果令人不甚满意,学生不习惯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还是各自梳理各自的思绪,只有不爱学习的几个同学在讨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课堂顿时出现了冷场,还是恢复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更糟,高效变成了低效。第二,充分开发运用教学资源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科技的发展,教师所能运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要充分运用培训时机,了解新教学资源的特性,以便能赶上教育的变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资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要会使用信息技术寻找除了学校和地区内以外的教育资源,使用计算机、电子白板等教学资源,制作有声有色的教案,以促进实现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科性质,端正学习态度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本身扮演着重要角色,学习者的思想觉悟决定着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及学习习惯,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激起兴趣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生活习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学习的必要性及学习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意识,激起学习欲望,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结语
《品德与社会》课程集人文性、思想性、实践性、开放性、社会性、综合性于一身,涉及内容广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学生生活为基础,旨在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为此,小学教师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获得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汪继宏.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4(12):43.
[2]向兴华.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4(12):101.
[3]关月梅.小學“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效落实方法与能力目标研究[J].现代教学,2014(2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