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社团活动开展的意义及方法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知识社会中自我实现、社会融入以及就业所需要的素养,其中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文中提出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步积累起来并形成的、生产生活所必备的意志品质和关键能力”,包括四个维度:语言理解与运用,主要指向培养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对于语言的理解、欣赏和创造等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主要在于形成学生的想象、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尤其是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创新思维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要让学生发现、欣赏语言之美,感受语文之美,培养感受力、欣赏力和创造力;文化理解和传承,旨在让学生能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并能传承优秀文化。

    但目前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以应试为目的的机械化、单一化教学弊端。吴丽华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探究:问题、策略与路径》一文中提出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单一化的教学目标、简单化的教学情境、僵硬化的教学模式”。确实,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但迫于应试的压力,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知识目标比较看重,教学注重教会学生应试能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固化,这破坏了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也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学习体验,抹杀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性,有悖于核心素养的立徳育人和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目标。

    一、开展语文社团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语文教学要“使教学的意义从信息记忆与复述转向以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为核心的满足未来不可预测的、特定的真实复杂情境需要的能力。”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上课精神不振,无法集中注意力,机械地摄入知识也只能短暂的获得,这導致语文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对于一些不愿意思考且在学习上比较懒惰的学生,语文变成了一门弱科,家长为之焦虑,教师为之伤神。要想转变这种局面,首先需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重新组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结构,针对个体特征,进行综合化的素养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孩子对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充满激情,他们往往对多彩的活动较为感兴趣。社团活动就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其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和健康的心理,进而达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文社团活动”是指围绕学生语文学习所开展的一系列以学生为主的活动。例如,“读诗社团”“朗诵社团”“辩论社团”“课本剧社团”“小讲堂社团”“写作社团”等。这些社团活动都围绕语文学习展开,并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满足其学习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完成学习任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真情境,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注重其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在理解中传承文化。“语文社团给予学生广阔自由的空间;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搭建合作探究的平台。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提供了机会与条件。”

    在我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有太多的明珠值得在语文教学中驻足观赏、细细品味,并从中汲取营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准,丰盈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心灵,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那就是诗歌。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春风化雨,Dead Poets Society》中,有思想的老师基廷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采用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引导学生重新成立基廷曾在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他们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赢得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成立类似读诗社团,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感悟、去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展示其成果,引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文化,传承文化的能力。

    二、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社团活动教学策略

    虽然“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渗透、深入,中学里的各种语文社团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意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如何高效地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团活动还需要教师去探究社团活动教学的策略方法。基于课堂实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社团活动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社团内容选择、社团组织形式、社团时间安排、以及对于社团展示成果的反馈评价和修正完善这几个方面。社团活动的选择需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程度,以及教学目标并寻找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还需做到时间安排以及社团人数安排合理,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加社团活动。具体的实施策略包含时间安排、内容选择、组织形式、反馈评价和修正完善几个方面。

    社团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结合语文学习并指向核心素养,语文学习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模块,社团活动也应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例如上文提到的“读诗社团”“人文小讲堂社团”“朗诵社团”“课本剧社团”“辩论社团”等,都需围绕语文学习中所强调的语言和文化学习展开。以读诗社团为例,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诗歌能感化心灵且较为简短,读诗能将浮躁的心灵沉静下来,尽管许多学生暂未能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但诗歌就像一颗种子在其心里生长,会慢慢改变其脾性,滋养其心灵。再如“朗诵社团”,语文离不开朗诵,教学中往往需要朗读来体悟作者的情感。朗读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是教学中比较常规的形式,也是比较难但有效的一种形式,朗诵社团可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课本剧社团”可将语文课本中的某些课文表演出来,创造情境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同时学生表演所用道具的设计制作能培养其动手能力,又能迎合学生对于表演的兴趣,这一过程也能实现学科融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跨学科内容的学习;“辩论社团”旨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初中低年级段的学生在表达不同意见时说服力不强,同学之间争论时语言浅薄易油嘴滑舌,甚至产生低俗的人生攻击。“辩论”能够教会学生以理服人,陈述观点需条理清晰且论据有力,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辩论”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可以选择语文书中的对某一人物的看法也可以选择生活中某一件事或某一个现象加以辩论。

    组织形式方面:社团成立之后,教师布置任务并安排社长汇集社员,分工协作。先集体讨论确定展示内容,再明确分工,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并及时向社长汇报完成进度,给出准备时间,按时向班级同学展示。确立好社团要展示的内容,做好分工还需确定社团报名人数,每个社团的人员尽量不重复,要少而精,并确保社团展示时的秩序和纪律。教师应事先给未进行展示的学生布置一些观看任务,让展示的学生交流构思,并与观看学生进行互动,观看学生可以发问也可以提出意见或建议。展示形式应以文字加图片形式,附含音乐和队形要求。学生需根据主题制作相关PPT课件,挑选合适的背景音乐,设计整齐多样的队形,并听从小组长指示,有纪律、有节奏地进行展示。小组长在周末的时候将选择的读诗内容和任务明确地写下来进行分工,并在课余时间组织小组内成员进行朗诵演练,展示的时候形式整洁,朗诵有情感。

    时间安排: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授课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如何确保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之余有时间开展社团活动,需根据社团内容的不同来安排时间,如“辩论社”可每周开展一次,辩论需准备材料,论据充分,因此学生准备时间长;有些可利用课前5分钟就能达成,如“读诗社团”学生提前准备好内容,按要求展示,教师也可每日读一首诗给学生,短暂的时间可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语言和意境中,唤起学生美的感受。总之,每周安排社团課的次数和时间可依社团内容而定。

    反馈评价:社团活动需及时反馈评价,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监控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控制和调节等的活动。学生如果具备自觉的自我监控能力,就能够使自己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教师如果具备较强的教学监控意识,就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并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对每次社团展示进行评价,评价角度要多样,学生也参与评价,同时要给出修正意见和方法。对展示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和纠正。展示时定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态度不认真,草草应付,依赖别人,自主性不强等,但教师要发现问题还要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反馈要有评价和指导,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修正完善:教师与学生都要累积社团展示的经验,在反思中总结调整。不以展示的数量为标准,应以展示出高质量的社团活动内容为追求,在展示过程中既要修正完善展示内容,又要对展示的形式,学生展示时的风采作点评,包括学生的肢体语言、口头语言、语言节奏、精神风貌等作指导和修正并进一步完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学的主要目标,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具备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素养。因而,教师一定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逐渐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让课堂教学的氛围逐渐活跃。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经历,调整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

    开展语文社团活动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仅如此,社团活动还可增强班级凝聚力,增进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形成在快乐中学习进步的良好局面。如何让社团活动高效地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需要在实践中探究并总结社团活动的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和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3]吴丽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探究:问题、策略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32):43-45.第38卷

    [4]张微.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0).117.

    [5]张婷婷.学生理想的语文[J].社团语文教学通讯,2009.11.

    [6]柯景彬.中职语文社团的新载体——语文社团[J].课程教育研究,2014(3).

    [7]郑新丽.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语文深度教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9,1(1).

    [8]高伯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43.

    许洁,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