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阚宝权
【摘要】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共选择138例,隨机分为观察组69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置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盐酸曲
美他嗪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曲美他嗪;美托洛尔;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9..01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绞痛则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及生命造成巨大的危害[1],需要积极治疗。近年来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2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与对照组69例,观察组男40例,女29例,年龄49~71岁,平均(53.8±5.2)岁,冠心病病程2年~13年,平均(8.9±1.4)年;对照组男39例,女30例,年龄48.5~70岁,平均(54.0±5.1)岁,冠心病病程1.5年~14年,平均(8.5±1.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冠心病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7.0统计软件,应用t检验与x2检验,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1.3 治疗
(1)对照组:指导患者注意充分休息、避免劳累,调整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饮食;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必要时口服硝酸酯类制剂;在此基础上,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4周为1疗程,共1个疗程。
(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4周为1疗程,共1个疗程。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
①显效: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减少,且>80%,心电图正常。②有效: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减少,且在50%~80%,心电图改善。③无效:症状、体征、心电图等改善不明显。④加重:心绞痛、心电图等较前加重。
2.2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2]
①显效:心电图均正常。②有效:ST段回升,且>0.05 mv。③无效:心电图无改善。④加重:心电图结果较前加重。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69例,显效35例,有效26例,无效8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88.41%;对照组69例,显效27例,有效22例,无效20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71.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4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69例,显效32例,有效28例,无效9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69例,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22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68.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主要是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因此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3]。在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首先是因指导患者注意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如吸烟、劳累、高脂肪饮食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给予降血脂、减轻心绞痛、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心绞痛反复发作等。笔者即在上述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及盐酸曲美他嗪片口服,前者具有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改善氧代谢及血液循环等作用[4];而曲美他嗪可以避免细胞内的ATP水平减少、稳定细胞内环境,扩张冠脉,改善动脉血液循环,增加循环血量,减少心肌耗氧,从而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缺血的面积,改善心功能[4],且曲美他嗪的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综上可见,联合使用盐酸曲美他嗪片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伟俊,吴仙军,李付远,等.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122-125.
[2] 吴保军.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3):411-412.
[3] 史耀勋,田 谧,杨 辉.临床常见病550问[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53-54.
[4] 李照杰.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C):100-101.
本文编辑:赵小龙